管理类专业课内实践教学现状及质量保障研究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hua_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本科院校的转型和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实践教学的地位进一步凸显。建立科学的课内实践教学体系和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是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以池州学院为例,分析管理类专业课内实践教学在学时、形式、内容、教学资源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课时保障、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设备更换、师资水平提升和激励、考核机制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应措施,为实践教学质量提升和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管理类专业;课内实践;质量保障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獻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8-0048-02
   高校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前者的继续和深化。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提升实践综合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不同培养目标人才培养定位在实践课程体系的安排应该存在差异,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各有不同[2]。
   池州学院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充分利用课内时间安排实践教学,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课内实践教学的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学生实践能力有一定的提升,但其改革和教学的实施存在一些困难,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通过研究分析课内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相应保障措施,对高校实践教学的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管理类课内实践教学现状
   我国大多数高校都开设管理类专业,并开展课内实践教学。目前管理类专业课内实践教学普遍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课时设置不合理
   目前国内高校管理类专业的课内实践学课时较少,一般只占总学时的10%~20%。大多数管理类课程没有独立设置课内实践课时,课内实践教学被理论教学替代,学时被虚化。一些课程虽然设置实践课时,但将一个实践项目分成几次实践,会影响实践效果[3]。而单独开设的实践课程,虽然保证了实践项目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但由于与理论知识间隔太久,需要重新复习理论内容,往往事倍功半。
   (二)教学软实力不足
   (1)实践教学形式单一。管理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以教学实验和教学案例分析为主,教学形式和手段单一、枯燥[4]。(2)实践指导师资不足。大部分教师从“高校”到“高校”,缺乏行业和企业实践经验[5]。(3)实践教材缺乏或滞后。一些高校的实践教材由本校教师主编,不能及时更新,有的高校甚至没有实践教材。
   (三)硬件配套不完善
   随着学校的升本和扩招,基建项目增加,学校建设资金不足,设备仪器不能及时更新。实验和实训用房仅上课时开放,其余时间为了所谓的保护财产安全大门紧锁,利用率低下。
   (四)考核机制不完善
   大多数高校实践教学没有独立设立课内实践教学质量考核和激励机制,不能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学生的实践教学考核要求低。实践教学成果多以小论文、调查报告等形式展现,甚至有的学校没有设立考核要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不到提高。
   二、管理类课内实践教学质量保障对策
   (一)灵活安排课时
   不同课程根据教师的实践计划和申请灵活安排课时,保障实践的及时性、连贯性和完整性,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二)提升软实力
   组织高校教师专业研讨,同时吸纳社会其他机构相关专业人士加入,编制高质量、符合社会实践需要的教材,并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及时更新教材内容。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提升实践指导教师的指导水平。
   (三)加强硬件建设
   在基建中加强实践教学实验室和实训室建设投入,及时更新教学所需器材和设备。增加实验和实训室开放时间,提高使用效率,方便学生实验和实践训练。
   (四)完善考核机制
   从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等多方面建立实践效果评价指标,并在绩效、职称评聘上建立教师实践教学的激励机制,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同时,学生实践考核方式多样化,加大实践考核难度,调动学生实践学习的主动性。
   三、管理类专业课内实践教学实证研究——以池州学院为例
   池州学院“以生为本,以用为先”的人才培养理念,坚持地方性、开放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以“特色鲜明的新建应用型大学”为发展方向,秉持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主动贴近、主动融入、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一)池州学院管理类专业课内实践教学现状
   池州学院秉持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目标,教学改革中,不断加大对课内实践教学改革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但在课时、内容、形式、师资、设备、考评机制等方面仍存在问题。
   1.课时充足,但落实不到位
   池州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比例较高,大多数管理类专业课内实践课时占总课时的20%以上,但很多学时得不到有效体现。一些管理类课程的课内实践课时与理论课时合并,被理论课程占用[5]。虽然核心主干课程采用了“3+1”“2+2”模式,但上课时段固定,实验、实训室内上理论课的情况普遍,需要实践时没排上实验室和实训室,无法开展实践课程。    2.实践教学材料不齐全
   池州学院一些管理类专业,仅以实践教学大纲为指导,以理论教材为依据,过于简化,可操作性低。教材编制和出版周期较长,理论基础没有与时俱进,不能及时反映行业政策的变化,导致实践教学与社会生产实际脱节,失去实践教学的意义。
   3.教学形式单一
   池州学院管理类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以教学实验和教学案例分析为主,主要进行验证性实验为主和案例分析为主,有于理论的验证和历史经验的探讨,不能有效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4.教学设备落后
   池州学院实验室虽然在数量上和形式上基本能满足校内实践教学工作,但设备仪器不能及时更新,难以满足实践需求。
   5.实践指导教师数量和质量双重不足
   池州学院管理类专业属于大班授课,大多数班级均在50人以上,实践课却只有一位专业指导教师,师生比严重不足。由于人才引进偏重高学历,忽视实践经验,大部分缺乏行业和企业实践经验,存在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6]。
   6.教师积极性不高,学生主动性差
   池州学院实践教学的管理规章制度滞后,没有设立单独的评价标准,效果评价通过理论课程进行。教师普遍存在只要上好理论课,就不影响绩效考核的认识,不能有效调动教师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主动性和积极性[7]。而学生的实践考核成绩只占总成绩的20%,所占比例过低,学生参与实践的主动性较差,课内实践教学环节形同虚设。
   (二)池州学院管理类专业课内实践教学质量保障措施
   及时归档教学成果,全面落实课时。根据教师提供的教学计划进度,教研室或者院部按月进行实践教学成果归档,促进教师按时完成实践教学任务。
   1.结合专业课程特色,开展多样性实践教学
   不同专业类型课程可以采用不同实践教学方式,法律管理类进行辩论实践;经济管理类进行市场模拟;旅游管理类采用角色扮演;公共管理类采用讨论;工程管理类采用课程设计;信息管理类采用案例模拟建库。根据实践内容选用合适的方法,突出多样性、灵活性、创造性、情境性,以保证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和科学性[8]。
   2.完善教学材料,及更新教学内容
   鼓励任课教师开展各类课内实践教材的编制或征订实践教材,保证“践有所依”。结合社会经济发展、政策变动以及行业走向,根据社会对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需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8]。从实践目的、教学方式、课时安排、流程、教学硬软件准备、预期教学成果等方面制定教学大纲。紧扣实践教学目标和学科专业特点设计实践教学环节。
   3.增加资金投入,更新设施设备
   根据学生规模,加大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加快实验室建设,配置相应数量实验设备以满足所有学生的实践需求。及时更新老旧和过时的硬件和软件设备,适应社会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全天开放实验室和其他实训场所,提高使用效率,满足实践教学学时的灵活安排和学生随时练习实践技能的需求。
   4.多渠道提升实践指导教师的数量和质量
   为教师提供各种继续教育并定期到有关部门、公司、企业挂职锻炼的机会,提升实践指导能力[8]。聘请公司、企业实践能力强的专家作为学校的兼职实践指导教师,壮大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在教学改革项目中加大课内实践教学改革的资金、场地、技术支持,引导教师提升实践创新能力。
   5.完善考评机制,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建立科学的课内实践质量评价标准,增强实践指导教师的质量意识。从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等方面对实践指导教师进行相应倾斜,引导实践教学人员把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作為工作重点,提高实践教学人员的积极性。建立独立的课内实践教学考核体系,严格规定学生实践考核等级评定,提高学生对实践教学各环节重要性的认识,鼓励学生参与各项实践教学活动,保证所有学生完成各项实践教学的学习任务,真正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9]。
   四、结语
   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类专业在课内实践教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实践水平有所提升,但在课时、教材、内容、方式、师资、场地、设备和机制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有效提升课内实践教学质量,需要以编制教材和大纲为切入点,从丰富教学手段和方式、建设教学场地、更新教学设备、提升教师指导水平、调动学生积极性多方面建立保障措施。
   参考文献:
   [1]李阳.我国高校本科实践教学及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6.
   [2]赵凯,夏显立.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几个关键问题[J].高等农业教育,2009(12):43-46.
   [3]阮琼刚.地方本科院校艺术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5(5):65-67.
   [4]肖轶,尹珂.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浅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1):46-48.
   [5]赵丽初,康夕田.保障新建民办本科院校实践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2):241-242.
   [6]李志荣.经济管理类专业综合实验室建设的实践与思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1):95-96.
   [7]李艳酥.提高高等学校实践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5):43-44.
   [8]吴小贻.应用型本科院校课内实践教学的思考:兼论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池州学院学报,2012,26(5):126-129.
   [9]施菊华.创新人才培养视角下的高校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8(3):59-60.
  ◎编辑 赵瑞峰
其他文献
[摘 要] 開发具有地方产业特色的教材,不仅让学生在学校就可以提前感受将来企业的岗位需求,也为企业培养实用人才,实现就业岗位的无缝隙对接,也可以用于老员工的技能提升培训。再加上用二维码助学视频,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让学员随时可以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提高了学习兴趣。  [关 键 词] 地方特色;立体化;教材开发  [中图分类号] G714 [文献标志码] A
期刊
[摘 要] 项目实景式教学模式是在项目教学的基础上用实景展示实训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项目操作中习得相关职业岗位操作的知识技能,根据中职数字媒体专业知识技能的特点,提出了在摄影摄像技术技能教学中运用BLRP-T(融入混合式的项目实景教学模式),并通过对该模式的实践探究,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实现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与行业要求无缝对接,为学生的就业、创业和成才创造条件。  [关 键
期刊
[摘 要] 建筑工程计量和计价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目,实际的工程项目千变万化,不同项目类型的计算方法也略有不同,采用单一的项目教学法,学生很难在工程中做到迁移。基于此,在教学中采用比较教学法,即以具体的施工图预算工程为导向,以两个不同类型的工程项目为导学,细化教学任务,通过对比分析两个构件当中计算规则与计算方法的不同以及手工算量和电算化之间的差异,让学生在对比中学会原理的应用和技能的实
期刊
[摘 要] 从社会层面讲,乡村旅游对留住乡愁、激发乡村内生发展动力具有积极意义;从经济层面讲,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计划中极其重要的部分;从文化层面讲,乡村旅游中形成了“传统农具+餐饮”“传统农具+休闲”“传统农具+旅游”等文化产业新形态,也产生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 键 词] 乡村旅游;“传统农具+”模式;新问题  [中图分类号] F320.2 [文献标志码] A
期刊
[摘 要] 目前,我国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中的传统教学方法已不能完全满足实际大学课程的教学需要,因此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引入网络校际协助模式化教学方法去提高教学效果。在当前形势下,网络校际协作模式开放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种教学方法的发展源于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以实践经验和相关理论分析为基础,主要研究网络化校际合作模式在高校课堂信息化过程中的开放式课程研究教育。结合经验和相关理论
期刊
[摘 要] 设计了一种以STC89C5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智能风扇系统,在普通风扇的基础上增加空气温度和湿度检测功能,解决在不同环境中,风扇对室内温度、湿度的自适应调节;重点介绍了L298N对直流电机的驱动、DS18B20对温度检测的方法、DHT11对湿度的检测方法、HC-SR501对人体的检测方法以及加湿器的智能控制。该风扇系统已进行实物制作和测试,可实现对室内温度和湿度的调节及风速的自
期刊
[摘 要] 随着医学领域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既具有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又拥有英语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人才培养的新趋势。作为新升本的地方医学院校,湖南医药学院也尝试率先在临床专业试点开设医学英语课程。但受办学条件、师资配备等原因的限制,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以ESP理论为基础,从学生需求出发,探究本校医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优化医学英语教学。  [关 键 词] E
期刊
[摘 要] 在应用型本科与高职专科的专业课程全面衔接中,对应用型本科的专业应用类课程加以分析显得尤为必要。主要从它的课程内涵、课程特征以及目前该类课程存在的问题这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关 键 词] 应用型本科;专业应用类;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8-0018-02   一、对应用型本
期刊
[摘 要] 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工科院校的重要任务。在此大环境下,高频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探讨性地给出了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措施。其中,以能力培养为目标搭建了CDIO教学模式的结构,优化内容、合理设置了CDIO教学项目,详细讨论了CDIO项目的组织实施,建立了新型考核方式。通过此次改革,能够很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 键 词] CDIO;高
期刊
[摘 要] 为适应新农科发展需求,促进林学本科人才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以华中农业大学林学专业为例,从该校林学专业本科教学的实际现状出发,结合时代对林学本科教育的要求,总结提出林学专业改革的主要举措。  [关 键 词] 林学;新农科;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8-004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