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都说人生有三大喜事:金榜题名时、他乡遇故知和洞房花烛夜。这其实是对男子而言的,那么于一名女子而言,前面两项是远比不上出嫁为妻这一庄严时刻的。在张民的诗歌《奶奶的葬礼》中,第一句便是“你又一次被人高高举起了,奶奶”。奶奶的一生有两次是被人举起的,第一次是奶奶作为一个女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日子,而第二次则是她与这个世界告别的时刻,两次的举起都是神圣的、不可亵渎的。
人们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奶奶年轻的时候家境应是不富裕的,甚至可以说是贫穷的。但是,奶奶有着中国女性最美好的品质——勤劳质朴。这可以从后面的诗句“那时候你年轻力壮,和家乡的父老齐心协力,从很远的地方将甘甜的水源,引到我们屋后的山梁……”中得到证实。早早就成熟懂事的女孩,在她最美好的豆蔻年华,从自己家的忙碌中脱身出来,便又投入到一个新的家庭中,开始她另一段人生的体验。
奶奶出嫁的那一天,应该穿着她母亲新缝制的红衣,脸上的两腮扑着微红的脂粉,梳起了利落的发髻。那是奶奶年轻时最美的时候吧,可奶奶没有忘记,没有忘记在出嫁前将家里收拾整齐,“一切都妥了”,是姐姐和弟弟之间的重任交接吧,姐姐不在的日子里,弟弟也要懂得承担起家里的一份责任,懂得为家人撑起一片天。诗人在诗歌开头用质朴的几句话将奶奶年轻时出嫁的场景作了简洁的交代,诗人没有见过奶奶第一次被人举起的样子,但在诗人心中,奶奶那时必是美极了,心灵的美丽是可以伴随人的一生的。
随着时辰慢慢临近,奶奶的葬礼就要开始了。村里的男人将奶奶抬起来,意味着奶奶要走完她在人世间的最后一程。“齐齐弯下了腰”运用了叠词,不仅将男人们整齐的动作描绘出来,还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诗人由村里的男人抬起奶奶这一动作,想象奶奶第一次被抬起来的场景,二者却是截然不同的场面,饱含不同的情感。第一次是因为要出嫁了,欢乐幸福;第二次是因为要举行葬礼,悲痛欲绝。“哎唷”一声,运用拟声词,将男人举起奶奶的动作通过语言体现出来。这一声“哎唷”在诗人的心里是多么沉重,奶奶将永远离开了。同时还运用多个动词,如“举”“进发”,将这一连贯的动作一气呵成,给人一种极为强烈的画面感。
第二段主要景物在于后山与路上,诗人描述葬礼的启程场景时:一是忠实于现实,二是用了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让整个启程的场景描述有着一种悲凉的美感。月光、晒坪等景物描写营造出孤寂冷清、恬静凄美、萧瑟悲凉的氛围,让人不禁潸然泪下。诗人回忆起奶奶的一生和奶奶吃过的苦、流下的血泪和汗水,这么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一位孙儿的奶奶,已经离开大家了。她停止了在世间的艰难跋涉,长久地闭上慈爱的双眼,静静地走了,走的是那样的从容,却又是那样的匆忙。其实诗人知道,奶奶并不想走,因为有太多的牵挂和期盼,可是奶奶还是永远地离开了大家。虽然是一场普通的葬礼,但其中注入了诗人对奶奶的深厚的思念与爱,使得其在诗中的整个场景阴沉、凄瑟、孤凉,那是诗人内心悲痛、深切的感情的外化,其真实之情让人感同身受。
“一切都妥了”,是奶奶最好的结局了吧。家里人把奶奶一生都在忙碌的身躯送回到山上,可能这既是家人的心愿,也是奶奶的心愿。奶奶把自己的一生分成几份留在家里人的身上,把自己的岁月和辛勤付给了家里所有的人,留给自己的极少极少。从诗歌的文字中人们不难看出,奶奶在家里人心中的位置是不同寻常的,奶奶生前或许和普通人家的奶奶一样,与家人的相处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奶奶在家里人心里的高度应该是不同的。不然何以说“奶奶啊,那是我们家乡平缓的山坡,你知道,在我们心中,那是最高的角度了”。我想这里的“最高的角度”绝不仅仅单纯地指那个平缓的山坡,而是指奶奶在家里人心中的“高度”。在“奶奶”下葬这一段过程中,诗人并没有对家里人所会有的悲恸情绪进行详尽的描写,只是简单地描写了家里人在所有葬礼上都会做的事情,只是告诉人们埋葬“奶奶”遗体的地点。虽然家里人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常,但人们不可以认为“奶奶”的去世对于家里人来说没有精神上的沉痛,一个人的死去,痛苦是永远留给活人的,只不过诗人没有通过最为直接的方式向人们展示出来。最为朴素的语言,有时候往往可以达到最令人惊叹的效果。没有哭号,没有泪水,只有几句简单的描述,就向人们展示了“奶奶”在家人心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奶奶的棺木已经被稳妥地安置在黄土下了,可有谁知道,她从未离开过大家的心中,诗中由奶奶的葬礼追溯到奶奶的生平所产生的一些回忆,以及对奶奶的赞扬,是因为这个勤劳无私的女人为这个家和家人所做的一切贡献。前面的三节大多是对葬礼的细节描写,从“又一次被高高抬起”到“向后山进发”,对葬礼一系列流程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奶奶离开的难过和不舍。到了第四节,笔锋一转,从描述葬礼转到回忆过去,思绪和情感也跟着转变,并逐渐加深。现在对于奶奶来说,一切的贊誉都已淡去,但还会有人记得她曾经在这个世界上有意义地活过,那些喝着甘甜泉水的人,那些在大叶桉树下避暑的人,不会忘记有一个善良的女人给周围的人所带来温暖和回忆。
死亡,只是身体的告别,换一种说法,死亡,反倒是灵魂的重生。即使奶奶已经永远离去,但有一种叫“精神”的东西却更深地扎入人们心里。她这一生付出过的汗水和血水,也许有为她自己的微小的一部分,但更多的是倾其一生,为了他人。“那从生的芒箕”到“裸露的砖红壤”这几句,是对恶劣的生活环境的描写,但在这种环境下,奶奶并没有选择妥协,而是奋力抗争,那时候的奶奶可能并不知道自己身上散发着一种新时代女性的光芒。她没有因为自己是一位女性而安分地守在家里,而是趁着自己健壮年轻,和家乡父老一起建设家乡,为村民更好的生活作出努力和奉献。从“丛生”“稀疏”“绵延”和“裸露”这几个词中,就可以体会到当时山村所处的环境有多么艰苦,而这也体现出引水这项工程的难度之大,但奶奶和村民们最终都一一克服了各种难关,彰显出团结协作、众志成城的力量的强大。同时,这也是对奶奶的赞美。他们当时所吃的苦,为后来的人带来了多少甜。奶奶倒下了,一排一排的大叶桉却会一直挺立。它们象征着一种精神,一种不向命运屈服、永远向上的精神。不管生长的环境多么恶劣,它们永远会以一种昂然的姿态挺立在山梁,守护着这片养育它们的土地,就像奶奶一样。
在读到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时,其实有些疑惑,为什么诗人会用“种下”这个词语,及至读到后面的“一起悄悄醒来”时才明白这是诗人埋下的一个小小伏笔,也呼应了上文中种上大叶桉的情景。那诗人为什么说奶奶的墓没有立碑,没有铭文呢?这也许是诗人对奶奶有着深厚情感的最好体现,因为一个人的死去、埋葬、立碑,就是承认他已经永远地离开了世间,离开了他所爱的人,而爱他的人也永远失去了他。奶奶的墓前没有立碑没有铭文,说明她并没有真正地离开这世间,离开她所爱的人,而只是换了一种方式陪在人们的身边。虽然这不太符合一个葬礼的仪式和规矩,但这也许是奶奶一生付出的最好体现,后辈在看着这片郁郁葱葱的大叶桉树时,在酣饮着甘甜的泉水时,就会想起奶奶,想起奶奶为人们所做的一切,所以有没有立碑又有什么所谓呢?
在读到后面几句时,人们不由心生欢喜,“几个雨季之后,你就会和坟头上的泥土一起悄悄醒来,在蓬勃的草木中,茁壮苍绿,再会如水苍茫的月光”,在朦胧的雨雾翠色中,诗人似乎看到了奶奶慈祥的笑容,感觉到了生命的再续,仿若永生。特别是“再会”一词,特别让认产生一种共鸣,仿若奶奶真的会沐浴在苍茫的月光中,正如那之前的“种下”结出了果实。最后一节诗歌给笔者感觉是诗人情感最勃发的时候,是对奶奶的一种无边的思念,甚至上升成了一种信仰。奶奶已经逝世,已葬于青山之下了,但又以葬礼作为一个新的开始,仿若新生,还有再会。其在诗人心中是如此,给读者心中留下的亦是这样一种感触。这也许就是诗歌的魅力。作者内心那样热烈的思念之情,在最后其实也没有很明显地直白表达出来,但像诗人这样的表达不是更好吗?愿所有逝者,都能在后代的心中还可再会。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人们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奶奶年轻的时候家境应是不富裕的,甚至可以说是贫穷的。但是,奶奶有着中国女性最美好的品质——勤劳质朴。这可以从后面的诗句“那时候你年轻力壮,和家乡的父老齐心协力,从很远的地方将甘甜的水源,引到我们屋后的山梁……”中得到证实。早早就成熟懂事的女孩,在她最美好的豆蔻年华,从自己家的忙碌中脱身出来,便又投入到一个新的家庭中,开始她另一段人生的体验。
奶奶出嫁的那一天,应该穿着她母亲新缝制的红衣,脸上的两腮扑着微红的脂粉,梳起了利落的发髻。那是奶奶年轻时最美的时候吧,可奶奶没有忘记,没有忘记在出嫁前将家里收拾整齐,“一切都妥了”,是姐姐和弟弟之间的重任交接吧,姐姐不在的日子里,弟弟也要懂得承担起家里的一份责任,懂得为家人撑起一片天。诗人在诗歌开头用质朴的几句话将奶奶年轻时出嫁的场景作了简洁的交代,诗人没有见过奶奶第一次被人举起的样子,但在诗人心中,奶奶那时必是美极了,心灵的美丽是可以伴随人的一生的。
随着时辰慢慢临近,奶奶的葬礼就要开始了。村里的男人将奶奶抬起来,意味着奶奶要走完她在人世间的最后一程。“齐齐弯下了腰”运用了叠词,不仅将男人们整齐的动作描绘出来,还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诗人由村里的男人抬起奶奶这一动作,想象奶奶第一次被抬起来的场景,二者却是截然不同的场面,饱含不同的情感。第一次是因为要出嫁了,欢乐幸福;第二次是因为要举行葬礼,悲痛欲绝。“哎唷”一声,运用拟声词,将男人举起奶奶的动作通过语言体现出来。这一声“哎唷”在诗人的心里是多么沉重,奶奶将永远离开了。同时还运用多个动词,如“举”“进发”,将这一连贯的动作一气呵成,给人一种极为强烈的画面感。
第二段主要景物在于后山与路上,诗人描述葬礼的启程场景时:一是忠实于现实,二是用了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让整个启程的场景描述有着一种悲凉的美感。月光、晒坪等景物描写营造出孤寂冷清、恬静凄美、萧瑟悲凉的氛围,让人不禁潸然泪下。诗人回忆起奶奶的一生和奶奶吃过的苦、流下的血泪和汗水,这么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一位孙儿的奶奶,已经离开大家了。她停止了在世间的艰难跋涉,长久地闭上慈爱的双眼,静静地走了,走的是那样的从容,却又是那样的匆忙。其实诗人知道,奶奶并不想走,因为有太多的牵挂和期盼,可是奶奶还是永远地离开了大家。虽然是一场普通的葬礼,但其中注入了诗人对奶奶的深厚的思念与爱,使得其在诗中的整个场景阴沉、凄瑟、孤凉,那是诗人内心悲痛、深切的感情的外化,其真实之情让人感同身受。
“一切都妥了”,是奶奶最好的结局了吧。家里人把奶奶一生都在忙碌的身躯送回到山上,可能这既是家人的心愿,也是奶奶的心愿。奶奶把自己的一生分成几份留在家里人的身上,把自己的岁月和辛勤付给了家里所有的人,留给自己的极少极少。从诗歌的文字中人们不难看出,奶奶在家里人心中的位置是不同寻常的,奶奶生前或许和普通人家的奶奶一样,与家人的相处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奶奶在家里人心里的高度应该是不同的。不然何以说“奶奶啊,那是我们家乡平缓的山坡,你知道,在我们心中,那是最高的角度了”。我想这里的“最高的角度”绝不仅仅单纯地指那个平缓的山坡,而是指奶奶在家里人心中的“高度”。在“奶奶”下葬这一段过程中,诗人并没有对家里人所会有的悲恸情绪进行详尽的描写,只是简单地描写了家里人在所有葬礼上都会做的事情,只是告诉人们埋葬“奶奶”遗体的地点。虽然家里人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常,但人们不可以认为“奶奶”的去世对于家里人来说没有精神上的沉痛,一个人的死去,痛苦是永远留给活人的,只不过诗人没有通过最为直接的方式向人们展示出来。最为朴素的语言,有时候往往可以达到最令人惊叹的效果。没有哭号,没有泪水,只有几句简单的描述,就向人们展示了“奶奶”在家人心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奶奶的棺木已经被稳妥地安置在黄土下了,可有谁知道,她从未离开过大家的心中,诗中由奶奶的葬礼追溯到奶奶的生平所产生的一些回忆,以及对奶奶的赞扬,是因为这个勤劳无私的女人为这个家和家人所做的一切贡献。前面的三节大多是对葬礼的细节描写,从“又一次被高高抬起”到“向后山进发”,对葬礼一系列流程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奶奶离开的难过和不舍。到了第四节,笔锋一转,从描述葬礼转到回忆过去,思绪和情感也跟着转变,并逐渐加深。现在对于奶奶来说,一切的贊誉都已淡去,但还会有人记得她曾经在这个世界上有意义地活过,那些喝着甘甜泉水的人,那些在大叶桉树下避暑的人,不会忘记有一个善良的女人给周围的人所带来温暖和回忆。
死亡,只是身体的告别,换一种说法,死亡,反倒是灵魂的重生。即使奶奶已经永远离去,但有一种叫“精神”的东西却更深地扎入人们心里。她这一生付出过的汗水和血水,也许有为她自己的微小的一部分,但更多的是倾其一生,为了他人。“那从生的芒箕”到“裸露的砖红壤”这几句,是对恶劣的生活环境的描写,但在这种环境下,奶奶并没有选择妥协,而是奋力抗争,那时候的奶奶可能并不知道自己身上散发着一种新时代女性的光芒。她没有因为自己是一位女性而安分地守在家里,而是趁着自己健壮年轻,和家乡父老一起建设家乡,为村民更好的生活作出努力和奉献。从“丛生”“稀疏”“绵延”和“裸露”这几个词中,就可以体会到当时山村所处的环境有多么艰苦,而这也体现出引水这项工程的难度之大,但奶奶和村民们最终都一一克服了各种难关,彰显出团结协作、众志成城的力量的强大。同时,这也是对奶奶的赞美。他们当时所吃的苦,为后来的人带来了多少甜。奶奶倒下了,一排一排的大叶桉却会一直挺立。它们象征着一种精神,一种不向命运屈服、永远向上的精神。不管生长的环境多么恶劣,它们永远会以一种昂然的姿态挺立在山梁,守护着这片养育它们的土地,就像奶奶一样。
在读到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时,其实有些疑惑,为什么诗人会用“种下”这个词语,及至读到后面的“一起悄悄醒来”时才明白这是诗人埋下的一个小小伏笔,也呼应了上文中种上大叶桉的情景。那诗人为什么说奶奶的墓没有立碑,没有铭文呢?这也许是诗人对奶奶有着深厚情感的最好体现,因为一个人的死去、埋葬、立碑,就是承认他已经永远地离开了世间,离开了他所爱的人,而爱他的人也永远失去了他。奶奶的墓前没有立碑没有铭文,说明她并没有真正地离开这世间,离开她所爱的人,而只是换了一种方式陪在人们的身边。虽然这不太符合一个葬礼的仪式和规矩,但这也许是奶奶一生付出的最好体现,后辈在看着这片郁郁葱葱的大叶桉树时,在酣饮着甘甜的泉水时,就会想起奶奶,想起奶奶为人们所做的一切,所以有没有立碑又有什么所谓呢?
在读到后面几句时,人们不由心生欢喜,“几个雨季之后,你就会和坟头上的泥土一起悄悄醒来,在蓬勃的草木中,茁壮苍绿,再会如水苍茫的月光”,在朦胧的雨雾翠色中,诗人似乎看到了奶奶慈祥的笑容,感觉到了生命的再续,仿若永生。特别是“再会”一词,特别让认产生一种共鸣,仿若奶奶真的会沐浴在苍茫的月光中,正如那之前的“种下”结出了果实。最后一节诗歌给笔者感觉是诗人情感最勃发的时候,是对奶奶的一种无边的思念,甚至上升成了一种信仰。奶奶已经逝世,已葬于青山之下了,但又以葬礼作为一个新的开始,仿若新生,还有再会。其在诗人心中是如此,给读者心中留下的亦是这样一种感触。这也许就是诗歌的魅力。作者内心那样热烈的思念之情,在最后其实也没有很明显地直白表达出来,但像诗人这样的表达不是更好吗?愿所有逝者,都能在后代的心中还可再会。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