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别让思维训练缺席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ang9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阅读的教学承载着学生思维的培养的重要职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历练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锻炼其思维意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对整个文章采取细致入微的讲解方法,过于关注阅读结果,忽视思维训练过程。课堂上的平等对话、问问答答,也实则只是师生语言上的你来我往,而缺乏内在的思想碰撞和情感交流。因此,教师必须要重新审视语文阅读教学,认识到思维训练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意义,正视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训练缺失现象,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学生阅读体验,激活学生思维,丰富学生语文思维类型,提升思维深度,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质。
  一、语文阅读教学中思维缺失现象透视
  1、功利主义思想严重,忽视学生思维训练。初中语文教师受传统教学思想影响,语文阅读教学存在功利主义思想,语文阅读教学中“一言堂”现象仍然存在,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学生缺少思维训练的时间与机会,思维得不到有效发展。
  2、思维训练形式僵化,导致思维缺乏活性。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的发展离不开有效的训练,然而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训练的形式僵化,缺乏活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思维缺乏活性,学生思维得不到可持续发展,后续发展乏力。
  3、过于关注阅读结果,忽视思维训练过程。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关注三维目标的达成,对于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训练的过程体验关注不够,不注重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思维,对学生阅读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训练需求缺乏足够的认识,迫切需要教师关注学生思维发展需求,关注学生思维“消费需求”。
  二、语文阅读教学中思维训练意蕴价值
  1、有助于语文教学目标达成。学生思维发展已经不是一个新命题,早在八十年代语文课程标准中就已经提出“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的语文教学理念。可见培养学生语文学习思维是语文教学目标之一。新时期训练学生思维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目标的承继与发展,它将有助于初中语文教学目标的达成,更好地实现语文课程教学价值。
  2、有助于提升阅读教学效率。阅读教学与写作是一个逆过程,作者的作品体现着作者对人生、生活、社会与自然的思考,具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因此,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将有助于学生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以及作者凝聚在文本中的思想,提升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在不断推敲中深化学生对文本理解,萃取文本精华。
  3、有助于发展学生语文素质。语文素质主要包括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发展,这几种能力的发展都离不开思维。听力需要学生调动思维,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有效整合;说话更离不开思维的支配,学生只有在思维的支配下才能有效地进行表达;读的能力包括认读、理解与评价能力,需要思维作为支撑;写的能力需要学生要有严密的思维,才能进行创作。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将大大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发展。
  三、语文阅读教学中思维训练策略探寻
  1、以本为本,探寻文本逻辑,赐予学生思维“魔杖”。教材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载体,因此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训练必须要发挥教材的载体作用,做到以本为本,引导学生探寻文本的逻辑思维,赐予学生思维“魔杖”,从而能够进行自主思考。文本逻辑的探寻可以进行如下训练,引导学生根据文本编题纲、拟标题,析语法、述情节、理思路等,掌握文本结构框架,文意承转,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使学生打破惯性思维,掌握语文阅读学习的一般方法,形成独特的思维。
  例如朱自清先生的美文《春》一文,为了训练学生的思维,我先从引导学生进行纵向分析,结合文本语句,理清文本结构思路:先重复连用两个“盼望着,盼望着”写尽作者对春之期盼;再用几幅春景图绘声绘色,写尽春之美;最后连用三个比喻句“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里脚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对春天竭尽赞美之词。
  在此基础上,再横向梳理主体部分“绘春图”“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描写春之总的轮廓,在抓住山之朗润,水之漲、太阳之红,在细致描写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等。通过横向与纵向分析,有效发展了学生思维,使学生既能从宏观把握全文结构思维,又能从微观透视。
  2、变式训练,丰富学习形式,提升学生思维“弹性”。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文本教学不是最终目的。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传统思维形式,进行有效的变式训练,既源于文本,又高于文本,或续写、改写、替换、仿写,或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象,调动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理解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更具有弹性,为学生思维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例如刘禹锡的《陋室铭》,在梳理文意时,我引导学生根据文本内容,用这样一个句式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走进陋室,我仿佛看到了……
  生1:走进陋室,我仿佛看见一个房子,他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内。
  师:想象力真丰富,你对景物感知力比较强,其他同学有没有新的感知?
  生2:走进陋室,我放佛看到了刘禹锡和别的人,谈笑往来的人大都是知识渊博的人。
  师:视角换了,你看到了人,还有其他视角吗?
  生3:走进陋室,我放佛看到刘禹锡在弹没有装饰过的琴。
  ……
  在梳理文意时,我没有采用传统串讲的形式,创新了训练样式,引导学生在发挥想象中达到梳理文意的目标,随着变式训练深入,文本大意渐渐浮出文面,学生思维也渐行渐广,由景到人,由人到物,由陋室到作者高尚的情操,思维具备了升腾的能力。
  3、创新视角,关注学习过程,强化学生思维“消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相同。看问题的角度体现出学生思维发展水平。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创新视角,关注学生阅读学习的过程,激发学生思维“消费”意识,使学生在思维需求的刺激下,不断提升思维高度,能够做到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培养学生反思思维。
  例如《愚公移山》这篇寓言故事,不少教师围绕愚公移山的行为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例如设计这样的问题:你是否赞同愚公的做法?为什么?不少师生得出这样的认识:精神可嘉,做法不可取,似乎这是较为完美的答案。我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换了一个角度:
  资料链接(投影):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
  请你再来说说作者塑造这样一个看似愚笨的愚公形象的用意。
  由于转变了一个思维的角度,将学生回归到寓言这一文体中来,有效激发了学生思维需求,从另一个角度解读,强化学生对寓言文体认识,突出学生对愚公精神的理解,使学生在多元化思考过程中思维得到发展。
  阅读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思维既具有自身的优势,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初中语文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发展,激活学生思维意识,为学生创造思考的机会,让学生的语文阅读根植于思维的土壤之中,思维训练必将还给语文阅读教学一份丰厚的馈赠。
  岳睿,重庆市第一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在新的程理念下,我们要对课堂提问进行审视和反思,课堂提问的主动权是老师还是学生,还是主动权的不断变化,值得我们深思,下面就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浅谈几点看法。  一、传统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一是形式主义严重。很多人认为“提问”就是启发式,于是“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一堂课几乎是老师问,学生答,教师再讲。提问的学生越多,学生回答的越响亮、顺利,似乎就是“好课”,表面上学生思维活跃,其实学生的回答永
期刊
【摘要】从“能力本位”观出发,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改革要从课程结构的综合化和模块化及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与课程体系改革的联系等几方面来进行,确立以提高学生职业训练能力为中心的新课程体系。   【关键词】高职高专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0(b)-0013-02    我国高职高专教育倡导的“能力本位”模式,以培养学生技术和职业
目前,随着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逐步推进,以往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现阶段,很多学校都在进行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改革。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就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的现状,进行深度剖析,并提出了新课改视域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改革的方法。  一、新课改视域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现状  汉语言文学包括汉语和中国文学的方方面面,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涵盖现代汉
期刊
新课程改革对语文的性质、地位、目标、理念都有了更高層次的规划,对语文教师及语文课堂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在语文课上我们不仅要传授给学生考纲规定的知识,还可以利用教材在课堂中建构起一种新的平台,让各种能使学生身心发生有益变化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巧妙地组合运用,适当地融入一些艺术的因素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趣,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  一、学习古诗词感知绘画美  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所
期刊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需要做好教学评价,及时掌握教学状况,以便优化教学,促进学生文言文水平的提高。及时有效的教学评价,可以发现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学生存在的薄弱环节,然后进行针对性的补强或是对后续教学活动进行调整,以便达到提高整体教学效果的目标。  一、文言文教学评价需要注意的几个基本要点  从文言文教学实际来看,教学评价还是存在不少缺陷和不足,使得对学生的评价效果不够理想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教育事业也在不断的发展。教育界中发展性教育评论得到了广大人们的关注,在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程中,应用发展性教育评价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而传统的语文教学中的评价一般都是以识别为主要因素,用静态的眼光去看待学生,从而忽略了学生成长道路过程中的问题,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发展性评价是用发展的观点去评价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主要的特点就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评价,重
期刊
小学语文是小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并且对其它的学科都有着辅助与推动的作用,所以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改革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在这项任务的进行中依旧存在一些我们不能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大多存在于老师本身,有的老师打无准备的仗,不曾对备课产生重视,还有的则是写好教案,但在具体实施上面又存在缺陷,再有的就是迎合改革,活跃课堂,为求新而脱离教学本质。这一系列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加以改正。  一、小学语文教
期刊
课堂评价主要是指教师通过学生们的课堂表现作出合理的、客观的评价,这种评价可以是物质性的也可以口头上的。课堂教学评价是小学语文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有效的评价可以帮助教师进一步掌握学生们学习的状况。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要注意教学评价的原则,掌握良好的评价方法,以此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一、教学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小学阶段的学生个性还处于成长期,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个
期刊
绘本常常用于小学第一学段学生用来阅读的辅助工具,以文字和图画的形式形成一个复合文本,也成为“图画书”,绘本在儿童阅读读物中已经有了上百年的悠久历史。优秀的绘本能够给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带来慢慢的幸福感和愉悦感,让学生感受到阅读过程中的乐趣。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兒童阅读绘本收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尤其是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科学合理地运用绘本能够很好地让学生在阅读方面发展和进步。  一、让学生产生强烈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