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记叙文还是思绪混乱?

来源 :意林·作文素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ming2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叙类的文章是考场常见的一种文体,但在阅卷中,笔者常常发现不少考生只钻研遣词造句,而不注意谋篇布局,不注重线索的运用,于是他们的文章不是有分析而无综合,就是有伏笔而无照应,疏漏百出,松散混乱。不管布局,就像驱遣乌合之众去作战一样,即使成功了,也是偶然。那么到底怎样做好记叙文的布局,让文章思路清晰呢?这份线索急救包请接住!
  【技法精髓】
  线索是谋篇布局的重要手段。线索,就是把文章全部材料连成一个有机整体的线。线索包括实物线索、时间线索、地点线索、人物线索等。具体来说:
  1.实物线索,力求新颖。
  在记叙文中,实物是行文的线索,更是表情达意的载体,所选的实物要与众不同,真正起到贯穿情节、突出主题的作用。比如伏契尼《二六七号审房》中“我”被打得脓血淋漓动弹不得时,“老爸爸”利用放风的时机采来了一朵小雏菊和一根青草,又使“我”看到了生命和希望。文章以一朵小雏菊和一根青草为线索,线索分明,条理清楚,并辅之以细节描写,以主人公的心理为暗线层层展开,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需注意的是,我们选择的实物要新颖、独特,让读者见之难忘。
  2.人物线索,穿针引线。
  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文中可以设置一个起穿针引线作用的人物,以此为线索让全文的情节都以这一人物的见闻、活动、经历的方式展开。比如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中的“我”,就是一个线索人物。小说通过“我”的所见所闻反映出孔乙己的性格和遭遇。“我”不仅是孔乙己悲惨遭遇的见证人,也是安排故事情节的重要线索。


  3.事件线索,层层推进。
  事件的起因和结果是记叙文的基本要素,有些文章事件本身便是线索。如课文《分马》,先写分马前的动员,又写分马的具体情况,最后写换马。全文自始至终以“分马”这一中心事件为线索,写得有条不紊,主次分明。
  4.时间线索,一线贯穿。
  在记叙文中,叙述是事物动态的述说,重在过程性,“时间”这一要素是十分突出的,不少记叙文是以时间的推移来组织材料的,时间就成为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比如史铁生的《合欢树》,作者通过快镜头的方式,以时间线索,对母亲几十年的生活进行了回放,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情怀念和对母爱的高度赞美。
  5.明暗交织,双线并进。
  以明、暗两条线索交织。如鲁迅先生名作《藤野先生》,明线是鲁迅先生与藤野先生的相識、相处、相知、怀念,暗线是鲁迅先生崇高的爱国情感,两条线索交织,层次分明,主题突出。
  运用“线索”的技巧,要防止出现两种病症:
  1.见物不见线。
  有的“实物”“地点”“人物”等,并非贯穿全文始终。只是文中个别地方出现,构不成线索。要想让它变为线索,在开头、结尾处,都要让它出现。
  2.见物不见情。
  作为线索的载体,不只是起连接材料的作用,还应成为作者抒情的寄托物,不能只写事物不抒情。
  【大师引路】
  枪
  □林双不
  车子愈往南驶,我愈觉得不对劲,司机始终不怀好意地透过后视镜瞅着我,有几次似乎再忍不住了,居然微偏着头,眼睛向后掠。(开篇即用心理活动设置悬念,让“误会”这一情感内线得以贯穿全文,使得行文波澜起伏,吊足读者胃口。)
  恐怕我是上了贼船了。实在不应该冒冒失失搭乘这辆野鸡计程车。趁着星期日到台北处理一些事情,原本计划搭11点半的最后一班平快夜车回员林的,谁知东拉西扯,赶到火车站时,那班火车已经开走了。怎么办呢?星期一一大早就有课,不赶回去怎么行?真是的,就算一定得搭野鸡车,也应该睁大眼睛啊,居然司机一说是回头车我就上了,居然司机说载不载客都无所谓我就让他开了。为什么我当时没有考虑到旅途的安全问题呢?报纸上几乎天天有,计程车司机在荒郊野外劫财抢色,甚至还要伤人,为什么我这么大意?(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让读者觉得作者是上了贼船,这样写使“我”对司机的误会加深,推动情节发展。)
  果然,车子刚过中坜吧,我就感到异样了,就如同我前面所说,司机一再从后视镜瞅我,瞅得我心底发毛。当然,我身上的钱不多,又是一个大男生,实在不必害怕,如果他真正心怀恶意,如果他嫌钱太少不满意,无论如何,还是我吃亏。我悄悄打量他的体形,没有我高,但是比我结实多了,单打独斗,我未必就会输给他,可是他不可能没带东西,而且我根本不想打。 就在这时候,我看到他的右手从方向盘挪开,往下伸,不知在摸什么东西,大概是扁钻或刀子吧?车窗外一片漆黑,正是苗栗一带的山间,歹徒下手最理想的所在。要动手了吧?我下意识地坐直身子,冷汗开始往外冒。(“我”的心理活动以及“我”眼里的司机的动作,让误会进一步加深,继续推动情节发展。)
  什么事也不曾发生,他的手又伸了上来,放在方向盘上,没有拿什么东西。一定是他看出我有了戒备,不敢轻率下手,在等待更恰当的时机吧?难道我就这样束手待毙吗?也许我可以想想办法,化解这场危机,我不是一向自诩最善于动脑筋的吗?怎么突然吓呆了呢?或许我可以试着和他聊聊天,动之以情,让他不好意思动手。于是我吞了口口水,和他搭讪:“生意好吗?老乡。”
  他似乎吓了一跳,过了好几秒钟才回答我:
  “不好啊,几乎连油钱都跑不回来。”
  “不会吧?你不是回头车?刚刚还有客人包了你的车去台北,不是吗?”(文中写“我”与司机的对话,两人各怀心思地出言试探,但由于惊惧怀疑,两人对对方的话产生了完全相反的理解,进一步加深了误会。)
  他不再回答,我突然想到可能不是真的回头车,一紧张,舌头打结,也沉默下来。沉默最适于培养紧张的气氛。为什么他不跟我聊天?是不是怕暴露他的口音或其他特征,增加警方缉捕他的可能?他当然明白,我被抢之后必定会去报案的,好聪明狡猾的家伙!我恨恨地咬了咬牙,他又从后视镜飞快地掠了我一眼。
  这一眼非常狠毒,我有生以来不曾看过更狠毒的眼神,使我再度直冒冷汗,再度后悔自己的莽撞。即使赶不回员林上课,请一天假又有什么大不了,何必一定要搭野鸡车冒险?
  算了,如果他真的要抢,就给他吧!好汉不吃眼前亏,财物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有人要就给他,犯不着因此打斗伤身。不行!这么一来,岂不是助长了恶人的气焰?无论如何,都应该和他拼斗一番,给他一点教训。
  两种想法交战缠斗,还没有分出胜负,员林居然到了。可爱的员林!当计程车在公路局车站前一停,我立刻打开车门,冲了下去。松了一口气,才想到还没付钱,便绕过车后,走到司机窗口,伸手到旅行袋里掏钱。突然,车子往前冲,迅速拐一个弯,消失在不远的街角。我最后看到的,是司机无比惊慌的神色。(作者以“我”的视觉反应侧面表现司机惊恐疑惧的心理活动,吸引读者,跟随主人公进行揣测,增加情节的悬疑感。)
  我怔怔地站在凌晨两点左右冷冷清清的员林街头,莫名其妙地把车钱再放入旅行袋,才看见旅行袋的右方开口突出一截枪管,那是我在台北特地为孩子买回来的玩具枪,枪管太长,无法全部塞进旅行袋。(直至篇末,才雾过天晴,忽悬忽紧的情节才陡然落下,原来双方都产生了误会,露在旅行袋外面的是一把“玩具枪”,层层误会,层层曲解,波澜顿生。)(摘自《小小说》2019年第2期)
  名家秘籍:此篇小小说以实物线索“枪”为暗线,以情感“误会”为明线,双线并进,情节设置为因为一把玩具枪而产生误会,因为误会而推动情节发展,运用这种方法,能节省大量笔墨,能使故事情节更为集中,更为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其他文献
人物時事速递 >>  2019年11月24日上午11时左右,在武汉地铁7号线纸坊大街站,一位中年男子边打电话边乘电扶梯,不慎摔倒在地。此时,地铁志愿者余涛宏正在旁边楼梯上帮乘客抬行李,看到这一幕,他像一道红色的光冲向了电扶梯。这段连滚带爬按停电梯救人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被网友称赞为“最帅的连滚带爬”。据悉,19岁的余涛宏来自贵州仁怀,是武汉工程科技学院2019级大一新生。余涛宏见义勇为的事迹被新华社
期刊
时光如白驹过隙,一转眼,90年过去,我成了正儿八经的“90后”。我大半辈子都在与水稻打交道,至今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工作已有55个年头。我最关心的,就是与水稻和粮食相关的事。  1949年以前,中华大地上到处灾荒战乱,人民生活颠沛流离,少年时我就被迫从一个城市辗转到另一个城市。每当看到沿路举家逃难、面如菜色的同胞,看到荒芜的田野和满目疮痍的土地,我的内心总会泛起一阵阵痛楚。报考大学时,我就对父母说,我
期刊
人物时事速递 >>  2019年10月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儿科泰斗”胡亚美逝世,享年96岁。胡亚美是新中国儿科医学事业奠基人之一,是我国儿童血液肿瘤学开创者。20世纪50年代,胡亚美研究制定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小儿营养性贫血治疗和预防方案;60年代,她制定并推广的新型输液疗法,使婴儿腹泻的病死率由20%下降至1%;70年代,胡亚美又带头攻克严重危害小儿健康的白血病,达到世界水平。曾经有人问胡亚美,
期刊
直到我看到大海,  我才明白:  原来风,  可以这样吹起波澜。  我从来不知道,  阳光可以把一整片海,  折射成波光粼粼的蓝。  我也從来都不知道,  大海此起彼伏的呼吸,  就是拍打海岸的潮汐。  (木木摘自《给孩子的诗集》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期刊
作文君  我们深知广大老师在教书育人之余,笔上功夫也十分了得,所以特开辟了这一小块园地,邀请老师们来自由耕种。老师们平时的练笔、创作、生活感悟,或教学生活中发生的趣事,都可以记录下来,交给我们(来稿请发送到邮箱[email protected],主题中标明“园丁花园”,一经刊用即奉寄稿费、样刊和刊用证明哦)。这里是老师们自由表达的舞台,到底是种花还是种树,说甜还是说辣,全由老师们做主。作文君退下了
期刊
名师介绍:特级教师,2014年参与高考命题工作,多年参加本省高考语文阅卷工作。  【名师押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60分)  继唱响《我和我的祖国》的“快闪”红遍祖国大江南北之后,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仅仅上映一周就创造了20多亿元的票房佳绩,成功点燃了国庆档期,让不同代际的观众可以从各自的生命体验出发,在“我”和时代、“我”和祖国的记忆唤醒与情感共鸣中,获得了思想升华。当观众
期刊
松浦弥太郎的《100个基本》里面说到这么一段话,它说:“经常会有钱不够、时间不够的情况,但是坚决不要把这样的话说出口。在忍不住要说的时候也强行咽回去。”  “我觉得这些话无论如何都不该说出口。因为在有限的时间和金钱内推进事物的前进,是自己的责任。两者都不够的原因,说不定在于自己的生活态度。如果将其归咎为社会的错,世人的错,那你就永远不会有够用的时间和金錢了。”  这段话对我也很有启发。至少在社会合
期刊
【原创押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动”虽然只是一个字,却意蕴无穷。“动”代表了世间万事万物最灵动的姿态。“动”,是新生的喜悦,也是心灵的感动;“动”,是成长的磨炼,也是智能的释放。感动、律动、舞动、惊天动地……每一个词语,都让人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暗藏着生机与活力,改变与震撼。  【审题点拨】  此题与2019年上海
期刊
种点什么吧,在冬天。  不想种花,也不愿种草,就种一棵葱吧,就种一头蒜吧,就种一株姜吧。  我想种的是等待,想种的是温暖,想种的是希望。  在初春,种下的种子,有飘得密密稠稠的春雨和知更鸟珠落玉盘般婉转的啾鸣声陪伴。在盛夏,种下的种子,有饱满的阳光和如西藏锣铃般的蝉鸣声陪伴。在秋日,种下的种子,有熟落的果子和果农们齐欢庆祝的高歌声陪伴。  落在最后的冬日,就连鸟的叫声都像是缺斤少两,冷冷的土地都不
期刊
也许是从小学画的缘故,我对色彩总是敏感些。虽然学的是西洋流派的水粉画,却深陷那意味深长的国画“囹圄”,无法自拔。漫展上满目琳琅,唯独三幅水墨丹青令我无法移步,那画上色彩伴着水墨晕染开来的是一个又一个如泣如诉的故事……  一曰:红  大红的喜服如火,如残阳。袖口用金线绣了复杂烦琐的绲边,皓腕如雪,秀窄的指甲用凤仙花的汁水染了,透着妖冶的朱红色。喜轿外,云翳晕染了妃色;喜轿内,女子十指交叠,颊上晕了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