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与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有很大关系。厚实的语言积累,能激活思维,触类旁通,为学生的语文素养打下稳固基础。本文从“诵读:丰富积累、感悟:深化积累、记忆:内化积累、运用:拓展积累”四個维度阐述了培养小学生语言积累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言积累 维度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语文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积累对学生学好语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如同盖一幢大楼,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为基础,学生的听、说、读、写训练便成了“空中楼阁”,而积累越丰厚、越广泛,形成的语文素养大厦就更稳健,所以没有语言量的积累,很难在语文素养上有质的飞跃。
维度一:诵读:丰富积累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大诗人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他告诉我们要达到“如有神”的程度,必须有大量语言素材的积累,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小学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的课文很多,读起来大多朗朗上口。所以,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朗读,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读,反复诵读 ,熟读成诵,读出滋味,读出情趣,在读中自然而然地积累丰富的语文材料。《匆匆》是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其语言朴素简约、亲切自然。笔者在教学时为了使学生感知课文,让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听录音读,让学生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得有感情。为了让学生能背出课文,运用配乐读、齐读、男女生比赛读等多种形式,反复朗读,熟读成诵。只要心通其意,就可保证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这样,学生就会有机联系语言文字,并在情感朗读中对语言进行不断积累。
维度二:感悟:深化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想和情感活动之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通过阅读进行的积累,只是单纯的记忆,要想让学生领悟语言的精髓,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走进文本,深入作者的内心与之进行心灵的对话,在鉴赏、体验中,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学生对积累的兴趣,使得情感的积累、语言的积累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例如教学《一夜的工作》这一课,笔者先和学生一起找出“极其简单”这四个字,再读读这几句,体会“简单”的前面为何要加上“极其”?而不是“十分”不是“非常”?在孩子们的描述中,“极其简单”渐渐具体了,它不再是四个字,而是总理屋里那少得可怜的陈设,一读句子,孩子们动情了,感受到总理的生活是多么简朴啊!随后,笔者让学生用“极其”说说总理的其他方面,孩子们立马从总理吃的,穿的等方面纷纷发言,教师通过品词造句让学生感悟到总理的高尚品质,自然习得了获取语文知识的方法。
维度三:记忆:内化积累
《教育心理学》指出:“在儿童的记忆仓库中,丰富的语言材料的储备,是理解和运用语言能力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思维能力和智能活动水平的基础。这个‘储备’的手段,就是背诵。不背诵是不会将规范的书面语言‘植入’记忆的仓库,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的。”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笔者就非常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重视背诵。学生时代是一个人记忆力最强盛的时期,不仅要求学生把课本上的诗、词、文段一定要读熟背出,就是没有要求背诵的那些文章的生动的、精辟的、优美感人的句子也要求学生读熟,甚至每周要求学生背出两首经典诗词,在课堂上进行诗文背诵比赛。如此,让学生养成积累语言材料的良好习惯,时常口诵心记,体会其意境,吸取精华,到使用时,就会“信手拈来”,再也不会挖空心思,生搬硬套,空叹“书到用时方恨少”了。背诵越多,印象越深,语言能力就越强,正如张庆先生所说:“学语文好比在天上布云,云布得越多,则雨下得越大。”
维度四:运用:拓展积累
加涅说过:“言语学习要学会记忆,同时也使这些信息可以在学习者今后将要遇到的那些情境中发生转移。”简单地说,积累不仅要“记得住”,同时也要“用得出”毛泽东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捕捉运用迁移的练习点,指导学生有机积累语言,沉淀语言素材。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后有这样的习题:“课文中由四个字组成的词语很多,如‘张冠李戴’,抄写这些词语,并选择其中的两个造句”。这类习题的训练,可先让学生抄写词语,理解词语,然后让学生自由选择,灵活运用。学生写句时,教师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已有的词语,表达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学生在不断的、反复的语言运用中,既激活了自身的语言积淀,又吸收了他人的新鲜语汇,不断丰富了自身语言,达到语言的再积累。
叶圣陶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作为语文教师应在“源”上做文章,积累就是“源”, 离开积累,语文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创造机会让学生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开阔视野,掌握更多的知识,逐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促进生命个体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晓娟,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积累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11):14-15
[2]武向海,小学生语言积累的有效途径和方法[J].甘肃教育,2018(2):24-25
关键词:语言积累 维度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语文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积累对学生学好语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如同盖一幢大楼,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为基础,学生的听、说、读、写训练便成了“空中楼阁”,而积累越丰厚、越广泛,形成的语文素养大厦就更稳健,所以没有语言量的积累,很难在语文素养上有质的飞跃。
维度一:诵读:丰富积累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大诗人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他告诉我们要达到“如有神”的程度,必须有大量语言素材的积累,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小学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的课文很多,读起来大多朗朗上口。所以,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朗读,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读,反复诵读 ,熟读成诵,读出滋味,读出情趣,在读中自然而然地积累丰富的语文材料。《匆匆》是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其语言朴素简约、亲切自然。笔者在教学时为了使学生感知课文,让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听录音读,让学生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得有感情。为了让学生能背出课文,运用配乐读、齐读、男女生比赛读等多种形式,反复朗读,熟读成诵。只要心通其意,就可保证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这样,学生就会有机联系语言文字,并在情感朗读中对语言进行不断积累。
维度二:感悟:深化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想和情感活动之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通过阅读进行的积累,只是单纯的记忆,要想让学生领悟语言的精髓,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走进文本,深入作者的内心与之进行心灵的对话,在鉴赏、体验中,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学生对积累的兴趣,使得情感的积累、语言的积累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例如教学《一夜的工作》这一课,笔者先和学生一起找出“极其简单”这四个字,再读读这几句,体会“简单”的前面为何要加上“极其”?而不是“十分”不是“非常”?在孩子们的描述中,“极其简单”渐渐具体了,它不再是四个字,而是总理屋里那少得可怜的陈设,一读句子,孩子们动情了,感受到总理的生活是多么简朴啊!随后,笔者让学生用“极其”说说总理的其他方面,孩子们立马从总理吃的,穿的等方面纷纷发言,教师通过品词造句让学生感悟到总理的高尚品质,自然习得了获取语文知识的方法。
维度三:记忆:内化积累
《教育心理学》指出:“在儿童的记忆仓库中,丰富的语言材料的储备,是理解和运用语言能力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思维能力和智能活动水平的基础。这个‘储备’的手段,就是背诵。不背诵是不会将规范的书面语言‘植入’记忆的仓库,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的。”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笔者就非常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重视背诵。学生时代是一个人记忆力最强盛的时期,不仅要求学生把课本上的诗、词、文段一定要读熟背出,就是没有要求背诵的那些文章的生动的、精辟的、优美感人的句子也要求学生读熟,甚至每周要求学生背出两首经典诗词,在课堂上进行诗文背诵比赛。如此,让学生养成积累语言材料的良好习惯,时常口诵心记,体会其意境,吸取精华,到使用时,就会“信手拈来”,再也不会挖空心思,生搬硬套,空叹“书到用时方恨少”了。背诵越多,印象越深,语言能力就越强,正如张庆先生所说:“学语文好比在天上布云,云布得越多,则雨下得越大。”
维度四:运用:拓展积累
加涅说过:“言语学习要学会记忆,同时也使这些信息可以在学习者今后将要遇到的那些情境中发生转移。”简单地说,积累不仅要“记得住”,同时也要“用得出”毛泽东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捕捉运用迁移的练习点,指导学生有机积累语言,沉淀语言素材。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后有这样的习题:“课文中由四个字组成的词语很多,如‘张冠李戴’,抄写这些词语,并选择其中的两个造句”。这类习题的训练,可先让学生抄写词语,理解词语,然后让学生自由选择,灵活运用。学生写句时,教师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已有的词语,表达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学生在不断的、反复的语言运用中,既激活了自身的语言积淀,又吸收了他人的新鲜语汇,不断丰富了自身语言,达到语言的再积累。
叶圣陶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作为语文教师应在“源”上做文章,积累就是“源”, 离开积累,语文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创造机会让学生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开阔视野,掌握更多的知识,逐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促进生命个体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晓娟,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积累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11):14-15
[2]武向海,小学生语言积累的有效途径和方法[J].甘肃教育,2018(2):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