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综合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q2006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往往根据自己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解,在“综合”的光环下随意地开展着所谓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将语文综合性学习课上成了“文艺表演课”、“绘画比赛课”,甚至将语文综合性学习变成了变相的“历史课”“地理课”等等。导致这些怪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综合”的本质内涵缺乏清晰的理解。由于对“综合”的本质内涵理解不清,在综合性学习中,我们不知道哪些东西需要综合,如何综合,为什么要综合,结果出现“语文是个筐,什么都可往里装”,因此往往将一些与语文毫不相干的内容拉扯进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堂。要正确地理解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综合”的本质内涵。需要对“综合”的本源意义进行考察,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写的《现代汉语词典》中,“综合”是指“把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各个部分、侧面、属性按内在联系有机地统一为整体,以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细考这一概念,它至少包含三个层面的意思:第一:综合的内容,是“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各个部分、侧面、属性的综合”,并且这些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各个方面至少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第二,综合的目的,是为了“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第三,综合的方式,是“按内在联系有机统一为整体”。下面,我们就结合《语文课程标准》,从“综合”的这三个层面出发,来探析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综合”的本质内涵。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综合”的内容。从综合的本义来看,综合一定是两个以上事物或者一个事物两个以上的方面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称为综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从课程标准的规定可以看出,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综合”的内容可以分为这样三类:第一,科内综合,即语文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综合。如,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和文学的综合。科内综合是利用语文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各要素综合到一起来学习,从而达到都提高的目的;第二,科科综合,科科综合是利用两门学科在某一要素上的共同联系,实现跨学科的综合。如同是对战争的描写,教师可以从叙述的手法着手,将文学作品中关于战争的叙述与历史书中关于战争的叙述做一对比,从而实现语文和历史的综合;第三,科外综合,即语文和生活的综合,语文和实践的综合等等。“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生活是语文的活头源水,语文和生活具有天然的内在联系。科外综合能巩固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如八年级下册的《到民间采风去》和九年级下册的《关注我们的社区》等都属于这一类型。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中,“语文”的要素和“综合”的要素处于并列的地位,二者都不可缺少,缺少了“语文”的要素,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沦落为一种其他学科内容或者仅仅是生活知识的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将语文综合性学习课上成了“音乐课”“历史课”就是这一现象的直接体现;缺少了“综合”的要素,就又落入了“唯语文”的陷阱,“综合”失去了应有的意义,语文“综合”性学习也就只是徒有虚名而已。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综合”的目的。有综合就必有分析,综合是与分析相对应的。在现代汉语大词典中,分析是指把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侧面、属性,分别加以研究。是认识事物整体的必要阶段。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分析与综合是两种基本方式,它们共同推动认识的深化和发展,从而“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语文教学中,人们最初将语文与生活区分开来,将语文听说读写分割开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但是其局限性也日渐显现出来,长期采取分析的方式致使许多人认为“语文学习就是上语文课,上语文课就是学习语文课本,学习语文课本就是学习字词句和几个关键的语段”,语文学习内容被严重地窄化了,语文应有的生活底色消失殆尽。正是基于此,语文新课标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一部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可见,在长期的“分析”之后,人们又将求索的眼光转向了“综合”,希望以“综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综合”是一种手段,综合是指向提高语文素养的。如九年级下册中《关注我们的社区》的综合性学习,其主要目的并不是要去真正了解我们的社区,而是希望借助了解社区这种语文和生活相综合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或者训练学生的调查报告写作能力。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了解社区是必不可少的,但它最终指向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因此,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综合”的一个最终目的就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三)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综合”的方式。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综合”是指“把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各个部分、侧面、属性按内在联系有机地统一为整体”,综合的各个要素之间一定要有某种内在的联系,这样才能有机地综合为整体。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综合的内容可以分别概括为:听说读写之间的综合、语文和其他学科(音乐、历史等)之间的综合、语文和社会生活之间的综合。这些事物之所以能够相互综合到一起,是因为它们之间具有某种内在的关联性,并且“正是事物内在要素关联性的多少强弱决定了综合的可能性及其综合程度的深浅,也正是不同类、不同质的事物有其关联性,综合才成为可能”。可见,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综合的方式是在寻求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实现各综合要素的有机统一。这种综合的方式将综合和拼合、杂合区别了开来,如果说综合是一种水乳式的融合,那么,拼合和杂合就是一种水油式的组合。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机械式的组合对组合的双方没有丝毫的意义,它最终导致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意义的丧失。如将“黄河,母亲河”语文综合性学习上成了黄河生物活动、黄河考古活动、黄河地理活动甚至是黄河合唱活动,将语文与生物、考古、地理等生硬地组合到一起,对学生来说,便失去了语文学习应有的意义。建立在内在联系上的综合,可以通过综合要素之间的有机融合和相互影响,加深学生对各综合要素的深入理解,进而实现各综合要素的功能增值。如在“探索月球奥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中,透过月亮这个入口,学生可以进入广阔的关于月亮描写的语言空间:月亮的美称与雅号、赏月的佳句对联、写月的古典诗词等等,这不但可以增加学生的言语积累,更可以增加学生对语言的理解,激起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从上面的分析中得知,“综合”是事物按“内在联系”有机统一为整体的。这种“内在联系”就是各综合要素相互结合的关联点,只有具备了这种关联点,两个事物才能综合在一起。因此,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中,应首先找准各综合要素之间的关联点,只有找准了综合的关联点,才能实现各综合要素的水乳交融、有机统一。如在关于战争的综合性学习中,我们常常将语文和历史综合,但是到底怎么综合,在哪个层面上综合?这就需要找准综合的关联点,我们可以将叙述的手法作为二者的关联点,将文学作品中关于战争的叙述与历史书中关于战争的叙述做一对比,通过对比理解文学作品叙述手法与历史叙述手法的差异。从而进一步理解文学作品中叙述手法的独特特点,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语文综合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是有本质区别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综合”是语文的综合,即“综合”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目标却是综合性的,它不强调某门学科的目标和学科性质,如以“奇妙的声音”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其教学目标不仅要了解声音的物理性质(自然),还要了解声音的音乐性质(音乐)、噪音的危害(环保)等等,这几个目标是并列的关系。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尽管“综合”涉及到其他学科,涉及到自然、社会、生活等内容,但它首先姓“语”,其落脚点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上,而不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其他学科和其他领域的知识。如苏教版第三册中的以“市场新商品调查”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尽管需要了解有关市场、有关新商品的知识,但这不是目的,其目的是通过市场调查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或者是通过调查实践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调查报告写作能力,其落脚点是在“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上,因此,可以说,立足语文素养,走在语文的路上,是语文综合性学习前进的方向。
其他文献
毋庸讳言,当前高中语文教学问题多,效率低,师生共陷题海,乏味乏力。  重资料而轻教材。轻视教材,只讲其中与高考题联系紧密的内容。劣质辅导资料或套卷却满天飞,这些资料内容上大都无梯度、无新意,粗制滥造。大部分教师使用资料时不筛选,不分轻重缓急,盲目搞强化训练。资料把高一新生搞得晕头转向,因为从初中到高中存在很多知识的盲点和断层,有很多不衔接的地方。  重读写而轻听说。只重视“阅读”和“写作”训练而轻
考点解读:  正确使用成语,已成为近几年高考语文试题的固定考点。成语题的设题方式一般是辨析正误,题型为选择题。做好这类试题,一要注重平时积累,二要掌握一些必要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准确把握成语意义的方法,积累一定数量的成语,了解试题设误类型,形成一定的解题技巧。  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高考成语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重点:  ①成语的意义、色彩与使用对象;②容易混淆成语的辨
一,现代诗歌中的“我”和“你”现象    “诗言志”,现代诗歌总是或借助形象含蓄地表达情意,或直抒胸臆。“我” (抒情主人公)和“你” (抒情对象)是诗歌所创造的主要形象。选人高中语文教材的现代诗中,大都“我”“你”共存。苏教版的《发现》《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啊,船长,我的船长哟!》《让我们一起奔腾吧》《致西伯利亚的囚徒》,人教版的《致青年公民》,直接在诗面上呈现了“我”和“你”。苏教版的
我读五年级的时候,语文老师姓葛。他给我们讲苏东坡轶事的时候,在黑板上写下了苏小妹的诗:“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未流到腮边。”我们一致认为这句诗用在他脸上最合适。每天早晨他总是比我们来得早,花白的头发三七开,一丝不乱。爸爸说他以前是“右派”,现在平反了。这个“右派”很“坏”,逼我们把课本上每一篇文章都背下来,尤其是古诗,必须背诵,打一个结,罚抄一遍。我背《登鹳鹊楼》因为紧张,打了三个结。回到家里,我把
如果问《木兰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那么估计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脱口而出,讲了一个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因为我们就是被这样灌输教学的。如果再问木兰是个什么样的人,那么也是几乎所有的人全会说木兰是个巾帼英雄。当然这些都有道理,也都正确。但问题在于我们读《木兰诗》这个文学作品是为了感受诗歌之美,而不仅仅是为了得出一个枯燥的“英雄”或“巾帼英雄”概念。那么我们要怎么去感受《木兰诗》的美呢?我想我们还是从《木
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智活动,阅读能力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学生与文本之间存在着文字距离、时空距离、心理情感距离、文化和认知距离等等沟通障碍,所以,如何指导和引导学生顺利走近、走进文本,与文本相遇相知,汲取和内化所需,最终提升语文素养,便成为每一个语文老师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实践中,我摸索出,采用体悟教学可以有效地突破学生与文本之间的障碍。所谓体悟教学,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经历、实践、
审美能力是人的综合能力的重要部分,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文学教育的神圣天职,也是文学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有效的利用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来影响学生,鼓舞学生,特别是帮助学生提高对文学的审美能力即审美感受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    审美感受能力是通过对审美对象——课文的审美感知,获得从形式到
教学目标:  1.了解广告的定义、分类、形式及作用等相关知识。  2.掌握理解、鉴赏、创作广告的实践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写作等综合实践能力。  3.引起学生对广告现象的关注,树立正确的广告观念。  教学重点:通过对广告语的品评、赏析,归纳、总结广告创作的基本要求。  教学难点:运用广告创意的基本原理进行广告创作。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学生广泛收集各种广告语;多媒体课件等。 
考场作文有它的特殊规律性,它是在特定环境、特定条件下写作的特定文章,与平时作文不全相同。平时作文与考场作文的差异,主要有两点:其一,依赖性与自主性的差异。平时作文,有老师的引导、批改、讲评、校正,考生容易多一分依赖性。考场作文没有任何“外援”,完全靠自主操作,最能展示风采;不过,稍不注意也很容易离题。其二,时间的宽松性与严格性的差异。平时作文,时间有一定弹性,环境宽松,心态平稳,易于表达得准确、严
语言学习有两种方式,即“语言——语言”与“言语——语言——言语”。我国传统的语言学习采取的基本就是“语言——语言”的学习方式,古代文学家学习语言都是如此。吕叔湘和朱德熙先生曾在《语法修辞讲话》中谈到这两种方式。他们认为“语言——语言”这种方式在古代有点“效验”,在今天就不行了,而“言语——语言——言语”这种方式在今天是必要的,由于学习条件不同,“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得养成一种鉴别好和坏、正和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