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洋:一个摇滚青年的当代文化梦想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M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尤洋的早年的学习经历和艺术并没有什么关系,大学本科时期的他学的是机械自动化专业,而硕士专业则是在英国完成的商业管理学。2006年尤洋回国时,正赶上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上升期。相比其他行业来说当时艺术行业的人才储备是相对不足的,这个新兴的行业也需要从社会的各个阶层去接纳希望从事艺术行业的年轻人,而尤洋正是在这样的契机下进入艺术行业工作的。在谈到之前的学习经历对自己职业的影响时,尤洋表示:机械和管理专业都是很理性的学科,而逻辑性的思维方式也是符合现代机构的发展需求的。管理专业的学习让他更偏向于从策略层面去想问题,而不仅只是从执行方面去思考。这种思维方式也被他应用到日常工作策略的制定、项目的规划和写文章等方面。
  在国外留学期间,尤洋也受到了很多艺术文化方面的影响。因为英国整体的当代文化系统是非常成熟的,在生活的各个角落都可以自然而然地感受到艺术所带来的影响,如很多艺术家会跨界与品牌合作制作一些生活用品、公共艺术和公共雕塑等;另外,尤洋自己也会以游客和留学生的身份去专门参观泰特等比较著名的美术馆和博物馆,虽然他更感兴趣的是文化而非单纯的视觉艺术,但在英国整体成熟的文化系统当中,视觉艺术始终是一个无法绕开的版块。而之前的这些经历不论从思维方式还是审美感受上,都对尤洋日后的工作有很大帮助。
  从2006年进入CIGE(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到2010年做到副总经理的职位后选择短暂地离开艺术行业。在这5年的时间里,尤洋对于不同文化领域的兴趣与实践也让他的身份变得更加多重——为不同的艺术刊物写专栏、做艺术和商业合作的跨界项目、做乐队、写乐评、做演出策划人等——之后尤洋又进加入到《TimeOut消费导刊》杂志负责整体的运营工作,并同时为美国的一个名为“Art Asia”的艺术博览会做亚洲顾问。直到2011年末,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经历了新一轮的管理层调整,尤洋正式加盟UCCA并任副馆长一职,并主要负责机构的商业项目、市场合作、宣传和推广等方面的工作。但除了处理机构内的事务性工作之外,尤洋也会策划和参与很多艺术项目与展览的实施,他也习惯了在不同的工作系统中随时切换身份角色的方式。
  尤洋在自己的微博中写过一段话:“练习弦乐的人大多要经历指头喋血的过程:起泡、破皮、结痂、生茧。即使疼痛,大多琴者依然有着强烈的行动欲望。可能是因为弦乐来源于古民族对弓箭这种武器的改造,所以在演奏联系时,我们多少会继承些英雄气概。”从中学时就开始接触摇滚乐的尤洋对音乐始终抱有极大的热情,从自己组乐队、写乐评到后来进入艺术行业,他一直都在思考着如何在视觉艺术与听觉文化之间找到彼此的结合点,以及它们之间产生更多互动的可能性等问题,而对于泛文化的兴趣也让他的工作更多地集中在一些多文化类别相互交叉的项目上。来到UCCA之后尤洋策划的第一个馆外艺术项目就是在2012年10月与李亚鹏团队合作的“COART亚洲青年艺术现场”,强调“在地性”的概念也是尤洋策划这次活动的主线,他说:“在传统美术馆中实施的项目一般有两个目的,一是提供展示和用于学术研究,二是作为公共机构有义务为大众的审美普及和教育等工作作出自己的贡献。而‘COART’则是在美术馆的固定空间内无法完整实现的项目。因为在束河古镇的空间中,艺术家的作品和周边的物理环境会达成一种新的文化关系,这种关系在到达实际地点之前是不能预设的;同时作为旅游城市的丽江束河,其本土文化中也已经掺入了大量的汉族文化和商业文化等因素,而不同的文化在地方小镇上产生的冲突会是否会带出某些新的价值观等,这些也是我希望探讨的问题。”在那次为期5天的艺术现场活动中,音乐、诗歌、绘画、戏剧等艺术元素均离开传统的展示平台,而被分散在了束河古镇的各处——青石板路、街头广场、河岸水边等地——自由地演绎着,达到了尤洋所期望的、多文化类别在思维上产生共振的实际效果。而这种强调“互动性”的交叉方式,也是尤洋对于当代文化综合理解的一种“在地性”实现。
  在所有的行业中,圈子文化始终都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尤洋认为在中国的艺术行业中也不可避免地表现出了很多圈子文化的特质,但这也是当代艺术发展的一个特点,当代艺术发展到今天并不是單纯依靠几位艺术家闭门造车的创作就可以完成的,社会性所带来的影响让艺术家、策展人、艺术机构和媒体等能共同面对一些问题并产生交流,而与其他艺术门类的交集也让所谓的“圈子”变成一个不断被扩展着边界的领域,并且在这种碰撞中发生的“当代文化”也拓宽了“当代艺术”的视野。例如过去对于美术馆的理解基本都是与其是否有固定的收藏联系在一起的,而随着与国内外同行交流的深入,尤洋发现对于很多从事当代艺术展示和研究的美术馆来说,收藏其实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但这些机构在弱化收藏的同时却可以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项目和展览当中去,并呈现出更多具有实验性的文化探索,而UCCA的定位也是以呈现项目和展览为导向的当代文化机构。对于艺术圈子的熟稔,也让社交成为了尤洋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洋每天的工作日程表安排得很满,而随机插入的很多事情又会让他不断对自己之前的计划表做出修正,在这种忙碌的状态中真正能够休息的时间是很少的。但尤洋会随着不同的工作状态来调整自己的社交圈子,即便在工作之余的聚餐或小酌中,他接触的大部分人也都是艺术家或者与自己工作相关的合作伙伴等,在这种轻松的状态下继续探讨工作的进展,并从中获得很多有用的信息和意见。同时尤洋也会尽量挤出独处的时间来写作和做音乐等,他认为这种独自面对自我的时间对一个从事文化行业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思考的过程也是帮助他调节自我情绪的一种最有效的方式。
  从最初入行至今,尤洋在当代艺术行业中已经将近7年的时间了,虽然拥有很多不同的身份头衔,但他最希望被大家认可的还是他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当代文化机构负责人的身份。他现阶段最感兴趣的仍是如何在中国做一个好的美术馆、如何在中国目前还有些混乱的环境中建立起机构自己的态度等问题,作为年轻一代管理者的UCCA馆长田霏宇和他也一直在讨论中探索和学习着。尤洋对自己目前的状态也感到满意:“身处一个很好的平台,没有在左顾右盼中浪费时间。当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走向正规化和模式化的时候,艺术行业却可以让从业者在保持自己个性与思考的同时,通过自我的实践建立起一些新的和有趣的价值观,而我认为对于形而上精神的偏好和对理想主义的坚持也是艺术行业得以不断发展的原动力。”
其他文献
3月10日,第15届军械库艺博会于纽约哈德逊河岸圆满落下帷幕。作为纽约最大的艺博会,军械库艺博会的前身是Gramercy国际艺博会,后来该艺博于1999年迁至列克星敦大道69号的军团军械库后改名为军械库艺博会,该名称也是对1913年同样于军械库举办的具有传奇色彩的同名艺博会的致敬,而今年恰逢这一传奇艺博会的百年纪念,所以,本届艺博会除常规项目之外还特别推出许多相关庆祝活动。  今年军械库的交易状况
期刊
近日,拍卖业两大跨国巨头佳士得、苏富比相继宣布调整买家佣金价格区间,引发热议。这是佳士得2008年来的首次佣金调整,可以观察到的是这五年恰是金融危机蔓延以及艺术品市场规模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这些都有可能成为拍卖行在此期间无需调整、甚至谨慎维持佣金水平的原因。当2012年艺术市场行情明显不如2011年的形势一明了,两大拍卖行便迅速作出调整。  首先是二月底佳士得宣布将从3月10日起,对除红酒以外的古
期刊
中东地区最重要的学术大展沙迦双年展第11届于3月13日晚拉开帷幕,展期将一直持续至今年的5月13日。本届双年展由长谷川佑子担任总策展人,而围绕“重现:走向新的文化制图”的主题 ,共有100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视觉艺术家、电影导演、音乐家、建筑师等的作品共同讨论了该议题,中国艺术家杨福东、刘韡、汪建伟、杨少斌、胡向前、张慧也应邀参加了此次双年展中。  策展人长谷川佑子(Yuko Hasegawa)将“
期刊
曾经上升势头似乎无人可挡的中国艺术品与古董市场在2012年遭遇了寒流,使得美国重新夺回了世界第一市场的传统地位。3月14日出版的《2013年TEFAF 全球艺术品市场报告—聚焦中国与巴西市场》揭示这一变化,报告同时公布了2012年艺术品市场的成交总额,在全球经济增速放慢、经济不确定因素持续存在的环境中,2012年全球艺术品与古董市场萎缩了7%,共成交430亿欧元,销售下降的主要因素是中国市場的萎缩
期刊
随着移动终端社交网络的日益发达,微博和微信等图文并茂的短语平台也为个人生活的私密性划分出了更多的领域——在“微博”上秀社交、秀行程、秀现场,用充盈着轻松氛围的生活佐料让自己在圈定的工作关系中保持鲜活的曝光率;在“微信”上秀美食、秀娱乐、秀感想等,讓亲情和友情的网络即便在无暇见面的忙碌中也能获得对你此刻状态的知情权——生活在当下我们,似乎更习惯用生活的气场来分解以往对于工作严肃性的刻板理解,同时思维
期刊
3月18日,国际建筑大奖普利兹克奖评委会宣布,日本建筑师伊东丰雄获得了2013年的普利兹克建筑奖。在评审辞当中,评委会盛赞他“作品中不仅涵盖不同的使用功能,还蕴含着丰富的建筑语言。逐步发展并完美了一套独特的建筑语法,把结构与技术层面上的发明创造与清晰的形式语言相结合”。 在2009年,伊东丰雄曾在普林斯顿大学讲述自己的总体思路:“自然界极其复杂而多变,其系统是流动的……在过去十年中,我一直在寻求一
期刊
2008年之后,纽约的拍场就罕见中国当代艺术的项目了。2012年,苏富比纽约仅有春秋两场中国书画专场,佳士得位于纽约的三块拍场也未见当代艺术的踪影。有意思的是,今年开春,这两大艺术拍卖巨头都宣布将在3月举办中国当代水墨的项目。  佳士得2月28日开幕的“阅墨-中国当代水墨画展”私人洽购展已于去年11月在香港秋拍期间亮相,当时佳士得还邀请了皮道坚和参展艺术家刘丹、邱志杰做了一场关于当代水墨的讲演。佳
期刊
向京、瞿广慈作为艺术圈里最为知名的夫妻档艺术家之一,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劳模”了,最初对艺术的坚持和执着促使他们在艺术的领域内不断地寻求新的创造和突破。  向京、瞿广慈同样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在经过最初严格而系统的美院教育之后,虽然作品受到一些关注和肯定(向京的毕业作品《护身符》还获得中央美院毕业生作品展一等奖及日本松冈家族基金会一等奖,作品并被中央美院收藏;瞿广慈作品在央美‘94中央美院毕业生作
期刊
1992年就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毕业的董梦阳,最初的想法跟他的同学们并没有什么两样:就是要做个艺术家。但毕业后必须要面对的生存问题,却让找工作成为了摆在他艺术梦想之前的第一道现实的门槛。在董梦阳看来,后来自己做“艺术北京”所获得成功的最初缘起,就是当时在找工作时多少有些无奈的“阴差阳错”所埋下的伏笔。  “我感觉自己从事这个行业完全是被推上来的,它并不是我自己最初的主动选择,而是社会选择了我。”—
期刊
晨晓出身于浙江名门世家,曾多次参加浙江省  85新空间画展、浙江省美展和全国美展。  1986年晨晓远赴澳大利亚留学,1988年由  澳大利亚移居新西兰,毕业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美术  学院,获得视觉艺术专业硕士学位。  晨晓的作品被世界众多知名美术馆、博物馆、  新西兰国会大厦、总督府等公共机构和著名商业机构  以及西方收藏家广泛收藏。  2012年末在中国美术馆上演了一场关于色彩的艺术盛宴,给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