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幼儿教育工作中,班级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可以有效保障幼儿教育工作的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而为了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教师可以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作为依据,以此为基础来实行班级的常规管理和精细化管理。同时,教师应该意识到,幼教班级管理的内容是较为繁琐的,因为《指南》中对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标准作出了十分详细的规定,所以为了达到《指南》中的要求,教师要通过班级管理工作,做到保障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促进幼儿素养提升、进行幼儿智力开发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一定要完善每一个细节,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班级管理效果。
关键词:幼教;班级管理;家庭教育
良好的班级离不开精心的班级管理工作,要构建一个良好的班级,使班级能有一个好的面貌,作为班级管理者的教师一定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构建有效的班级管理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使班级发展得有声有色,从而使孩子健康、快乐地发展,也能使幼儿教育获得家长的认可,同时,良好的班级管理工作对于幼儿园的发展来说也是有极大帮助的。因此,为了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教师一定要转变傳统的班级管理理念,不断丰富和完善班级管理方法,从而有效提升班级管理工作的质量。为此,本文将从常规管理、精细化管理以及家庭配合管理这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一、 常规管理是班级管理的基础
常规管理是指在幼儿园制定各种日常规则,这种常规管理对于幼儿园来说是一种较为熟悉的班级管理方法,从孩子第一天进入幼儿园,到结束幼儿园的生活,这种常规管理是贯穿于整个过程当中的。通常来讲,这种常规管理方法的内容十分具体、内容比较繁多,执行时要求比较严格。事实证明,对于各方面行为能力尚未发育的幼儿来说,实行常规管理所取得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因为在班级管理中,虽然要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但在班级管理中也一定要有一定的约束力,这样才能为幼儿的发展营造一种良好的班级环境。
例如,我根据《指南》当中的要求,同时结合本园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些常规的管理规范。但是,在实行的时候,为了不让孩子们产生抵触心理,我并没有采取强制性的管理,比如说常规管理规范中要求孩子要把自己的物品摆放整齐,但很多小朋友每次用毛巾擦完手之后总会将毛巾随手一扔,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小女孩用完毛巾后折叠整齐然后放好,于是我在班级中表扬了这个小女孩,并鼓励其他孩子向她学习,这一时期的孩子特别喜欢模仿,对于别人的鼓励也是很重视的,于是慢慢就改掉了随手扔东西的习惯。可见,制定常规管理方案,并且采用有效的实施方法,对于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是有很大帮助的。
二、 精细管理是班级管理的核心
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其具体表现总结来说就是“用心工作、爱心育人、真心服务”。而从其内容上来看,精细化管理是以班级常规管理为基础的,如果说班级常规管理是一种行为规范的话,那么精细化管理则是渗透到幼儿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在实行精细化管理时,教师不但要对幼儿的日常饮食起居、行为习惯负责,还要关心孩子的智力开发、身心健康、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的情况,这就要求教师要把那些看似简单的事情用心去做好。
例如,对于这些年龄很小的幼儿来说,他们对自己的家人还有很强的依赖,当家人不在身边时,他们往往会产生十分严重的分离焦虑。因此,为了使孩子们能够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我在日常的幼儿园生活中十分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给予这些小朋友生活上的关心,陪这些孩子交谈、玩耍,很快,这些孩子就对我产生了依赖和认同,所以现在家长不在身边的时候,孩子们也不会再那么焦虑了,而这一过程,就是精细化管理的一个方面,是教师对幼儿情感方面的引导。由此可见,为了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精细化管理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三、 家庭教育是班级管理的延伸
家庭是一个孩子教育的起点,也是幼儿最重要的教育场所之一。可以说,一个人身上的很多品质都是在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中形成的。因此,为了有效做好幼教班级的管理工作,需要幼儿园和家庭两方面的共同努力,教师和家长应该多多沟通,使家长和教师都能够对孩子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有更全面的了解。这样一来,教师可以更全面的了解孩子,而家长也可以根据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通过家庭教育进行必要的补充。
例如,在家长来接孩子回家时,如果家长时间允许的话,我通常会和家长交流一些孩子的情况,我把孩子在幼儿园的一些情况告诉家长,请家长配合我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同时,我也会问一些孩子在家里的基本情况,了解一下孩子在私下的生活里是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爱好等等一些信息,并以此来完善班级管理工作。
总之,要做好幼儿园的班级管理工作,需要教师更加用心关注孩子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给予孩子更多真诚的关爱。同时,也要与孩子的家庭密切配合,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完善的班级管理,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于婷夙.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S1):486.
[2]谢敏.浅谈幼儿园班级管理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11):92-93.
作者简介:
刘燕,重庆市,重庆市万盛经开区万盛小学幼儿园。
关键词:幼教;班级管理;家庭教育
良好的班级离不开精心的班级管理工作,要构建一个良好的班级,使班级能有一个好的面貌,作为班级管理者的教师一定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构建有效的班级管理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使班级发展得有声有色,从而使孩子健康、快乐地发展,也能使幼儿教育获得家长的认可,同时,良好的班级管理工作对于幼儿园的发展来说也是有极大帮助的。因此,为了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教师一定要转变傳统的班级管理理念,不断丰富和完善班级管理方法,从而有效提升班级管理工作的质量。为此,本文将从常规管理、精细化管理以及家庭配合管理这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一、 常规管理是班级管理的基础
常规管理是指在幼儿园制定各种日常规则,这种常规管理对于幼儿园来说是一种较为熟悉的班级管理方法,从孩子第一天进入幼儿园,到结束幼儿园的生活,这种常规管理是贯穿于整个过程当中的。通常来讲,这种常规管理方法的内容十分具体、内容比较繁多,执行时要求比较严格。事实证明,对于各方面行为能力尚未发育的幼儿来说,实行常规管理所取得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因为在班级管理中,虽然要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但在班级管理中也一定要有一定的约束力,这样才能为幼儿的发展营造一种良好的班级环境。
例如,我根据《指南》当中的要求,同时结合本园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些常规的管理规范。但是,在实行的时候,为了不让孩子们产生抵触心理,我并没有采取强制性的管理,比如说常规管理规范中要求孩子要把自己的物品摆放整齐,但很多小朋友每次用毛巾擦完手之后总会将毛巾随手一扔,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小女孩用完毛巾后折叠整齐然后放好,于是我在班级中表扬了这个小女孩,并鼓励其他孩子向她学习,这一时期的孩子特别喜欢模仿,对于别人的鼓励也是很重视的,于是慢慢就改掉了随手扔东西的习惯。可见,制定常规管理方案,并且采用有效的实施方法,对于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是有很大帮助的。
二、 精细管理是班级管理的核心
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其具体表现总结来说就是“用心工作、爱心育人、真心服务”。而从其内容上来看,精细化管理是以班级常规管理为基础的,如果说班级常规管理是一种行为规范的话,那么精细化管理则是渗透到幼儿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在实行精细化管理时,教师不但要对幼儿的日常饮食起居、行为习惯负责,还要关心孩子的智力开发、身心健康、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的情况,这就要求教师要把那些看似简单的事情用心去做好。
例如,对于这些年龄很小的幼儿来说,他们对自己的家人还有很强的依赖,当家人不在身边时,他们往往会产生十分严重的分离焦虑。因此,为了使孩子们能够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我在日常的幼儿园生活中十分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给予这些小朋友生活上的关心,陪这些孩子交谈、玩耍,很快,这些孩子就对我产生了依赖和认同,所以现在家长不在身边的时候,孩子们也不会再那么焦虑了,而这一过程,就是精细化管理的一个方面,是教师对幼儿情感方面的引导。由此可见,为了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精细化管理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三、 家庭教育是班级管理的延伸
家庭是一个孩子教育的起点,也是幼儿最重要的教育场所之一。可以说,一个人身上的很多品质都是在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中形成的。因此,为了有效做好幼教班级的管理工作,需要幼儿园和家庭两方面的共同努力,教师和家长应该多多沟通,使家长和教师都能够对孩子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有更全面的了解。这样一来,教师可以更全面的了解孩子,而家长也可以根据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通过家庭教育进行必要的补充。
例如,在家长来接孩子回家时,如果家长时间允许的话,我通常会和家长交流一些孩子的情况,我把孩子在幼儿园的一些情况告诉家长,请家长配合我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同时,我也会问一些孩子在家里的基本情况,了解一下孩子在私下的生活里是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爱好等等一些信息,并以此来完善班级管理工作。
总之,要做好幼儿园的班级管理工作,需要教师更加用心关注孩子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给予孩子更多真诚的关爱。同时,也要与孩子的家庭密切配合,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完善的班级管理,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于婷夙.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S1):486.
[2]谢敏.浅谈幼儿园班级管理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11):92-93.
作者简介:
刘燕,重庆市,重庆市万盛经开区万盛小学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