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电工基础是具有实践性、实际操作性较强的课程,也是中等职业学校电类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电工基础的相关内容是必须掌握的电工专业知识。本文提出了中职电工基础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方法,如优化教学手段,优化学生学习策略,优化练习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
关键词:电工基础 课堂教学 优化
电工基础是具有实践性、实际操作性较强的课程,也是中等职业学校电类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电工基础的相关内容是必须掌握的电工专业知识。大多数中职学校学生都感觉电工基础难懂难学,畏难情绪较为严重,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电工基础课程理论性强、基础概念涵盖广、原理较为抽象,从而使得学生学习效果不佳,学习积极性不高。针对此现状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优化电工基础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新的探索,总结如下:
一、优化教学手段
由于教育改革等方面的原因,我国中职学生文化基础底子偏薄,逻辑理解能力比较低,鉴于这种情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按照由简到繁、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的教学规律来教学,把课本内容中的概念联系生活实际进而具体化,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有如下三种教学手段上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一,演示实验法。教师可以在电工基础课堂教学中,可以自己做实验给学生观看,也可以让学生分组做实验。比如,讲电容的充、放电过程这一内容时,采用一节电池、一个灯泡、一个电解电容及相应的电表,即可成功地做电容器充放电的演示实验。通过观察,学生一目了然地对电容的充电、放电过程有了深刻理解,不用靠死记硬背去记忆那些条条框框的知识要点。此外,在学习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等有关章节时,最好的教学手段还是采取演示实验方法,给学生提供更直观的认知体验。
其二,理论联系实际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电学问题,例如换灯炮,检查电路电线等简单的问题,都可以利用电工基础学科的知识进行关联。将日常生活中的电学问题,同电工基础课堂教学联系起来,可以拉近课本知识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比如,讲电源的端电压与负载电阻之间的关系时,教师可以结合家中的电灯有时变暗这一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家中电器使用越多,负载越大,总电阻减小(因负载之间并联),总电流就越大,线路(内阻)上消耗的电压(内压降)就会增大等知识,科学解释了电源的端电压就会减小,电灯也就会变暗的道理。
其三,多媒体教学法。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给课堂教学创造了很大的发挥空间,也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叠加原理这一教学内容时,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用两个水泵进行供水,相当于两个电源供电,两个水泵同时供水的水流等于每一个水泵单独供水时的水流的叠加。将生动又深刻的教学形式引入课堂,对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有不错的效果。
二、优化学生学习的策略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是课堂教学的关键,但引导学生自学更为重要,也即是教育学中常说的教授学生学习策略。教师要注意在上课时结合教材的内容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运用技法等学习策略。多数学生的学习不好并不是智力原因,可能更多是归结于学习方法不当而导致的。因此教师把如何学习教给学生就显得是尤为重要。如电位及某两点之间电压的计算对学生来说是一大难题。尽管课本中的内容设计的比较合理,但部分基础不好的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比较困难。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走路法”这一通俗易懂的解题方法指导学生分析此类题目,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优化练习环节
知识的吸收也是反映教学效果一个重要指标,教师光讲不练是不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的,因此课堂习题的练习也是至关重要的。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学大纲,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选择适合学生又能帮助他们理解知识的习题。如在学习直流电路和正弦交流电路的内容时,对于许多学生是有难度的,需要很强的理解分析能力。为了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知识可以选编了“直流电路分析方法”、“正弦交流电路解题思路”等习题,让学生在做题中发现问题,理解难点和重点,从解题中找到了乐趣和自信。引导学生总结错误问题,搞好学习策略。
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学习的动机。要使学生积极学习,必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在教学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认识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电工基础知识。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预习课本,在课堂教学中,以重点、难点穿插基础知识,适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用活泼的教学形式活跃课堂教学。
总之,《电工基础》课程是中职学校电类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对学生今后其它学科的学习和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影响。所以,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课程知识进行简化,将抽象的知识与学生生活实践联系起来,拉近学生与课程知识之间的距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获得成功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树学生的学习信心,让学生能主动积极的学习知识,探索知识。
参考文献:
[1]温鹭平.优化《电工基础》课堂教学模式初探.时代教育,2009(3).
[2]何嘉庆.《电工基础》教学优化初探.职业教育研究,2004(6).
[3]薛春胜.《对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几点思考》[J].甘肃农业,2005.02.
[4]周绍敏.《电工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关键词:电工基础 课堂教学 优化
电工基础是具有实践性、实际操作性较强的课程,也是中等职业学校电类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电工基础的相关内容是必须掌握的电工专业知识。大多数中职学校学生都感觉电工基础难懂难学,畏难情绪较为严重,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电工基础课程理论性强、基础概念涵盖广、原理较为抽象,从而使得学生学习效果不佳,学习积极性不高。针对此现状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优化电工基础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新的探索,总结如下:
一、优化教学手段
由于教育改革等方面的原因,我国中职学生文化基础底子偏薄,逻辑理解能力比较低,鉴于这种情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按照由简到繁、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的教学规律来教学,把课本内容中的概念联系生活实际进而具体化,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有如下三种教学手段上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一,演示实验法。教师可以在电工基础课堂教学中,可以自己做实验给学生观看,也可以让学生分组做实验。比如,讲电容的充、放电过程这一内容时,采用一节电池、一个灯泡、一个电解电容及相应的电表,即可成功地做电容器充放电的演示实验。通过观察,学生一目了然地对电容的充电、放电过程有了深刻理解,不用靠死记硬背去记忆那些条条框框的知识要点。此外,在学习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等有关章节时,最好的教学手段还是采取演示实验方法,给学生提供更直观的认知体验。
其二,理论联系实际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电学问题,例如换灯炮,检查电路电线等简单的问题,都可以利用电工基础学科的知识进行关联。将日常生活中的电学问题,同电工基础课堂教学联系起来,可以拉近课本知识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比如,讲电源的端电压与负载电阻之间的关系时,教师可以结合家中的电灯有时变暗这一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家中电器使用越多,负载越大,总电阻减小(因负载之间并联),总电流就越大,线路(内阻)上消耗的电压(内压降)就会增大等知识,科学解释了电源的端电压就会减小,电灯也就会变暗的道理。
其三,多媒体教学法。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给课堂教学创造了很大的发挥空间,也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叠加原理这一教学内容时,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用两个水泵进行供水,相当于两个电源供电,两个水泵同时供水的水流等于每一个水泵单独供水时的水流的叠加。将生动又深刻的教学形式引入课堂,对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有不错的效果。
二、优化学生学习的策略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是课堂教学的关键,但引导学生自学更为重要,也即是教育学中常说的教授学生学习策略。教师要注意在上课时结合教材的内容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运用技法等学习策略。多数学生的学习不好并不是智力原因,可能更多是归结于学习方法不当而导致的。因此教师把如何学习教给学生就显得是尤为重要。如电位及某两点之间电压的计算对学生来说是一大难题。尽管课本中的内容设计的比较合理,但部分基础不好的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比较困难。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走路法”这一通俗易懂的解题方法指导学生分析此类题目,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优化练习环节
知识的吸收也是反映教学效果一个重要指标,教师光讲不练是不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的,因此课堂习题的练习也是至关重要的。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学大纲,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选择适合学生又能帮助他们理解知识的习题。如在学习直流电路和正弦交流电路的内容时,对于许多学生是有难度的,需要很强的理解分析能力。为了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知识可以选编了“直流电路分析方法”、“正弦交流电路解题思路”等习题,让学生在做题中发现问题,理解难点和重点,从解题中找到了乐趣和自信。引导学生总结错误问题,搞好学习策略。
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学习的动机。要使学生积极学习,必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在教学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认识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电工基础知识。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预习课本,在课堂教学中,以重点、难点穿插基础知识,适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用活泼的教学形式活跃课堂教学。
总之,《电工基础》课程是中职学校电类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对学生今后其它学科的学习和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影响。所以,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课程知识进行简化,将抽象的知识与学生生活实践联系起来,拉近学生与课程知识之间的距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获得成功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树学生的学习信心,让学生能主动积极的学习知识,探索知识。
参考文献:
[1]温鹭平.优化《电工基础》课堂教学模式初探.时代教育,2009(3).
[2]何嘉庆.《电工基础》教学优化初探.职业教育研究,2004(6).
[3]薛春胜.《对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几点思考》[J].甘肃农业,2005.02.
[4]周绍敏.《电工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