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文学长廊里,文学大师层出不穷,各有各的风格,写文章的技巧却是共通的。欧·亨利以擅长小说结尾闻名遐迩,美国文学界称之为“欧·亨利式的结尾”。他的文章结尾之所以能有这样的魅力,其中一个重要技巧是他善于戏剧性地设计情节,埋下伏笔,做好铺垫,勾勒矛盾,最后在结尾处突然让人物的心理情境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使读者感到豁然开朗,柳暗花明,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不禁令人拍案称奇。这主要得力于伏笔的运用。
《最后的常春藤叶》的一个显著特色在于对“情节空白”的运用,老贝尔曼“画叶”的行动本应是作品关键所在,作者却没有实写。只有结尾处苏艾向读者简单透露了贝尔曼画藤叶而死的事实,但对他的具体行为却不着一笔,这样,在整篇小说的情节结构中留下了一大块空白,似乎缺少了对整篇小说因果链条的一个完整印象——作者没有讲述故事的“中间部分”——恰恰也是最重要的部分。这样,从接受美学角度讲,情节的创造、补充则需要文本的阅读者自己去完成。对于风雨之夜的情形,读者可以用自己的心灵去想象,去再造。这样,小说的表面情节逐渐淡化而退为内化,使表面的事件的前后衔接转而为心理感情的合理发展,对整部作品的合理解释不在于外部的单纯情节,而在于内部的情感情节,读者心灵的意象化、情感的形象化,使小说的情节更加丰富而理想化。能使情节内化于无形的功劳还是在于伏笔,是伏笔造成了“燕过一帘秋”的效果。
欧·亨利《最后的常春藤叶》这篇小说中出现的叶子有两种形态,一种是自然界中的叶子,一种是画出的叶子,也就是最后的一片常春藤叶。作者并未正面描述贝尔曼用生命画出那片藤叶的场景,只是在结尾以苏艾之口转述。谜底一揭开,小说达到了高潮,但高潮即结尾,小说至此戛然而止。作者总是平平淡淡地娓娓而谈,如诉家常,既无跌宕起伏也无一波三折,一切都在情理之中缓缓进行,不动声色地向读者叙述一个故事。结尾时却重笔一戳,露出机关,使人恍然大悟,叹为观止。因为在前文中我们丝毫看不出老画家画叶救人的任何端倪,结尾却揭示出一个人生奇迹,作品潜在的艺术光彩奇迹般地闪耀出来,于平静中掀起波澜,兜笔转势。“欧·亨利式的结尾”的魅力恰在于此。回味全篇,老贝尔曼才是小说的主角,老贝尔曼的死和常春藤叶是假的,其实在前文中设置了几处伏笔。
先让我们来看看老贝尔曼的死在前文的伏笔。第一处是“到了十一月,一个冷酷无情,肉眼看不见,医生管他叫‘肺炎’的不速之客,在艺术区里潜蹑着,用他的冰冷的手指这儿碰碰那儿摸摸。在广场的东面,这个坏家伙明目张胆地走动着,每闯一次祸,受害的人总有几十个”。这处文字说明了肺炎的肆虐,患上肺炎的人很难活,为后文琼珊和老贝尔曼患肺炎埋下了伏笔。第二处是“老贝尔曼的充血的眼睛老是迎风流泪”,说明老贝尔曼身体不好,这为他后文患上肺炎并很快死亡埋下第二处伏笔。第三处是“随夜晚同来的北风的怒号,雨点不住地打在窗上,从荷兰式的低屋檐上倾泻下来”。北风呼啸,大雨狂作,暗示了老贝尔曼黑夜室外画画必然患肺炎无疑。随着伏笔的一步步展开,读者不知不觉地进入作者精心设置的迷宫,直到最后,忽如电光一闪,才照亮了先前隐藏着的一切,仿佛在和读者捉迷藏,在文章的最后才豁然开朗。
再让我们看看常春藤叶是假的伏笔。第一处是“可是,看哪!经过了漫漫长夜的风吹雨打,仍旧有一片常春藤的叶子贴在墙上”。好一个“贴”字,既突出叶子的顽强,又暗示叶子是画上去的,真是草灰蛇线,不着痕迹。第二处是“他的鞋子和衣服都湿透了,冰凉冰凉的。他们想不出,在那种凄风苦雨的夜里,他夜间是到什么地方去的”。暗示了他夜间画的叶子,为叶子的不落埋下伏笔。第三处是“后来,他们找到了一盏还燃着的灯笼,一把从原来地方挪动过的梯子,还有几枝散落的的画笔,一块设色板,上面和了绿色和黄色的颜料”。特别是“绿色和黄色的颜料”,更是明显为叶子是画上去的埋下伏笔。第四处是“你不是觉得纳闷,它为什么在风中不飘不动吗”。叶子“不飘不动”更是为点明叶子是画上去的作伏笔。也为下文点明是老贝尔曼的杰作蓄足了气势。
纵观全文,正是这些伏笔使《最后的常春藤叶》的结构更严谨,增加了文章的内在紧密性,使“欧·亨利式的结尾”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但又在情理之中,符合生活实际,从而造成独特的艺术魅力。
《最后的常春藤叶》的一个显著特色在于对“情节空白”的运用,老贝尔曼“画叶”的行动本应是作品关键所在,作者却没有实写。只有结尾处苏艾向读者简单透露了贝尔曼画藤叶而死的事实,但对他的具体行为却不着一笔,这样,在整篇小说的情节结构中留下了一大块空白,似乎缺少了对整篇小说因果链条的一个完整印象——作者没有讲述故事的“中间部分”——恰恰也是最重要的部分。这样,从接受美学角度讲,情节的创造、补充则需要文本的阅读者自己去完成。对于风雨之夜的情形,读者可以用自己的心灵去想象,去再造。这样,小说的表面情节逐渐淡化而退为内化,使表面的事件的前后衔接转而为心理感情的合理发展,对整部作品的合理解释不在于外部的单纯情节,而在于内部的情感情节,读者心灵的意象化、情感的形象化,使小说的情节更加丰富而理想化。能使情节内化于无形的功劳还是在于伏笔,是伏笔造成了“燕过一帘秋”的效果。
欧·亨利《最后的常春藤叶》这篇小说中出现的叶子有两种形态,一种是自然界中的叶子,一种是画出的叶子,也就是最后的一片常春藤叶。作者并未正面描述贝尔曼用生命画出那片藤叶的场景,只是在结尾以苏艾之口转述。谜底一揭开,小说达到了高潮,但高潮即结尾,小说至此戛然而止。作者总是平平淡淡地娓娓而谈,如诉家常,既无跌宕起伏也无一波三折,一切都在情理之中缓缓进行,不动声色地向读者叙述一个故事。结尾时却重笔一戳,露出机关,使人恍然大悟,叹为观止。因为在前文中我们丝毫看不出老画家画叶救人的任何端倪,结尾却揭示出一个人生奇迹,作品潜在的艺术光彩奇迹般地闪耀出来,于平静中掀起波澜,兜笔转势。“欧·亨利式的结尾”的魅力恰在于此。回味全篇,老贝尔曼才是小说的主角,老贝尔曼的死和常春藤叶是假的,其实在前文中设置了几处伏笔。
先让我们来看看老贝尔曼的死在前文的伏笔。第一处是“到了十一月,一个冷酷无情,肉眼看不见,医生管他叫‘肺炎’的不速之客,在艺术区里潜蹑着,用他的冰冷的手指这儿碰碰那儿摸摸。在广场的东面,这个坏家伙明目张胆地走动着,每闯一次祸,受害的人总有几十个”。这处文字说明了肺炎的肆虐,患上肺炎的人很难活,为后文琼珊和老贝尔曼患肺炎埋下了伏笔。第二处是“老贝尔曼的充血的眼睛老是迎风流泪”,说明老贝尔曼身体不好,这为他后文患上肺炎并很快死亡埋下第二处伏笔。第三处是“随夜晚同来的北风的怒号,雨点不住地打在窗上,从荷兰式的低屋檐上倾泻下来”。北风呼啸,大雨狂作,暗示了老贝尔曼黑夜室外画画必然患肺炎无疑。随着伏笔的一步步展开,读者不知不觉地进入作者精心设置的迷宫,直到最后,忽如电光一闪,才照亮了先前隐藏着的一切,仿佛在和读者捉迷藏,在文章的最后才豁然开朗。
再让我们看看常春藤叶是假的伏笔。第一处是“可是,看哪!经过了漫漫长夜的风吹雨打,仍旧有一片常春藤的叶子贴在墙上”。好一个“贴”字,既突出叶子的顽强,又暗示叶子是画上去的,真是草灰蛇线,不着痕迹。第二处是“他的鞋子和衣服都湿透了,冰凉冰凉的。他们想不出,在那种凄风苦雨的夜里,他夜间是到什么地方去的”。暗示了他夜间画的叶子,为叶子的不落埋下伏笔。第三处是“后来,他们找到了一盏还燃着的灯笼,一把从原来地方挪动过的梯子,还有几枝散落的的画笔,一块设色板,上面和了绿色和黄色的颜料”。特别是“绿色和黄色的颜料”,更是明显为叶子是画上去的埋下伏笔。第四处是“你不是觉得纳闷,它为什么在风中不飘不动吗”。叶子“不飘不动”更是为点明叶子是画上去的作伏笔。也为下文点明是老贝尔曼的杰作蓄足了气势。
纵观全文,正是这些伏笔使《最后的常春藤叶》的结构更严谨,增加了文章的内在紧密性,使“欧·亨利式的结尾”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但又在情理之中,符合生活实际,从而造成独特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