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属于极为重要的环节,一旦混凝土施工出现问题,将会影响整体工程的质量及品质。当前,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经常性、常见性的质量问题,如混凝土麻面、蜂窝、强度不够、表面不平整、孔洞、漏筋、裂缝等质量问题,这些质量通病的存在,容易破坏混凝土结构,降低混凝土承载能力,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品质。为此,就需要加强施工管理,针对各种混凝土通病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最大限度地防止发生混凝土质量通病,确保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及品质。
【关键词】 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对策
引言:
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也经常发生一些质量通病,这些通病既影响工程质量整体水平,严重的更影响混凝土结构安全。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消除质量通病,保证工程结构安全,是施工企业及工程管理人员急需掌握的。
一、混凝土麻面成因及防治措施
1、混凝土麻面成因
混凝土麻面,指的是在混凝土表面出现麻点、小凹坑及缺浆现象,在表面形成粗糙面,不存在钢筋外露的现象,这种情况被称为是混凝土麻面。混凝土麻面成因较多,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在混凝土浇筑时,模板较为干燥,没有进行浇水湿润,导致在模板表面的混凝土中水分被吸收,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或模板表面存有水泥浆渣等杂物,模板表面较为粗糙,在拆模过程中,破坏混凝土表面从而产生麻面;模板之间存在拼缝,导致局部漏浆;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均匀,致使模板与混凝土表面黏结;混凝土振捣不规范,气泡没有排除等。
2、混凝土麻面防治措施
在混凝土浇筑之前,保持模板湿润;确保模板表面干净,不存在水泥浆渣等杂物;模板安装后,需严格检查模板安装情况,使用腻子或油毡纸处理模板缝隙,确保模板之间不存在缝隙;选择长效隔离剂,均匀涂抹在模板表面;做好混凝土振捣工作,振捣过程中避免触碰到模板,并对混凝土进行分层振捣,排除气泡为止。当混凝土出现麻面质量问题时,如混凝土表面是可以用作粉刷的,可以不进行处理;如表面不粉刷的麻面,需浇水湿润麻面部位,采取原配比砂浆,将麻面抹平。
二、混凝土蜂窝成因及防治措施
1、蜂窝产生的原因
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水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筒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基础、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
2、防治的措施
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三、露筋及表面不平整成因及防治措施
1、露筋及表面不平整成因
露筋主要指钢筋混凝土里的主筋、箍筋及副筋等裸露于混凝土表面之上,发生这种情况原因是由于混凝土进行灌注及振捣的时候,钢筋垫块太少、漏放或者位移,模板与钢筋紧贴;钢筋太密及混凝土结构的断面太小,混凝土离析,振捣不密实,模板湿润不够,拆模过早。混凝土表面不平整,也是建筑工程里混凝土施工的常见质量通病,出现这种原因是由于混凝土进行浇筑之后,没有用抹子找平及压光仅是使用铁锹进行拍平,致使表面不够平整;坚硬土层上没有用模板支撑,或者支撑松动及泡水,并产生不均匀的沉降;在混凝土没有达到要求强度时,就在上面运料或者操作,导致出现印痕及凹陷不平。
2、露筋及表面不平的解决措施
露筋的预防措施为:在混凝土施工的时候,应该把垫块垫足,并固定好,保护层的厚度也要符合要求,如果钢筋比较密集,就要选配恰当石子,防止石子太大卡到钢筋处,当普通混凝土不能进行浇灌的时候,应该使用细石的混凝土,在捣振时不能振动钢筋,避免钢筋位移及变形;露筋的解决措施为:把外露的钢筋铁锈及混凝土进行干净清理,并进行湿润,再用1:1.25或者1:2的水泥砂浆进行平整压实。表面不平整的解决措施为:要严格依照施工规范进行操作,混凝土浇灌后,要依照弹线及水平的控制标志进行找平及压光,凝固后要浇水养护,其模板要有足够刚度、强度及稳定性,保证模板不下沉,混凝土的强度在1.2N/mm2之上,才能够在上面走动。
四、孔洞成因及防治措施
1、产生原因
预留洞和预埋件或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的上下料被隔住,没有进行振捣就振兴上层的浇筑;出现离析,砂浆分离,水泥浆流失,沙子堆积,又没有进行振捣;混凝土下料的量过大,过高、过厚,振捣器达不到下料厚度,振捣不充分,形成松散孔洞;混凝土内调入泥浆、木块等杂物,导致混凝土被卡住。
2、防治措施
第一,在钢筋复杂或者密集的部位,可以采用细石混凝土进行浇筑,灌注满之后认真分层捣实,使混凝土充满模板内部,预留的孔洞浇筑时,应该从两侧开始下料,严防漏振现象,如果砂石中混有木块、泥浆或者模板工具等杂物时,要对其进行彻底清理。
第二,将孔洞附近的软弱浆膜和松散的混凝土凿出,用水清理干净,充分湿润后,采用高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进行灌注和捣实。
五、混凝土强度不够成因及防治措施
1、混凝土强度不够成因
混凝土强度不够,指的是混凝土抗压强度低于施工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出现混凝土强度不够的主要原因如下:混凝土原材料质量不过关,水泥品种或型号选择不当,水泥受潮或过期,导致水泥活性较差;砂石集料级配不足,含泥量较高,空隙較大;化学添加剂使用不当,添加剂量不准确;混凝土配合比不科学,原材料投入量不符合标准,用水量较大,导致水灰比扩大,降低混凝土强度;混凝土加料次序安排不合理,搅拌时间不足,拌合不均匀;养护措施不当,过早拆模等。
2、混凝土强度不足防治措施
确保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如水泥,需要检查水泥品种及型号,确保水泥性能符合设计要求;确保砂石集料级配适当,含泥量在允许范围内;选择合适效能的化学添加剂,根据需要计算添加剂剂量;设计并优化混凝土配合比,确保各项原材料投入量;合理安排原材料投入次序,确保混凝土搅拌时间并做到搅拌均匀;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确保混凝土强度等。当混凝土强度不足时,可以采取回弹仪或超声波测量混凝土实际强度,如实际强度不能满足建筑工程的需要,可以采取补强及加固措施进行处理。
六、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直接关系着整体工程的质量与品质。然而,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常见的质量通病,如混凝土麻面、蜂窝、强度不够、表面不平整、孔洞、漏筋、裂缝等质量问题,严重影响着混凝土质量。为此,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确保原材料质量,优化配合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操作,加强施工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质量通病的产生,确保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及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郭献彬.论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与防治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6).
[2]肖乃作.浅析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与防范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6).
[3]杨晶.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措施[J].民营科技,2011,(8):339.
【关键词】 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对策
引言:
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也经常发生一些质量通病,这些通病既影响工程质量整体水平,严重的更影响混凝土结构安全。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消除质量通病,保证工程结构安全,是施工企业及工程管理人员急需掌握的。
一、混凝土麻面成因及防治措施
1、混凝土麻面成因
混凝土麻面,指的是在混凝土表面出现麻点、小凹坑及缺浆现象,在表面形成粗糙面,不存在钢筋外露的现象,这种情况被称为是混凝土麻面。混凝土麻面成因较多,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在混凝土浇筑时,模板较为干燥,没有进行浇水湿润,导致在模板表面的混凝土中水分被吸收,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或模板表面存有水泥浆渣等杂物,模板表面较为粗糙,在拆模过程中,破坏混凝土表面从而产生麻面;模板之间存在拼缝,导致局部漏浆;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均匀,致使模板与混凝土表面黏结;混凝土振捣不规范,气泡没有排除等。
2、混凝土麻面防治措施
在混凝土浇筑之前,保持模板湿润;确保模板表面干净,不存在水泥浆渣等杂物;模板安装后,需严格检查模板安装情况,使用腻子或油毡纸处理模板缝隙,确保模板之间不存在缝隙;选择长效隔离剂,均匀涂抹在模板表面;做好混凝土振捣工作,振捣过程中避免触碰到模板,并对混凝土进行分层振捣,排除气泡为止。当混凝土出现麻面质量问题时,如混凝土表面是可以用作粉刷的,可以不进行处理;如表面不粉刷的麻面,需浇水湿润麻面部位,采取原配比砂浆,将麻面抹平。
二、混凝土蜂窝成因及防治措施
1、蜂窝产生的原因
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水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筒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基础、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
2、防治的措施
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三、露筋及表面不平整成因及防治措施
1、露筋及表面不平整成因
露筋主要指钢筋混凝土里的主筋、箍筋及副筋等裸露于混凝土表面之上,发生这种情况原因是由于混凝土进行灌注及振捣的时候,钢筋垫块太少、漏放或者位移,模板与钢筋紧贴;钢筋太密及混凝土结构的断面太小,混凝土离析,振捣不密实,模板湿润不够,拆模过早。混凝土表面不平整,也是建筑工程里混凝土施工的常见质量通病,出现这种原因是由于混凝土进行浇筑之后,没有用抹子找平及压光仅是使用铁锹进行拍平,致使表面不够平整;坚硬土层上没有用模板支撑,或者支撑松动及泡水,并产生不均匀的沉降;在混凝土没有达到要求强度时,就在上面运料或者操作,导致出现印痕及凹陷不平。
2、露筋及表面不平的解决措施
露筋的预防措施为:在混凝土施工的时候,应该把垫块垫足,并固定好,保护层的厚度也要符合要求,如果钢筋比较密集,就要选配恰当石子,防止石子太大卡到钢筋处,当普通混凝土不能进行浇灌的时候,应该使用细石的混凝土,在捣振时不能振动钢筋,避免钢筋位移及变形;露筋的解决措施为:把外露的钢筋铁锈及混凝土进行干净清理,并进行湿润,再用1:1.25或者1:2的水泥砂浆进行平整压实。表面不平整的解决措施为:要严格依照施工规范进行操作,混凝土浇灌后,要依照弹线及水平的控制标志进行找平及压光,凝固后要浇水养护,其模板要有足够刚度、强度及稳定性,保证模板不下沉,混凝土的强度在1.2N/mm2之上,才能够在上面走动。
四、孔洞成因及防治措施
1、产生原因
预留洞和预埋件或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的上下料被隔住,没有进行振捣就振兴上层的浇筑;出现离析,砂浆分离,水泥浆流失,沙子堆积,又没有进行振捣;混凝土下料的量过大,过高、过厚,振捣器达不到下料厚度,振捣不充分,形成松散孔洞;混凝土内调入泥浆、木块等杂物,导致混凝土被卡住。
2、防治措施
第一,在钢筋复杂或者密集的部位,可以采用细石混凝土进行浇筑,灌注满之后认真分层捣实,使混凝土充满模板内部,预留的孔洞浇筑时,应该从两侧开始下料,严防漏振现象,如果砂石中混有木块、泥浆或者模板工具等杂物时,要对其进行彻底清理。
第二,将孔洞附近的软弱浆膜和松散的混凝土凿出,用水清理干净,充分湿润后,采用高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进行灌注和捣实。
五、混凝土强度不够成因及防治措施
1、混凝土强度不够成因
混凝土强度不够,指的是混凝土抗压强度低于施工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出现混凝土强度不够的主要原因如下:混凝土原材料质量不过关,水泥品种或型号选择不当,水泥受潮或过期,导致水泥活性较差;砂石集料级配不足,含泥量较高,空隙較大;化学添加剂使用不当,添加剂量不准确;混凝土配合比不科学,原材料投入量不符合标准,用水量较大,导致水灰比扩大,降低混凝土强度;混凝土加料次序安排不合理,搅拌时间不足,拌合不均匀;养护措施不当,过早拆模等。
2、混凝土强度不足防治措施
确保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如水泥,需要检查水泥品种及型号,确保水泥性能符合设计要求;确保砂石集料级配适当,含泥量在允许范围内;选择合适效能的化学添加剂,根据需要计算添加剂剂量;设计并优化混凝土配合比,确保各项原材料投入量;合理安排原材料投入次序,确保混凝土搅拌时间并做到搅拌均匀;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确保混凝土强度等。当混凝土强度不足时,可以采取回弹仪或超声波测量混凝土实际强度,如实际强度不能满足建筑工程的需要,可以采取补强及加固措施进行处理。
六、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直接关系着整体工程的质量与品质。然而,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常见的质量通病,如混凝土麻面、蜂窝、强度不够、表面不平整、孔洞、漏筋、裂缝等质量问题,严重影响着混凝土质量。为此,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确保原材料质量,优化配合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操作,加强施工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质量通病的产生,确保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及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郭献彬.论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与防治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6).
[2]肖乃作.浅析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与防范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6).
[3]杨晶.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措施[J].民营科技,2011,(8):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