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驱动)教学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研究与应用

来源 :硅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88991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教学实践的具体情况,提出基于案例教学环境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多种课堂教学方法。
  [关键词]案例教学 计算机应用基础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1210141-02
  
  一、课程介绍和课程要求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中等专业学校的必修课。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中文Windows 2000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0;表格处理软件Excel 2000;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 2000;计算机网络和Internet基础等六大部分。
  课程要求学生能够掌握:1.计算机的概念和基本的一些知识;2.Windows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3.计算机汉字处理和文字录入的方法;4.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和电子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5.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及使用。本课程以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为主要目的,着重应用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利用计算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基础。
  
  二、背景分析
  
  (一)课程特点分析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特点是概念多、实践性强、涉及面广,其中实践性强是它的最大特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学生和落实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尽可能的学会熟练地使用电脑。
  (二)学生特点分析
  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大多都是初中毕业的应届生,生源情况比较复杂,相对来说基础较差,大部分同学都是因为考不上高中才报读中专学校的,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的自觉性以及理解能力相对来说都是较差的。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对这门课的上机操作还是比较感兴趣的,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兴趣和耐心,而且理解能力较差。
  (三)教师特点分析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师一般比较紧缺,他们教学任务繁重,很少时间去从事教学研究工作,教学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一些计算机专业的教师由于学校缺少对他们必要的培训,很少向他们提供与外界的接触机会,教师对自己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没有进行不断更新和提高,对计算机新知识、新软件缺乏必要的学习和了解,知识和观念落后于形势的发展,所以在教学中一般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方式教学,很少有学生主体参与和主动创造的情况。
  教师在教学中最重要的挑战之一就是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换,即教师应从传统信息提供者、转变为“教练”和学生的“学习伙伴”,即教师自己也应该是一个学习者。例如:应激励学生在探究问题时,去识别自己的问题、目的和课题。
  


  同时,还应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思维,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利于积极主动、创造性地进行学习的情境,并引导和组织他们进入这个情境。
  (四)教学环境分析
  1.教学设施及设备。学生要学好《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必须要具备必要的硬件条件,要有一台能够上网络的多媒体电脑,其最低配置要求:
  硬件 ①CPU:Pentium以上;②内存:128MB以上、足够大的硬盘空间;③VGA彩色显示器,显示分辨率能设置在800~600以上;软件 ①操作系统:Windows 98或Windows 2000以上版本;②多媒体教学软件③文字处理软件Word2000或以上版本;④表格处理软件Excel2000或以上版本;⑤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2000或以上版本;近年来我校除开设《计算机基础》课外,还开设有计算机组装与维护、C语言、FLASH动画设计、VB、VF等,大部分计算机设备均可承担教学任务,但由于许多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功能不断提高,因此须加大实践环节的教学法投入。所以我校加大了教学设备的投入:增加了高配置的计算机200台,组建了五个多媒体网络机房,多媒体大屏幕投影室2个,分为主控机房、多媒体阶梯教室和专业机房。配备了专职实验管理员(负责机房的值班、卫生、设备管理、维护程序等)及网络员(负责网络管理、软件安装和维护,软件资料管理等),实验指导老师由任课教师担任。
  2.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学习的目的就在于应用,因此,主要采用案例驱动教学方法(即教师讲一个案例,让学生马上上机练习)和学生自主学习探索方法,本课程必须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上课,把集中辅导和上机实验合二为一,这样,学生既能够很快理解所学知识,也能够很快熟练地使用电脑,学生不需要记太多的概念和理论知识,只要会用即可。
  3.教学软资源。主要指教学媒体,是本课程教与学和考核的基本依据,对其他教学媒体起纽带作用,具有导学功能。我们先后尝试用过几种教材,如由周南岳、何克抗主编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等,各有利弊,本学期我们用的教材是由李冰作责任编辑,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_OFFICE教程》一书。
  本教材共有6章,其中第1章属于基础知识篇,介绍了计算机的基本知识;第2~5章属于应用篇,介绍了Windows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的使用方法。第6章属于网络基础篇,介绍了网络和Internet的基本概念以及Internet所能提供的基本服务等内容。
  我们采用的教学方式是讲授占1/3、上机练习占2/3,比如本学期周课时是8节,讲授2课时,上机练习3课时。
  
  三、教学方法初探
  
  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于学生来说,学习的目的就在于应用,因此,我在近几年的教学中不断摸索,总结了一些能够适应中职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先上理论课,然后上机练习的方法,构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案例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教学方法。
  (一)传统的教学方法
  中国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一般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方式教学,在教室以板书为主,讲完课后布置作业和上机练习让学生去作和练习,很少有学生主体参与和主动创造的情况。但这种方法比较陈旧和落后,不直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高,效果也不好。
  (二)案例驱动教学法
  要让学生学好《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首要的问题就是先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把老师要求学生学改变为学生主动要求学好本课程。比如我在讲授Powerpoint演示文稿这一章时,把事先收集的优秀幻灯片在屏幕上播放出来,学生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住了,认为自己学了也可以制作出好的幻灯片,便激发了学生的创作兴趣和学习热情,表现出对制作演示文稿浓厚的学习兴趣。
  下面我以一个案例来说明一下:
  案例:使用“日历向导”创建一份日历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首先启动Word,单击“文件”|“新建”命令,打开“新建文档”任务窗格,单击“新建文档”任务窗格中的“本机上的模板”超链接,打开“模板”对话框。
  (2)单击该对话框中“其他文档”选项卡,并在列表框中选择“日历向导”选项,再在“新建”选项区中选中“文档”单选按钮,如所示。
  
  (3)单击“确定”按钮,将打开如图1-2所示的“日历向导”对话框之一。在该对话框中单击“下一步”按钮,打开“日历向导”对话框之二,如图1-3所示。
  (4)在该对话框中,为日历选择一种样式。有三种样式可供选择,如选中“优美”单选按钮,再单击“下一步”按钮,打开“日历向导”对话框之三,如图1-4所示。
  (5)在该对话框中指定日历的打印方向,如果要插入图片,可以在“是否为图片预留空间”选项区中选中“是”单选按钮,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打开“日历向导”对话框之四,如图1-5所示。
  (6)在该对话框中为日历设置好起始和终止的时间,单击“完成”按钮,即可完成创建“日历向导”的操作,结果如图1-6所示。
  (7)创建好文档后,用户可以将其保存下来,单击“文件”|“保存”命令,再弹出的“另存为”对话框中输入一个文件名,然后单击“保存”按钮,即可将该文档保存下来。
  
  (三)自主学习探索方法
  自主学习即让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探讨。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例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以及现实中专家解决类似问题的探索过程等),并要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包括:①确定学习内容表的能力(学习内容表是指,为完成与给定问题有关的学习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点清单);②获取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知道从何处获取以及如何去获取所需的信息与资料);③利用、评价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针对中职生的自学能力相对较弱的实际情况,在上课时,除了教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如何去探索(如利用Oficces的帮助功能、上网搜索等方法),也要有针对性地布置一些任务,让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去寻找答案。比如我给学生布置一个作业,编写主题电子报纸一份,题目自定,内容不限,可以是如人物介绍、节日介绍、名胜古迹介绍、体育项目介绍、生活常识介绍等等。要求:图文并茂,主题突出,排版合理、美观,页面设置为纸张大小A3、方向为横向、边距均为2.5cm。让学生自己根据所学的知识去独立完成,最后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索,设计的作业效果均超出了预期的目的。
  (四)效果评价与考核
  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求学生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即由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对这种教学效果的评价往往不需要进行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测验,只需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即可。
  中职计算机专业的考核方法一般分成笔试和实践能力两种,主要是检测学生的学习成绩,评价学生知识水平能力状况,检测教学的综合效果,并给改进教学提供必要的依据。考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考试的方式往往单纯采用笔试或机试;(2)试题的质量不高;(3)评分不客观,信息不反馈。应加大实践考试的分量,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我们以前采用的也是上述考核办法,现在我们采用的是笔试和上机考试全部在机房内进行,老师在机房监督,根据学生考试情况随步骤判分给成绩,最后结合平时成绩给出综合成绩;下一步我们准备采用模块化考核办法,即把计算机基础课程分为多个模块考核,如计算机基础模块、Windows系统模块、Word操作模块、Excel模块、Powerpoint模块、计算机网络基础模块,每学完一个模块在教务科的主持下考核一次(包括学生的平时成绩、作业和上课笔记),然后开下一个模块,学期结束时不再综合考试,这样有利于学生熟练掌握学过的知识。
  总之,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应该以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操作性教学方法为主,要教会学生们怎样做。当然由于一些学校的条件的局限性,有的学校暂时还不能实现主要在机房里上计算机课,但还是应少讲多练,要增加有效上机操作时间。讲课中要以一些案例入手,给学生讲解演示问题的解决方法,以驱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大屏幕投影、网络等先进的教育手段进行计算机教育。教师通过教学网络进行的演示操作,可以使学生很快地操作入门。在操作过程中,教师着重问题的创设,提供氛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能够经过探索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成为学生的“协作者”,这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参考文献:
  [1]《计算机应用基础》周南岳.何克抗.编著.高教出版社.出版.
  [2]《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_OFFICE教程》 李冰.责任编辑,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
  [3]《课程与教学论》张华著.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其他文献
[摘要]具体讲述步法对于排球初学者的重要性,以及在训练质量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学生 教师 排球 步法 基本技术  中图分类号:G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1210136-01    现代排球运动的特点告诉我们,一个队伍或个人要取得好的比赛成绩,就必须能攻善守。而无论进攻还是防守,都离不开脚步的配合。因此,要认真对待步法的训练,努力提高
[摘要]目前,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在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也因此成为各类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工作中一项基本内容。主要针对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点明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旨在优化课程教学,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计算机文化基础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摘要]网络的教学的实效性值得关注,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只是形成了一些初步的策略。特别是在新课程中利用行动研究探讨网络教学的实效性将更有意义,因为新课程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而网络教学是教学领域内的另一场新的革命,其无穷生命力会促使传统教育寻求新的突破。我们期待网络教学新的理论发展与实践探索,最终为教学所用。  [关键词]因特网 教学实践 教学模式
[摘要]主要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及考核方式的一些思考和探索,针对当前计算机教育存在的众多问题与实践教学的成效,讨论过程式考核对教学效果的积极作用,阐述进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 教学过程 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1210128-0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信息化的浪潮已席卷全球。自从上世纪90年
[摘要]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创新是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动力。阐述图书馆创新主要包括观念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和馆员角色创新。  [关键词]图书馆 创新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1210137-01    21世纪,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步入了知识经济和网络化时代,创新已成为一种历史潮流。同样,创新也是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灵魂,是图书馆事业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