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宁街道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由江宁街道社区教育中心(下称“中心”)创建,2008年被江苏省教育厅批准为“南京市江宁区陆郎无公害绿茶生产示范基地”(下称“基地”)。2011年省级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建设工作现场会在基地召开,2012年升级为“江苏省高水平农科教结合富民示范基地”(江苏省首批、南京市独家)。基地自创建以来,中心紧贴街道中心工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竭力践行“科技兴农”战略,以“制作技艺化、全程清洁化”的理念,按照无公害茶加工技术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制定生产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岗位责任等,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广泛的社会效益。2010年黄龙岘绿茶被授予江苏省优质产品称号、2011年荣获江苏省放心消费名特优产品、2012年荣获江苏年度推荐品牌及南京市著名商标(2013-2015),赢得了广大茶农和茗茶爱好者的良好口碑。
然而,随着“美丽乡村,美丽中国”建设进程加快,江宁区区委区政府、江宁街道办事处引进江宁区交通集团在牌坊黄龙岘打造江宁区新“五朵金花”,街道于2013年2月收回基地50亩示范茶园,合同终结,场房拆除。至此,江宁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在牌坊黄龙岘茶场经过五年艰辛创建的基地面临销声匿迹的危机。
是昙花一现,还是永葆青春?中心本着服从街道办的正确领导,服务街道中心工作的原则,以敢为人先的勇气,果断采取措施,立即行动起来。
深入基层调研,谋求领导决策
中心组织调研组深入江宁的上湖,铜井的李村,陆郎的峭山等多家茶场进行调研。在调研中发现,江宁街道虽属以农业经济为主的涉农大街道,但特色农产品优势产业尚未建立,特色产业及规模经济体系未见端倪,加工企业紧缺,尤其是深加工企业屈指可数,拳头农产品、名特优农产品也未名正言顺地走进市场。
中心还对朱门社区竹园山茶场进行了重点研究分析:竹园山茶场曾有产茶的辉煌过去,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无论是产茶质量,还是产茶数量均列全区前茅,尤其高档茶碧螺春远近驰名,多次在省市茶叶评审会上跻身前三甲,成为颇具地方特色的佳品,深受南京地区广大茗茶爱好者的青睐。然而,作为陆郎唯一的地方特色,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绿茶碧螺春品牌如今已名存实亡。究其原因,竹园山茶场由于长时间被个人承包,他们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长年不施或少施有机肥、滥用农药及缺乏科学茶园管理,造成了茶园生态环境的污染和浪费,产品质量急剧下降,茶园大幅缩减,面积由原来近200亩,锐减到现在的100多亩。走进竹园山,场房狼藉,茶园萧条,茶树在杂草乱木中挣扎,与过去春茶上市时车水马龙、欣欣向荣的景象形成鲜明的比照,观之令人心痛,一份责任便油然而生。
于是,中心将调研成果向社区、街道、教育局相关领导进行多次反复的交流汇报,以求形成共识;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可行性研究报告递呈街道和区教育局主要领导,为领导决策提供第一手真实可靠的材料;中心还邀请江宁街道办事处主任庞志贵、分管教育副主任丁伯兰、文卫助理陈延美,江宁区教育局前任书记芮晓明、现任书记刘尹武、副局长宋军、刘勇等相关领导来竹园山茶场考察调研,现场办公,最终决定将省级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迁址朱门社区竹园山茶场,江宁街道社区教育中心与朱门社区签订10年“茶园委托生产管理合同”和“江宁街道省重点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建设与管理协议书”,并明确中心“以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的带动作用为突破口,实施无公害绿茶开发,利用南京雨花茶的知名度,重振竹园山茗茶雄风;依托自身培训及宣传优势,积极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加快农村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竞争力,为加快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与健康发展”的要求。这是朱门社区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心义不容辞的使命。
重新规划布局,凸显工作创新
1.确定新目标
茶园既是经济林,又是生态林,茶园建设其实就是一个生态环境的改善过程,它的发展对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类文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中心把“强化茶园管理,美化生态环境,力争两年内形成乡村旅游茶园观光带;对茶园进行有机改造,优化茶园质量,提升茶叶品质,重树绿茶品牌,再造竹园山辉煌”作为基地建设的主要目标。“第一年主要进行示范茶园建设,高档茶加工;第二年进行品牌茶创建活动,竭尽所能为卖茶难农户提供必要的帮助;第三年通过基地的示范茶园,辐射带动相邻几个村500亩茶园,让更多茶农得到实惠;争取在第四年,辐射带动陆郎茶园2000亩,以推动陆郎茶叶产业化的发展”为基地建设的具体目标。
2.建立新组织
由街道办领导,中心全权负责实施和管理,成立基地管理工作委员会和基地工作领导小组。基地聘请生产场长1人,护茶员1人,生产职工6人,技术顾问1人,管理人员和应时采茶工约100人。组建以中心教师为班底,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种茶大户、示范户和茶艺师等20余人,并把市讲师团有关专家列入“基地讲师团”师资库。
3.开启新模式
基地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解决农户卖茶难问题,带动农民致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壮大农村经济。据此,借鉴省内外有关茶园建设管理先进经验,采取“中心+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新模式。基地的职责是在中心的领导下负责搞好绿茶产品加工、新产品研发,向农户提供生产管理技术,严格按照生产要求做好示范推广;农户的职责是遵循技术规范,负责种植和茶园管理,向中心提供优质鲜叶,形成基地引领大户,大户带动示范户,示范户传帮辐射户做品牌、做市场的生产营销“金字塔”。中心与农户在分散与集中的统一、利益与责任的统一的前提下实现双赢。中心保价收购鲜叶,收购价格将通过合同形式固定下来,确保农户利益。
4.研发新产品
竹园山茶系引进福建福鼎的大白毫,属无性繁殖系,为国家级良种,至今已有百年栽培史。春芽一般3月中旬萌发,4月中旬盛产期,其品质特点约为茶多酚25.7%、氨基酸3.5%、咖啡碱4.3%、儿茶素总量184.2毫克/克。中心依据茶叶品质、鲜叶组成、采摘时间等将竹园山茶分成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个等级,出炉富有地方特色的南京雨花茶。
一是采摘规范,竹园山雨花茶采摘讲究,采茶时用右手大拇指尖与食指的前半部夹住所采芽叶的部位,将芽叶轻轻折下。这种采摘方法不夹带鳞片、鱼叶或老枝叶,能够保持芽叶齐整、匀净、新鲜,特级雨花做到八不采:雨天不采、细瘦芽不采、紫色芽不采、风伤芽不采、虫伤芽不采、开心芽不采、空心芽不采、有病弯曲芽不采;二是做工精细,采用杀青、揉捻、打毛火、炒焙、搓条、烘干等纯手工制作工艺;三是形意完美,力求成品茶形如松针、白毫显露、香气浓郁,点烹茶汤时芽尖向上、叶茎垂沉、沫饽似雪、灿若春光、色泽润绿、甘醇爽口。
5.培育新农民
中心将优化平台和载体建设,不断拓展科技传播与推广形式,丰富内涵。通过“无公害绿茶生产技术培训”、“特色蔬菜种植技术培训”、“乡村旅游农家乐培训”及“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延伸与拓展”等市级优秀培训项目和实验项目,依托自身的培训优势,根据实施进度拟定培训计划,采取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集中与现场指导相结合等形式对管理人员、生产人员集中进行相关知识、技能培训,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自基地迁址以来,基地讲师团已开展了11期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培训人数达700多人,其中市级讲师团培训3期,人数近200人。
6.打造新基地。
基地(竹园山茶场)坐落于战备水库东侧的竹园山,地处朱门斗凹村和牌坊黄龙岘两朵“金花”的交汇处,乡村旅游大道自北向南在此穿行而过。这里青山碧水、风景秀丽、景色迷人,地理位置非常优越,交通也十分便利。
竹园山茶场共有山林水面积1000多亩,其中茶园面积100多亩。现有老场房、办公房、生活用房等共计约700平米。目前,部分破旧厂房经过屋面扫漏、电路安装、水路通畅、食堂改造、门窗更换等已修葺一新,由街道、教育局、社区、中心等多家投入资金翻建老茶场规划也在筹备酝酿之中。
如今,老茶场变成了新基地。中心将一如既往地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完善服务机制,创新服务内容,竭力打造农业拳头产品,提升基地文化品位,创设“茶艺有魂、文化迷人”的意境,加快实现基地由生产经营向科研示范推广的转变,构建融生态产业、旅游观光、社会实践为一体的更高层面的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
(责任编辑:王有月)
然而,随着“美丽乡村,美丽中国”建设进程加快,江宁区区委区政府、江宁街道办事处引进江宁区交通集团在牌坊黄龙岘打造江宁区新“五朵金花”,街道于2013年2月收回基地50亩示范茶园,合同终结,场房拆除。至此,江宁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在牌坊黄龙岘茶场经过五年艰辛创建的基地面临销声匿迹的危机。
是昙花一现,还是永葆青春?中心本着服从街道办的正确领导,服务街道中心工作的原则,以敢为人先的勇气,果断采取措施,立即行动起来。
深入基层调研,谋求领导决策
中心组织调研组深入江宁的上湖,铜井的李村,陆郎的峭山等多家茶场进行调研。在调研中发现,江宁街道虽属以农业经济为主的涉农大街道,但特色农产品优势产业尚未建立,特色产业及规模经济体系未见端倪,加工企业紧缺,尤其是深加工企业屈指可数,拳头农产品、名特优农产品也未名正言顺地走进市场。
中心还对朱门社区竹园山茶场进行了重点研究分析:竹园山茶场曾有产茶的辉煌过去,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无论是产茶质量,还是产茶数量均列全区前茅,尤其高档茶碧螺春远近驰名,多次在省市茶叶评审会上跻身前三甲,成为颇具地方特色的佳品,深受南京地区广大茗茶爱好者的青睐。然而,作为陆郎唯一的地方特色,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绿茶碧螺春品牌如今已名存实亡。究其原因,竹园山茶场由于长时间被个人承包,他们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长年不施或少施有机肥、滥用农药及缺乏科学茶园管理,造成了茶园生态环境的污染和浪费,产品质量急剧下降,茶园大幅缩减,面积由原来近200亩,锐减到现在的100多亩。走进竹园山,场房狼藉,茶园萧条,茶树在杂草乱木中挣扎,与过去春茶上市时车水马龙、欣欣向荣的景象形成鲜明的比照,观之令人心痛,一份责任便油然而生。
于是,中心将调研成果向社区、街道、教育局相关领导进行多次反复的交流汇报,以求形成共识;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可行性研究报告递呈街道和区教育局主要领导,为领导决策提供第一手真实可靠的材料;中心还邀请江宁街道办事处主任庞志贵、分管教育副主任丁伯兰、文卫助理陈延美,江宁区教育局前任书记芮晓明、现任书记刘尹武、副局长宋军、刘勇等相关领导来竹园山茶场考察调研,现场办公,最终决定将省级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迁址朱门社区竹园山茶场,江宁街道社区教育中心与朱门社区签订10年“茶园委托生产管理合同”和“江宁街道省重点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建设与管理协议书”,并明确中心“以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的带动作用为突破口,实施无公害绿茶开发,利用南京雨花茶的知名度,重振竹园山茗茶雄风;依托自身培训及宣传优势,积极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加快农村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竞争力,为加快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与健康发展”的要求。这是朱门社区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心义不容辞的使命。
重新规划布局,凸显工作创新
1.确定新目标
茶园既是经济林,又是生态林,茶园建设其实就是一个生态环境的改善过程,它的发展对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类文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中心把“强化茶园管理,美化生态环境,力争两年内形成乡村旅游茶园观光带;对茶园进行有机改造,优化茶园质量,提升茶叶品质,重树绿茶品牌,再造竹园山辉煌”作为基地建设的主要目标。“第一年主要进行示范茶园建设,高档茶加工;第二年进行品牌茶创建活动,竭尽所能为卖茶难农户提供必要的帮助;第三年通过基地的示范茶园,辐射带动相邻几个村500亩茶园,让更多茶农得到实惠;争取在第四年,辐射带动陆郎茶园2000亩,以推动陆郎茶叶产业化的发展”为基地建设的具体目标。
2.建立新组织
由街道办领导,中心全权负责实施和管理,成立基地管理工作委员会和基地工作领导小组。基地聘请生产场长1人,护茶员1人,生产职工6人,技术顾问1人,管理人员和应时采茶工约100人。组建以中心教师为班底,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种茶大户、示范户和茶艺师等20余人,并把市讲师团有关专家列入“基地讲师团”师资库。
3.开启新模式
基地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解决农户卖茶难问题,带动农民致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壮大农村经济。据此,借鉴省内外有关茶园建设管理先进经验,采取“中心+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新模式。基地的职责是在中心的领导下负责搞好绿茶产品加工、新产品研发,向农户提供生产管理技术,严格按照生产要求做好示范推广;农户的职责是遵循技术规范,负责种植和茶园管理,向中心提供优质鲜叶,形成基地引领大户,大户带动示范户,示范户传帮辐射户做品牌、做市场的生产营销“金字塔”。中心与农户在分散与集中的统一、利益与责任的统一的前提下实现双赢。中心保价收购鲜叶,收购价格将通过合同形式固定下来,确保农户利益。
4.研发新产品
竹园山茶系引进福建福鼎的大白毫,属无性繁殖系,为国家级良种,至今已有百年栽培史。春芽一般3月中旬萌发,4月中旬盛产期,其品质特点约为茶多酚25.7%、氨基酸3.5%、咖啡碱4.3%、儿茶素总量184.2毫克/克。中心依据茶叶品质、鲜叶组成、采摘时间等将竹园山茶分成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个等级,出炉富有地方特色的南京雨花茶。
一是采摘规范,竹园山雨花茶采摘讲究,采茶时用右手大拇指尖与食指的前半部夹住所采芽叶的部位,将芽叶轻轻折下。这种采摘方法不夹带鳞片、鱼叶或老枝叶,能够保持芽叶齐整、匀净、新鲜,特级雨花做到八不采:雨天不采、细瘦芽不采、紫色芽不采、风伤芽不采、虫伤芽不采、开心芽不采、空心芽不采、有病弯曲芽不采;二是做工精细,采用杀青、揉捻、打毛火、炒焙、搓条、烘干等纯手工制作工艺;三是形意完美,力求成品茶形如松针、白毫显露、香气浓郁,点烹茶汤时芽尖向上、叶茎垂沉、沫饽似雪、灿若春光、色泽润绿、甘醇爽口。
5.培育新农民
中心将优化平台和载体建设,不断拓展科技传播与推广形式,丰富内涵。通过“无公害绿茶生产技术培训”、“特色蔬菜种植技术培训”、“乡村旅游农家乐培训”及“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延伸与拓展”等市级优秀培训项目和实验项目,依托自身的培训优势,根据实施进度拟定培训计划,采取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集中与现场指导相结合等形式对管理人员、生产人员集中进行相关知识、技能培训,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自基地迁址以来,基地讲师团已开展了11期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培训人数达700多人,其中市级讲师团培训3期,人数近200人。
6.打造新基地。
基地(竹园山茶场)坐落于战备水库东侧的竹园山,地处朱门斗凹村和牌坊黄龙岘两朵“金花”的交汇处,乡村旅游大道自北向南在此穿行而过。这里青山碧水、风景秀丽、景色迷人,地理位置非常优越,交通也十分便利。
竹园山茶场共有山林水面积1000多亩,其中茶园面积100多亩。现有老场房、办公房、生活用房等共计约700平米。目前,部分破旧厂房经过屋面扫漏、电路安装、水路通畅、食堂改造、门窗更换等已修葺一新,由街道、教育局、社区、中心等多家投入资金翻建老茶场规划也在筹备酝酿之中。
如今,老茶场变成了新基地。中心将一如既往地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完善服务机制,创新服务内容,竭力打造农业拳头产品,提升基地文化品位,创设“茶艺有魂、文化迷人”的意境,加快实现基地由生产经营向科研示范推广的转变,构建融生态产业、旅游观光、社会实践为一体的更高层面的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
(责任编辑:王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