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爱,“渐冻人”冒险生子迎来新生命

来源 :妇女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hong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自小患了“脊髓型肌萎缩”,也就是俗称的“渐冻人”。在父母的悉心照料下,她顽强地活了下来。通过努力,她学会了上网,与病友们相互安慰、相互鼓励。为此,她也收获了感人至深的爱情。面对丈夫的深情大义,她决心为丈夫生一个孩子。在明知对生命可能带来极大威胁的情况下,她力排众议,在医学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了妊娠。2013年春节前夕,她在北京航空总医院通过剖宫产顺利产下一个5斤多的男婴,这在我国尚属首例。她的顽强和她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让人感佩……
  不幸中真爱降临
  1981年,吕元芳出生在甘肃省兰州市。童年,吕元芳跟其他孩子一样乖巧可爱。然而不幸却在不知不觉间降临到她的身上。3岁那年,吕元芳开始感觉腿脚无力,走路的时候经常跌倒。一开始家人也没在意,后来,吕元芳的父母见她的脚后跟已不能着地,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父母带着吕元芳四处求医,可吕元芳的病情仍不见好转。无奈,父母又带着她来到北京。经过医生的细致检查,得出的结论是:吕元芳得了“脊髓型肌萎缩”,就是俗称的“渐冻人”。医生告诉吕元芳的父母,“渐冻人”的运动神经元细胞会随着发病而大幅减少,运动机能随之降低。这种病与癌症、艾滋病等一起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五大绝症,病因不明,治疗困难。更为残酷的是,吕元芳依然有正常的智力和感知能力。听到这个结果,吕元芳的父母瘫坐在地,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
  吕元芳12岁那年,病情突然加重,医院下达了病危通知书。吕元芳却忍着病痛,没有掉一滴眼泪,反而安慰父母:“我没事的,会挺过来的,我还要报答你们的养育之恩呢!”后来,吕元芳学会了打字,还学会了上网。对于吕元芳这样的病人来说,能坚强地活下来已属不易,谁又能想到会在她身上发生一段传奇的爱情故事呢?
  2008年,吕元芳从网上认识了一群全国各地像她一样的病友,其中一个东北病友建立了一个QQ群,吕元芳经常在群里和病友们聊天,互相安慰。
  2009年10月的一天,一个叫罗忠木的“病友”在QQ群里问:“谁会在电脑上处理照片,我想给我的照片换一个好背景。”吕元芳恰好刚学会了PS照片的技术,就自告奋勇帮忙。就这样,他们认识了。其实罗忠木并不是一个“渐冻人”,他是广西桂林荔浦县人,当时在杭州一家日化企业打工。因为他是这个“群主”的朋友,所以被邀请到了这个聊天群。在聊天过程中,吕元芳的开朗乐观、善解人意,让罗忠木对她产生了好感。
  罗忠木心想,吕元芳的病这么严重,却仍然对生活充满乐观,待人善良真诚,积极地面对人生,让他感到敬佩。然而,从来不对爱情有过奢望的吕元芳,也不相信虚拟世界能带来真正的爱情,于是她拒绝了罗忠木的表白。可罗忠木并没有放弃。2010年2月14日,是新年第一天,也是西方的情人节,罗忠木突然乘火车抵达兰州,以一个普通朋友的身份来看望吕元芳。这是他特意选择的日子。在吕元芳家,罗忠木一直过完元宵节。这半个月,罗忠木每天陪吕元芳聊天,或陪她到院子里散步。
  为爱情冒险怀孕
  直到临走时,罗忠木才向吕元芳的父母坦白:“我想和元芳处朋友,我是真心实意的,是考虑好了才过来的。”吕元芳的父母坚决不同意。吕元芳的母亲明秀莲说:“你能来看元芳,我们非常感动,如果你们真的生活在一起,面对这么多困难,万一受不了分开了怎么办?元芳这种情况,我们当父母的有时候也会感到烦和累,何况是你呢?”
  上火车后,罗忠木给吕元芳发了一条短信:“这只不过是短暂的离别,等我下次来了就再也不会离开了。”看到这条短信,吕元芳被罗忠木的痴情感动了。其实老实本分的罗忠木已经获得了吕元芳一家人的认可,只是他们不想连累他。
  一个月后,罗忠木辞掉了杭州的工作,再次来到兰州。从2010年4月到2011年5月,整整一年,是吕元芳一家对罗忠木的“考察期”。因为罗忠木是南方人,吃不惯北方的面食,首先要克服的就是饮食上的不习惯,第一个月他就瘦了4公斤。而最大的困难还是找工作。刚开始,罗忠木在附近的一家货场当装卸工,这项工作很零碎,有时候一个星期都没活儿。在这一年中,吕元芳的父母一直劝说罗忠木离开。明秀莲对罗忠木说:“你随时都可以走,你和元芳仍然是好朋友,我们也会把你当亲侄子看待。要是以后你想来看看元芳,也可以随时来!”罗忠木却斩钉截铁地说:“我的决心是九头牛也拉不回来的!”
  之后,罗忠木工作更加卖力了。由于他肯吃苦,两个月后,他终于在当地一家工厂找到了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他和吕元芳的感情也越来越深。不知不觉间,他已经融入了这个家庭。
  2011年5月3日,罗忠木和吕元芳结婚了。罗忠木早就知道“渐冻人”没有治愈的可能,他能做的就是尽量挽留爱人的生命,陪在她身边,让她踏实地度过每一天。罗忠木很细心,每次给吕元芳倒开水,都要先试一下温度;每次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先进卧室给吕元芳翻身。和丈夫在一起的日子,吕元芳心里一直洋溢着幸福。在罗忠木看来,照顾吕元芳是一件苦中有乐的事。
  婚后,罗忠木和吕元芳简单地重复着每天的生活。当看到QQ群里一些病友陆续离开人世,吕元芳的内心生出一种紧迫感,她对罗忠木说:“有你陪着我,我已经很幸福了,但我也清楚,不知哪天我就会突然离开这个世界,要是我们能有一个孩子,这个家就完整了,对我来说,这辈子也就值了!”由于多年卧床,生孩子对她来说简直是无法企及的梦想,除了自己要面临的生命危险,更担心的是孩子会不会遗传自己的病。罗忠木也担心她的身体,说什么也不同意。在吕元芳的再三劝说下,罗忠木才同意带她去咨询一下医生。
  在北京协和医院,医生给吕元芳检查后,说:“像你这种身体状况,怀孕风险很大,是否会遗传疾病,只能等到怀孕后通过检查才能发现。”最终,罗忠木和吕元芳还是选择了尝试。
  怀孕4个月后,罗忠木带着吕元芳再次来到北京,进行绒毛穿刺检查。焦急等待了半个月,医院的答复终于让罗忠木和吕元芳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孩子的基因没有问题。”但同时,医生也告诉吕元芳,她的身体状况决定了不能自然分娩,建议在胎儿32周以后,择机进行剖宫产提前生产。   在家人的悉心照料下,一切都很顺利。吕元芳怀孕7个多月时的一次检查,显示胎儿生长状况良好。北京一家医院听说了吕元芳的故事后,表示愿意为她减免生孩子的费用,这无疑是给这个不幸家庭的一份惊喜。
  2012年12月24日,吕元芳的家里显得格外温馨:家具擦得干干净净,被褥放得整整齐齐,卧室的床头上挂着一个大大的红色中国结。明秀莲正忙着收拾行李。罗忠木陪着吕元芳坐在卧室的窗前,脸上的疲惫丝毫遮不住这位“准父亲”的喜悦和紧张。再有半小时就要去北京了,他给妻子换上红色的衣服,希望能带来好运和喜气。罗忠木熟练地抱起吕元芳,给她穿上棉鞋,戴上帽子、手套。临上车时,吕元芳显得有些激动:“我一生受到那么多人关心,无论如何我都要生下这个孩子!”
  续血脉生命怒放
  2013年1月30日,是吕元芳无数次期盼,却又不敢想象的一天。“如果手术出现意外,我希望能保住孩子,放弃我。”吕元芳反复说着,表情显得很坚定。而罗忠木则拽着医生的手,再三恳请医生:“如果出现意外,一定要先保住大人的生命。”夫妻俩感人至深的话语,让在场的人眼睛都湿润了。
  凌晨,北京航空总医院妇产科病房里,吕元芳的母亲焦急地问:“几点了?天是不是快亮了?”她前后问了5次。她不会用手机,又看不清时间,不敢打扰女儿,只得摇醒女婿罗忠木。这是她最难熬的一个晚上。她无数次地想象着,几个小时后,女儿进产房会出什么意外。罗忠木和明秀莲守着吕元芳,一直坐到天亮。
  早上8点,因手术需要,从前一天10点开始就水米未进的吕元芳,吞下了一片抗酸药。这是为了防止她在手术中胃部出现反酸呕吐,引发窒息。此前,关于吕元芳的手术方案,医院的专家组已经超过5次会诊。每次都聚集了医院麻醉科、产科、儿科、呼吸科、神经内科的“一把刀”,仅在一次探讨中,关于是否应该使用“肌肉松弛剂”问题,专家组就讨论了约20分钟。讨论的目的只有一个,确保吕元芳和胎儿手术后的“生机”。
  8点45分,吕元芳被推进手术室。来自麻醉科、产科、新生儿科等多个科室共15名医护人员严阵以待,同样准备就绪的还有国内各类顶尖的手术设备。在打麻醉针之前,手术室响起了音乐,是吕元芳最喜欢的《梁祝》。事后,有人问她为什么喜欢这首曲子,吕元芳说:“听着它我会回忆起我和罗忠木从相知相爱到许以终身,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听着它我心里觉得很踏实。”
  9点左右,手术开始了。手术室外的罗忠木不停地来回踱步,面色凝重,充满焦虑,他用双手使劲抓自己的头发,想让自己镇静下来,可脚还是不听使唤。明秀莲则忐忑不安地坐在凳子上,一语不发。
  吕元芳怀孕不足36周,但由于她所患的“渐冻人”症,加上逐渐长大的胎儿对她胸腔的压迫,导致她出现了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剖宫产手术势在必行。大约5分钟后,吕元芳腹中的胎儿被顺利接出,是个男婴,体重5斤7两。几名医护人员的眼睛盯着男婴,期待着啼哭声。如果没哭,意味着胎儿的呼吸可能受阻,或者胎儿受到麻醉药的影响。十几秒钟后,男婴的一声啼哭,让所有的医护人员都笑了。就在这时,让大家更紧张的事情发生了。胎儿被取出后,仪器显示吕元芳每分钟100多次的心跳,瞬间降到了60次左右,骤降的还有血压。这意味着吕元芳的身体状况出现了大幅波动,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危及生命。医生赶紧给吕元芳注射了提升心率的药物。几分钟后,吕元芳的心率才慢慢正常。医护人员也都松了口气。
  对于在手术室外等待的罗忠木和明秀莲来说,每一分每一秒都显得那么漫长。9点30分,“胎儿取出”、“胎儿好”两条短信接连发到医院宣传部部长田琨的手机上。田琨大声念着手机短信,在场的人一阵欢呼,明秀莲却激动得哭出了声。此时,她的嘴里不停地说着“感谢”。
  吕元芳和罗忠木为孩子取名罗桂陇,各取自己所在省的简称,一来谐音龙年的“龙”,二来作为两个人爱情的见证!
  4年前,罗忠木和吕元芳在网上相遇,他们的网名分别是“飘萍孤旅”和“雪蝶”,罗忠木问吕元芳:“你为什么在蝶字前加一个雪字?”吕元芳笑着回答道:“因为冬天到了,春天就不远了。”如今,他们真的迎来了生命中的春天,生活充满了希望!
  〔编辑:刘波〕
其他文献
单身公寓也称白领公寓,因装修简约时尚、房型功能性强,是都市年轻白领一族购房的首选。可时尚向来是把双刃剑,单身男女聚集在一起,感情难免会失控。  江苏省苏州市一幢单身公寓内,文欣欣午夜突然闯进秦嘉栋家求助。秦嘉栋暗恋文欣欣许久,这时才知道她是“外围女”,正在躲避情人原配的捉奸……  疑惑:暗恋的女孩午夜求助  2010年7月,28岁的秦嘉栋从上海一所“985”大学博士毕业后,应聘到苏州市工业园区一家
期刊
治偏头痛  将鲜白萝卜削皮,切成酒杯口大小,敷在两边太阳穴的痛处,并用胶带固定,每次20分钟,次数可根据情况确定。对头晕、脑涨型偏头痛有预防治疗作用。  治过敏性鼻炎  取辛夷花与紫苏各4克,用开水冲泡代茶饮,长期饮用对过敏性鼻炎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英特)
期刊
安眠药加速老年痴呆  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许兰萍介绍说,在门诊见着的老年人睡眠不规律的情况比较多,很多人都有服用安眠药的习惯。  安眠药,特别是安定类药物,是通过减少神经细胞的兴奋度来镇静催眠的。药物长期抑制大脑神经细胞的兴奋,久而久之就会损伤大脑细胞,造成永久性的伤害,影响记忆能力、认知能力等,从而加速老年痴呆。  当然,是否服用安眠药,应由医生综合评估风险后给出建议。如果老年人长期严重失眠
期刊
男人出轨的迹象  1. 从来不运动的,近期爱上了运动,例如跑步、游泳、健身等。  2. 开始小心“保护”自己的手机,即使是洗澡,也要把手机带进浴室。  3. 平时不修边幅,且几乎从不逛街的他近期开始注意形象。  4. 开始挑剔你的外表,你让他不顺眼的地方越来越多。  5. 手机话费猛增,信用卡的消费数额也是如此。  6. 即使睡在同一张床上,也跟你保持距离。  7. 平时从不干家务的他开始洗自己的
期刊
罗点点是共和国大将罗瑞卿的女儿,曾做过多年的医生,后来转型为作家。10年前,婆婆放弃治疗平静地离世,触发了她对生命末期的思考,并把推广“生前预嘱”当成了自己余生的事业。为此,她创建网站、出书,组建起顶级专家支持团队,率领志愿者为宣传、推广“生前预嘱”四处奔波。近日,本刊特约记者采访了这位可敬的女性,听她讲述了自己为推广“生前预嘱”所经历的种种艰辛……  推广“生前预嘱”成余生事业  记者(以下简称
期刊
周末,我带儿子去参加一个朋友的婚礼。不知是巧合还是婚礼主办人有意安排,我们那个包间两桌客人,竟有6个四五岁的孩子。大家坐定后,离婚礼开始还有差不多半小时,有位家长便怂恿自己的女儿给大家唱首歌,说活跃一下气氛,也让孩子在大家面前展示一下才艺。  小姑娘挺大方,站起身,张口唱起了《小背篓》。那音质,那表情,非常有明星范儿,俨然一个“小歌星”。  小姑娘唱罢一曲,大家纷纷鼓掌,都夸小姑娘唱得好。经人一夸
期刊
莫黎,心理学博士、渣打银行副行长。这个整天与金钱打交道的职场女性,通过心理学的角度解读女人与金钱的关系时,说:“钱不过是一块屏幕,上面放映着女人的创伤、欲望与价值……”  私房钱让我的生活充满便利  女人对待感情,就像男人对待事业。最初的理想主义者,最后全部变成了悲壮的现实主义者。  1997年6月,25岁的我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毕业后,进入北京一家国有银行,从事客户资源分析工作。当年年底,我
期刊
大学毕业后,经同学引荐,她加盟了求职门槛较低的保险公司。因业务难做,她到了被解雇的境地。主管和同学面授机宜,让她利用性别优势,进行所谓的“柔性营销”,以达到签下大单的目的。涉世不深的她尽管处处提防,但仍被客户灌醉强奸。清醒后,她愤而报警,客户面临法律制裁,而她也让自己的人生蒙垢……  面临被解雇,受点拨决定尝试“柔性营销”  2012年元旦假期后的第一天,高静从业务主管刘婷的办公室出来,心情糟糕到
期刊
为了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服务,本栏目欢迎您将急需得到解答,却又无处咨询的“难言之隐”提供给我们,我们将约请名医专家为您解疑释惑。  本栏目编辑:陈彤  [email protected]  10岁孩子怎么也得糖尿病?  编辑同志:  我儿子今年10岁,是个小胖墩儿。他爱吃零食,吃饭时也只吃荤不吃素,体重年年增长,连上体育课都成了一大难题。最近我发现他胃口越来越大,身体反而比以前消瘦了,精神状态也大不如从前
期刊
9年前,儿子突然离世,她成了失独母亲。因难抑思念,她不停地拨打儿子曾经用过的手机号。一年后的一天,拨往“天堂”的电话竟然通了。让她惊奇的是,电话那边的年轻人也刚刚失去母亲,与她的儿子还有诸多相似之处。就这样,两个有过不幸经历的人相依相扶,活出了人生的精彩……  拨往“天堂”的电话有了回应,善良青年走近失独母亲  2013年大年初一上午,武汉市民郑丽霞家的门被敲响了。打开门,一对年轻夫妇带着4岁的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