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来源 :建筑遗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30366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两者的学科背景,在阐述二者的关系中,笔者提出了建筑设计应根据城市设计的规划进行创作设计,将建筑元素融入到城市中。城市设计师也应当有着建筑师的创作思维,建筑师则要有城市设计师的规划理念,其两者应当互相协同、融会贯通。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处理建筑布局与城市规划的关系显得极为迫切,同时对城市建设产生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城市设计;建筑设计;一体化设计
  前言
  随着我国的城市建设正处于高速扩张的转型阶段,人民群众对城市形象、环境的关注客观上提升了城市规划设计水平,城市规划设计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科学性、综合性,涵盖政治、文化、经济和社会等方面,而建筑是城市组成的单体,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极大展示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并能战士建筑所处的时代背景。在设计规划工作中,建筑师与城市规划师和应当共同协作,只有这样才设计出富于地方特色建筑作品。
  1.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存在的差异
  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相比处理的时间与空间尺度较大,处理社区、社区以及整座城市,其时间跨度大多在十年至十五年之间,而建筑设计仅仅在某一局限的区域内开展建筑工作。单一建筑物完工所需的时间最多需要三~五年,因此在时间与空间方面其二者存在较大的差异。除此以外,城市设计侧重于广义上调控而建筑学仅仅重视单体的布局设计,城市设计主要是以城市作为单体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建筑具有主观色彩性,其覆盖面较广。不可否认,建筑是城市景观组成的重要要素,对此处理好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之间的关系,对城市的景观与形象产生较大的影响。
  2.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存在共同点
  城市设计其内容包括城市的产业布局与发展、外观形式、社会设施发展、规模投资等,城市设计对城市空间的设计与分析,在日常设计中安排城市与建筑设计均具有独立性特点的基本方法,在城市设计的前提下开展建筑设计工作,根据城市规划要求以及现有的工程技术条件来处理室内空间的经济性、实用性要求,并根据使用功能来确定建筑工程的组合构造形式,除此以外在外部空间,其二者都具有时代风格为前提并与城市历史文化、周围环境、城市区域控制规划进行协调。城市设计是一门不断逐步发展与完善的科学,具有较强专业性的,并且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建筑设计也是一门相对 独立的学科,采用相对独立的基本方法与原理,来解决是城市的面与空间问题,城市设计主要是通过建筑设计来具体化实现的。
  3.正确对待城市设计的龙头地位
  城市设计从某种程度来讲主要是对空间区域的规划,其任务是向各类城市活动提供足够的空间规划,也被称之为城市实体规划而建筑设计的工作重心主要在对象研究上,城市设计需要符合城市整体发展的需求以及人们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要求,其涉及城市的外观布局、分工与性质、产业布局与发展、社会发展与设施等。建筑设计以城市设计为空间布局基础,从一个具体的点来分析城市的具体形态。城市设计是控制与引导城市科学发展的重要依据与手段,是通过对城市发展目标的假设,并制定达到预设目标的具体步骤、途径以及对应的行动纲领,对社会实践的控制与引导来推动城市科学发展。城市设计不仅要重视城市的具体功能、交通路线,同时还要重视建筑物的尺度、体量、色彩、比例、材料、造型以及空间等,因此城市设计师应当重视城市设计规划的基本特征是联合不同的建筑物体,使其成为科学的有机整体,建筑设计者应当充分考虑建筑物体的基础设计,同时还要重视物体与其他单体之间关系。建筑水平的优劣与城市设计水平具有较大关系,对此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设计的基础,同时也是建筑设计的主要参考依据。
  4.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相辅相承
  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其二者之间具有难舍的关系渊源,城市设计在学科背景方面属于城市规划层面,是在城市科学规划的具体指导下对城市的使用空间进行设计,而建筑设计也同时涉及到环境保护学、建筑经济学、建筑学、土木工程以及社会学等多学科互相交叉的学科。纵观历史发展过程,自工业革命开始以前,城市规划实践与理论,用现代眼光来分析城市设计活动从仅仅停留在实际操作面上。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是互相紧密,三维城市空间的建筑设计与城市立面设计形成互相制约、互相补充的关系。建筑设计只有和城市设计相结合,形成一体化设计,才可以全面发挥景观环境塑造的设计风格,才可以真正升华设计价值观,其主体从设计师向使用者进行转变,城市设计应当把建筑设计作为领域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建筑设计纳入城市整体规划中,不仅由于建筑设计所处理的对象与内容与城市设计比较接近与衔接,同时还加强规划师对城市整体社会分层次规划的把握,也符合现阶段我国城市科学规划发展的纲领要求。
  5.重视城市设计对建筑设计的指导作用
  9世纪后期至20世纪末的百余年中.现代建筑与城市设计所呈现出的是一场颠覆性变革.其间充斥着无数由逐渐演变而引发的突变,突变而构成的嬗变。“嬗变”是一种发展、一种由矛盾双方交锋而产生的推进状态.一种呈螺旋式或波浪式的上升或前进动势、一种总体上积极的趋向.是实践的作用及其相互问渗透的结果.更是在人类起源、成长、壮大进程中的一种必然性的体现。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相互激发既促成嬗变,又产生巨大的动能,影响波及广泛.对建筑、城市及整个社会进程和人类发展都发挥强劲的推动作用 在新时代的召唤下,现代建筑设计、城市设计也必将与规划、景观设计及相关领域密切结合朝着人性化、多元化、复合化、互通化、生态化、长效化等更优化的设计方向。
  城市规划的实质在于合理利用城市的土地和空间资源.协调城市功能布局以及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其着眼点远离建筑物质形态而偏向于社会的整体平衡 城市的建设大都还是由许许多多的、彼此并不一定相关的个体项目构成。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对城市社会的空间环境设计.改善人们的生存空间的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城市设计作为一种在定性、定量图文结合方式下的弹性控制方法,可以直接指引到具体建筑单体的设计层面 城市建设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化过程.特点在于设计城市而非设计建筑物.它是弹性而非具象地
  引导建筑设计.从总体上引导土地的合理利用.保障生活环境的优良品质.促进城市空间的有序发展.同时为政府和规划管理部门提供一种长效的技术管理支持。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设计是对 区位、布局、功能、形态,包括体量、色彩、质地及风格提出合理的控制与引导要求。建筑设计要沿着城市设计这条主线来拓展思路丰富设计内容,耍根据建设任务要求和工程技术条件进行全面设想,并根据其功能具体确定建筑物的空间问题。组织建筑物与构筑物,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的群体效应,最后实现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协调统一。城市设计师与建筑设计师只有共同携手,才会努力创造出一个住着舒通,刚着方便,首着美观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美好的城市家园。
  参考文献:
  [1]王斌.探讨建筑设计回归到城市设计层面的思路和途径[J]. 青春岁月,2013,09:111.
  [2]李红光.基于使用表现和使用者评价调查的郑州城市开放空间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3]孙琳.浅谈城市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和谐性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3:286.
  [4]朱荣远,张若冰,梁浩.浅谈城市设计的控制力——以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建设实践为例[J].城市规划,2004,10:91-96.
  [5]杜娟.特殊地段城市设计中建筑元素的提炼与应用——以拉萨河城市设计为例[A].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9:10.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探讨剪力墙结构的平面布置、短肢剪力墙、墙肢截面厚度、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和连梁的设计等,提出一些个人看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剪力墙;结构设计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发展,房地产开发如火如荼,高层住宅小区占了很大的比例,目前的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住宅以剪力墙结构居多,优化剪力墙结构对于高层建筑的搭建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针对剪力墙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具体的优化措施,从
期刊
摘要:本文作者从目标的不确定性、综合性、超前性、构思的概率性及公众的参与性介绍了城市规划设计的特点,并将其与建筑设计做了比较分析,指出应将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相结合,从而创造出优美、和谐、宜人的城市生活环境。  关键词: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对比分析  1 规划设计目标的不确定性  一般的建筑设计总是由委托者提出设计任务即设计目标,建筑设计者所做的就是利用有关建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来发展和提供各种达到设
期刊
摘要: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城市建筑设计中高层建筑甚至超高层建筑已经成为较普遍的设计形式。本文结合高层建筑设计实例,对高层建筑设计要点进行相应分析,为广大高层建筑设计人员提供纲要性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设计;分析  随着城市建设中高层建筑成为普遍设计形式,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除了考虑建筑本身的内部使用功能和外部立面造型外,还应当充分考虑建筑节能、美学尺度、结构形式等因素,使建筑更好的融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汶川地震中建筑结构破坏的情况分析各类传统抗震体系的抗震特点,从而指出传统抗震技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隔震消能减震的新方法。  关键词:破坏分析;存在问题;隔震减震  1汶川地震建筑结构破坏分析  汶川地震中建筑结构有的整体倒塌,有的局部破坏,有的外表看去虽然完好,但其已很难完全修复。下面针对几种典型的建筑结构的主要震害特征进行分析。  1.1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较好
期刊
摘要:本文作者阐述了城市规划设计的原则,分析了城市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城市规划设计的对策,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问题;解决对策  城市发展的最高境界与目标是进行以人为本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进行城市规划是至关重要的,充分考虑自然资源与环境的重要性,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城市生态的承载力与社会承受能力。在进行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要综合分析规划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
期刊
摘要:本文阐述了生态建筑的特征,分析了我国生态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介绍了生态高技建筑设计的方法及建筑设计的生态化趋势。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趋势;研究  1 生态建筑的特征  建筑领域中的“生态建筑运动”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蓬勃兴起的。“生态建筑”、“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等概念在建筑界不仅成为一种时尚,而且确实已成为建筑学科发展的前沿,也是人类理智和文明的升华。  1.1 节能和
期刊
摘要:城市需要色彩,建筑需要色彩,生活需要色彩,色彩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分析了色彩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并提出城市建筑色彩的现状和建筑色彩整体规划的建议。  关键词:色彩设计;城市规划;建筑现状  一、色彩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  1、城市美学色彩伴随着城市历史发展,有时美学色彩本身便是城市历史积淀。这之中,有些美学色彩是城市政治或经济文化的反映,像北京紫禁城金黄屋
期刊
摘要: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城市建筑设计风格也越来越多,而部分商品房住宅小区及别墅设计采用了中国古建筑风格,本文结合古建筑营造特点,分析中西建筑差异,为广大建筑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古建筑;营造特点;中西差异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建筑风格也日趋多样化。地产商为满足部分中国人的消费习惯和内心价值需求,第五园、清华坊等新中式别墅也在近年异军突起。但由于中国古建筑大多采用木结构体系
期刊
摘要:边坡绿化在保护环境,防止水土流失、恢复生态植被起重要作用。本研究以承德营子矿区汪庄煤矿复垦土地边坡为例,分析了边坡绿化植物的选择与模式,并进一步探讨了边坡植物绿化模式,为煤矿复垦土地边坡绿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边坡绿化;植物选择;模式  随着人类对煤炭资源的不断开采,导致土地资源的大量破坏,造成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今对生态防护越来越倍受重视,其中边坡绿化就是生态防护运用的一个典范
期刊
摘要:根据园林造景的基本原理,通过对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调查,发现在城市道路景观营建应该遵循以下原则:明确城市道路景观环境的定位;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有变化性和统一性;考虑道路与空间景观结合;结合地域特征构建具有人文特色的道路景观;重视绿化节点的道路景观效果;因地制宜,巧于因借。  关键词:道路绿化;城市道路;绿化  道路绿化内容主要包含在道路中央绿化带、行车道分隔绿化带、人行道绿化带、路边绿化带、交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