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88例治疗体会

来源 :右江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nterfall_hor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老年;手术时机
  文章编号:1003-1383(2006)03-0285-02
  中图分类号:R 657.45文献标识码:B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以下简称AOSC)是一种严重的胆道感染性疾病,病情凶险,而老年人AOSC因其自身特点尤为突出,易发生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以下简称MODS),及时手术治疗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所在。我科自1993年12月至2005年6月间共收治了60岁以上AOSC 88例,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全组男58例,女30例;年龄60~92岁,70岁以上20例;既往有反复胆道感染史74例(84.1%),其中10年以上42例,20年以上18例;有胆道手术史24例;起病距入院间隔1~4 d 66例(75%);入院后24 h内手术45例(51.1%)。并存内科疾病46例(52.3%),其中慢支-肺气肿16例,冠心病10例,高血压病6例,心律失常4例,糖尿病4例,慢性胰腺炎3例,肾功能不全2例。
  2.临床表现全部病例有不同程度右上腹或剑突下疼痛,呈轻中度疼痛48例(54.5%);均有巩膜或皮肤黄疸;体温>39℃48例,低于36℃6例;脉搏>120次/分52例;腹膜炎体征27例;精神异常10例;发生中毒性休克51例,其中血压在80~70/60~50 mmHg 26例,70~60/50~40 mmHg 17例,血压测不到8例;血常规检查:WBC>20.0×109/L 36例,<4.0×109/L 12例,中性粒细胞分类>90% 60例;胆汁浑浊脓性,细菌培养全部阳性,大多数为革兰氏阴性杆菌。
  3.诊断主要依靠病史、症状体征结合B超、CT检查、胆汁细菌培养阳性,参照国内制订的AOSC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1]。AOSC病情分级诊断[2]为:Ⅰ级(单纯型)37例,Ⅱ级(休克型)46例,Ⅲ级(肝脓肿型)2例,Ⅳ级(多功能衰竭型)3例。胆道梗阻病因:原发性胆总管结石39例,肝内外胆管多发结石48例,蛔虫梗阻1例;合并胆囊结石20例,急性胆囊炎、胆囊坏疽24例;胆总管溃破穿孔1例,胆管狭窄2例,多发性肝脓肿2例。
  4.治疗与结果本组手术治疗61例,其中急诊手术55例,限期手术6例。术式:胆总管切开取石引流29例,胆囊造瘘+胆总管切开取石引流3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引流21例,低位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6例,胆总管空肠Roux-Y吻合2例,合并胰腺炎行胰包膜切开减压,胰周引流4例。非手术治疗27例,治疗包括:禁食;补充血容量、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静脉联合应用有效抗生素,加强抗感染;解痉、利胆等对症治疗。 全组治愈好转79例(89.8%),死亡9例(10.2%),其中手术治疗死亡3例(4.2%),非手术治疗死亡6例(28.6%),因病情恶化或拒绝手术自动出院6例。术后主要并发症:呼吸道感染21例,ARDS 6例,心律失常7例,肾功能不全或肾衰5例,MODS 2例,“T”管蛔虫堵塞致胆总管切口胆汁渗漏3例,切口感染12例,切口裂开2例。
  
  讨论
  
  1.老年AOSC的临床特点老年人的生理机能和免疫功能下降,抗病能力差,对炎症的应激反应迟钝,多数病例的症状、体征与实际病变不尽相符,其临床特点如下:①本组病例腹部症状不明显,胆绞痛表现不很常见,多数为轻中度腹胀痛;②腹膜炎体征不典型,部分已有胆汁性腹膜炎,但腹膜刺激征比较轻,而全身中毒性症状已出现;③病变进展快,易恶化,易发生中毒性休克,本组57.9%(51/88);④并存病多,半数合并内科疾病,在严重感染,黄疸的影响诱发或加重,使得病情愈加危重复杂,影响手术的安全性和术后的恢复,增加术后并发症。
  2.紧急手术的重要性AOSC是胆管梗阻及严重感染所致的危急重症,其胆道内高压使大量细菌和毒素从毛细胆管、肝窦逆行进入血液循环导致脓毒血症、高胆红素血症、中毒性休克,特别是老年人重要脏器细胞功能下降,抗病能力差,并存病多和营养障碍等因素,使得病情更凶险。因此,对老年AOSC必须采用更积极态度,尽早施行胆道减压、充分引流脓性胆汁的手术,从而终止细菌及毒素对机体所造成的病理损害,不应把老龄和并存疾病视为手术禁忌证。
  3.选择正确的引流时机老年AOSC需积极外科引流已是治疗本病的共识,唯手术时机在执行中仍有不足[3]。在急症期间手术往往不能清除肝内胆管结石,达不到有效引流胆汁的目的。多数病人存在中毒性休克,水电解质、酸碱失衡。因此,入院后首先应抗休克、抗感染、纠正内环境代谢紊乱等治疗,根据病情变化及药物治疗反应情况抉择是否进行手术:如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和缓解(多见AOSCⅠ级和部分Ⅱ级病人),腹痛、发热消退,生命体征平稳者可进一步加强保守治疗,争取择期手术,提高彻底根治的机会,对胆石反复感染或发病时间较长、黄疸较重者,一旦血压有所回升,应当机立断进行手术,以免病情再度加重,切忌并存病多,犹豫观望,错失良机;如果休克毫无改善者(多见AOSCⅡ级以上病人)需要一边抗休克一边进行紧急手术,本组有14例在切开胆总管时喷出脓性胆汁,引流后血压逐渐回升;对再次手术特别是行2~3次手术患者,由于腹腔粘连严重,胆道解剖混乱或瘢痕狭窄,仓促手术难以根本解除胆道梗阻和进行有效引流,宜保守治疗,争取择期手术,但必须每小时监测呼吸、脉搏、血压及尿量变化各1次,警惕其发展升级,观察治疗期不应超过24 h,如无明显好转,应果断中转手术。
  4.重视围手术期处理正确的围手术处理是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措施,其意义在于积极改善机体情况及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大剂量抗生素和肾上腺素皮质激素的应用以改善中毒症状,提高手术的耐受性,保证手术效果[4]。老年AOSC病情凶险,多数病人并存内科疾病,机体重要器官功能处于边缘状态,未经充分术前准备,手术危险性很大。急诊手术决不是紧急手术,适当地做好术前准备,非常重要。过分强调早期而勿忙手术,只会造成手术失败;而过分强调术前准备,丧失手术时机,则会使毒素吸收进一步增加,病情发展加重,病死率增高[5]。经抗感染,抗休克治疗后,病情稳定、血压回升,正是施行胆道减压、引流的有利时机。合并复杂心血管疾病者要由内科医生协助处理,本组发生2例心跳骤停猝死,应吸取教训。术后加强重要脏器功能监护,营养不良的病人需加强营养支持治疗,应用锁骨下深静脉置管静脉高营养,积极治疗并存的内科疾病,防治并发症。
  
  参考文献
  [1]全国胆道疾病专题讨论会纪要,重症急性胆管炎诊断标准[J].中华外科杂志,1983,21(6):373.
  [2]钟大昌,冉端图.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分级诊断和治疗[J].中华外科杂志,1985,23(9):513.
  [3]施维锦.急性重症胆管炎外科引流时机的选择和注意事项[J].临床外科杂志, 2000,8(6):372.
  [4]石景森,孙学军.急性重症胆管炎处理方法的选择[J].临床外科杂志,2004,12(12):722.
  [5]朱友根.高龄重症胆管炎病人的临床特点及死亡原因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1999,19(2):106.
  (收稿日期:2006-03-17修回日期:2006-06-05)
  (编辑:潘明志)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关键词】 颈椎病;手法治疗;中西医结合  文章编号:1003-1383(2008)06-0730-01  中图分类号:R 681.55文献标识码:B    颈椎病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因各种因素导致颈神经受压而出现的颈部、上肢疼痛、功能活动受限的病症[1],临床反复发作。本院自2003~2007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本病200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期刊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缺陷;原因分析;护理管理  文章编号:1003-1383(2008)06-0763-02  中图分类号:R 473.6文献标识码:B    手术是一项需要医生、麻醉师以及手术室护士之间密切配合,才能顺利完成的复杂工作,发生差错事故及护理缺陷的环节很多,无论哪一环节发生失误,轻者影响手术的成功,重者病人致残,甚至致死。为了加强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现将37起护理缺
期刊
【关键词】 乳腺癌;健康教育;心理疏导  文章编号:1003-1383(2008)06-0774-02  中图分类号:R 737.9,473.73 文献标识码:B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切除,包括乳腺癌根治术、扩大切除术、肿块切除术等。乳腺癌患者除因惧怕癌症可能夺去生命和各种治疗带来的痛苦而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外,还要承受女性体形改变的心理压力[1]。她们比一般癌症患者
期刊
【关键词】干槽症;替硝唑碘仿纱条;局部填塞  文章编号:1003-1383(2006)06-0658-01  中图分类号:R782.11  文献标识码:B  干槽症是拔牙术后特别是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据国内外报道其发生率在10%~30%之间。干槽症的病因及发病机理目前尚未明确,多认为拔牙创伤过大,拔牙过程时间较长及术后感染为主要原因,治疗干槽症的主要原则是清创和消炎,使拔牙创面与外界
期刊
【关键词】 p53基因;结直肠癌;基因突变  文章编号:1003-1383(2008)06-0733-04中图分  类号:R 735.3..+5 文献标识码:A    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几十年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结构老龄化倾向,其发病率有增高趋势,死亡率较高。结直肠癌侵袭转移的发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多年来为了探讨其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方
期刊
【关键词】 维生素C;肿瘤;剂量  文章编号:1003-1383(2008)06-0741-03中图分  类号:R 977.23文献标识码:A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是具有许多生物学功能的水溶性己糖衍生物,它的分子式是C6H8O6,其分子中2位和3位碳原子的两个烯醇式羟基极易解离,释放出H.+,而被氧化成脱氢维生素C。维生素C和脱氢维生素C在人体内形成可逆的氧化还原系统,此系统在生物氧化、还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一种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方法的疗效。  方法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进行腰穿放脑脊液合用尼莫地平治疗,并与常规疗法作对照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为69.5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SAH的主要临床症状, 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治疗组也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临床以尼莫地平并脑脊液置换可提高对SAH治疗的疗效。  【关键词】蛛网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凝血因子ⅩⅢVal34Leu基因多态性的检测方法,了解该基因突变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分布频率。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结合Hin6I酶切分析、琼脂糖凝胶电泳确定基因型,对106例汉族脑梗死患者及120例正常人进行检测,分析凝血因子ⅩⅢVal34Leu基因多态性特点。结果脑梗死组Val34Leu杂合突变频率为3.8%,正常对照组为1.7%,两组间基因型频率分布无统计学差异(
期刊
【关键词】贲门癌;近侧胃癌;外科手术  文章编号:1003-1383(2006)03-0284-02  中图分类号:R 735.2文献标识码:B    我院1991年1月~2005年12月共收治贲门癌及近侧胃癌患者85例,其中以手术治疗为主进行综合治疗74例,现就治疗中的一些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共85例,男64例,女21例,男女之比3.05∶1,年龄36~7
期刊
【摘要】目的为了加深认识纵隔型肺癌的X线表现,提高对本病X线诊断水平,减少误诊。  方法收集纵隔型肺癌23例,分析其X线表现。结果纵隔型肺癌共同X线表现为纵隔影增宽。中央型肺癌伴有肺门增大或肿块、肺不张及其引起的局部肋间隙不同程度的变窄、气管移位、邻近肺叶有不同程度代偿性肺气肿等改变。胸膜下纵隔型肺癌还表现为轮廓分叶、毛刺征。隐匿型纵隔型肺癌仅表现为一侧纵隔增宽。结论纵隔型肺癌的共同X线表现为纵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