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英语口语活动小组 提升英语口语课堂有效性

来源 :空中英语教室·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ck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山中学 广东 528000)
  【摘要】 听、说考试正式成为广东省英语高考项目之后,英语教师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在大部分现存的文献以及一线教师的眼里,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被描绘成一群沉默的羔羊。他们在课堂上常常保持沉默,不愿参与课堂活动,几乎不主动回答问题,更不用说提出问题。即便偶尔作出回应,他们的答案也是非常简要的。他们很少谈及自己的意见,即使有想法,他们也会选择隐藏在内心。因此,我们需要深入探讨中国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不活跃的原因,创新英语口语训练方法,努力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水平。
  【关键词】 英语口语;小组合作;训练方法;课堂活动
  The foundation spoken English activity group promotes the spoken English classroom validity
  He Zuomin
  【Abstract】Listened, to say after the test became Guangdong Province English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project officially, the teacher of English took seriously to raise student's spoken English ability more and more. In the majority of extant literature as well as in a teacher's eye, China's English learners the lamb which describes crowd of silence. They maintain the silence frequently in the classroom, is not willing to participate in the classroom activity, answers the question not on own initiative nearly, say nothing of asks the question. Even if occasionally responds, their answer is also very brief. They very little refer to their opinion, even if has the idea, they will also choose hide in the innermost feelings. Therefore, we need to discuss the Chines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the classroom activity inactive reason thoroughly, the innovation spoken English training method, promotes student's spoken English expression level diligently.
  【Keywords】Spoken English; Group cooperation; Training method; Classroom activity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5-0142-02
  1 探索的背景
  1.1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
  在2001年中国国家教育部颁发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到,英语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英语听、说方面的能力。(教育部,2001)該标准还鼓励英语教师运用创新的方法开展课堂教学,着重增加语言产出的活动和有效的小组活动。
  1.2 高考听说考试的明确要求
  根据《广东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调整方案》的要求,广东省普通高考英语科考试从2011年开始分别进行笔试与听说考试。其中听说考试占英语科总分(满分150分)的10%。英语听说考试的内容包括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
  该调整方案分别对听力和口语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其中:
  ——口语要求考生根据提示进行口头表达。考生应能:
  询问或传递事实性信息,表达意思和想法;
  做到语音、语调自然;
  做到语言运用得体;
  使用有效的交际策略。
  另外,在高考考试说明中对听说部分的题型作了如下说明:
  A节模仿朗读,要求考生的语音、语调和语速尽可能与片段保持一致。
  B节角色扮演,要求考生明确拟要扮演的角色,完成三问五答的任务。
  C节故事叙述,要求考生尽可能使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而且复述内容应涵盖尽可能多的原文信息点。
  1.3 分析英语口语训练的现状
  广东省英语高考在多年前就设有听力项目,学校普遍形成了成熟的提升英语听力的做法。然而,对于听、说统一考试,一线教师尚缺乏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案。尤其是在口语训练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困难。笔者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以及与同事的交流中发现以下问题尤为突出:
  ——班级人数过多,不利于开展口语活动;
  ——学生英语语音、语调不够准确,缺乏英语方面的自信;
  ——在表达过程中过分关注语言的准确性,学生在开口讲英语的时候焦虑感强烈;
  ——学生对英语听说能力的地位和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依然崇尚“哑巴”英语;
  ——传统“听老师讲课”的学习模式使学生习惯于“无声地”参与课堂;
  ——缺乏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实际需要,因此学生没有练英语口语的动机;
  ——缺乏英语听说学习的策略;
  ——英语听说任务缺乏激励性;
  ——英语教师的口语水平有限,主要依靠汉语讲授英语课;
  ——……
  2 理论依据
  2.1 高中生为什么不愿意开口说英语
  发表在英国《ELT Journal》上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英语课堂上以被动角色发言似乎没有被完全归因于他们的文化差异、有限的语言资源或者焦虑情感。事实上这种现象也会由于教师过多的课堂控制而导致学生缺乏交流的机会。(Winnie Lee and Sarah NG, 2009) 她们也指出在学生分组的活动中,教师以调解人的身份,利用促进导向的策略有助于促进小组成员的参与和减少小组讨论群体的冲突。在她们的研究中,教师互动策略被认为不是课堂上学生沉默的唯一的决定性因素。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所设计的活动或任务以及学生的能力水平也会对学生的沉默产生影响。
  另外,教师所营造的与学生互动的课堂气氛也容易引起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沉默。教师对讨论主题的控制也是导致英语课堂互动水平低的原因之一。(Xiaoyan, Xie, 2009)她同时认为教师应该将部分的课堂控制权转交给学生,这将是促进课堂互动良性发展的重要一步。她还主张教师为学生创设多种模式的口语表达机会,与学生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沟通基础。
  也有专家指出,教师倾向于获得预期的答案和不充分的等待学生回应的时间也要承担部分导致学生堂上不积极作答的责任。(Jackson, 2002)
  2.2 小组学习的优势
  小组合作学习被定义为:在教学中使用小群体开展学习活动,使学生共同努力,并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和对方潜能,使学习所得最大化。(Johnson, Johnson, and Holubec1998)小组合作的活动通常是通过一套良好的规定和高度机构化的策略来实施的。
  在当今中国的英语教学理论中,专家们越来越强调发展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同时大部分英语学习者也非常欢迎这种允许朋辈交流和合作的教学风格。学习小组的运作模式可以提升英语学习者积极参与的程度。(Huiping Ning, 2010)该文章作者还认为仅仅将学生分组是不可能使他们从小组活动中得益的,教师有责任创设轻松的语言环境减轻学生的语言焦虑,并鼓励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其次,活动小组要有良好的结构,应该作为日常课堂教学和课程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使学生明确活动的具体步骤,并让他们认识到有必要和同学用英语进行交流,以达到设定的学习目标。
  3 口语活动小组的组建模式
  基于上述关于英语口语教学现状与理论的研究分析,笔者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提升英语口语课堂有效性的新路子——在所教班级创建英语口语活动小组。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对口语训练的积极性,课堂参与度明显提高,并在口语考试中反映出良好的效果。
  3.1 优化组合小组成员
  考虑到班级人数以及课室座位的编排,口语小组由4位同学组成,便于交流与管理。4位同学按以下图示就座:
  教师授课的时候按平常的方式就座,组织活动的时候4位同学转过来围成一个圈开展小组活动。另外,A\B\C\D之间还可以交互分成两人一组搭配完成pair work。
  笔者将分组工作分成三个步骤完成:首先,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自由组合。然后,老师对小组成员进行微调,使各小组结构达到最优化。例如,外向的学生搭配内向的学生;口语能力强的学生搭配口语基础弱的学生;男生和女生搭配等。最后,教师选定一位有领导才能并有能力帮助大家的学生作为小组长,确保各项口语活动能顺利完成,实现预设的目标。
  3.2 以小组为单位,在堂上开展口语活动
  尽管班上人数多,但成立了英语小组之后,英语课上也能进行形式多样的口语活动,如:pair work, role play, presentation, report,debate,game等。这些口语活动大大增加了英语课的趣味性,同时也加强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更利于落实“学英语为交流”的原则,为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搭建了更宽广的平台。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班内更容易形成了良性竞争的好风气。最重要的是,这种模式解决了以前“少数人参与,大多数人看热闹”的问题,拓宽了教师的关注面。而且,用这种模式进行feedback(活动反馈),课堂效率更高,口语活動效果更好!
  3.3 发挥组长作用,落实课后口头作业
  课堂上的活动时间是有限的,学生每天花在训练英语口语上的时间是不足的。为了弥补这一弱点,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口头作业,以便巩固课堂上学习的效果。新课学习阶段,可以安排朗读单词、课文的作业;复习阶段,可以要求学生背诵、复述课文。这些作业由组长督促落实并进行评价反馈,必要时组长要纠正组员语音语调上的问题,帮助大家共同提高。
  3.4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口语考试
  为了提高学生对口语学习的重视程度,更好地检验学生的口语学习情况,教师定期在班级内部或班与班之间举行口语考试。口语考试以“教师考组长,组长考组员”的形式进行,题型可以灵活设计。在基础阶段着重考察学生的语音语调,在提高阶段套用高考题型。虽然主要由学生考学生,但面对面的考试方式让被考者很有压力,学生都不想在朋辈面前丢脸,所以在考试的准备阶段,学生们前所未有地投入到朗读英语、训练口语的学习中去。因此,口语考试的效果出乎意料地好,既推动了口语学习,也锻炼了应试技巧。
  3.5 小组活动评价(见附表一、附表二和附表三)
  口语活动小组的评价机制除了以作业和考试作为评价内容以外,更重要是对学生参与度进行评价。只要积极参与口语活动,学生都应该得到肯定的评价。只有这样才可以提升口语活动的参与度,从而达到“练口语”的目的。在评价形式上有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评价结果也要在期末的平时成绩里体现出来。
  4 对这一探索的反思
  4.1 从“准确度”到“交流度”
  在传统的口语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总是纠结于表述的准确性,极大地阻碍了学生口语表达的意愿和兴趣。学生感觉一开口就被老师纠错,原本有点积极性的,慢慢都被“面子”问题打消了。其实,口语表达往往不需要完整的句子,只要有单词就可以交流。因此,笔者一方面注重对学生语音、语调的训练,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多对学生表达的内容给出积极评价,少纠正学生口语中的错误。只要交流过程中的各方人员能够理解说话人的意思,那么就已经实践了语言学习的交际性原则。这正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小组活动减少了发言者的心理压力,打开了这个重大的屏障之后,学生从“敢于说”慢慢发展到了“说得好”。
  4.2以听、说为引领,促进语言运用综合能力的多维发展
  为了更好地为英语高考做准备,达到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笔者认为在日常教学中,听、说、读、写要并行前进。听、说先行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也为学生的听说高考奠定扎实的基础。教师也可以将听、说训练与读、写练习结合起来,使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使听、说、读、写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达到良性循环。
  5 结束语
  口语是需要在实战中磨练的。在没有真实的语境情况下,想要练好口语,英语教师就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创设最优课堂环境。要使学生学得“活”,教师就要让他们都“动”起来。因此,创建口语活动小组是提升英语口语课堂有效性的好办法。
  附表一:日常口语活动评价表
  班级 姓名
  评价等级分四级:优秀、良好、一般、待改进。此项评价为过程性评价,旨在跟踪学生口语发展情况,起鼓励和督促的作用。
  附表二:口语考试评价表
  班级 姓名
  口语考试采取“教师考组长、组长考同学”的方式进行,以100分制评价。在备注栏里考官可填写被考者需要改进的地方。
  附表三:实验班与对比班口语考试数据比对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2001.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教育部.2001.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Winnie Lee and Sarah NG. (2009). Reducing student reticence through Teacher interaction strategy [J]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Xiaoyan Xie. (2009). Why are students quiet? Looking at the Chinese context and beyond [J].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5]Xiuqin Zhang and Katie Head. (2009). Dealing with learner reticence in the speaking class [J].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6] Huiping Ning. (2010). Adapting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tertiary ELT [J].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其他文献
(吉林省集安市实验小学 吉林 134200)  【摘要】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高科技时代,它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必须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界上,必须在较好的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掌握好 “会学习”的本领。  【关键词】 学会;会学;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5-0199-02  乌申斯基说:“许多儿童不能学会自己的功课,是因
期刊
(重庆教育学院 重庆 400067)  【摘要】 英语对日趋国际化的旅游饭店业意义重大。当今我国饭店的英语菜单存在拼写错误、辞不达意、文化不解等问题,其原因在于菜单翻译欠佳、饭店管理不足、员工英语素质低和旅游局规划不利等。要改善这些不良现象,就必须提高饭店领导与员工的英语水平和综合素质,使其在工作行为中施展其英语才能,并加强饭店和旅游局的管理,做到素质、行为和管理齐前进。这样才能促进饭店旅游业的发
期刊
(江苏省淮安市钦工中学 江苏 223200)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科备课的要求更是越来越高。目前的备课,不仅传统的弊端依然存在,课程改革带来的新问题又不断出现,成为影响备课有效性的两大症结。所以,如何提高备课效率,如何变“无效备课”为“有效备课”,使自己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就成了我们教师必须思考与探索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有效; 备课;思考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浙江省乐清市黄华镇中学 浙江 325600)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5-0168-02  作文的教学是困扰广大农村学校师生的话题。更由于学生的知识信息和见识狭窄,接触面不广,凡作文之时,学生作文畏难的情绪相当严重,学生作文时往往提到“无事可写”。那么,我们教师就要思考怎么样在语文教学中达到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我结合教学实践,总
期刊
(慈溪市慈吉小学 浙江 315300)  【摘要】 随文练笔提供了孩子们自由想象的情境和条件,使学生打开话匣子,为自由表达情感和思想创造了宽松的氛围。它激活了孩子对文本、生活的敏感性和领悟力,让孩子从文本中找到真性。同时通过“随文练笔”这个中介,让学生在练笔实践中对于内容、结构、感情的理解和运用,提升对文本感性的深度认识,促进习作、阅读能力水平的整体提高。本文试图通过自身对《随文练笔》中教师“导”
期刊
(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 321004)  【摘要】 对于民主的性质定义,有些人认为民主是个好东西,例如《民主是个好东西》这一俞可平访谈录中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然而,事物都有两面性,因此,自然就有人提出民主并不是个好东西,举例了民主带来的各种弊端。  【关键词】 民主; 好东西; 缺陷; 取长补短  【中图分类号】G629.2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5-019
期刊
(辽宁省黑山县励家初级中学 辽宁 121408)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5-0200-01  由于学生受智力、学习方法和努力程度以及对教师教法的适应程度等种种客观及主观原因,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会不同程度的产生,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如何做好转化数学学困生工作,使全体学生学好数学这门基础课程,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是新一轮课改中急需解决
期刊
(吉林省集安市花甸镇中心小学 吉林 134200)  【摘要】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造性的教学设计,让课堂教学成为一个教师与学生相互促进、“教学相长”的生成过程,成为一种富于创造性并从中可以获得精神愉悦和自我提升的生命过程。  【关键词】 创新意识;生成过程;教学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5-0198-02  培养学
期刊
(吉林省集安市青石镇下套学校 吉林 134200)  【摘要】 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培养孩子自信心,激发孩子潜力,缓解孩子心理压力,提高孩子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对孩子健康成长与终身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 家庭;观念;方式;氛围;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5-0201-01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
期刊
(河北省武安市沙洺中心小学 河北 056300)  【中图分类号】G424.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5-0197-02  批改作业是教师教學的一个重要的工作环节,在“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服务学生”的理念支配下。因此,教师在潜心钻研教材,精心设计好符合班况学情的教学流程后,教师可以有选择性地面批。  教师对学生当面批改作业的教学效果是很好的。对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