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有一个口头禅——“账”

来源 :文史春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eepOrW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头禅是一个人日常生活中挂在嘴边的常用语言,形成原因既跟传统语言文化氛围有关,也取决于个人的重要经历。毛泽东口头禅之“账”,作为他独特的行为表现之一,既是他内心世界的自然流露,也是他数字思维的日常表现。这个口头禅在文献记载中最早见于井冈山斗争初期,最晚见于1976年他逝世前,可谓终生相随。
  革命战争时期的口头禅——“账”
  1928年2月,工农革命军(红军前身)攻克宁冈县的新城,俘虏白军官兵400多人。当时优待敌军俘虏的政策刚执行,不少人想不通,毛泽东说:“大家要出气、报仇,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找错了对象。白军士兵绝大多数是工农子弟,你杀了他们,地主豪绅连眉头都不皱,马上又去找新的,结果还是穷苦老百姓倒霉。红军不是要解放劳苦大众吗?有些同志脑子一热就忘了。做什么事都得有耐心,白军士兵越是不了解我们,就越是要多往回放,让他们回去替我们宣传。一回不行就两回,两回不行三回,总有一天,他们会醒悟过来的。”讲完道理后,毛泽东就用口头禅说话了:“要是放回去一个能争取十个,这个账不是很好算吗?”经毛泽东这么一讲,用“放回去一个能争取十个”来给大家算账,得失一目了然,“大家也就心平气和,心里亮堂了。”(陈果吉:《重大事件中的毛泽东》)
  这条铁的纪律,在解放战争时期进行的三大战役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起义或争取过来的国民党官兵,比“十个”多了几万倍。中国革命走的是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战争境界,就是从“放回去一个能争取十个”这个“账”开始谋划的。
  为了应对国民党的第四次“进剿”,1928年6月20日,毛泽东在宁冈古城召开红军连以上干部会议。当时做文书和收发工作的苏兰春回忆:“毛主席作报告。我坐在靠窗户底下作记录……我记得毛主席的报告主要是分析敌情……算了一下赣南的反动势力的账……我还记得毛主席算敌人的势力账时还说了湖南的鲁涤平、何键……算来算去是湖南的反动势力大,是敌强我弱,又算了江西的反动势力账不如湖南强。”(黄仲芳、罗庆宏:《井冈山斗争口述史》)这段文献资料多次提到算反动势力的账,显然是如实记录,证实毛泽东当时指挥作战的语言里,频繁出现口头禅“账”字(先算账,再打仗,也应是苏兰春记忆深刻的原因)。毛泽东没受过军事院校的科班教育,当时还没有丰富的作战经验,但算算敌我兵力,看看能否打得过,是一个常识;而常识往往就是各行各业通用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所以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分析敌情、拟定战斗方案的过程中,就不仅仅用口头禅表达了,还有毛泽东最初的应敌方法之一——用“算账”的方式知己知彼,指挥战斗。在敌强我弱的现实条件下,“赚钱就来,蚀本不干”,是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总结的战略战术。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还曾把这一口头禅写进命令里。《毛泽东年谱》记载,1930年3月,毛泽东发布红四军司令部命令:“申令各部队官兵要爱惜公物,私购被服公家概不认账。”这个“账”远比“报销”通俗易懂,既体现了毛泽东语言的大众化,也是毛泽东口头禅的自然运用。
  在有关毛泽东思想的学术研究文献中,很难看到毛泽东这一口头禅,这是由学术研究“不动声色”的风格决定的。口头禅属于行为细节,最能反映历史的现场感和真实情况,多出现在据实记录的回忆录或口述史里。在革命活动初期,毛泽东身边助理人员较少,所写的回忆录鲜见,或写回忆录的人并没有长期跟毛泽东生活在一起,或不太注意“账”这个专业术语,于是很少谈及毛泽东的口头禅并写进回忆史料。延安时期,围绕在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逐渐增多,后来很多人也都写了回忆录,这些回忆录里就如实记下了毛泽东的口头禅。
  1941年1月初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毛泽东通过电报很快得知这个消息。据叶子龙回忆:“他看过电报,深思了片刻,然后把电报交给我,说:‘让大家都看看,要记住这笔账呢!’”皖南事变,9000多名新四军将士遭到暗算,大部分壮烈牺牲,在当时情形下,毛泽东用“要记住这笔账”而不用“要记住这笔血债”来表述,说明在毛泽东的语言系统里,“账”是一个优先选取的词,跟“血债”一样可以表达出愤怒的情感,这就具备口头禅的“优先性”和“四通八达”的表述特征了。
  据张耀祠《回忆毛泽东》一书记载,撤离延安时,毛泽东跟大家做思想工作也使用这一口头禅:“蒋介石打仗是为了争地盘,占领延安,他好开大会庆祝。我们就给他地盘。我们打仗是要俘虏他的兵员,缴获他的装备,消灭他的有生力量来壮大自己。这样,他打他的,我打我的。等蒋介石算清了这笔账,后悔就晚了。”这里说的“账”是指战争较量的结果,也是一种得失,其实是很复杂的,但毛泽东用一个“账”字就言简意赅地表达清楚,也体现出口头禅的巧妙作用。
  轉战陕北途中,阎长林《胸中自有雄兵百万》一书也记载毛泽东的口头禅:毛泽东跟村里的民兵队长、粮秣主任、党支部书记和委员开会,了解情况,指导大家坚壁清野,详细问村里思想情况。当听说有些地主、富农分子蠢蠢欲动的时候,他就严肃地说:“这不是个小问题,那些地富分子有翻把思想,就等着这一天。要教育群众,提高警惕。还要警告地富分子,如果他们敢做坏事,将来群众会跟他们算账的。”这个“算账”是一种口气严厉的警告,也是一种斗争策略。尤其是用陕西方言“翻把”(笔者注:意为敌对的一方被打败以后,重占上风;或不承认说过的话,不认账)跟基层干部讲清问题的严肃性及其后果,大家一听就懂,相关防范措施布置下去,在人民群众中就会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方言和口头禅的叠加运用,起到准确的传递作用,执行效果更好。
  七大召开前后的文献中,有多处提及毛泽东的这一口头禅。比如毛泽东在评价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时说,决议案上“把好事都挂在了我的账上,所以我对此要发表点意见。写成代表,那还可以。如果只有我一个人,那就不成其为党了。”(《毛泽东选集》第三卷)毛泽东讲到遵义会议的贡献时说:“现在大家把这个账挂在我身上。我要声明一下,没有这些同志以及其他很多同志——反‘左’倾路线的一切同志,包括犯过第三次‘左’倾路线错误的很重要的某些同志,没有他们的赞助,遵义会议的成功是不可能的。”他在中共七大期间关于选举的讲话中还说:“如果没有洛甫、王稼祥两个同志从第三次‘左’倾路线分化出来,就不可能开好遵义会议。同志们把好的账放在我的名下,但绝不能忘记他们两个人。”(中共中央党史征集委员会、中央档案馆:《遵义会议文献》)   对于《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也有两处记录毛泽东的这一口头禅。毛泽东讲到历史问题决议草案时说:不算旧账这句话当然不是一个口号,总结经验也可以说是算账。不采用大会这个形式来算账,才能集中注意力于当前问题……《决议》把许多好事都挂在我的账上,我的错误缺点没有挂上,不是我没有而是没有挂,为了党的利益没有写上。
  这些“账”显然是业绩账。但只有成績没有缺点,或是把好的账放在自己的名下,毛泽东是不完全赞成的;特别是遵义会议的贡献,更不能独揽在自己身上。由此看出毛泽东凡事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和认真态度,尤其是涉及自己业绩时的理性和谦逊。
  1948年5月来到西柏坡,毛泽东擦脸擦脚只有一块毛巾,李银桥劝他买条新毛巾,擦脸的和擦脚的分开。他想了想说:“不要分了,现在整天行军打仗,脚比脸辛苦。分开就不平等了,脚会有意见的。”
  李银桥就劝说:“那就用新毛巾擦脚,旧毛巾擦脸。”
  毛泽东仍然摇头:“账不能那么算。我多用一条毛巾可能费不到哪里去,可是全军如果每人节约一条毛巾,省下来的钱我看就够打一次沙家店战役了。”这里的“账”既是一笔“从小见大”的经济账,也是一笔“从大算小”的战争账。战争都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毛泽东十分清楚其中的关系;日常生活中的节俭,就是对战争的有力支持。节俭也是毛泽东勤俭本质的表现,他到老都没有改变一个农民儿子的朴素形象。
  共和国成立后的口头禅“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的口头禅也多见于一些历史文献中,比如1953年8月的全国财经会议上,毛泽东做自我批评时说:“我说我也要负责任,各有各的账。”这里的“账”是指责任账。1953年8月的全国财经会议上,毛泽东自我批评:“我的错误在于:(1)抓得少,抓得迟……(2)统的死了,我也有份……(3)预算中16万亿是虚假数,我现在才知道……我也有急躁冒进。”经济建设对于刚刚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共产党人来说,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如何让中国人民尽快“吃饱饭”,是毛泽东最大的心事之一,所以在经济建设领域就出现操之过急的情绪,毛泽东发现后,在大会上主动承担责任,并力图改正,这就是真实的毛泽东。
  1960年8月,苏联撤走在中国的全部专家,还讥讽说“中国20年也搞不出原子弹”。毛泽东在北戴河主持召开中央工作会议期间得知这一消息,对在场的人说:“不要怕,没有什么了不起!我们还是要下决心搞尖端技术。赫鲁晓夫不给我们尖端技术,极好。如果给了,这个账是很难算的。”(陈登才、冯世平:《一代伟人——毛泽东生平故事》)那时中苏关系还没有彻底决裂,毛泽东就用口头禅把两国之间的交往关系表达清楚了。
  这些散落在历史文献中的“账”,多是记录者如实记录下来的,也是毛泽东知识储备体系中的账簿知识的自然流露;如果记录者当时能刻意记录,相信这个口头禅还会留下更多。
  毛泽东的这一口头禅肯定也受民俗语言的影响,很多人都会在恰当的时候说出“账”或“算账”来,但像毛泽东这么频繁地用“账”表达各种心情、认识或观点,显然具备口头禅的特征。这些散落在历史文献中的“账”就是证明。
  “账”与毛泽东终生相随
  口头禅作为一种行为表现,必有其背后原因;现有文献也证实,毛泽东的一生自始至终都没有离开过记账活动。1936年在延安,毛泽东曾亲口跟斯诺说:“刚识了几个字,父亲就让我开始给家里记账。他要我学珠算。既然我父亲坚持,我就在晚上记起账来。他是一个严格的监工,看不得我闲着;如果没有账要记,就叫我去做农活。”记账这门“家庭作业”——也是国学算术的民间实践活动,毛泽东从9岁上学开始,一直“修炼”到17岁离开韶山,这门“做中学、学中做”并长达8年的实践课程,无疑让毛泽东学到了账簿知识的精髓,并运用到他以后的革命活动中去。投身革命初期,在韶山发动农民群众时,“毛泽东还用算账的办法,说明地主豪绅和贪官污吏吮吸农民的血汗,装进了腰包,灌满了肥肠。”(《回忆毛主席》)走上武装斗争的道路后,在三湾改编时,毛泽东又创造性地把账簿(伙食尾子账)建在连上,作为支部建设的重要配套措施,开始践行小钱大用的经济思想。延安时期,限于自然条件和国民党的经济封锁,生活极为困难,毛泽东更加注重精打细算的会计工作。吴吉清回忆:“一有机会,主席就来指导我们的工作。他常常同社里(合作社)的工作人员交谈,从中了解营业情况。并在每次临走之前,都要给我一些指示,帮助我们有计划地改进工作。特别是有一次,当我向主席汇报了有的服务员不安心工作时,主席就亲切地鼓励同志们说,经济工作是革命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定要搞好经济工作……谁也不能轻视一架算盘,一本流水账。要知道,现在国家和人民的钱,是经你们的手周转。难道还有比这更重要的吗?”(吴吉清:《在毛主席身边的日子里》)为了从战略层面管理中央的重要经费,1941年9月,毛泽东主席在主持一次中央书记处会议时,决定设立中央书记处特别会计科,委任赖祖烈负责筹建和领导特别会计科的工作,中央的一些特别经费(比如第二条战线的活动经费)从此都由特别会计科管理。
  毛泽东率领的人民军队,在经费严重短缺的常态下,用“小米加步枪”打下了一个新中国,除了坚定的政治信仰,还有一个重要的支撑,那就是小钱大用的经济思想,而要做到小钱大用,就必须借助锱铢必较的账簿管理。
  毛泽东还把账簿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管理。从延安开始,他就让炊事员记录生活账,管理自己每月3元的菜金;共和国成立后又设立家庭生活账和稿酬账,这两本账都记到他去世之后。
其他文献
苻坚要用一场长途跋涉的战争去争抢一个文化人、一个佛教哲学家。  他派出吕光将军,作为这场抢人远征的司令。终于,在384年,吕光赢得了战争,抢到了鸠摩罗什。抢到了,就要送回长安,但路途确实是太远了,走了一半,才到凉州,就是现在甘肃武威。到了凉州,吕光将军听到一个惊人的消息,派他出来抢人的国君苻坚已经下台。苻坚先是惨败于著名的淝水之战,后又被杀。吕光想,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还要回长安呢?干脆,在凉州住
期刊
当前的美国频现多重社会矛盾与危机.这些问题的爆发看起来有一定偶然性,实际上是美国经济社会矛盾长期积累且不断深化的结果.其中,经济增长的趋势性放缓是一个关键因素,而导致经济增长放缓的原因是技术进步速度的放慢.
期刊
2004年以来,连续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聚焦“三农”问题.而每个一号文件都把粮食安全问题作为最突出的重大问题.粮食安全问题,既很重要,也很复杂.要用科学的粮食安全观来认识粮食安全问题,抓好粮食安全问题.rn一、以满足需要为目标rn粮食安全问题就是饭碗问题.饭碗中要装什么,是由消费者的需要决定的.现在我国城乡消费者的食品消费特点是什么?未来发展趋势如何?从直观感觉上,吃得饱已经不是问题了,现在消费者更关注的,是吃得好、吃得更安全.
期刊
自1月20日拜登就任美国总统以来,美国和伊朗都展示出了重返2015年达成的伊核协议的意愿。从美方动作来看,新一届美国政府将以外交为主要手段,试图联合欧洲与中东地区盟友共同应对包括核、弹道导弹、“地区冒险主义活动”和“人权”等在内的“伊朗问题”。其中,拜登政府将通过重返伊核协议规制日益升级的伊朗核活动视为外交工作中的优先事项,并明确表示如果伊朗重新遵守伊核协议承诺,美国也会这样做。从伊朗方面来看,伊
期刊
关于用人,早在曾国藩当吏部侍郎时,便有过深入的思考,并且给刚即位的咸丰皇帝上过一道奏折,讲:rn今日所当讲求,唯在用人一端耳.rn——道光三十年三月初二日应诏陈言疏rn用人这是最重要的头等大事.rn他指出,现在国家不论是京官还是外官,真正可当大用之才是很少的,将来国家遇上什么事,很可能会有乏才之患.rn他的这个判断很准确,随后太平天国起义,清政府原有的官僚体系中确实很少有能办事儿的官员.所以,才要靠曾国藩新培养起来的这帮人.
期刊
劳尔·卡斯特罗  2021年4月16日,古巴首都哈瓦那会议宫。  89岁的古巴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劳尔·卡斯特罗(下文称劳尔)在作古共八大的工作报告。他宣布,自己不再担任古共最高领导人,但“将以一名革命战士的身份继续在党员队伍中奋斗,为党的事业贡献力量,为捍卫社会主义奋斗终身”。4月19日,古巴国家主席迪亚斯-卡内尔当选古共中央第一书记。  从1959年推翻美国扶持的独裁者巴蒂斯塔算起,卡斯特罗兄弟
期刊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中国正遭遇着历史考验的艰难时刻.1992年,中国这艘巨轮驶进的海域,波涛汹涌,暗礁丛生.rn88岁的邓小平于这一年的年初,毅然南下,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讲话高瞻远瞩,不啻于为笼罩在姓“社”姓“资”阴霾之下的中国扔下一颗重磅“原子弹”,其产生的能量冲破了历史的迷雾,冲破了前进的障碍.
期刊
有人说,只需安心做事,不要有后顾之憂。  我说,没有后顾之忧的事情做不大,做不新,做不好。  我做事的时候如果完全没有后顾之忧,证明我所做的事情没有撬动陈旧的价值系统,没有触及保守的既得利益,没有找到强大的突破目标。这样的事情,值得去做吗?  因此,重重的后顾之忧,密集的追杀脚步,恰恰是我们奔跑的意义所在。  (摘自《雨夜短文》)
期刊
民国时期,军阀部属的倒戈稀松平常。1924年到1925年间,两次重量级的倒戈行为震动了全国。第一次,是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冯玉祥倒了曹锟和吴佩孚的戈;第二次,是奉军的中坚郭松龄倒戈反奉。  冯玉祥倒戈大获成功,基本上毁了当时在北洋军阀中风头最劲的吴佩孚,让他精心训练的核心部队烟消云散,此后东山再起,不过是昙花一现。郭松龄倒戈则彻底失败,夫妻两人的命因此丢了,还搭上一个高级幕僚——民国大才女林徽因的父
期刊
我们怎么在一个风险社会里做出最优决策?  世界已经发生改变了,我们的决策规则也要改变,如果墨守成规,我们可能会犯很多错误。  在如今非常态的世界里,有三个关键词值得注意:一是“黑天鹅”,二是“灰犀牛”,三是“大白鲨”。所谓“黑天鹅”,就是说这种事件非常罕见,但破坏力很强,发生概率很低。“灰犀牛”是说这种事件大概率会发生,但现在不会发生,比方说环境污染,或者珍稀动物的逐渐濒临灭绝。  至于“大白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