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天天让真天天变勇敢

来源 :莫愁·家教与成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f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假天天让奇迹发生
  
  有一天,大树天天生病了,它咳嗽、流鼻涕、打喷嚏,睡觉还打呼噜。清早起来,大树爸爸、大树妈妈领着大树到医院看病。医生问大树:“大树,你怎么啦?”大树说:“我生病了。我咳嗽、流鼻涕、打喷嚏,睡觉还打呼噜。”
  医生说:“好孩子!来,让阿姨看看,张开嘴,啊……”大树天天张开了嘴,喊“啊……”“再听一听吧!”医生拿起听诊器,听听前面,听听后面,然后说:“大树啊,你生病了。来,先扎一针。噗!大树,你没哭,真棒!”
  针扎完了,医生又对大树说:“大树天天,你回家后,要听爸爸妈妈的话,乖乖喝口服液呀!喝了口服液,你的病慢慢就好了,就不用扎针了;还要多喝水,好好吃饭,每顿饭都吃得饱饱的,知道吗?”
  “嗯,知道了。”大树用力点点头,对医生说:“谢谢你!再见!”
  这个故事,不是从书上读来的,是我结合女儿的生病经历,特意创作的。
  现在,它成了女儿特别爱听的故事之一,每隔一两天,她就要躺在被窝里,让我讲给她听。讲的时候,我还要模仿医生,给她看看喉咙,听听前胸,听听后背。她呢,每次都兴致勃勃地张开嘴喊“啊”,乐呵呵地掀开衣服……
  更重要的是,自这个故事诞生后,奇迹就发生了:女儿再也不怕去医院,再也不怕看医生,再也不怕扎针,再也不怕吃药。这对我和妻子来说,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因为它让我们基本摆脱了给女儿看病、打针、喂药的大烦恼。
  
  真天天怕打针吃药
  
  我刚和出版社签署图书出版合同,女儿天天就病了。一开始,是轻微的咳嗽,接着就是流鼻涕、打喷嚏,再接着睡觉时打呼噜,并且越打越响,响得让我和妻子心惊肉跳———有时,女儿会在睡梦中,被自己的呼噜声吵醒,或是因呼吸不畅被憋醒。
  病来如山倒。没过两天,女儿半夜突然发起烧来,小身子滚烫。拿体温计一量,39℃!我跳起来,冲进客厅,扑向常备药箱,找小儿退烧药。药拿来了,但是,无论我和妻子怎么努力,女儿愣是一点儿也不吃!气急之下,我朝她大喊:“不行,必须吃!”说完,强行将退烧药灌进了她的嘴里。
  这激起了她更大的反抗。不过很快,女儿就慢慢睡去,烧也慢慢退去。然而,我却因自己的粗暴和野蛮,付出了严重代价———彻底得罪了她。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她常常朝我大喊:“不要爸爸!不要爸爸!爸爸走,爸爸走!”
  女儿的做法,后来也让我反思自己,无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粗暴和野蛮。因为对儿童来说,粗暴和野蛮不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而且容易伤害儿童,使儿童更加抗拒不情愿做却又不得不做的事情。要让儿童做事,特别是吃药、扎针之类和痛苦相关的事情,就必须尊重儿童的心理,引势利导。
  女儿这一病,居然病了一个多月。在此期间,我和妻子抱着女儿,几乎每天都要去一次医院,有时还要去两次。女儿经历了很多自她出生以来,从未经历过的事情,如吃苦涩的中药、喷刺激鼻腔的药水、喝水融性的西药,还有插管检查鼻腔,以及我曾坚持不打,但最终还是在病情面前屈服、不得不打的吊瓶。
  而为了确保不被误诊,北京仅有的几家著名儿童医院、儿童门诊,我和妻子都跑了一个遍;这几家医院的所有专家级医生,也几乎都给女儿诊断过。每一次诊断,女儿都极其不配合,不但她自身常常哭出一身汗,我和妻子也常常被她哭出一身汗,而最终的诊断结果是,女儿所患只是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只是普通感冒的一种,照理说,我和妻子不该如此大惊小怪,非得“货比三家”,而且不但比医院,还比同一个医院的医生。这几家医院,是全北京最好的儿童医院或儿童门诊。全北京最好的,实际上也是全中国最好的。如果它们都不可信,那就谁都别信了。我们这样做,是不是紧张过度了?
  我和妻子也的确怀疑过自己。然而,事实证明,我们这样做是明智的,第一家医院的确误诊了!医生只听了一句“晚上睡觉打呼噜”,就迅速开出了诊断结果:鼻炎。多亏没信这家医院,否则,女儿的病就被大大耽误了。
  病去如抽丝。除了每天去医院打吊瓶,一打就是整整一个星期,回家后还要吃好几种药。尽管,儿童药并不十分难吃,但女儿还是拒绝吃。事实上,每次打吊瓶,都要两个护士按着女儿,才能扎成针。由于剧烈挣扎,她脸上的毛细血管都破裂了,起了很多小红疙瘩,又找了几位皮肤病专家诊治,才算慢慢治好。
  扎针难,吃药也难。每次喂女儿吃药,都像打仗一样,累出我和妻子一身汗,喂药的过程经常长达一两个小时。在这一两个小时里,女儿的心情,自然十分恶劣,哭泣是免不了的,刚刚好一些的小疙瘩,也因此而一再反复。
  
  假天天就是真天天
  
  这样下去可不行。于是,我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让女儿不怕医院,不怕医生,不怕扎针,不怕吃药呢?因为现在的做法,既不利于有效治病,也不利于女儿的心理健康,甚至还会因此生出别的疾病,如毛细血管破裂严重等。
  思来想去,我决定试用一边绘声绘色讲故事,一边生动活泼做游戏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她、引导她;并且,故事的主体内容,一定是女儿自己的生活经历与生命体验,而讲故事的形式也一定是参与式、互动式、游戏式。
  我知道,只有这样,才能让她对生活中的事情,感觉既熟悉又陌生,既离自己很近又似乎离自己很远———只是一个故事罢了,只是一个游戏罢了。这就有了《大树生病了》的故事。显然,这个故事中的大树,并不真的就是一棵大树,其实是听故事的女儿。这样,我讲大树天天的故事,女儿天天自然听得津津有味。
  教育奇迹,就这样慢慢发生了,其效果之好,超出我的预想。之所以会如此,只因做到了“以儿童为本”: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真正尊重儿童的心理感受。此后,创作这类故事,并利用它们教育和引导女儿,就成了我常做的家庭教育功课。我相信,随着女儿的成长,必定会有更多奇迹之花,一朵接一朵地开放,使她的人生像春天一样美。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朱璐[email protected]
  www.mochou.cn“在线投稿”《家教与成才》
其他文献
公木12岁那年,父亲赶着一辆大车,拉着两袋米和面、一套行李,把他送到离村五里的深泽县河疃高级小学。他的班主任老师姓曹,白净的脸上长着稀疏的胡须,秃顶,大约五十多岁的年纪,看起来文文雅雅的,但对学生极其严格,凡是讲授过的文章,都要求背诵,他不仅随时会考问,而且还会按考问的成绩给予奖惩。因此,在早晚的自习时间,教室里总是书声朗朗,学生们拖着长腔摇头晃脑的吟诵,像唱歌一样。曹老师说,这样才能读出文气来。
期刊
厦门市教育局日前出台的2010年中小学德育工作要点规定,将生命教育列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  厦门市教育局表示,应广泛开展生命教育,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的态度,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实施生命教育内容进课堂,整合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每两周安排1课时生命教育课程,并在多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确保在课堂领域落实生命教育的内容。  同时,中小学要开展灵活、有效、多样的生命教育专题综合实践活动,举办征文比赛、
期刊
“真是一个听话的乖孩子。”传统教育观念把“乖”、“听话”作为评价孩子好坏的标准。然而,如今的新新父母开始怀疑这个传统观念,为家有乖孩子而烦恼。他们担心孩子太乖缺乏独立意识,担心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不足,担心孩子懦弱受人欺负……  其实,乖孩子的父母不必太过烦恼。“乖”是孩子的性格特质,也有很多优点,比如乖巧懂事、性格温顺等,不可全盘否定。父母只需对孩子多用心,采取适当的方法教育引导,就一定能够让乖孩
期刊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县发生里氏7.1级地震。  一大早,房子突然摇晃起来。她本该逃出去的,可是她顾及了腹中的孩子,她跑得也如同房子般摇摇晃晃,她一边跑一边用手护住自己的肚子。然后,阳光便不见了。她被埋进去,骇惧,绝望,大声呼救。浓烈的烟尘让她咳嗽不止,她流下了眼泪。  那时还是清晨。她感觉即将出世的孩子在她的身体里翻了一个身,她笑了。近来她时常感觉到自己的孩子,尚未出生的孩子,柔软的孩子
期刊
本文作者王小文,出生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南京大学水文学专业硕士毕业,南京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他怀揣着梦想走出大山学习深造;毕业后,又回到山里支教,把梦想的种子播撒在更多孩子的心田……    梦想,照进现实    我出生成长于西北普通的农民家庭。家里四口人,父亲常年不在家,儿时的教育几乎全由母亲承担。  母亲说话不多,每天都很忙碌,似乎有干不完的农活。但她的隐忍、善良和慈爱,深深地植入我的性格
期刊
一道题都没做,却要盖章    北京的1所小学里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三年级小学生每人的手里都有1本《口算本》,里面有许多口算题,《口算本》上面的题不算家庭作业———可做可不做。老师为了让大家提高口算能力,就想出1个办法,激励大家放学以后自觉地做上面的题,而且尽可能地多做。每完成1页,在题目后面写上得数,老师就在本子上面盖4个小猫小狗图案的红印章。  凭这些红印章学生可以领到“奖票”。每凑够5张奖票
期刊
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幼教教研员,全国家庭教育先进个人,江苏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    怎样给孩子选择兴趣班?    江苏常州一位家长来信咨询:现在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或是才艺班很多,对家长有着不小的诱惑力。我身边也有不少朋友送孩子去学习。我现在的问题是:是否应该给孩子报兴趣班?兴趣班的内容很多,如美工、芭蕾、小提琴、围棋、钢琴、武术等等,到底选什么内容好呢?  答:1、父母要摆正心态,树立正确的
期刊
按部就班,不让“提前教育”帮倒忙    邓菊花出生在湖北鄂州市华容镇农村,怀有重男轻女思想的父母没有让她上学念书,这成为她一辈子解不开的心结。她曾在心里暗暗发誓:“这辈子不管怎么样,都要让自己的孩子上学念书,并考上大学。”  1991年儿子周洁出生后,邓菊花就开始了对儿子的启蒙教育。那时,她是商场的一名清洁工,丈夫是一名工人,夫妻俩的收入都不高,但对儿子的早期教育却很舍得投入,开发智力的玩具买了一
期刊
林林和父母的关系比较疏远。父母稍微批评两句,他就大吵大闹。特别是上初二以来,青春期叛逆行为更加严重,他很少和父母沟通,父母根本不了解他的想法,亲子之间感情比较冷淡。为此,父母花了不少功夫向家教专家和心理咨询师求教。  咨询师在辅导过程中了解到,林林虽然和父母不亲,但和爷爷奶奶很亲。原来,林林从小就被父母送到爷爷奶奶家养育。爷爷奶奶住在江南一个小镇上,离父母工作的城市50公里。小镇人情味浓,邻里小伙
期刊
新闻回顾:  2010年3月23日7时20分左右,在福建省南平市实验小学门口,一个中年男子拿着刀追杀正在等待进入校园的小学生。短短55秒钟,8条无辜的小生命瞬间夭折。  2009年12月7日晚,湖南省湘乡市育才中学发生一起严重踩踏事件,导致8人死亡、26人受伤。  2009年10-11月,广东省深圳市接连发生3起校园绑架案,除1人被成功解救外,其余两人惨遭杀害。  2009年6月22日,江苏省南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