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计算机产业的兴起带动互联网行业的迅猛发展,互联网为新时代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供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如何抓住这份时代赋予的机遇,并借助互联网的力量,走进学生的思想阵地,转换思政教育思维,构建一个完整健全的互联网时代下的思政教育新体系,值得各个高校及各位思政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思政教育;思想阵地;新体系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截至2020年6月份,我国的网民数量达到了9.40亿,其中学生群体数量位列第一,占比达23.7%[1]。据此,笔者可以得出目前大多数学生依托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微信、QQ、微博、知乎等)来沟通交流、获取信息的结论。因此,高校依托互联网技术,走进学生的思想阵地,将传统的思政教育方式与新时代的互联网与新媒体技术融合,适应时代的发展,增强教育的吸引力与引导性迫在眉睫。
一、目前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现状
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增强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和理想信念,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有力的建设者和扎实肯干的接班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伟大中国梦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然而,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部分高校教育理念传统,思想教育模式单一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是开展思政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新阵地。各高校也已把思想政治教育纳入重点工作中,将思政教育贯穿学生的学习、工作與生活。但目前部分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理念传统、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单薄、互动性较弱等问题,无法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大学生的思想引导作用还有待加强。
(二)忽略学生主体地位,学生思政意识淡薄
学校开设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旨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而在思政教育的教与学过程中,一些高校通常以学校教师、思政辅导员为着力点,通过课堂学习、主题班会、讲座等形式开展。一方面,这些形式的教学往往只强调教师的教,而忽略学生的学,使学生被动接收各类灌输的知识,无法真正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另一方面,部分学生自身的学习意识不足,片面地认为学校开设的各类思政教育活动与自身发展关系不大,不重视思政学习。此外,部分大学生在思想上并不成熟,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并产生抵触心理。
二、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互联网时代,各类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QQ和各类短视频APP、直播APP异军突起,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新生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性格特征以及所处时代也决定了传统思政教育方式转变的必要性。
(一)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机遇
学校可依托互联网并融合一些新媒体平台,开展各种形式的思政教育工作,丰富思政教学内容,优化思政教学手段。教师可以采用更贴近学生性格特点的教学方式,融合线上微课以及线下传统思政教育手段,并结合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时事,以视频、图片等多种载体生动地演示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一种更加直观、更易接受的教学方式,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互联网新媒体作为高校宣传思想教育的新阵地,以其迅速、全面、广泛的特征拓宽了宣传渠道,无形中节约了教育成本,增强了宣传影响力,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通交流,进而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挑战
互联网以其强大的传播功能给学生信息的获得带来了极大的便捷,学生可以通过各类社交媒体平台、微信公众号、新闻网站平台获取海量、及时、全面的信息。然而,互联网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其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1.互联网环境复杂,学生甄别能力受限
互联网环境下信息繁多且杂乱,并掺杂着一些不良信息,这对思想不成熟、价值观尚不稳固、甄别能力有限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与此同时,互联网给学生提供相对宽松的环境,使学生可以通过各类社交平台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果学生缺乏对负面信息的鉴别力,那么极易造成其思想波动,甚至引起网络舆情。这些不稳定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高校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政教育的难度。因此,高校提高学生自身对信息辨别、甄选能力,构造风朗气清的网络环境十分重要。
2.学生主体本位缺失,过分强调硬性数据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界限,没有现实思想政治教育中那么固定与明显,平等、互动性和转化性更为突出[2]。作为接触网络、新知识最多的“网一代”,学生是高校互联网新媒体平台建设中的主要受众人群。目前,高校开展的思政教育工作还是以老师、辅导员作为教育宣传主力军,发布在互联网新媒体平台上的信息很多从教师的角度出发,真正让学生产生兴趣、符合学生自身发展需求,产生想看、想读和想了解的信息不多,难以发挥学生本身的主体地位。此外,一些高校一味追求各类平台的关注度、点击量等,强调外在的表现形式和“显性数据”,而忽略平台本身价值宣传与思想引领的作用。虽然这在短时间内卓有成效,也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但一部分学生在某些考核机制的压力下,只能选择暂时性地关注各类高校公众号、网站等,对公众号、网站推送的信息进行暂时性的阅读学习或“视而不见”,严重影响了融合互联网的高校思政教育新模式作用的发挥。因此,高校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真正融入、参与互联网下的思政教育,并且养成网上浏览的学习习惯,形成长效机制,将思政教育种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真正发挥出网络思政教育的优势。
3.高校专业人员匮乏,制度体系不完善
目前,部分高校在新媒体平台的运用上面临专业人员匮乏、资金不足等情况,因此,对平台的打造、信息的推送比较简单,甚至出现一些生搬硬套的教条内容,缺乏个性化处理,导致学生对此类信息产生疲劳,无法激发点击和阅读兴趣。此外,一些高校缺乏一个科学专业的新媒体团队,其平台网站管理人员都由部门老师、辅导员和学生干部担任。这部分管理人员并未接受过相应的专业培训,对网络舆情的控制、信息筛选、后台操作等处于一个比较生疏被动的状态。同时,一些高校依托互联网、新媒体平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尚处于摸索阶段,相对应的工作制度、考评机制并不完善,导致部分教师、辅导员怠慢这项工作,并产生“只求平稳完成思政教育,不求突破创新教育理念”的想法。这些因素都无法充分体现利用互联网新媒体平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先进性。 三、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模式的创新与思考
互联网强大的内驱力,将在很大程度上指引未来思政教育的方向。因此,高校要学会善用、巧用、实用互联网以及新媒体技术,使其最大限度发挥互联网的价值以及外在影响力。
(一)肃清网络环境,加强宣传引导
高校在借助互联网、新媒体平台的力量来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同时,也应该正视互联网中可能存在的隐患。虽然国家已出台多项网络管理政策来保障构建风朗气清的网络环境,最大程度避免部分不良信息对学生、社会的干扰,但是高校与大学生生活最为密切,其有职责有义务进一步过滤筛选各类不良网络信息,屏蔽一些不当言论、事件,牢牢掌握网络思政教育的话语主导权和思想引领权,让学生接收主流思想、正能量信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强化正向舆论的传播,这有利于为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指明方向。同时,高校还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宣传引导,可以尝试线下主流课堂教育,线上宣傳警示教育相结合的模式,提高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提升学生使用网络的素质素养,从本质上杜绝网络不良风气的散播,让网络思政教育落到实处。
(二)创新教育形式,注重学生本位
基于互联网的强大内驱力以及广泛的影响力,高校可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建立从下往上各个层级如班级、年级、学院、学校的新媒体思想宣传阵地,融合集体的思政教育力量,加强引导责任制,逐级审核,逐级递交,避免因断层未能发挥新媒体平台该有的影响力。此外,高校还能通过创新教育模式,注重学生的本位性,引入大学生感兴趣、喜闻乐见的事件,采用易于接受的教育形式,图文声并茂,使得学生充分参与网络思政教育活动,发挥同学影响同学,同学带动同学的作用,让学生想说,敢说,有话说,有渠道说。同时,高校也可以创新互联网教育思维,以互联网新媒体平台为着力点,构建多个特色功能模块,包含网络思政、沟通交流、娱乐时间、思政专题小游戏、问答、榜样作用等。最后,高校可加强对学生的宣传引导,为学生推荐主流媒体报纸公众号、官方微博、APP等(如《人民日报》、人民网、学习强国等),让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接收主流思想的熏陶,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三)建设专业团队,完善工作制度
高校首先需要转变互联网平台管理者的思想观念,让小部分未能转变观念的平台管理者充分意识到平台管理、信息发布、内容审核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责任意识,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同时,高校可以通过积极组织开展专业培训,包括网络舆情处理、危机突发事件处理、网络思政教育技巧与创新等,进一步提高网络思政教育的成效和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其次,高校还可以建立协调的互联网新媒体工作机制,加大对新媒体平台的资金投入,引进新媒体技术专业人才、文案编辑创意人才等,以网络思政教育内容为引擎,发动网络思政平台专业管理人员与创意文案编辑人才和思政教育工作者、学生干部的协同合作,形成合力,构建起一支战斗力强、科学专业的网络思政教育新媒体队伍。最后,高校可以通过建立详细的工作责任制,使网络思政教育相关的工作人员明确分工与职责,各司其职,更有利于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高校只有稳步推进各类专业人才融合,厘清相关人员的工作职责,构建考核考评机制,才能让网络思政教育的作用达到最大化。
四、结语
要做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需要各方人员与时俱进,增强互联网思维,依托互联网平台,巧用新媒体技术,组建专业团队,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当下,开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推动信息技术与思政教育工作融合,增强网络思政教育的时代性与感染力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20.
[2]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思政教育;思想阵地;新体系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截至2020年6月份,我国的网民数量达到了9.40亿,其中学生群体数量位列第一,占比达23.7%[1]。据此,笔者可以得出目前大多数学生依托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微信、QQ、微博、知乎等)来沟通交流、获取信息的结论。因此,高校依托互联网技术,走进学生的思想阵地,将传统的思政教育方式与新时代的互联网与新媒体技术融合,适应时代的发展,增强教育的吸引力与引导性迫在眉睫。
一、目前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现状
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增强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和理想信念,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有力的建设者和扎实肯干的接班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伟大中国梦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然而,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部分高校教育理念传统,思想教育模式单一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是开展思政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新阵地。各高校也已把思想政治教育纳入重点工作中,将思政教育贯穿学生的学习、工作與生活。但目前部分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理念传统、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单薄、互动性较弱等问题,无法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大学生的思想引导作用还有待加强。
(二)忽略学生主体地位,学生思政意识淡薄
学校开设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旨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而在思政教育的教与学过程中,一些高校通常以学校教师、思政辅导员为着力点,通过课堂学习、主题班会、讲座等形式开展。一方面,这些形式的教学往往只强调教师的教,而忽略学生的学,使学生被动接收各类灌输的知识,无法真正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另一方面,部分学生自身的学习意识不足,片面地认为学校开设的各类思政教育活动与自身发展关系不大,不重视思政学习。此外,部分大学生在思想上并不成熟,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并产生抵触心理。
二、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互联网时代,各类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QQ和各类短视频APP、直播APP异军突起,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新生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性格特征以及所处时代也决定了传统思政教育方式转变的必要性。
(一)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机遇
学校可依托互联网并融合一些新媒体平台,开展各种形式的思政教育工作,丰富思政教学内容,优化思政教学手段。教师可以采用更贴近学生性格特点的教学方式,融合线上微课以及线下传统思政教育手段,并结合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时事,以视频、图片等多种载体生动地演示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一种更加直观、更易接受的教学方式,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互联网新媒体作为高校宣传思想教育的新阵地,以其迅速、全面、广泛的特征拓宽了宣传渠道,无形中节约了教育成本,增强了宣传影响力,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通交流,进而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挑战
互联网以其强大的传播功能给学生信息的获得带来了极大的便捷,学生可以通过各类社交媒体平台、微信公众号、新闻网站平台获取海量、及时、全面的信息。然而,互联网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其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1.互联网环境复杂,学生甄别能力受限
互联网环境下信息繁多且杂乱,并掺杂着一些不良信息,这对思想不成熟、价值观尚不稳固、甄别能力有限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与此同时,互联网给学生提供相对宽松的环境,使学生可以通过各类社交平台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果学生缺乏对负面信息的鉴别力,那么极易造成其思想波动,甚至引起网络舆情。这些不稳定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高校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政教育的难度。因此,高校提高学生自身对信息辨别、甄选能力,构造风朗气清的网络环境十分重要。
2.学生主体本位缺失,过分强调硬性数据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界限,没有现实思想政治教育中那么固定与明显,平等、互动性和转化性更为突出[2]。作为接触网络、新知识最多的“网一代”,学生是高校互联网新媒体平台建设中的主要受众人群。目前,高校开展的思政教育工作还是以老师、辅导员作为教育宣传主力军,发布在互联网新媒体平台上的信息很多从教师的角度出发,真正让学生产生兴趣、符合学生自身发展需求,产生想看、想读和想了解的信息不多,难以发挥学生本身的主体地位。此外,一些高校一味追求各类平台的关注度、点击量等,强调外在的表现形式和“显性数据”,而忽略平台本身价值宣传与思想引领的作用。虽然这在短时间内卓有成效,也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但一部分学生在某些考核机制的压力下,只能选择暂时性地关注各类高校公众号、网站等,对公众号、网站推送的信息进行暂时性的阅读学习或“视而不见”,严重影响了融合互联网的高校思政教育新模式作用的发挥。因此,高校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真正融入、参与互联网下的思政教育,并且养成网上浏览的学习习惯,形成长效机制,将思政教育种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真正发挥出网络思政教育的优势。
3.高校专业人员匮乏,制度体系不完善
目前,部分高校在新媒体平台的运用上面临专业人员匮乏、资金不足等情况,因此,对平台的打造、信息的推送比较简单,甚至出现一些生搬硬套的教条内容,缺乏个性化处理,导致学生对此类信息产生疲劳,无法激发点击和阅读兴趣。此外,一些高校缺乏一个科学专业的新媒体团队,其平台网站管理人员都由部门老师、辅导员和学生干部担任。这部分管理人员并未接受过相应的专业培训,对网络舆情的控制、信息筛选、后台操作等处于一个比较生疏被动的状态。同时,一些高校依托互联网、新媒体平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尚处于摸索阶段,相对应的工作制度、考评机制并不完善,导致部分教师、辅导员怠慢这项工作,并产生“只求平稳完成思政教育,不求突破创新教育理念”的想法。这些因素都无法充分体现利用互联网新媒体平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先进性。 三、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模式的创新与思考
互联网强大的内驱力,将在很大程度上指引未来思政教育的方向。因此,高校要学会善用、巧用、实用互联网以及新媒体技术,使其最大限度发挥互联网的价值以及外在影响力。
(一)肃清网络环境,加强宣传引导
高校在借助互联网、新媒体平台的力量来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同时,也应该正视互联网中可能存在的隐患。虽然国家已出台多项网络管理政策来保障构建风朗气清的网络环境,最大程度避免部分不良信息对学生、社会的干扰,但是高校与大学生生活最为密切,其有职责有义务进一步过滤筛选各类不良网络信息,屏蔽一些不当言论、事件,牢牢掌握网络思政教育的话语主导权和思想引领权,让学生接收主流思想、正能量信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强化正向舆论的传播,这有利于为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指明方向。同时,高校还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宣传引导,可以尝试线下主流课堂教育,线上宣傳警示教育相结合的模式,提高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提升学生使用网络的素质素养,从本质上杜绝网络不良风气的散播,让网络思政教育落到实处。
(二)创新教育形式,注重学生本位
基于互联网的强大内驱力以及广泛的影响力,高校可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建立从下往上各个层级如班级、年级、学院、学校的新媒体思想宣传阵地,融合集体的思政教育力量,加强引导责任制,逐级审核,逐级递交,避免因断层未能发挥新媒体平台该有的影响力。此外,高校还能通过创新教育模式,注重学生的本位性,引入大学生感兴趣、喜闻乐见的事件,采用易于接受的教育形式,图文声并茂,使得学生充分参与网络思政教育活动,发挥同学影响同学,同学带动同学的作用,让学生想说,敢说,有话说,有渠道说。同时,高校也可以创新互联网教育思维,以互联网新媒体平台为着力点,构建多个特色功能模块,包含网络思政、沟通交流、娱乐时间、思政专题小游戏、问答、榜样作用等。最后,高校可加强对学生的宣传引导,为学生推荐主流媒体报纸公众号、官方微博、APP等(如《人民日报》、人民网、学习强国等),让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接收主流思想的熏陶,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三)建设专业团队,完善工作制度
高校首先需要转变互联网平台管理者的思想观念,让小部分未能转变观念的平台管理者充分意识到平台管理、信息发布、内容审核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责任意识,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同时,高校可以通过积极组织开展专业培训,包括网络舆情处理、危机突发事件处理、网络思政教育技巧与创新等,进一步提高网络思政教育的成效和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其次,高校还可以建立协调的互联网新媒体工作机制,加大对新媒体平台的资金投入,引进新媒体技术专业人才、文案编辑创意人才等,以网络思政教育内容为引擎,发动网络思政平台专业管理人员与创意文案编辑人才和思政教育工作者、学生干部的协同合作,形成合力,构建起一支战斗力强、科学专业的网络思政教育新媒体队伍。最后,高校可以通过建立详细的工作责任制,使网络思政教育相关的工作人员明确分工与职责,各司其职,更有利于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高校只有稳步推进各类专业人才融合,厘清相关人员的工作职责,构建考核考评机制,才能让网络思政教育的作用达到最大化。
四、结语
要做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需要各方人员与时俱进,增强互联网思维,依托互联网平台,巧用新媒体技术,组建专业团队,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当下,开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推动信息技术与思政教育工作融合,增强网络思政教育的时代性与感染力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20.
[2]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