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不仅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更是人一生中不可缺少的精神。因此,数学作为基础学科,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心血,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以及主動性,这样才能促使学生掌握创新能力。本文旨在提出几点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初中数学 创新精神 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7.059
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学生没有创新精神,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就无法开展,即使开展也得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初中数学阶段,教师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解题思路,更要让学生学会数学思想,同时培养其创新能力,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无论从哪一角度来看,教师都应该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融入启发式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掌握自主认知数学知识的能力。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讨,旨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创新能力。
一、自由式教学方式
自由式教学方式要求学生从传统的被动式学习,变为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独立学习。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提前预习课程内容达到自由式教学方式,目的是让学生有学习新知识的精神准备,同时引发思考。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课程内容,可以找到自己不会的知识点,通过查阅资料和分析,可以自己解决相关问题。若问题依旧没有解决,在课堂上教师讲解时,学生可以重点学习自己有疑问的知识点,若依旧不能很好的掌握该知识点,可以通过课下与同学、教师交流,直到问题全部解决。学生通过预习课程、查阅资料、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整个过程,能够完善自己的知识框架,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成功的培养了自己的自学能力,大大提高了自己的创新能力。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在关键时刻给学生提示,保持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一系列的学习过程中学有所得。
二、探究式教学方式
教师采用探究式教学方式时,可以推行小组讨论制。教师可以将班级中同学进行分组,分组时注意组内成员应该既有成绩较差的同学,也要有成绩较好的同学,切忌成绩相仿的同学扎推。在小组探讨时,应该由成绩较好的学生带动成绩较差的学生学习。教师在课堂上也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积极展开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积极发言。通过不同学生思维的碰撞,让学生们了解到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加深学生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也能让学生们充分展开想象力,从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但使用这种学习方法,教师的课堂安排十分重要。首先,课堂时间为40多分钟,老师要注意掌握讨论的时间,讨论时间太短,学生无法通过讨论得出结论,讨论时间太长,又容易让学生分散精力在与课程无关的问题上。其次,教师在分组时,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以及其他非智力因素,让学生在平等的讨论环境中进行讨论,这样才能达到分组讨论的效果,让成绩比较差的同学在一定程度上理解知识,也可能提出很新奇有趣的观点,精彩的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三、发明式教学方式
为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还可以使用发明式的教学方式。该方式要求教师对授课的相关知识提出疑问,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思考后,针对该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用自己的语言在课堂上发言。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占据课堂上的主动性,通过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回答,教师不仅能够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一步提出更好的教学措施,同时也能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激发自己的创造性,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同时,该方法也可用于课下,教师提出问题,留作作业让学生进行思考,搜集资料,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也可以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效果。
教师在使用该方法时要多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有的学生虽然心里有答案,但是因为“害怕出错”“怕被同学嘲笑”等情绪,不敢提出自己的看法。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要多用鼓励的语言,引导学生讲出自己心中所想,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培养创新能力。
四、体验式教学方式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还可以用体验式的教学方式。很多数学问题广泛存在于实际生活中,教师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该知识。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一种教学情境,并融入动手实践,同时提供思考的空间,这样经由老师引导,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的方法,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种体验式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实践,该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更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有效的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例如,教师在教“正方体展开图”时,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动手实践,通过不同的裁剪正方体的方式,得到不同的正方体展开图。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经过自己动手以及激烈的讨论,最终会得出正方体有11种展开图,其中“中间四联方,两侧各有一个”的正方体展开图有6种;“中间三联方,两侧各有一、两个”的正方体展开图有3种;“中间两连方,两侧各有两个的”正方体展开图只有一种;“两排各有三个”的正方体展开图只有一种。教师通过体验式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的记住正方体展开图这个知识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获得了一种新的解题思路。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的深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广大教师研究的重点。传统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的千篇一律导致教学方式大同小异,学生很难在传统固有教学模式中激发创新精神,培养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自己获得知识,不必将所有的知识须臾传授给学生,应当让学生在自我摸索中找到掌握知识的过程。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教师也不能完全放手不管,应当在学生自主认知知识的过程中加以引导,减少自我摸索的难度,让学生保持自主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在快乐中学习数学,在愉快的环境中获得成长。但教师想要在短期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不可能的,需要教师长时间循序渐进的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改革,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学生才能在其中获得提高。
综上所速,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知识教学创新是符合当下社会乃至未来社会发展要求的,为此,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以及相关专家、学者应当共同努力,进一步完善数学教育模式,不断促进数学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 创新精神 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7.059
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学生没有创新精神,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就无法开展,即使开展也得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初中数学阶段,教师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解题思路,更要让学生学会数学思想,同时培养其创新能力,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无论从哪一角度来看,教师都应该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融入启发式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掌握自主认知数学知识的能力。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讨,旨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创新能力。
一、自由式教学方式
自由式教学方式要求学生从传统的被动式学习,变为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独立学习。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提前预习课程内容达到自由式教学方式,目的是让学生有学习新知识的精神准备,同时引发思考。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课程内容,可以找到自己不会的知识点,通过查阅资料和分析,可以自己解决相关问题。若问题依旧没有解决,在课堂上教师讲解时,学生可以重点学习自己有疑问的知识点,若依旧不能很好的掌握该知识点,可以通过课下与同学、教师交流,直到问题全部解决。学生通过预习课程、查阅资料、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整个过程,能够完善自己的知识框架,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成功的培养了自己的自学能力,大大提高了自己的创新能力。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在关键时刻给学生提示,保持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一系列的学习过程中学有所得。
二、探究式教学方式
教师采用探究式教学方式时,可以推行小组讨论制。教师可以将班级中同学进行分组,分组时注意组内成员应该既有成绩较差的同学,也要有成绩较好的同学,切忌成绩相仿的同学扎推。在小组探讨时,应该由成绩较好的学生带动成绩较差的学生学习。教师在课堂上也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积极展开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积极发言。通过不同学生思维的碰撞,让学生们了解到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加深学生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也能让学生们充分展开想象力,从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但使用这种学习方法,教师的课堂安排十分重要。首先,课堂时间为40多分钟,老师要注意掌握讨论的时间,讨论时间太短,学生无法通过讨论得出结论,讨论时间太长,又容易让学生分散精力在与课程无关的问题上。其次,教师在分组时,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以及其他非智力因素,让学生在平等的讨论环境中进行讨论,这样才能达到分组讨论的效果,让成绩比较差的同学在一定程度上理解知识,也可能提出很新奇有趣的观点,精彩的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三、发明式教学方式
为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还可以使用发明式的教学方式。该方式要求教师对授课的相关知识提出疑问,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思考后,针对该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用自己的语言在课堂上发言。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占据课堂上的主动性,通过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回答,教师不仅能够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一步提出更好的教学措施,同时也能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激发自己的创造性,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同时,该方法也可用于课下,教师提出问题,留作作业让学生进行思考,搜集资料,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也可以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效果。
教师在使用该方法时要多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有的学生虽然心里有答案,但是因为“害怕出错”“怕被同学嘲笑”等情绪,不敢提出自己的看法。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要多用鼓励的语言,引导学生讲出自己心中所想,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培养创新能力。
四、体验式教学方式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还可以用体验式的教学方式。很多数学问题广泛存在于实际生活中,教师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该知识。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一种教学情境,并融入动手实践,同时提供思考的空间,这样经由老师引导,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的方法,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种体验式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实践,该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更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有效的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例如,教师在教“正方体展开图”时,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动手实践,通过不同的裁剪正方体的方式,得到不同的正方体展开图。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经过自己动手以及激烈的讨论,最终会得出正方体有11种展开图,其中“中间四联方,两侧各有一个”的正方体展开图有6种;“中间三联方,两侧各有一、两个”的正方体展开图有3种;“中间两连方,两侧各有两个的”正方体展开图只有一种;“两排各有三个”的正方体展开图只有一种。教师通过体验式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的记住正方体展开图这个知识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获得了一种新的解题思路。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的深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广大教师研究的重点。传统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的千篇一律导致教学方式大同小异,学生很难在传统固有教学模式中激发创新精神,培养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自己获得知识,不必将所有的知识须臾传授给学生,应当让学生在自我摸索中找到掌握知识的过程。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教师也不能完全放手不管,应当在学生自主认知知识的过程中加以引导,减少自我摸索的难度,让学生保持自主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在快乐中学习数学,在愉快的环境中获得成长。但教师想要在短期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不可能的,需要教师长时间循序渐进的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改革,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学生才能在其中获得提高。
综上所速,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知识教学创新是符合当下社会乃至未来社会发展要求的,为此,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以及相关专家、学者应当共同努力,进一步完善数学教育模式,不断促进数学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