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中国科技城沃土 绽放高校新时代光芒

来源 :世界教育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lo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西南科技大学是四川省唯一一所四川省人民政府分别与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双共建的高校,是国家重点建设的西部14所高校之一。学校始终坚持走内涵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的道路。1993年,学校创造性地提出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体制机制,被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国务院原副总理李岚清同志誉为“西南工学院模式”。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学校依托董事会办学体制优势,与在绵国防科研院所和军民融合企业深度合作,成为绵阳科技城推动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一张名片。为深入了解西南科技大学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成就,本刊对该校校长董发勤教授进行了专访。
  一、西南科技大学和绵阳科技城相生相伴,是紧密的发展共同体
  《世界教育信息》:尊敬的董校长,您好!很高兴您能够接受我刊的专访。众所周知,绵阳是一座科技之城。西南科技大学和城市之间是如何共同发展的?
  董发勤:“城市因大学而名,大学因城市而盛”。西南科技大学和绵阳科技城相生相伴,是紧密的发展共同体。200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在绵阳建设中国科技城的重大战略决策。西南科技大学从组建成立之时起就肩负着为绵阳科技城建设提供人才支撑、智力支持和科技创新的独特历史使命。我們始终扎根绵州大地,不断深化校地合作,依托、放大并不断创造比较优势,助力科技城创新创业蓬勃发展、经济社会全面腾飞。
  一是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培养科技城建设急需的中高端人才。近年来,学校积极对接绵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大力实施“学科性工程”,持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为科技城建设培养输送了1万多名各类人才。坚持需求牵引、创新驱动和资源共享,联合培养适应民族工业发展需求和支持绵阳市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的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学校省部共建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技城高教联盟等平台,丰富了学校成建制为科技城培养军民融合中高端人才、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急需人才的路径和体系。
  二是发挥人才资源优势,提供科技城高质量发展的智力支持。学校特色新型高端智库作为政府“第四部门”和“外脑”,在科技城发展战略、政策体制改革、经济预测管理与评价、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等方面做了大量有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和创新性的研究。学校专家、人大/政协代表在绵阳“东进南拓西延北展”的全域加快发展布局、科教强市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等科学决策中发挥了重要建言资政功能。与长虹、九洲等10余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机制,学校专家教授数百人次为企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和培训服务。
  三是发挥知识创新优势,提升科技城区域创新的动力源泉。绵阳国防科技资源富集,承担着建设一颗巨大的“经济原子弹”的重任。学校以创新机制支持为先导,“产学研与区域联合办学体制”天然地成为促进科技城区域创新的发动机。以创新基地建设为抓手,依托西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市校共建四川省军民融合研究院等平台优势,大力促进科技创新创业和成果转化,已累计孵化培育科技型中小微企业203家。以创新融合发展为动力,学校调整校内外科研平台布局,系统研究嫘祖文化、三国文化、汉唐文化,弘扬三线建设历史文化和科技创新文化,为绵阳文旅融合等产业发展作出了贡献。校地双方积极探索“知识创新驱动 核心主导 共建共享”的协同创新模式,以西南科技大学为核心、绵阳教育园区为阵地、教育和创新产业链为纽带,共同打造创新主体集群、创新要素集聚、创新文化集中的环西南科大创新经济圈。
  当前,绵阳正全力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按照省委部署加快发展,提出了“一个目标、六大工程”的《科技城加快发展行动方案》,通过培育创新主体、营造创新生态、激发创新活力、壮大创新产业、深化开放合作和优化发展环境,着力把科技城打造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试验田、军民融合创新的排头兵和西部地区发展的增长极”。作为科技城重要的创新主体之一,我们将继续和绵阳市委市政府一道,努力把学校知识创新资源的潜力快速转化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力。
  二、学科专业一体化、“共建 产学研”联动、校内外多主体协同培养创新人才
  《世界教育信息》: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学校有哪些举措?
  董发勤:创新人才培养至少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培养创新型人才;二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学校着力培养品德优良、身心健康、基础宽厚、专业扎实、视野宽广,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我们坚持涤故更新、与时偕行,持续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改革向纵深发展,形成了比较典型的经验。
  一是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夯实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将学科专业同规划、同建设,形成高水平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优化本科专业和硕博士学位点的结构与布局,在先进材料、环境资源、信息与控制、装备制造、现代农业与生物等领域形成了优势特色学科。建成四川省“双一流”建设学科群2个,国防科工局国防特色学科方向5个,省级重点学科11个。深化本科专业供给侧改革,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健全动态调整机制。优势特色专业达到27个,一批专业入选五星级专业或进入全国排名前20%。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5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进入“第一方阵”。17个专业成为首批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二是“共建 产学研”联动丰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先后进行了8次重大教育教学改革,逐步形成了“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军民融合”“校际联合”的多元人才培养机制。汇聚校内外高水平科研单位、科研平台和高校联合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与长虹、九洲等大中型企业联合培养复合型人才;协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培养战略急需军民两用型人才;实施“跨文化联合校园合作培养计划”,与30多所国(境)外大学联合培养文化多元型人才,招收欧美、“一带一路”沿线等30多个国家的600余名留学生来校学习。贯彻“学生中心”教育理念,开展大类培养和大类招生,构建“基础稳、专业强、素质高”的大类培养体系。   三是校内外多主体协同彰显“三全育人”特色。我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凝聚校内外“系统教育力”,构建“立德树人”和“三全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早在2004年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出台之后,学校就探索构建了学生教育管理、教学管理、招生就业、安全保卫、后勤服务等部门联动的“大学工平台”,强化辅导员、班主任、教师、导师、政工干部、后勤管理服务队伍六大主体共育,注重“制度与平台建设”“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理论教育与实践训练”“育心育德与全人发展”“保障型资助与发展型资助”“文化熏陶与教育引领”“教书育人与管理服务育人”七个方面协同,凝聚育人合力。打造“科大青课”等特色思政教育平台,实施好青马工程和“十大育人计划”。学校还将三全育人主体拓展延伸到董事单位名家大师,把“新生同上爱国主义教育课”“两弹一星精神院士大讲堂”等活动贯穿于入学教育到毕业教育的全过程。近年来,学校思政教育工作多次获得教育部、团中央等表彰;被教育部评为2017年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我校教师在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中获奖位列全国第一。学生职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5.58%,名列全省第一。
  三、依托比较优势,探索科教融合、
  军民融合、产教融合育人模式
  《世界教育信息》:作為中西部理工科强校,学校在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方面做了哪些探索?
  董发勤:依托“局省共建”“省部共建”“董事会共建”“对口支援”四位一体的体制机制比较优势,学校在科教融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军民融合中高端人才,产教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方面做了大量实践探索。
  第一,坚持校内高水平科教资源多维引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学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共建实验室等高水平科研平台全部面向本科生、研究生开放,鼓励导师或班主任带领学生参与课题研究、进入科研团队,支持科研成果进教材、进课堂等,教学、科研、实践有机结合。推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依托重点学科和优势特色专业,成立了“大数据可视化”“物联网应用技术”“拉美复合型”等创新实践班、科研训练班和拔尖人才培养班29个,努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创造能力,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和解决“卡脑子”问题,勇担建设科技强国时代使命。其中,以省重点实验室为依托的“智能机器人”创新班近10年来荣获省级以上各类奖项近400项,先后成功处理了河南杞县和广东番禺辐照卡源事故。
  第二,稳固与超一流科研院所高端协同,培养军民两用技术人才。探索形成了“政府主导,军地协调,多方联动”的军民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学校4个学科方向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大校教学团队”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定期到学校授课。军地共同构建“基础认知—工程训练—综合应用—探索创新”递进式实践育人体系,面向国防军工人才特殊需求实现个性化、订单式和模块化人才培养。校院(所、中心)建立了“学科共建,人才互聘,平台共用,协同创新,文化共融”的长效运行机制,共建共享实验室47个、总资产超过4亿元。聘请22位院士在内的400多名军工科研院所高水平研究人员或高级工程师担任特聘教授、兼职教授。持续选送一批骨干教师到中核404、504、821厂等国防军工单位挂职顶岗锻炼。
  第三,深化与超大型行业企业双向交互,培养复合型人才。学科与行业实现“无缝链接”,在工程、法学、新闻传播、农林等重点领域,建立学校与行业平台、企事业单位协同育人模式。建成建材、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土建、农业等7个国家级、11个省级“卓越计划”专业,成为行业卓越工程师摇篮。打通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和人才培养融入地方经济建设的“双通道”,与长虹电子集团、九洲电器集团、铁骑力士集团等打造“长虹班”“工程力学班”等高质量复合型人才培养平台。建立专兼结合“双师型”教师队伍,实施“产业教授”计划、创业导师计划,百余名行业精英和企业高端人才向学校集智。
  基于教学相长的循环提升,学校首次跻身中国内地高校自然指数排名百强,位列全国第96名,名列全国高校教师教学竞赛第41位。
  四、以加快学科专业建设、协同育人深度发展、需求牵引和个性化培养举措,全力推进新工科建设
  《世界教育信息》: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教育部推动了“新工科”建设。作为行业共建强校,谈谈您的见解和学校的规划。
  董发勤:新一轮科技革命引领科学发展进入新的大科学时代,科技创新多元深度融合,催生了科技创新的大数据研究范式革命。而颠覆性创新可能以革命性方式对传统产业产生“归零效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将推动产业在物联网、人工智能、混合现实等领域取得突破和变革。作为双共建高校,我们的使命就是为满足科技创新的需求,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引领科技发展、产业变革培养更多人才,既要注重培养学生解决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时代背景下的本专业领域复杂问题的能力,又强调培养学生使用现代工具和手段的能力,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多行业共享与协作的能力。
  教育部“新时代高教40条”从七个方面明确了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主要任务和重点举措,“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也对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作出了规划。面对“四新”建设,我们必须主动求变、“滚石上山”。2019年,学校制定了“一流本科教育2025行动计划”,提出要实现一个总目标,提升两方面能力,建成6大体系,推进20项重点任务。新工科既包括新的工科专业,又包括工科的新要求,我们将从三个重要方面深入推进。一是加快学科专业建设。变学科导向为产业需求导向,破除专业分割壁垒、进行跨界交叉融合,推进新的工程教育,以新理念、新方法,促进现有专业转型升级、改革和动态调整;同时坚持新工科教育,布局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制造、储能科学与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民生急需相关专业。2020年学校成功增设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科学与技术两个新专业,正在筹建人工智能研究院,逐渐完备中高端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二是推进协同育人深度发展。统筹科研平台和教学平台建设,改革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深度实现科教协同、产教协同、军民协同育人,引导推动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三是需求牵引,个性化培养。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和区域支柱产业需求,加快形成“学科—专业”“本科—硕士—博士”“招生—培养—就业”的联动互馈机制,培养具有更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专业人才。   “世界上唯一的不变是变化本身”,未来我们要在巩固建材、农业和国防军工等学校传统优势学科基础上,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挑战,加快智慧农业、应急管理、媒体融合与传播、养老服务管理等新农科、新文科建设,着力发现、培养、汇聚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五、制定“三步走”战略,
  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
  《世界教育信息》:请您就学校未来的发展做一下展望。
  董发勤:我们理性清晰地认识到学校发展还存在一些亟待破解的矛盾和风险,面临内部补齐短板和外部突破局限的双重任务。新时代,学校制定了“三步走”战略,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十四五期间,我们将系统实施八大工程。全面推进人才培养质量工程,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精准实施学科发展聚变工程,打造学科群和学科链、学科高原和学科高峰,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协同交融的学科体系。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升级工程,建设学术科研特区,提升科技创新能级,构建面向国家战略、学术前沿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科研创新体系。持续推进人才队伍领航工程,完善实施龙山人才强校计划,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教师队伍。积极推进社会服务倍增工程,打造一批协同创新平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和特色高端智库,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的支撑能力。主动实施开放合作深化工程,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探索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形成高水平开放办学和深层次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加快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民族区域传统文化,传承学校精神,凝聚文化育人合力。稳步推进内部治理改革工程,优化组织管理、绩效管理和制度设计,建设智慧校园和辅助决策支持系统,构建角色治理、制度治理和智能治理联动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和大学治理的未来演变,我们将进一步传承和弘扬“艰苦奋斗、拼搏创新”的西南科技大学精神,总结思考和改进提升,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学校事业发展,实现两不误,奋力夺取双胜利。我们一定牢記爱国强国初心,勇担立德树人使命,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努力为实现中国(绵阳)科技城加快发展,为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建成教育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矢志不移贡献西南科技大学智慧与力量。
  编辑 吕伊雯
其他文献
编者按:在知识经济时代,作为与产业发展联系相对紧密的职业教育近年来成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2010年,OECD发布了《为工作而学——OECD关于职业教育与培訓的述评政策报告》,主要针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职业指导、职业教育机构教师与培训者的培养机制、工作场所学习、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2010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
据日本文部科学省官网2019年11月21日消息,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初等中等教育分科会于当天召开了第五次特別部门会议,提出将校园信息通信技术(ICT)环境建设作为国家项目推进,并发布了该项目的进度表。  会议草案指出,ICT等先进技术能减少时间、空间的制约;通过共享资源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需要特别支援的学生和外国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实现最优的个性化学习。目前,日本学校信息化建设落后,且存在较
2016年2月1日,经合组织(OECD)发布了题为《全民能力建设:英国概览》(Building Skills for All: A Review of England)的研究报告。基于2012年的数据,该报告指出英国16~19岁青少年的识字与数学能力在23个发达国家成员国中排名垫底。其中,识字能力排第23位,数学能力排第22位。有趣的是,研究显示,在OECD成员体已退休和即将退休的人群中,英国相同
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官网2018年6月15日消息,OECD发布《2018年学校用户调查》(OECD School User Survey 2018)报告。报告指出,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地方,也是工作场所。人们希望在学校大楼里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的学习社区,以满足来自家长、学区乃至整个社会越来越高的期望,但这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要正确应对这一问题,教师需要投入更多时间进行同行学习、指导、专业
据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协会(EDUCAUSE)官网2020年1月27日消息,EDUCAUSE于当日发布《2020年十大信息技术议题:向数字化转型》(Top 10 IT Issues,2020:The Drive to Digital Transformation Begins)报告。  这十大议题分别是:信息安全战略——制定基于风险的安全战略,有效地发现、应对和防止安全威胁和挑战;隐私——保障机构成
摘 要:20世纪90年代,高校书院制度在我国兴起,学生可以在课堂以外与导师沟通和学习;师生居住在书院并参与各类型的活动,担当不同的角色,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文章以澳门大学蔡继有书院为例,探讨住宿式书院如何以人为本,利用不同教师的专长和背景,结合住宿式书院特色,建构出具有现代性、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师生关系,同时探讨住宿式书院导师和学生的角色、专业课程与住宿式书院课程的师生关系比较以及
德国北威州创新、科学和研究部长舒尔茨指出,数据为人类生活打开便捷之门,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安全挑战,应对这一挑战的核心是安全的信息系统和程序。对此,亟需在经济高速发展和工业4.0背景下,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北威州为此举办了一场“数字安全”的竞赛。  专业博士生培养计划和组建4个专业研究小组方案在此次竞赛中脱颖而出,博士生培养计划和组建小组的目标是培养信息技术安全新生力量,促进信息技术安全保障。这是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2018年4月17日报道,随着全球化、数字化以及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社会的重大转变,需要制定教育政策帮助儿童、青年和成人面对不确定和不断变化的未来。在这一背景下,UNESCO和全球19个主要经济体的代表们于2018年4月12-13日参加了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举办的二十国集团(G20)会议,讨论如何推进公共政策,激发人们潜能,应对未来工作。  参会者提出的问题包括:如何实现所有公
近日,英国私立学校委员会(Independent Schools Council,ISC)研究所发布《2018年国际学校市场全球报告》(Global Report on the International Schools Market)。报告显示,全球目前共有9605所以英语为教学语言的国际学校,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3%,并在过去5年中实现了近6%的复合年增长率。  迪拜拥有306所国际学校,占据
2016年7月22日,美国联邦教育部在其网站公布了即将出台的一项关于规范远程教育的新规草案,并开始对此征求公众意见。  根据新规草案要求,远程教育机构在其总部所在地之外的州或在外国招收当地学生时,如果该州或该国对远程教育的开设有所规定,则该教育机构应在获得该州或该国的批准并满足相关规定后,才可获得联邦政府的学生助学金。  2006年,美国国会废除了关于接受远程教育的学生不能获得联邦学生助学金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