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现实“语言”创造影像冲击力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_three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杨德铭看来,“经济体系”一直是人类文明中最有趣的发明之一,它由人类一手由以物易物慢慢发展而成,到现在这庞然大物却长大到人类根本无法驾驭它;犹如大自然的威力一样,人们不时便会受到它的攻击和侵扰。金融“风暴”和金融“海啸”两个名词起得真好,这正反映了它跟大自然根本没有两样,面对灾祸我们完全束手无策:只能灾后补救,却不能事前防备。
  金融海啸是百年一遇的人为灾祸,影响力扩散至各行各业各人,在香港影响尤盛。杨德铭早有计划要记录这大时代下的香港生活,却一直找不到合适的题材。直至有一天经过铜锣湾的过海隧道口,惊见一幅完全雪白空无的巨型广告板,上面一点广告的字眼和图像都没有,超现实之余才醒觉这正是金融海啸的威力吧!“没有公司再肯卖这么昂贵的广告,它们根本没这么多资金。或者是我大惊小怪,但我从未见过红隧口的广告版会空白的,这是卖广告的黄金热点呀!于是赶紧拍摄下来。”杨德铭说,“本以为这只是偶然事件,怎料在不同地方陆续出现类似的大型空白广告板,彷佛是一连串的白色恐怖事件,结果造就了这一辑《没有广告的广告板》。”
  拍摄上,由于空白广告板给杨德铭非常超现实的感觉,所以他也以超现实的构图和形式来表现它们:“广告板不同于一般全景式的记录,可以是局部的,也可能只是构图或线条的一部分,有些甚至融入背景里去了。照片的超现实和荒谬感,正让我们反省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奇怪的事发生吧。”
  
  摄影师简介:杨德铭,2000年香港中文大学新闻及传播学院毕业后加入摄影记者行列,曾任雜志图片编辑、路透社及经济日报摄影记者,中文大学及珠海书院新闻摄影课程兼任讲师,曾任香港摄影记者协会主席。今年集中尝试新闻摄影以外的创作可能,希望从摄影记者变身为摄影作者。现于伦敦大学金匠学院修读“影像及传播”硕士。
其他文献
编者按:《窗》系列作品是香港商业摄影师张益平的一组湿版摄影作品。80年代初开始走上摄影及广告之路的张益平,一直从事严谨的产品类拍摄,从胶片到数码,见证了商业摄影在香港几十年来的变化。随着生活节奏的持续加快,张益平眼中的产品类商业摄影已经越来越缺少耐人寻味的创意,更多只是产品的展示和直观表现。他将这种惋惜之情表现在自己的《窗》系列作品中,借棕色色调和湿版摄影的手法,用人生与四季变化相比较,表达自己对
期刊
水作为摄影的主题充满多样性和挑战性,本期《实用摄影》在长达18页的专题中介绍了15种技术和技巧来应对大多数的拍摄可能。无需特殊的设备,你只需要准备好数码单反相机和一些不同的镜头即可。本期专题由Ed Godden和Andrew James为你提供拍摄水的指导。    1. 溅起的水珠  溅起的水滴在肉眼看来也许并不精彩,但是当你拍摄近距离特写时,却可以创造出令人惊奇的影像。拍摄方法如下:  1)在保
期刊
今年67岁的钱海皓中将,几年前从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位置上退下来后,担任了全国政协委员、解放军摄影学会副会长、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他不仅自己摄影,还组织其他同志一起开展摄影活动。每年数次约上大家到各地采风撷英。近年来,每逢春节,钱将军都要组织影友联谊活动,包括观片会、请摄影界专家讲课指导、请器材商介绍新款摄影器材等。在访谈时,钱海皓将军透露,眼下他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10月份在国家图书馆开幕的“祖
期刊
“其实这辑照片并没有政治意味, 我只是把自己看到的用相机捕捉下来而已。”采访时,蒋雅文这样声明。从这组《在》中,除了看到一张张老人真实的脸和他们充满故事的双眼,更能从中窥视到他们的生活状态,在香港“老人社会”、“地产霸权”成为越来越多香港年轻人关注焦点的时候,引发诸多思考。摄影师采用环境人像的拍摄方法,为画面补充了诸多耐人寻味的细节,待拆迁的房子、破旧的住所、高楼林立的街道、一箱箱沉重的啤酒……黄
期刊
摄影师李泳麒通过《曾老漂流记》探讨了“Age Paradox”, 即“年龄的矛盾和困惑”。摄影师通过影像展现了这样一位住在英国伦敦“老人中心”的孤独老人,讲他的发明图纸和各种天马行空的想法。这看似是一个“不正常”人的“荒唐事”,但摄影师从中看到了“双重现实”,一个曾老活着的世界,以及一个他构建出的、他所相信并存放其精神的“现实”世界。随着摄影师对曾老的多次探访,摄影师发现图像成为了他们之间沟通的桥
期刊
站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开端,这个80、90后迅速成熟和崛起的時代,依然将50、60后的摄影人称为中坚群体似乎有些过时,但在文化冲击频繁的香港,以下介绍的几位50、60后的香港摄影师思维活跃、思想开阔,对新鲜事物呈迎接状态,完全可以被称为是香港摄影和创作思潮的中坚力量。感谢策展人、香港《摄影画报》原主编伍小仪女士将其中五位优秀的摄影人介绍给本刊读者认识。  他们大都为职业摄影人,其中不少还是商业摄
期刊
出生于1966年的蔡旭威虽然已过不惑之年,但看上去仍像个大男孩一样腼腆而认真。当他拿出自己的《路灯》系列作品展示时,大幅的黑白照片铺满了整个桌面。这些作品都是蔡旭威通过接片的手法拍摄的,影像的素质很高。细看《路灯》系列作品,画面中有一条条香港的街道、有山林、有城市、也有废墟;画面元素构成时而开阔、时而紧密,蜿蜒贯穿着你所熟悉或陌生的香港。而整个系列的所有照片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无人。可以想象,一位摄
期刊
2010年9月在第五届贵州都匀国际摄影博览会上,一组“黔南百姓影像之山里、寨里、家里”的摄影作品展引起了多家媒体的关注与社会的广泛好评,参展的作者是来自珠海的摄影师吴晓鹏、叶志雄、朱晴。他们用相机留下了这片朴实土地的民风民情,瞬间的定格与时空的流转相互映衬,其真实感让人印象深刻。  2007年4月,广东省摄影家协会开展摄影人扶贫活动走进贵州黔南地区,摄影师吴晓鹏因此结缘山寨人家。关注陕西省陇县而创
期刊
收到陈小波寄来新书《他们为什么要摄影——中国当代摄影家访谈录》(以下简称“访谈录”)》,虽然没有惊奇,我还是整整看了三天。尽管其中大多数访谈我早就读过,而且被访的摄影家我也比较熟悉。  这是陈小波6年打磨的结晶。2006年,她在出版一套“中国摄影家10人访谈丛书”后,就想进一步扩大范围,把更多优秀摄影家访谈录汇集出版,但由于各种原因一拖再拖。去年我和潘科策划《中国纪实摄影20人》大型作品展,并与央
期刊
2008年,我在平遥策划展览《凝视中国的眼睛》,郑永仁(Ian Teh)是参展摄影师之一。这个系列的访谈就源于当年做展览的思考,郑也理所当然地被我列入访问名单里。  郑永仁是一个非常安静的人,正如他关于中国一个系列作品的题目:《暗流》,他试图走入繁华中国的背后观看。他在中国拍摄,前后历时10年,从1999年开始拍摄中国三峡,在2008年,中国概念成为全球热点的时候,他却离开了。  郑永仁在英国生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