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浪漫相识
2001年初春,我在《江门文艺》发表了一则“豆腐块”,并留下了联系地址,之后便陆续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封信件。由于我的名字中有个“云”字,所以,不少读者把我当成了女孩,他们有的希望与我交流写作心得,也有的希望与我成为朋友。
平生第一次收到这么多信,我非常激动,但事实上,我却是一个男孩,面对那么多“以名取人”的来信,我哭笑不得,不知该怎么进行“更正”。正在这时,我收到了一封署名“北京唐金容”的来信,在信中,她自我介绍说她老家在广东从化,现在北京工作,非常喜欢看《江门文艺》,读了我的那篇短文后,感触很深,因此希望和我成为朋友,一起探讨文学。
她的字漂亮而工整,看得出是一个很细心的人,我对她顿生好感,回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说愿意做她的朋友。只是,出于一种促狭心理,我没有告诉她自己是男性,将错就错地任她称我为“刘姐”。
再次来信时,唐金容问我从事什么工作,有什么爱好或独特的经历。我告诉她我在广州做普工,业余喜欢舞文弄墨,和她一样,喜欢看像《江门文艺》这种风趣好看的杂志,有空就写文章投稿,没想到采用了这么小的一个“豆腐块”,就为我带来了这么多朋友。
信来信往,我们渐渐熟络起来。一天,唐金容在信中问我写的字怎么那么硬朗,不像出自女孩之手,而且遣词造句也不像女孩。
读着她充满疑惑的来信,我不禁哑然失笑,在回信中说:我有告诉过你我是女孩吗?你自己不懂分辨,怎么能怪我呢?并附了一张相片,正式坦白了自己的男儿身份。之后,我们第一次通了电话,彼此都留下了不错的印象。她声音甜美,仿佛让我百听不厌,我的幽默风趣则为她平添了许多欢声笑语,因此,我们约定,由通信联系改为电话交流。
我来自廉江农村,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我每个月都要将工资的一大部分寄回家,留下极少的一部分开支,因此,平常生活中,我能省就省,电话聊天于我而言,无疑成了一种奢侈的开支。然而,为了听唐金容那浓浓的从化口音,我还是决定每星期打一次电话给她,费用从当周的生活费中扣除,因此,我经常打一次电话就要吃两三天素。
后来有一次,我无意中在电话中透露了这件事,唐金容以为我在跟她开玩笑,笑得喘不过气来,问我打电话跟吃素有什么关系?得知我说的是事实以后,话筒那端沉默了,过了一会儿,她问我用的电话号码是多少,我告诉了她,刚说完,电话就断了。接着,她就打回来了,说:“以后你别打电话来了,我打给你吧。”
那一瞬间,我的眼睛湿润了。
浪漫相会
考虑到经济条件,我们又恢复了通信的联络方式,每个星期,我都能收到寄自北京的信。我也把工余时间用到写信上,有空就扯几张信纸趴在木板床上,写下自己对北京的向往和对她的挂念。在频频交往中,我不得不承认,我开始喜欢这个素未谋面却又善解人意的女孩了。我为她写诗,更加努力地投稿,希望能让她看到。那年8月下半月刊的《江门文艺》上,发表了我的一首名为《就这样,静静地等你》的小诗:
……
就这样,静静地等你
躲进春夏秋冬的黑色思念里
等你直到有一天
你做了我的妻子
这首诗发表后,唐金容很快就看到了,她打电话给我表示祝贺,并问我是写给谁的。我很想告诉她这是为她写的,但是又不敢,生怕万一她不答应,不仅失去有可能发展的爱情,甚至会因此失去她的友谊,只好说是写给自己未来的爱人的。她很欣赏地说,这首诗写得不错,要我好好努力,争取成为一个打工诗人。
一晃便到了2003年春节前夕,我再也按捺不住对唐金容的思念,写信向她倾诉了心声,希望她能答应做我的女朋友。她回信说要好好考虑考虑,并要我好好表现表现。
读着她带些俏皮的信,我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打电话问她回不回广东过年,说希望见一见她,好好表现表现给她看。她听后笑了,说原本打算不回来,但既然我想见她,那就回来吧。放下电话,我兴奋得跳了起来。
然而,静下心来一想,她回来又怎么样呢?见到我后又怎么样呢?我这么穷,长得也很一般,她会看上我吗?我把这个疑虑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告诉了她,她笑着说:“哎呀,那我可要考虑考虑,本姑娘的方针可是——只要贵的,不要对的。呵呵……”
听她把一句好好的广告词给改成这样,我忍不住笑了,告诉她说,到时在广州客村立交桥旁边桂田村口的“华叔大饭店”见面。她说,我们素不相识,就算见到也未必认得出来呀。我一想也是,就说,到时再电话联系,告诉对方自己穿什么衣服吧!
她笑着说:“电话联系?你有手机吗?”我不好意思地说:“没有。”“这就对了,”她说,“没有手机怎么电话联系?就算想打电话也找不到你啊!”我灵机一动,说:“我们是通过《江门文艺》认识的,要不这样吧,我拿一本《江门文艺》上半月,你拿一本《江门文艺》下半月,这样的话,既有意义,又保准一下就能认出来,如何?”
我清晰地听到她在电话那端高兴得直跺脚:“对,就这样。还是你聪明!”
两天后,我就接到了她的电话,说她已到了广州站,正转乘开往客村的车,要我赶紧到饭店门口等她。
我没想到她这么快就来找我了,对着镜子照了照,发现头发脏而且乱,急忙洗了一下头,然后乘车来到桂田,下车后才想起自己匆忙间竟忘了带相认的标志。估算了一下,还有足够的时间去买《江门文艺》,因此,我就在附近转悠着,寻找书报摊。谁知,因为搞公路建设,这里的报摊、电话亭全迁到了远处的新港路一带,离这里来回就要半个多小时。我不禁紧张起来,担心她说我第一次见面就不守信用,或难以相认。
我一边自责一边来到饭店门口等待,却意外地发现,在酒店门口为顾客休息用的长椅子旁边,站着一个亭亭玉立的女孩,椅子上放着一本《江门文艺》,那女孩手里也拿着一本《江门文艺》。她正焦急地向路上来来往往的人群张望着,似乎在等什么人。
我不禁一怔:难道这就是唐金容?不对呀,从火车站到这里,公交车至少要开一个小时,从接到电话起,总共才过了三四十分钟,她怎么能到了这里呢?迟疑着,我上前跟她搭讪,没想到,她竟真的是唐金容。然而,见我没带杂志,她怀疑起来,问道:“你到底是不是刘付云?如果是的话,为什么没带杂志?”我告诉她说:“我来得匆忙,忘了带,想到附近买,偏偏报刊摊迁到远处了。”她这才相信了我,告诉我说怕我久等,就干脆打的士前来,谁知下车后却到处找不见拿《江门文艺》的人,心里正盘算着见面后咋处罚我呢。
我笑着请她原谅,接着问她为什么带了两本杂志,她撅起嘴说:“知道你爱看《江门文艺》,我就在车站附近的书报亭里给你买了这本最新出版的《江门文艺》。”她抿着嘴边笑边把《江门文艺》递给我,“拿着吧,希望早日在上面看到你的新作。”
浪漫婚约
过完年没几天,唐金容又回到了北京,当时我正在廉江老家过年,在电话里问她干嘛这么急着走,能不能等我出去见她一面再走。她说工作需要,没办法,并告诉我说,有缘的话,以后还会见面的。就这样,我们又恢复了通信联系的日子。
自从见了一面之后,我对她的思念就一天比一天强烈,不可自拔。在信中,我把这种情况告诉了她,她回信说她也是这样,问我愿不愿意到北京去发展,那样的话,我们就能每天见面了。
作为一个广东人,在南方生活习惯了,我不大愿意到北方去,问她为什么要背井离乡到北京,而不留在广东发展。她笑了,说:“好男儿志在四方,我虽然是女儿身,但也志在四方。除非干出了成绩,我才会考虑回广东。”
她的话激发了我的斗志,再加上确实想念她,因此,经过考虑,我决定到北京去。我就不信,她一个女孩子能做的事,我一个堂堂男子汉还做不来吗?想到这儿,我打电话告诉她说,别小看人,明天我就去北京,你要做好迎接的准备哟!并告诉她,为了弥补上次见面的亏欠,这次我会左手拿《江门文艺》上半月,右手拿《江门文艺》下半月,像她送《江门文艺》给我一样,把《江门文艺》当成送给她的礼物!她听了开心地笑,说:“那我就等着笑纳你这份浪漫的厚礼喽!”
到了北京西站,按照她所说的地址,我刚到公交站旁边的“赤水河酒楼”门前,唐金容就迎上来向我打招呼。我急忙把右手拿的《江门文艺》杂志递给她,开玩笑道:“我把浪漫送给你!”她的脸立刻红了,轻声说:“傻瓜,你把浪漫送给我,那哪成啊?浪漫是两个人分享的,仅我一个人浪漫有什么意思?”
说完,她带着我坐车来到南湖中园,走进一家门面虽小但却布置得格外温馨的“浪漫情缘书店”。守店的女孩急忙站起来接过我们的包袱,热情地给我们让座。唐金容介绍说:“她叫何惠琼,是我在北京最好的朋友。”何惠琼向我打了声招呼,端来热气腾腾的茶水,然后准备做饭。唐金容一摆手,说:“不用做了,今天我请客,咱们去吃广东菜!”
吃饭的时候我才知道,这家书店是唐金容和何惠琼合伙开的。早几年唐金容到北京读书,毕业后就在北京留了下来,一边工作一边深造其他专业。为了实现创业的梦想,她与好朋友何惠琼一起开了这家书店,经营各种畅销刊物,同时还开展图书出租业务。因为她们为人和善,态度热情,所以生意挺不错。本来过年时何惠琼是准备回家乡相亲的,但知道唐金容和我的事以后,她提出自己留下来看店,让唐金容回广东见我,并怂恿她如果觉得可以,就尽量把我带到北京来,这样,既促成了一对有情人,又有了帮忙进书、送货的“免费员工”。
得知这一切,我心里既甜蜜又感动,却故意装着受骗的样子,说:“好啊,你们两个,竟然编好圈套让我钻,把我骗来当免费搬运工,想不到我刘付云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着了你们的道儿啊!”
唐金容笑着说:“如果后悔,现在走还来得及,不过,走了以后别再打一次电话吃两天素就行了!”何惠琼笑嘻嘻地说:“说得那么轻巧,他走了的话,你到哪里去找这么好的免费工仔呀?”我们边吃边嬉闹,好不开怀。
就这样,我在北京留了下来。唐金容不断地鼓励我要发表更多有分量的文章,再考虑婚事。她的话给了我无穷的信心,我开始更加努力地写稿、投稿。我在2003年4月下半月、2004年11月下半月的《江门文艺》上一共发表了七首诗,同时还在其他报纸杂志上发表了不少作品,还数次在一些全国性的征文比赛中获奖。面对这些成绩,我们倍感欣慰。
2005年春节,在双方家长的首肯下,我们订了婚。同年中旬,遵照双方家人的意愿,我们离开北京,回到了广东。我在广州找到一份策划工作,她则在从化做生意。年底,我们合二人之力,在从化买了一套六十多平方米的房子,准备把它当作我们的爱巢。
有了属于我们自己的房子,我说想送她一份定情信物,问她想要什么,她羞涩地告诉我说:“我想要一本刊登有我们的爱情故事的《江门文艺》,这就是最好的定情信物,她可以永远见证我们的爱情。”
我正在为能否了却这个心愿而发愁,没想到《江门文艺》正好刊登了“缘定江门文艺”征稿启事,于是,特记录下这些文字。我期盼着能够带着刊登了我们的爱情故事的《江门文艺》把唐金容娶回家。
2001年初春,我在《江门文艺》发表了一则“豆腐块”,并留下了联系地址,之后便陆续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封信件。由于我的名字中有个“云”字,所以,不少读者把我当成了女孩,他们有的希望与我交流写作心得,也有的希望与我成为朋友。
平生第一次收到这么多信,我非常激动,但事实上,我却是一个男孩,面对那么多“以名取人”的来信,我哭笑不得,不知该怎么进行“更正”。正在这时,我收到了一封署名“北京唐金容”的来信,在信中,她自我介绍说她老家在广东从化,现在北京工作,非常喜欢看《江门文艺》,读了我的那篇短文后,感触很深,因此希望和我成为朋友,一起探讨文学。
她的字漂亮而工整,看得出是一个很细心的人,我对她顿生好感,回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说愿意做她的朋友。只是,出于一种促狭心理,我没有告诉她自己是男性,将错就错地任她称我为“刘姐”。
再次来信时,唐金容问我从事什么工作,有什么爱好或独特的经历。我告诉她我在广州做普工,业余喜欢舞文弄墨,和她一样,喜欢看像《江门文艺》这种风趣好看的杂志,有空就写文章投稿,没想到采用了这么小的一个“豆腐块”,就为我带来了这么多朋友。
信来信往,我们渐渐熟络起来。一天,唐金容在信中问我写的字怎么那么硬朗,不像出自女孩之手,而且遣词造句也不像女孩。
读着她充满疑惑的来信,我不禁哑然失笑,在回信中说:我有告诉过你我是女孩吗?你自己不懂分辨,怎么能怪我呢?并附了一张相片,正式坦白了自己的男儿身份。之后,我们第一次通了电话,彼此都留下了不错的印象。她声音甜美,仿佛让我百听不厌,我的幽默风趣则为她平添了许多欢声笑语,因此,我们约定,由通信联系改为电话交流。
我来自廉江农村,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我每个月都要将工资的一大部分寄回家,留下极少的一部分开支,因此,平常生活中,我能省就省,电话聊天于我而言,无疑成了一种奢侈的开支。然而,为了听唐金容那浓浓的从化口音,我还是决定每星期打一次电话给她,费用从当周的生活费中扣除,因此,我经常打一次电话就要吃两三天素。
后来有一次,我无意中在电话中透露了这件事,唐金容以为我在跟她开玩笑,笑得喘不过气来,问我打电话跟吃素有什么关系?得知我说的是事实以后,话筒那端沉默了,过了一会儿,她问我用的电话号码是多少,我告诉了她,刚说完,电话就断了。接着,她就打回来了,说:“以后你别打电话来了,我打给你吧。”
那一瞬间,我的眼睛湿润了。
浪漫相会
考虑到经济条件,我们又恢复了通信的联络方式,每个星期,我都能收到寄自北京的信。我也把工余时间用到写信上,有空就扯几张信纸趴在木板床上,写下自己对北京的向往和对她的挂念。在频频交往中,我不得不承认,我开始喜欢这个素未谋面却又善解人意的女孩了。我为她写诗,更加努力地投稿,希望能让她看到。那年8月下半月刊的《江门文艺》上,发表了我的一首名为《就这样,静静地等你》的小诗:
……
就这样,静静地等你
躲进春夏秋冬的黑色思念里
等你直到有一天
你做了我的妻子
这首诗发表后,唐金容很快就看到了,她打电话给我表示祝贺,并问我是写给谁的。我很想告诉她这是为她写的,但是又不敢,生怕万一她不答应,不仅失去有可能发展的爱情,甚至会因此失去她的友谊,只好说是写给自己未来的爱人的。她很欣赏地说,这首诗写得不错,要我好好努力,争取成为一个打工诗人。
一晃便到了2003年春节前夕,我再也按捺不住对唐金容的思念,写信向她倾诉了心声,希望她能答应做我的女朋友。她回信说要好好考虑考虑,并要我好好表现表现。
读着她带些俏皮的信,我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打电话问她回不回广东过年,说希望见一见她,好好表现表现给她看。她听后笑了,说原本打算不回来,但既然我想见她,那就回来吧。放下电话,我兴奋得跳了起来。
然而,静下心来一想,她回来又怎么样呢?见到我后又怎么样呢?我这么穷,长得也很一般,她会看上我吗?我把这个疑虑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告诉了她,她笑着说:“哎呀,那我可要考虑考虑,本姑娘的方针可是——只要贵的,不要对的。呵呵……”
听她把一句好好的广告词给改成这样,我忍不住笑了,告诉她说,到时在广州客村立交桥旁边桂田村口的“华叔大饭店”见面。她说,我们素不相识,就算见到也未必认得出来呀。我一想也是,就说,到时再电话联系,告诉对方自己穿什么衣服吧!
她笑着说:“电话联系?你有手机吗?”我不好意思地说:“没有。”“这就对了,”她说,“没有手机怎么电话联系?就算想打电话也找不到你啊!”我灵机一动,说:“我们是通过《江门文艺》认识的,要不这样吧,我拿一本《江门文艺》上半月,你拿一本《江门文艺》下半月,这样的话,既有意义,又保准一下就能认出来,如何?”
我清晰地听到她在电话那端高兴得直跺脚:“对,就这样。还是你聪明!”
两天后,我就接到了她的电话,说她已到了广州站,正转乘开往客村的车,要我赶紧到饭店门口等她。
我没想到她这么快就来找我了,对着镜子照了照,发现头发脏而且乱,急忙洗了一下头,然后乘车来到桂田,下车后才想起自己匆忙间竟忘了带相认的标志。估算了一下,还有足够的时间去买《江门文艺》,因此,我就在附近转悠着,寻找书报摊。谁知,因为搞公路建设,这里的报摊、电话亭全迁到了远处的新港路一带,离这里来回就要半个多小时。我不禁紧张起来,担心她说我第一次见面就不守信用,或难以相认。
我一边自责一边来到饭店门口等待,却意外地发现,在酒店门口为顾客休息用的长椅子旁边,站着一个亭亭玉立的女孩,椅子上放着一本《江门文艺》,那女孩手里也拿着一本《江门文艺》。她正焦急地向路上来来往往的人群张望着,似乎在等什么人。
我不禁一怔:难道这就是唐金容?不对呀,从火车站到这里,公交车至少要开一个小时,从接到电话起,总共才过了三四十分钟,她怎么能到了这里呢?迟疑着,我上前跟她搭讪,没想到,她竟真的是唐金容。然而,见我没带杂志,她怀疑起来,问道:“你到底是不是刘付云?如果是的话,为什么没带杂志?”我告诉她说:“我来得匆忙,忘了带,想到附近买,偏偏报刊摊迁到远处了。”她这才相信了我,告诉我说怕我久等,就干脆打的士前来,谁知下车后却到处找不见拿《江门文艺》的人,心里正盘算着见面后咋处罚我呢。
我笑着请她原谅,接着问她为什么带了两本杂志,她撅起嘴说:“知道你爱看《江门文艺》,我就在车站附近的书报亭里给你买了这本最新出版的《江门文艺》。”她抿着嘴边笑边把《江门文艺》递给我,“拿着吧,希望早日在上面看到你的新作。”
浪漫婚约
过完年没几天,唐金容又回到了北京,当时我正在廉江老家过年,在电话里问她干嘛这么急着走,能不能等我出去见她一面再走。她说工作需要,没办法,并告诉我说,有缘的话,以后还会见面的。就这样,我们又恢复了通信联系的日子。
自从见了一面之后,我对她的思念就一天比一天强烈,不可自拔。在信中,我把这种情况告诉了她,她回信说她也是这样,问我愿不愿意到北京去发展,那样的话,我们就能每天见面了。
作为一个广东人,在南方生活习惯了,我不大愿意到北方去,问她为什么要背井离乡到北京,而不留在广东发展。她笑了,说:“好男儿志在四方,我虽然是女儿身,但也志在四方。除非干出了成绩,我才会考虑回广东。”
她的话激发了我的斗志,再加上确实想念她,因此,经过考虑,我决定到北京去。我就不信,她一个女孩子能做的事,我一个堂堂男子汉还做不来吗?想到这儿,我打电话告诉她说,别小看人,明天我就去北京,你要做好迎接的准备哟!并告诉她,为了弥补上次见面的亏欠,这次我会左手拿《江门文艺》上半月,右手拿《江门文艺》下半月,像她送《江门文艺》给我一样,把《江门文艺》当成送给她的礼物!她听了开心地笑,说:“那我就等着笑纳你这份浪漫的厚礼喽!”
到了北京西站,按照她所说的地址,我刚到公交站旁边的“赤水河酒楼”门前,唐金容就迎上来向我打招呼。我急忙把右手拿的《江门文艺》杂志递给她,开玩笑道:“我把浪漫送给你!”她的脸立刻红了,轻声说:“傻瓜,你把浪漫送给我,那哪成啊?浪漫是两个人分享的,仅我一个人浪漫有什么意思?”
说完,她带着我坐车来到南湖中园,走进一家门面虽小但却布置得格外温馨的“浪漫情缘书店”。守店的女孩急忙站起来接过我们的包袱,热情地给我们让座。唐金容介绍说:“她叫何惠琼,是我在北京最好的朋友。”何惠琼向我打了声招呼,端来热气腾腾的茶水,然后准备做饭。唐金容一摆手,说:“不用做了,今天我请客,咱们去吃广东菜!”
吃饭的时候我才知道,这家书店是唐金容和何惠琼合伙开的。早几年唐金容到北京读书,毕业后就在北京留了下来,一边工作一边深造其他专业。为了实现创业的梦想,她与好朋友何惠琼一起开了这家书店,经营各种畅销刊物,同时还开展图书出租业务。因为她们为人和善,态度热情,所以生意挺不错。本来过年时何惠琼是准备回家乡相亲的,但知道唐金容和我的事以后,她提出自己留下来看店,让唐金容回广东见我,并怂恿她如果觉得可以,就尽量把我带到北京来,这样,既促成了一对有情人,又有了帮忙进书、送货的“免费员工”。
得知这一切,我心里既甜蜜又感动,却故意装着受骗的样子,说:“好啊,你们两个,竟然编好圈套让我钻,把我骗来当免费搬运工,想不到我刘付云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着了你们的道儿啊!”
唐金容笑着说:“如果后悔,现在走还来得及,不过,走了以后别再打一次电话吃两天素就行了!”何惠琼笑嘻嘻地说:“说得那么轻巧,他走了的话,你到哪里去找这么好的免费工仔呀?”我们边吃边嬉闹,好不开怀。
就这样,我在北京留了下来。唐金容不断地鼓励我要发表更多有分量的文章,再考虑婚事。她的话给了我无穷的信心,我开始更加努力地写稿、投稿。我在2003年4月下半月、2004年11月下半月的《江门文艺》上一共发表了七首诗,同时还在其他报纸杂志上发表了不少作品,还数次在一些全国性的征文比赛中获奖。面对这些成绩,我们倍感欣慰。
2005年春节,在双方家长的首肯下,我们订了婚。同年中旬,遵照双方家人的意愿,我们离开北京,回到了广东。我在广州找到一份策划工作,她则在从化做生意。年底,我们合二人之力,在从化买了一套六十多平方米的房子,准备把它当作我们的爱巢。
有了属于我们自己的房子,我说想送她一份定情信物,问她想要什么,她羞涩地告诉我说:“我想要一本刊登有我们的爱情故事的《江门文艺》,这就是最好的定情信物,她可以永远见证我们的爱情。”
我正在为能否了却这个心愿而发愁,没想到《江门文艺》正好刊登了“缘定江门文艺”征稿启事,于是,特记录下这些文字。我期盼着能够带着刊登了我们的爱情故事的《江门文艺》把唐金容娶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