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为十多年的胆结石,我住进了医院,下决心把不属于我身体的东西拿掉。
术后第二天早晨,老公去开水房泡好茶进病房时对我说他听到的一个奇闻:这医院有个女病人,因为肝囊肿生病住院了,家里有两个女儿对她不闻不问,一个女儿就住在她自己家后面,另一个女儿住得稍远一点。这个妈妈也只有56岁,住院十多天了,只有自己五十三岁的妹妹在这伺候她,不仅伺候她,还拿钱替她看病。妹妹家在上海。
老公不是一个八卦的人,他说是打水的过程中听人家谈论的,大概是觉得这两个女儿太奇葩了,所作所为让人闻所未闻,所以讲来给我听。同病房的人也听到了,隔壁床的阿姨从外貌上看像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属于性情比较耿直的那种农村女人,“这种丫头生下来就应该掐死!”她咬牙切齿地说。她也是肝囊肿,手术后一直是独生的儿子在医院陪伴她。“真是少有见。”靠窗的23床的病人的妈妈也感叹说。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责骂着,连进院来一直少言的我也参与了这场谈话,大家都对这两个女儿的做法感到不可思议。
事情很快过去了,大家谈完也就忘了这茬事,谁也没有去打听这件事的细节,也没有去看望事件的主人公,每个人都被自己的病痛愁苦着,绝大部分时间里大家都是关心着自己每天要输多少液?自己的身体恢复得如何?什么时候能下床正常排泄?输液的时候病人都昏昏沉沉地睡着,家属除了昏昏沉沉地睡还得不时警觉地惊醒看一眼输液袋,若液体还没输完就又昏沉沉地睡,若输完了便按床头铃喊护士换水,偶尔睡过了,输液水没有了却没打铃便吓得慌慌张张的。
术后第三天夜里,我听到了呜呜咽咽的哭声夹杂着絮絮叨叨的诉说。因为白天输液睡多了的我正为睡不着而烦躁,此时的哭声无疑更增添了我的心烦。我循声来到走廊,哭声发自走廊的一张加床上,加床离我们病房也就五、六米的距离吧。
加床上,一個老太倦缩着,正边哭边说,说些什么到是听不清,哭声却在这夜里传得很远,她的身边一个年龄相仿,长相也相仿的老太正劝说着她,语言也不甚清晰,但意思大致能懂,好像是告诉她咳嗽没什么的,不是病情加重,“我不是也咳嗽吗?”说话的老人,时而语气严厉斥责,时而语气温和劝说。渐渐地,有几个睡不着觉的病人或家属也来围观。我走近床前看了下:加五床,王秀玲,五十六岁。此时我才觉得说她们是老太是不妥当的,这姐妹俩也就比我大个几岁而已,在我们单位像她们这样年龄的人都还穿得花枝招展,相互之间还在比身材、比衣服的品牌和样式呢。而眼前这姐妹俩,一样的小碎花裤,上衣是菜市场地摊上那种花里胡哨的样式,不知什么材质的滑叽叽的面料,大概也就几十块钱一件吧。床上的这位姐姐满脸的皱纹和愁苦,可能是住院久了,一头短发乱蓬蓬地呲在头上。手上一双大手套套着,连接小膀处还用绳子扎了一道道。床下的妹妹除了一身衣服与姐姐相似,头发却要比姐姐的头发齐整得多,脚上是一双凉拖鞋。
脸上并不比姐姐年轻多少,一样的愁容挂在脸上,牙齿微微有点向外呲,说话时并不甚清晰。
这大概就是老公前一天告诉我的人们口中谈论的主角吧。在她们旁边,一个上身着旧黄色中山装,下身着蓝布裤子,身材矮小的老头坐在凳子上,不说也不动,就那么呆坐着,目光呆滞地看着眼前的一切。“这老头得过脑梗。”围观者有人说。人们唏嘘着,小声谈论着。
“为什么要给她套这么双手套?”我忍不住问道,“她用手拽管子,本来到有点好了,她自己说治不好了,将管子拽了,导致又发炎了。”妹妹指着姐姐身上那一根管子说。那根管子正将肝里的脓慢慢往外面的袋子里排,床边挂的袋子里果然有小半袋液体。“她本来已经住院看好了,出院回家后又发炎了,她的两个女儿便说她是重病,看不好了,不肯带她来看。”围观的知情者说道,“硬是这个妹妹要带她来看,妹妹家在上海,自己也只拿三千多元一个月,这么点钱在上海生活本来就很窘迫,她却舍得拿来替姐姐看病。”
“你有几个孩子?”我问,“我就一个儿子,就一个。”“你儿子对你这种做法有意见吗?”“没有!有什么意见啊,没有!”“你媳妇呢?”“也没有!”“你老公呢?”“也没有,他有什呢意见啊,他在家带孩儿,接送孩子上幼儿园。”妹妹说话有点含混不清,她断断续续地回答我的问题。我无从考证妹妹背后的一家人是什么样子,但从她的谈话中,从她的做法中可以感受到这一家人所折射出的人性的光辉。而与之相对的病患者的两个女儿,从年龄上估摸出她俩是八零后,还是比较年轻的,也应该接受过一定程度的文化教育,她们的生活究竟有多贫苦,以至于将自己的生病的亲妈丢在医院不管不顾?!一个女儿这样,两个女儿都这样?女婿呢?也丧失了人性吗?她们就这样特立独行,不管世人的唾骂生活在她们周围的环境里吗?
“你们就一直睡在加床上吗?”我又追问了一句,“为什么不进病房呢?”“我们就住加床,不进去,加床便宜,只有十四块一张床,病房内床位费要十五一张床呢。”妹妹比划着告诉我。仅仅因为便宜一元钱,她们便睡在这走廊里的加床上,睡在这里连上卫生间、洗漱都不方便,可是每天能省一元钱!我鼻子一酸:生病的人是顾不上尊严的!
直至我出院,一直没见到患者的两个女儿在医院露脸,据说,这两个女儿不但不肯掏钱给妈妈看病,还准备将姨妈给妈妈看病的发票拿去报销。人性竟可以黑暗到这种程度!我不禁打了个寒颤!
选自《当代作家》
术后第二天早晨,老公去开水房泡好茶进病房时对我说他听到的一个奇闻:这医院有个女病人,因为肝囊肿生病住院了,家里有两个女儿对她不闻不问,一个女儿就住在她自己家后面,另一个女儿住得稍远一点。这个妈妈也只有56岁,住院十多天了,只有自己五十三岁的妹妹在这伺候她,不仅伺候她,还拿钱替她看病。妹妹家在上海。
老公不是一个八卦的人,他说是打水的过程中听人家谈论的,大概是觉得这两个女儿太奇葩了,所作所为让人闻所未闻,所以讲来给我听。同病房的人也听到了,隔壁床的阿姨从外貌上看像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属于性情比较耿直的那种农村女人,“这种丫头生下来就应该掐死!”她咬牙切齿地说。她也是肝囊肿,手术后一直是独生的儿子在医院陪伴她。“真是少有见。”靠窗的23床的病人的妈妈也感叹说。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责骂着,连进院来一直少言的我也参与了这场谈话,大家都对这两个女儿的做法感到不可思议。
事情很快过去了,大家谈完也就忘了这茬事,谁也没有去打听这件事的细节,也没有去看望事件的主人公,每个人都被自己的病痛愁苦着,绝大部分时间里大家都是关心着自己每天要输多少液?自己的身体恢复得如何?什么时候能下床正常排泄?输液的时候病人都昏昏沉沉地睡着,家属除了昏昏沉沉地睡还得不时警觉地惊醒看一眼输液袋,若液体还没输完就又昏沉沉地睡,若输完了便按床头铃喊护士换水,偶尔睡过了,输液水没有了却没打铃便吓得慌慌张张的。
术后第三天夜里,我听到了呜呜咽咽的哭声夹杂着絮絮叨叨的诉说。因为白天输液睡多了的我正为睡不着而烦躁,此时的哭声无疑更增添了我的心烦。我循声来到走廊,哭声发自走廊的一张加床上,加床离我们病房也就五、六米的距离吧。
加床上,一個老太倦缩着,正边哭边说,说些什么到是听不清,哭声却在这夜里传得很远,她的身边一个年龄相仿,长相也相仿的老太正劝说着她,语言也不甚清晰,但意思大致能懂,好像是告诉她咳嗽没什么的,不是病情加重,“我不是也咳嗽吗?”说话的老人,时而语气严厉斥责,时而语气温和劝说。渐渐地,有几个睡不着觉的病人或家属也来围观。我走近床前看了下:加五床,王秀玲,五十六岁。此时我才觉得说她们是老太是不妥当的,这姐妹俩也就比我大个几岁而已,在我们单位像她们这样年龄的人都还穿得花枝招展,相互之间还在比身材、比衣服的品牌和样式呢。而眼前这姐妹俩,一样的小碎花裤,上衣是菜市场地摊上那种花里胡哨的样式,不知什么材质的滑叽叽的面料,大概也就几十块钱一件吧。床上的这位姐姐满脸的皱纹和愁苦,可能是住院久了,一头短发乱蓬蓬地呲在头上。手上一双大手套套着,连接小膀处还用绳子扎了一道道。床下的妹妹除了一身衣服与姐姐相似,头发却要比姐姐的头发齐整得多,脚上是一双凉拖鞋。
脸上并不比姐姐年轻多少,一样的愁容挂在脸上,牙齿微微有点向外呲,说话时并不甚清晰。
这大概就是老公前一天告诉我的人们口中谈论的主角吧。在她们旁边,一个上身着旧黄色中山装,下身着蓝布裤子,身材矮小的老头坐在凳子上,不说也不动,就那么呆坐着,目光呆滞地看着眼前的一切。“这老头得过脑梗。”围观者有人说。人们唏嘘着,小声谈论着。
“为什么要给她套这么双手套?”我忍不住问道,“她用手拽管子,本来到有点好了,她自己说治不好了,将管子拽了,导致又发炎了。”妹妹指着姐姐身上那一根管子说。那根管子正将肝里的脓慢慢往外面的袋子里排,床边挂的袋子里果然有小半袋液体。“她本来已经住院看好了,出院回家后又发炎了,她的两个女儿便说她是重病,看不好了,不肯带她来看。”围观的知情者说道,“硬是这个妹妹要带她来看,妹妹家在上海,自己也只拿三千多元一个月,这么点钱在上海生活本来就很窘迫,她却舍得拿来替姐姐看病。”
“你有几个孩子?”我问,“我就一个儿子,就一个。”“你儿子对你这种做法有意见吗?”“没有!有什么意见啊,没有!”“你媳妇呢?”“也没有!”“你老公呢?”“也没有,他有什呢意见啊,他在家带孩儿,接送孩子上幼儿园。”妹妹说话有点含混不清,她断断续续地回答我的问题。我无从考证妹妹背后的一家人是什么样子,但从她的谈话中,从她的做法中可以感受到这一家人所折射出的人性的光辉。而与之相对的病患者的两个女儿,从年龄上估摸出她俩是八零后,还是比较年轻的,也应该接受过一定程度的文化教育,她们的生活究竟有多贫苦,以至于将自己的生病的亲妈丢在医院不管不顾?!一个女儿这样,两个女儿都这样?女婿呢?也丧失了人性吗?她们就这样特立独行,不管世人的唾骂生活在她们周围的环境里吗?
“你们就一直睡在加床上吗?”我又追问了一句,“为什么不进病房呢?”“我们就住加床,不进去,加床便宜,只有十四块一张床,病房内床位费要十五一张床呢。”妹妹比划着告诉我。仅仅因为便宜一元钱,她们便睡在这走廊里的加床上,睡在这里连上卫生间、洗漱都不方便,可是每天能省一元钱!我鼻子一酸:生病的人是顾不上尊严的!
直至我出院,一直没见到患者的两个女儿在医院露脸,据说,这两个女儿不但不肯掏钱给妈妈看病,还准备将姨妈给妈妈看病的发票拿去报销。人性竟可以黑暗到这种程度!我不禁打了个寒颤!
选自《当代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