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素质教育的几点认识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lph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开发人力资源,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是我国迎接21世纪国际竞争、社会经济走综合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需要,是我国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促进全体国民共同富裕的需要,是保证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全面深入地贯彻党和教育方针的有力措施。
  
  1素质教育的概念和特点
  
  素质教育,就是按照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全体少年儿童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主动的发展的教育,就是以人为核心,促进每个个体与社会发展目标和谐一致的条件下,主动开发个人潜能,以争取个性的最佳发展,努力为人类为祖国做出最大的贡献,并幸福美满渡过一生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目标的全方位的社会性教育改革,它不仅是一个口号、一个方向性的期望,而应该是一个行动计划,是可操作、可检测的具体的改革教育上的实践活动,实施素质教育有以下特点:
  1.1全员性。指素质教育的着眼点与着力点都是面向全体少年儿童,旨在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1.2整体性。即要求受教育者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要让受教育者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形成合理的包含思想品德、知识技能、身体心理诸方面要求的素质结构。
  1.3主动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要通过外因起作用。因此,学生学习的过程,必然是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灌输或塑造过程。因此,在素质教育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帮助学生建立主体地位,以打破以往教师习惯的“我说你听”、“我讲你背”,把教育过程变为简单的训练过程的教育模式。
  1.4差异性。人与人的差异,不仅表现在学生先天的遗传因素上,而且表现在学生身心成长与智能发展的后天条件上。因而学生初步形成的自我意识水平与兴趣爱好个性特长是不同的,每个人的发展方向、发展速度乃至最终能达到的发展水平都会是不同的。教育工作者应当针对这种差异开展工作,不能用划一模式要求所有的受教育者。
  
  2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转变观念
  
  素质教育作为我国教育工作的改革方向,需要社会各方面和教育工作者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力开展此项工作,关键在于转变观念,革除以升学率为重点和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思想等错误观念。
  2.1要转变教育观。要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树立全面发展和面向全体的观念。认识到“只能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不能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
  2.2要转变学生观。克服将学生作为被动对象,当“标准件”制造的传统倾向,要热爱学生,因材施教。
  2.3要转变人才观。克服只有大学生、工程师、艺术家、专家学者才是人才的狭隘观念。树立为经济建设培养出的合格劳动者,能为国家作出贡献的人都是人才的观念。“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材”。
  2.4要转变质量评价观。要树立全面、整体、综合的评价标准,分数是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既要看升学率,也要看合格率。
  另外,转变观念问题还涉及全社会。行政领导要转变观念,不得用分数和升学率去压学校;校长要转变观念,学校教育工作要按规律办事,建立和形成素质教育的学校环境和氛围,教师要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学生观和师生观;家长要转变观念,要认识到每个孩子的先天禀赋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应当顺其天性引导孩子选择好自己的人生道路。
  
  3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
  
  3.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实行全员管理。学校行政领导,尤其是校长,一定要从思想上重视素质教育,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学习,从而统一认识,提高认识,明确职责,理解素质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要明确素质教育是教师的根本任务。同时,要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坚持常规管理,当前,加强课堂教学的管理,提高授课的质量和效率是重中之重。
  3.2制订计划,实行目标管理。教师要对任教的年级、学生年龄、知识水平及接受能力等进行客观的分析,交由教研组集体讨论,根据学生的特点,在不脱离教学大纲的要求的同时,制定有层次,有细则,合理可行,易于操作,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目标和计划,做到近期、中期、长期目标(学期目标、学年目标、毕业时目标)相结合,使学生的素质水平逐年提高。
  3.3加强教育科研工作,充分发挥其导向作用。加强学校课程、教材、教法的改革工作和综合研究,由教育科研单位牵头,建立科研课题组,组织在校教师集体攻关,多角度深入研究素质教育中的难题,并注重从学生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等层面加强对提高学生素质的科学研究,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工作对素质教育的导向作用,真正使素质教育工作新方法、新手段,及早注入到课堂教育中。
  3.4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培养不出高素质的学生。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关键中的关键,在校教师不仅要立志教育事业,甘于奉献,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而且必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和管理能力,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努力提高自身适应素质教育的能力和素质,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其他文献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中学英语教学作为这一宏伟的世纪工程的一个重要构件,任务十分艰巨。本文拟就教育的实际择要从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素质的提高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等方面对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所做的探索进行回顾和思考。    1转变教育观念,努力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是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关键。  要使教育对学生的全面素质负
期刊
1放飞自由,为孩子开掘创新之源    中国历来比较讲究“师道尊严”,表现在课堂上,老师高高在上、金口玉言,学生则洗耳恭听、唯师命从。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没有疑问,没有异议,更没有争论。很显然,这种教学模式和师生关系,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和个性,不利于学生主动积极地发展,更不利于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相反,营造一种民主、和谐、愉悦的学习气氛,构建一种平等自由的师生关系,则有利于减轻学
期刊
又到了玩积木的时间。  小组长把积木一拿出,整个教室就沸腾起来啦!你抢我夺,你呼我唤,热闹非凡。只有张先丽独处一隅,双眼漠然,无动于衷地看戏般呆坐着。  我走近他,他像没有发现似的。我轻点了一下他的脑门,问:“你怎么不玩?”  “我不想玩。”  “为什么呢?”  “我不会玩!”  “我们一起玩,好吗?”他点点头。  “你想堆个什么呢?”  “房子。”  “行,现在我们需要正方体的积木,你去找,我来
期刊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阵地。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知识学习过程为载体,强化创新的途径,养成创新的习惯,是必要而且可行的。新的一年,回想过去,要利用前面的经验和不足,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知识带给他们的快乐,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升入初中,同时也使自己的工作不留遗憾。因此要重视课堂改革,尊重学生的个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一个称职
期刊
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材的改革,“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    1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
期刊
把“研究性学习”引入语文学科教学,已有不少的研究和实践,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程红兵认为:所谓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在语文学中,学生主动探求问题的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研读课文等现象,掌握规律,获取知识,调查了解社会,深入研究、应用有关知识去寻求相关原因,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目前,许多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逐步摸索出了一些研究性阅读教学的经验,总结出较为可行的课堂教育  模式,这
期刊
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其核心是教会学生做人,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这样一来,学校的德育工作无疑就成为素质教育的“重心”工作,因此,各学校应把德育摆在学校工作的首位,使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逐渐形成。    1教师是德育的实施者    德育对教师提出更高的更新的要求,特别是对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方面的要求更严。这就首先要求教师做到“敬业爱生
期刊
循环教学周期性较长,师生心理关系的发展有一定的顺序性,并在整体上要比年级把关较稳定、和谐。但在不同的循环阶段有三个明显的心理关系需要协调,否则会导致师生心理拉开距离,影响循环教学的顺利进行。  第一循环初期,师生目标期待方向不一致,要在作好心理调查的基础上,建立起吻合的完整的目标系统。  师生目标期待是指教师对学生的目标规定和学生对教师的目标规定。教师对学生的目标规定是公开的并具有一定的指令性,其
期刊
学校是实施“科学兴国”战略的重要基地,是青少年学生集中的地方,个体行为易群体化。尤其是在新时期,学校保卫工作更是异常复杂,保卫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乃至社会的稳定。这就要求学校保卫工作必须做到勤、细、准、快。    1勤    勤就是要求保卫人员要勤快、勤巡逻、勤检查、勤抽查。可以说,保卫工作是良心活,勤能起督促、震摄作用,同时也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有效预防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如:
期刊
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思考,说别人没说过的话,发表有新意的见解。为什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①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推进教育创新和加强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一方面,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不仅是推进教育创新的重要任务,也是进行教育创新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培养中学生创新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②有利于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做一名具有创新意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