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介词短语(或名之为介词结构、介词词组)最常见的用法是位于句首或句中,然而在句末时,其作何种语法成分至今还未有定论。以介词短语修饰的中心语为出发点,将句末的介词短语与之前中心语的组合分为“单音节动词+介词短语”、“ 双音节动词+介词短语”、“形容词+介词短语”三种情况进行讨论,可知当单音节动词搭配位于句末的介词短语时,要将单音节动词与之后的介词视为一个复合动词,整句看成一个“主语+谓语+宾语”的形式;当双音节动词或形容词搭配位于句末的介词短语时,介词短语作补语,与之前的谓词性成分构成中补结构。
【关键词】介词短语;中心语;补语
A New Probe into the Syntactic Components of the Terminal Preposition Phrase
Du Hang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Dalian,116000
Abstract:The most common usage of the preposition phrase (or the name of the preposition structure, the preposition phrase) is located in the first sentence or the sentence, but at the end of the sentence, the grammatical elements of the sentence has not yet been determined. In the center of the prepositional phrase language modification as the starting point, the end of the sentence the prepositional phrases and language combination before the center is divided into “single syllable verb + preposition phrase”, “double syllable verb + preposition phrase” and “Adjective + preposition phrase” and other three kinds of circumstances are discussed, when the monosyllabic Verb Collocation in at the end of the sentence of the prepositional phrase, to monosyllabic verb and after prepositions as a compound verb sentence, as a “subject + predicate + object” form; when the double syllable verb or adjective prepositional phrase collocation in the end of the sentence, prepositional phrases as complements, and before the predicate the composition of complement structure.
Keywords:preposition phrase;center word;complement
眾所周知,介词短语最常见的用法是位于句首或句中,承担定语或状语的语法职能。而当其位于句末时,作何种语法成分,这个问题在学术界还没有一致的意见。黄伯荣、廖序东等人认为,介词短语“少数可以作补语”,但并未言明具体作补语的分类与条件。近年来更是有部分学者明确指出介词短语作补语应予取消。今就此问题谈一下个人的观点。
一、单音节动词+介词短语(加点部分为句末介词短语)
先看以下几个例子:
1.他坐在主席的位置。
2.他爬到山顶。
3.人民走向自由。
4.我好奇地跟在他身后。
语音停顿是言语的需要,反映出语义间的逻辑关系和语法的组织关系,可以确保思想内容的正确表述与准确地理解。单纯从语法上讲,加点的部分均是由介词依附在实词或短语前构成的介词短语,起补充说明的作用;而加点部分之外,前三个例子均是由名词加谓词构成的主谓结构。若以此方法划分句子,将加点部分视为补语,与之前的谓词构成中补结构未尝不可。然按这种方法划分后的句子与习惯性的语音停顿并不相符,如说“他坐|在主席的位置”、“他爬|到山顶”在日常会话中就会颇显怪异,有时甚至会造成文意的曲解。因此更加合理的划分方法是“坐在|主席的位置”、“爬到|山顶”、“走向|自由”、“跟在|他身后”。这样的划分是有据可循的。
对于上述例子中多半表示行为的受事、时间、处所的次动词加宾语构成补语的结构,丁声树先生曾经在《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中说:“动宾结构作补语可以采用另一种分析法。‘带给政委’,‘政委’是‘带给’的宾语。‘生在一八一八年’,‘一八一八年’是‘生在’的宾语。‘坐在拜厅上’,‘拜厅上’是‘坐在’的宾语。有些话是这么分析方便。”所以,对“单音节动词+介词短语”的组合进行句法成分分析时,切忌将介词短语直接划为补语,而是应首先将介词短语还原为“介词(次动词)+体词宾语”,再将“动词+次动词”整体视为谓语为宜。
二、双音节动词+介词短语(加点部分为句末介词短语)
这样的例子依然有很多,如:
1.她每天都准时出现在教室里。 2.她每天早上都狂奔在这条小道上。
3.她深深地陶醉到迷人的春色中。
4.解放区的军民沉浸于欢乐的高潮中。
这里引入一种常用的方法对加点部分的语法性质进行分析,有些书上称之为“问答法”,即观察该句子直接转换成疑问句时答语的情况。如对例二的句子提出“她每天早上都狂奔在这条小道上吗?”的问题,能得出“是的,每天早上都在这条小道上”或者“每天早上都在”,显然不能用“这条小道上”作为答语。而如果转而对单音节动词+介词短语中的例一提出类似问题“他坐在主席的位置吗”,却可很顺畅地做出“是的,是主席的位置”的回答。可见在“双音节动词+介词短语”位于句末的情况下,介词短语里的实词无法甩开之前的介词单独作句子成分,只能与之构成介词短语作句子的补语。
造成二者区别的原因显而易见,即当单音节动词搭配介词短语位于句末时,如上文所述,由于现代汉语里的单音节动词与之后的介词可以视为一个复合动词,这样句末原属于介词短语一部分的体词性成分就成了句子的宾语。如朱德熙先生在《语法讲义》中所说:“实词绝大部分是自由的(即能单独成句),虚词绝大部分是粘着的(不能单独成句)”。由于体词或者谓词性成分可以单独成句,故可以直接做出上述答语(是的,是主席的位置)。但在双音节动词搭配介词短语时,从用词习惯来讲,无法将动词和之后的介词,如“出现在、陶醉到”等视为一个成分,只能将双音节动词视作中心语,与之后的介词短语构成中补结构。
三、形容词+介词短语(加点部分为句末介词短语)
此类例子如下:
1.此次中国奥运会代表团的阵容强到极点。
2.北京的这几条乡村公路美到离谱。
关于这种类型,有以下三点需要说明:
(1)首先,虽然现代汉语中的介词大部分由动词虚化而来,保留着动词的功能,如上文例中的“到”,但在以上例子中,介词“到”不能单独作谓语,而且“美到”、“强到”这样的词并不能视为一个复合动词;第二,从句义上来讲,以上两例中句末介词短语分别补充说明了“强”和“美”的程度,与补语的语法功能相吻合;第三,例2中“美|到|离谱”与“美|得|离谱”意义完全相同,句中介詞“到”与结构助词“得”可做同义互换,将“形容词+介词短语”与“形容词+结构助词+程度补语(如:坚固得很)两种结构对比理解,即可明确此时句末介词短语的句法成分。综合以上三点,在“形容词+介词短语”的结构中句末介词短语应作补语,与前面的形容词形成中补结构。
(2)不是任何的形容词都适用于“形容词+介词短语”的结构。如上所述,此类型的句子中句末介词短语是用来补充说明某事或某物到达某一境地的程度的,而有一部分形容词本身带有某些程度的意义,例如“雪白”、“血红”等;还有自身可以重叠的,或是加重叠词缀的形容词,其在重叠或者加上词缀等附加成分之后一般表示程度加深,如“高高”、“慢慢”、“老老实实”、“整整齐齐”、“黑乎乎”、“黑压压”、“黑黝黝”以及其他复杂形式如“黑咕隆咚”、“黑不溜秋”等,这几个类型的形容词都是不适用于“形容词+介词短语”的结构的。
(3)从补语的意义类型上来讲,当中心语是动词时,介词可以用于、在、向、给等,补语表示的意义类型可以是动作的趋向、动作的可能性、动作的数量、动作的结果和动作的时间处所;而当中心语是形容词时,补语只能表示达到这一境地的程度,此时唯一可搭配的介词是“到”,绝无它词。
综上所论,当“形容词+介词短语”的结构位于句末时,介词短语应作补语,形成中补结构,此时有且只有“本身不带有程度意义的形容词+到+实词”这一种组合的可能。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下册)[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
[2]邵庆春.也谈是否取消介词短语作补语[N].宁夏:宁夏大学学报,1986.
作者简介:杜航,1991年,男,汉族,河南郑州人,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字学的研究。
【关键词】介词短语;中心语;补语
A New Probe into the Syntactic Components of the Terminal Preposition Phrase
Du Hang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Dalian,116000
Abstract:The most common usage of the preposition phrase (or the name of the preposition structure, the preposition phrase) is located in the first sentence or the sentence, but at the end of the sentence, the grammatical elements of the sentence has not yet been determined. In the center of the prepositional phrase language modification as the starting point, the end of the sentence the prepositional phrases and language combination before the center is divided into “single syllable verb + preposition phrase”, “double syllable verb + preposition phrase” and “Adjective + preposition phrase” and other three kinds of circumstances are discussed, when the monosyllabic Verb Collocation in at the end of the sentence of the prepositional phrase, to monosyllabic verb and after prepositions as a compound verb sentence, as a “subject + predicate + object” form; when the double syllable verb or adjective prepositional phrase collocation in the end of the sentence, prepositional phrases as complements, and before the predicate the composition of complement structure.
Keywords:preposition phrase;center word;complement
眾所周知,介词短语最常见的用法是位于句首或句中,承担定语或状语的语法职能。而当其位于句末时,作何种语法成分,这个问题在学术界还没有一致的意见。黄伯荣、廖序东等人认为,介词短语“少数可以作补语”,但并未言明具体作补语的分类与条件。近年来更是有部分学者明确指出介词短语作补语应予取消。今就此问题谈一下个人的观点。
一、单音节动词+介词短语(加点部分为句末介词短语)
先看以下几个例子:
1.他坐在主席的位置。
2.他爬到山顶。
3.人民走向自由。
4.我好奇地跟在他身后。
语音停顿是言语的需要,反映出语义间的逻辑关系和语法的组织关系,可以确保思想内容的正确表述与准确地理解。单纯从语法上讲,加点的部分均是由介词依附在实词或短语前构成的介词短语,起补充说明的作用;而加点部分之外,前三个例子均是由名词加谓词构成的主谓结构。若以此方法划分句子,将加点部分视为补语,与之前的谓词构成中补结构未尝不可。然按这种方法划分后的句子与习惯性的语音停顿并不相符,如说“他坐|在主席的位置”、“他爬|到山顶”在日常会话中就会颇显怪异,有时甚至会造成文意的曲解。因此更加合理的划分方法是“坐在|主席的位置”、“爬到|山顶”、“走向|自由”、“跟在|他身后”。这样的划分是有据可循的。
对于上述例子中多半表示行为的受事、时间、处所的次动词加宾语构成补语的结构,丁声树先生曾经在《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中说:“动宾结构作补语可以采用另一种分析法。‘带给政委’,‘政委’是‘带给’的宾语。‘生在一八一八年’,‘一八一八年’是‘生在’的宾语。‘坐在拜厅上’,‘拜厅上’是‘坐在’的宾语。有些话是这么分析方便。”所以,对“单音节动词+介词短语”的组合进行句法成分分析时,切忌将介词短语直接划为补语,而是应首先将介词短语还原为“介词(次动词)+体词宾语”,再将“动词+次动词”整体视为谓语为宜。
二、双音节动词+介词短语(加点部分为句末介词短语)
这样的例子依然有很多,如:
1.她每天都准时出现在教室里。 2.她每天早上都狂奔在这条小道上。
3.她深深地陶醉到迷人的春色中。
4.解放区的军民沉浸于欢乐的高潮中。
这里引入一种常用的方法对加点部分的语法性质进行分析,有些书上称之为“问答法”,即观察该句子直接转换成疑问句时答语的情况。如对例二的句子提出“她每天早上都狂奔在这条小道上吗?”的问题,能得出“是的,每天早上都在这条小道上”或者“每天早上都在”,显然不能用“这条小道上”作为答语。而如果转而对单音节动词+介词短语中的例一提出类似问题“他坐在主席的位置吗”,却可很顺畅地做出“是的,是主席的位置”的回答。可见在“双音节动词+介词短语”位于句末的情况下,介词短语里的实词无法甩开之前的介词单独作句子成分,只能与之构成介词短语作句子的补语。
造成二者区别的原因显而易见,即当单音节动词搭配介词短语位于句末时,如上文所述,由于现代汉语里的单音节动词与之后的介词可以视为一个复合动词,这样句末原属于介词短语一部分的体词性成分就成了句子的宾语。如朱德熙先生在《语法讲义》中所说:“实词绝大部分是自由的(即能单独成句),虚词绝大部分是粘着的(不能单独成句)”。由于体词或者谓词性成分可以单独成句,故可以直接做出上述答语(是的,是主席的位置)。但在双音节动词搭配介词短语时,从用词习惯来讲,无法将动词和之后的介词,如“出现在、陶醉到”等视为一个成分,只能将双音节动词视作中心语,与之后的介词短语构成中补结构。
三、形容词+介词短语(加点部分为句末介词短语)
此类例子如下:
1.此次中国奥运会代表团的阵容强到极点。
2.北京的这几条乡村公路美到离谱。
关于这种类型,有以下三点需要说明:
(1)首先,虽然现代汉语中的介词大部分由动词虚化而来,保留着动词的功能,如上文例中的“到”,但在以上例子中,介词“到”不能单独作谓语,而且“美到”、“强到”这样的词并不能视为一个复合动词;第二,从句义上来讲,以上两例中句末介词短语分别补充说明了“强”和“美”的程度,与补语的语法功能相吻合;第三,例2中“美|到|离谱”与“美|得|离谱”意义完全相同,句中介詞“到”与结构助词“得”可做同义互换,将“形容词+介词短语”与“形容词+结构助词+程度补语(如:坚固得很)两种结构对比理解,即可明确此时句末介词短语的句法成分。综合以上三点,在“形容词+介词短语”的结构中句末介词短语应作补语,与前面的形容词形成中补结构。
(2)不是任何的形容词都适用于“形容词+介词短语”的结构。如上所述,此类型的句子中句末介词短语是用来补充说明某事或某物到达某一境地的程度的,而有一部分形容词本身带有某些程度的意义,例如“雪白”、“血红”等;还有自身可以重叠的,或是加重叠词缀的形容词,其在重叠或者加上词缀等附加成分之后一般表示程度加深,如“高高”、“慢慢”、“老老实实”、“整整齐齐”、“黑乎乎”、“黑压压”、“黑黝黝”以及其他复杂形式如“黑咕隆咚”、“黑不溜秋”等,这几个类型的形容词都是不适用于“形容词+介词短语”的结构的。
(3)从补语的意义类型上来讲,当中心语是动词时,介词可以用于、在、向、给等,补语表示的意义类型可以是动作的趋向、动作的可能性、动作的数量、动作的结果和动作的时间处所;而当中心语是形容词时,补语只能表示达到这一境地的程度,此时唯一可搭配的介词是“到”,绝无它词。
综上所论,当“形容词+介词短语”的结构位于句末时,介词短语应作补语,形成中补结构,此时有且只有“本身不带有程度意义的形容词+到+实词”这一种组合的可能。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下册)[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
[2]邵庆春.也谈是否取消介词短语作补语[N].宁夏:宁夏大学学报,1986.
作者简介:杜航,1991年,男,汉族,河南郑州人,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字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