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汉语中称呼父母为“爸爸”“妈妈”,通过同英语、日语等不同语系的父母口语称谓词比较,我们发现其语音有很大的相似性。通过对汉语自古以来父母称谓词的分析疏证,可证明这种相似性并不是不同语言的相互影响,也不是巧合,而是有着深刻的自然和社会的原因。
【关键词】:父母;称谓词;爸爸妈妈;口语;语音
现代汉语中,我们一般称父母为“爸爸”“妈妈”(或是“爸”“妈”)。同时英语国家口语称父母一般为为“pap”“mum”等。从语音的角度,我们发现这两种不同语系的语言的中的口语对于父母的称谓着相似的发音特点,如汉语口语“妈妈”,以双唇音/m/为辅音后加响亮的单元音,而英语中的“mom”也是如此。
G. P. Murdork在他的《World Ethnographic Sample》中收录了1072个称谓词(531个母亲的,541个父亲的)。他指出在历史中有很多语言虽然不相关却有着相似的父母称谓词。它们表示“父亲”“母亲”的口语称谓词,尤其是儿语(或其词根),都会不约而同的使用双唇的辅音配合一个容易发音辨识度高且响亮的元音来表示。
這种对于父母称谓词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相似并不是巧合。苏联语言学家罗曼·雅各布森曾就此问题写过专文,他指出这些相似的父母称谓词皆来自于儿语(baby talk)。
在这种语言里,成年人力图使自己的语言适应于儿童的语言习惯。它所新造的词语,有意适应幼儿的音位模式和幼儿早期词语的一般结构。这种儿语词,有的后来就进入了成人社会的一般用语中,例如“爸爸”“妈妈”。这些被成人采纳的儿语词明显地反映了儿童的言语发展及其共同特征。例如,对父母亲的口语称谓中所使用的音位的数目都是极有限的。儿童掌握语言有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据此我们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许多语言中双亲称谓词的结构如此相似。
很多早期的儿童言语是不用辅音连缀的,而只用辅音加元音的拼合。在表示“妈妈”、“爸爸”的这类词中,几乎无例外地都是用这种拼合。
语言的语音和语义都是发展变化的,尤其汉语是表意文字,其本身不承载语音。在现有的文献中,“父”“母”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父母称谓词。与现代汉语口语使用的“爸爸”“妈妈”语音上还有一定的差别。这种改变不只是地域方音所造成的,还有语音从上古到现在所经历的变化。
语言与文字这两个系统相互依存又有各自独立的发展空间。汉语中表示父母的口语称谓词“爸爸”“妈妈”,其字形字音也是在社会历史的变迁中发展变化的。
“爸爸”,这一亲属称谓词是现代汉语里称呼父亲最常用的一个。它最早见于中古,南朝《玉篇》:“爸,父也。”《广雅·释亲》:“爸,父也。”王念孙疏证:“爸者,父声之转也。”《集韵》:“吴人呼父曰爸。”即“爸”由上古“父”字音转而来,因此,义同“父”,例如明周婴《巵林·卷七》:“单家呼父谓之爸。”“爸”字在中古已经出现,但它的使用频率在清朝以前远低于“父”。直到明清时期盛行白话小说这才有所改观,尤其是在“国语”运动之后,“爸”才广泛被使用。
可见在中古,甚至是近代以前“爸爸”这个称谓词在汉语中的使用很少。在这个历史阶段,关于父亲称谓占主流的是“父”一词。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父,矩也,家长率教者。从又举杖。”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父乃斧之初字。石器时代,男子持石斧以事操作,故孳乳为父母之父。”郭沫若根据“父”的甲骨文字形对其本义和语源进行解释,从他的解释中我们发现“父”字的产生和古代的社会生活相关:因为男性“持斧以事操作”的社会生产特点而赋予表示父亲这一角色的汉字字形为“父”。
此外,东汉刘熙《释名》:“父,甫也,始生己也。”
《诗·大雅·皇矣》:“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左传·定公四年》:“郧公辛之弟怀将弑王,曰:‘平王杀吾父,我杀其子,不亦可乎?’”
《论语》:“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可见“父”表示“父亲”这一义项在现有文献中是出现最早的。又《广韵》:“父,扶雨切。”在並母,麌韻。清钱大昕指出“古无轻唇音”,可见,“父”字语音在中古乃至上古是双唇辅音,与今“爸”音相近。
“妈妈”在《说文》及其同时代的字书典籍中也没有出现“妈”字。现有文献记载始于《玉篇》:“妈,母也。”《集韵·姥韵》:“妈,《博雅》:母也。”清代梁章钜《称谓录》:“方以智《通雅》‘齐人呼母为……江南曰阿妈,或作姥,皆母之转也’”。看来,“妈”是由“母”派生出来的方言变体。
《说文》:“母,牧也,从女象怀子形,一曰象乳子也。”清段玉裁注:“牧者,养牛人也。以譬人之乳子。”桂馥义证:“母、牧声相近,《方言》:牧,飤也。”这里许慎以声训解释“母”字的“喂养”之义。此义项在现今已经消失,但在上古、中古时期语料中仍有出现,如:
汉司马迁《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吏奉厉王诣上,上悔,令吕后母之。”
唐孟郊《赵记室俶在职无事》:“大道母群物,达人腹众才。”
此外,“母”因为“喂养”形象而被赋予 “母亲”义。段玉裁注:“像两手抱子也……《广韵》引《仓颉篇》云:其中有两点者,像人乳形。”可见,同“父”字相似,“母”字的产生也是从自然生活中汲取的意义,即女人作为“母亲”这一具有特殊形象的角色展现在文字中。同“父”一样,“母” 在中古、上古时期作为称呼母亲的主要称谓词。
《诗经·邶风·日月》:“父兮母兮,畜我不卒。”
《左传·隐公元年》:“(颖考叔)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明归有光《先妣事略》:“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
通过对现代汉语父母称谓词“爸爸”“妈妈”的考证,我们可以进一步从历史的角度证实父母称谓词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相似性。且这种相似性不是巧合,而是基于人类语言的社会性和生理特性。
基于baby talk的父母称谓词的语音特点可以从语音学和生物学等方面解释。
针对汉语“母”字的字形,《苍颉篇》指出其字中两点象两个乳房,这说明我国古人就已经意识到乳房所具有的母性象征意义,并将之与母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
再看其他语言,表示“母亲”的称谓词其辅音也多带有唇音和鼻音的发音特点。从语源学的语音摹拟理论来看,这是是摹拟哺乳期婴儿吃奶时的自然发音。“婴儿的吃奶动作经常伴随着一种轻微的‘呣姆’鼻音,往后,哺乳时发出的这种声音,就成了一见到食物就出现的一种预感信号……当婴儿嘴里没有食物时,‘呣姆’鼻音就可能跟随一个元音一起发出用来呼唤喂奶的妈妈”。[1]婴儿在吃奶的时候,嘴巴被占用,只能通过鼻腔发音与母亲互动。
此外,在幼儿语言中通常会采用那些容易发音辨识度高的音节。
世界很多语言中都有/a/、/I/、/u/这三个元音,其理由便是它们是最容易识别的元音。汉语的“爸爸”“妈妈”英语的“pap”“mum”都含有/a/这个元音。/a/这个元音口腔的阻碍小,且释放的力量大声音响。
/m//p//b/是双唇辅音,它们的发音仅需双唇的闭合而不需要舌头的控制。所以,双唇辅音容易被婴幼儿掌握。而塞音又是同元音区别度最大的音。
所以,同世界上大多数语言一样,汉语父母称谓词“爸爸”“妈妈”的产生并非是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是自古就有着必然的自然社会原因。
注释:
[1]任继昉. 汉语语源学. 重庆: 重庆出版社, 1992: 68?69.
参考文献:
[1](汉)许慎 / 校定 / (宋)徐铉.《说文解字》.中华书局.2004-2
[2]杨伯峻.《诗经译注》.中华书局.2009-10
[3]周祖谟. 《广韵》校本(全二册)[M]. 北京: 中华书局, 2004:
【关键词】:父母;称谓词;爸爸妈妈;口语;语音
现代汉语中,我们一般称父母为“爸爸”“妈妈”(或是“爸”“妈”)。同时英语国家口语称父母一般为为“pap”“mum”等。从语音的角度,我们发现这两种不同语系的语言的中的口语对于父母的称谓着相似的发音特点,如汉语口语“妈妈”,以双唇音/m/为辅音后加响亮的单元音,而英语中的“mom”也是如此。
G. P. Murdork在他的《World Ethnographic Sample》中收录了1072个称谓词(531个母亲的,541个父亲的)。他指出在历史中有很多语言虽然不相关却有着相似的父母称谓词。它们表示“父亲”“母亲”的口语称谓词,尤其是儿语(或其词根),都会不约而同的使用双唇的辅音配合一个容易发音辨识度高且响亮的元音来表示。
這种对于父母称谓词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相似并不是巧合。苏联语言学家罗曼·雅各布森曾就此问题写过专文,他指出这些相似的父母称谓词皆来自于儿语(baby talk)。
在这种语言里,成年人力图使自己的语言适应于儿童的语言习惯。它所新造的词语,有意适应幼儿的音位模式和幼儿早期词语的一般结构。这种儿语词,有的后来就进入了成人社会的一般用语中,例如“爸爸”“妈妈”。这些被成人采纳的儿语词明显地反映了儿童的言语发展及其共同特征。例如,对父母亲的口语称谓中所使用的音位的数目都是极有限的。儿童掌握语言有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据此我们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许多语言中双亲称谓词的结构如此相似。
很多早期的儿童言语是不用辅音连缀的,而只用辅音加元音的拼合。在表示“妈妈”、“爸爸”的这类词中,几乎无例外地都是用这种拼合。
语言的语音和语义都是发展变化的,尤其汉语是表意文字,其本身不承载语音。在现有的文献中,“父”“母”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父母称谓词。与现代汉语口语使用的“爸爸”“妈妈”语音上还有一定的差别。这种改变不只是地域方音所造成的,还有语音从上古到现在所经历的变化。
语言与文字这两个系统相互依存又有各自独立的发展空间。汉语中表示父母的口语称谓词“爸爸”“妈妈”,其字形字音也是在社会历史的变迁中发展变化的。
“爸爸”,这一亲属称谓词是现代汉语里称呼父亲最常用的一个。它最早见于中古,南朝《玉篇》:“爸,父也。”《广雅·释亲》:“爸,父也。”王念孙疏证:“爸者,父声之转也。”《集韵》:“吴人呼父曰爸。”即“爸”由上古“父”字音转而来,因此,义同“父”,例如明周婴《巵林·卷七》:“单家呼父谓之爸。”“爸”字在中古已经出现,但它的使用频率在清朝以前远低于“父”。直到明清时期盛行白话小说这才有所改观,尤其是在“国语”运动之后,“爸”才广泛被使用。
可见在中古,甚至是近代以前“爸爸”这个称谓词在汉语中的使用很少。在这个历史阶段,关于父亲称谓占主流的是“父”一词。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父,矩也,家长率教者。从又举杖。”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父乃斧之初字。石器时代,男子持石斧以事操作,故孳乳为父母之父。”郭沫若根据“父”的甲骨文字形对其本义和语源进行解释,从他的解释中我们发现“父”字的产生和古代的社会生活相关:因为男性“持斧以事操作”的社会生产特点而赋予表示父亲这一角色的汉字字形为“父”。
此外,东汉刘熙《释名》:“父,甫也,始生己也。”
《诗·大雅·皇矣》:“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左传·定公四年》:“郧公辛之弟怀将弑王,曰:‘平王杀吾父,我杀其子,不亦可乎?’”
《论语》:“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可见“父”表示“父亲”这一义项在现有文献中是出现最早的。又《广韵》:“父,扶雨切。”在並母,麌韻。清钱大昕指出“古无轻唇音”,可见,“父”字语音在中古乃至上古是双唇辅音,与今“爸”音相近。
“妈妈”在《说文》及其同时代的字书典籍中也没有出现“妈”字。现有文献记载始于《玉篇》:“妈,母也。”《集韵·姥韵》:“妈,《博雅》:母也。”清代梁章钜《称谓录》:“方以智《通雅》‘齐人呼母为……江南曰阿妈,或作姥,皆母之转也’”。看来,“妈”是由“母”派生出来的方言变体。
《说文》:“母,牧也,从女象怀子形,一曰象乳子也。”清段玉裁注:“牧者,养牛人也。以譬人之乳子。”桂馥义证:“母、牧声相近,《方言》:牧,飤也。”这里许慎以声训解释“母”字的“喂养”之义。此义项在现今已经消失,但在上古、中古时期语料中仍有出现,如:
汉司马迁《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吏奉厉王诣上,上悔,令吕后母之。”
唐孟郊《赵记室俶在职无事》:“大道母群物,达人腹众才。”
此外,“母”因为“喂养”形象而被赋予 “母亲”义。段玉裁注:“像两手抱子也……《广韵》引《仓颉篇》云:其中有两点者,像人乳形。”可见,同“父”字相似,“母”字的产生也是从自然生活中汲取的意义,即女人作为“母亲”这一具有特殊形象的角色展现在文字中。同“父”一样,“母” 在中古、上古时期作为称呼母亲的主要称谓词。
《诗经·邶风·日月》:“父兮母兮,畜我不卒。”
《左传·隐公元年》:“(颖考叔)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明归有光《先妣事略》:“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
通过对现代汉语父母称谓词“爸爸”“妈妈”的考证,我们可以进一步从历史的角度证实父母称谓词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相似性。且这种相似性不是巧合,而是基于人类语言的社会性和生理特性。
基于baby talk的父母称谓词的语音特点可以从语音学和生物学等方面解释。
针对汉语“母”字的字形,《苍颉篇》指出其字中两点象两个乳房,这说明我国古人就已经意识到乳房所具有的母性象征意义,并将之与母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
再看其他语言,表示“母亲”的称谓词其辅音也多带有唇音和鼻音的发音特点。从语源学的语音摹拟理论来看,这是是摹拟哺乳期婴儿吃奶时的自然发音。“婴儿的吃奶动作经常伴随着一种轻微的‘呣姆’鼻音,往后,哺乳时发出的这种声音,就成了一见到食物就出现的一种预感信号……当婴儿嘴里没有食物时,‘呣姆’鼻音就可能跟随一个元音一起发出用来呼唤喂奶的妈妈”。[1]婴儿在吃奶的时候,嘴巴被占用,只能通过鼻腔发音与母亲互动。
此外,在幼儿语言中通常会采用那些容易发音辨识度高的音节。
世界很多语言中都有/a/、/I/、/u/这三个元音,其理由便是它们是最容易识别的元音。汉语的“爸爸”“妈妈”英语的“pap”“mum”都含有/a/这个元音。/a/这个元音口腔的阻碍小,且释放的力量大声音响。
/m//p//b/是双唇辅音,它们的发音仅需双唇的闭合而不需要舌头的控制。所以,双唇辅音容易被婴幼儿掌握。而塞音又是同元音区别度最大的音。
所以,同世界上大多数语言一样,汉语父母称谓词“爸爸”“妈妈”的产生并非是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是自古就有着必然的自然社会原因。
注释:
[1]任继昉. 汉语语源学. 重庆: 重庆出版社, 1992: 68?69.
参考文献:
[1](汉)许慎 / 校定 / (宋)徐铉.《说文解字》.中华书局.2004-2
[2]杨伯峻.《诗经译注》.中华书局.2009-10
[3]周祖谟. 《广韵》校本(全二册)[M]. 北京: 中华书局,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