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林业得以发展的根本。林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消费一定量的森林资源,即通过采伐将对森林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科学合理的采伐可以有效的提高森林生态环境的质量,如果过度的进行采伐,则会给对森林资源带来严重的破坏,同时也会破坏生态环境。因此在对森林进行采伐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并对环境和经济所带来的影响进行充分的考虑,从而在加快林业发展的同时,确保森林生态环境的质量。
【关键词】森林资源;采伐;生态环境;影响
0.前言
长期以来,我国林业都处于一种低糜的状态,发展落后于其他传统性行业。同时人们对林业产业发展和森林资源保护的认识还存在着误区,觉得两者是相互矛盾的,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林业的发展并不意识着是建立在对森林资源破坏的基础上的,林业发展过程中科学合理的对林业资源进行利用,这不仅有益于促进森林资源的增长,同时也拉动了林业经济的发展。而采伐管理是林业发展及森林资源培育的重要环节,所以建立科学合理的采伐机制是促进林业良性发展的重要基础。
1.森林采伐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森林生态系统中,森林和环境是互为统一的整体,同时二者又存在着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关系。林业的发展需要对森林资源进行利用,通过采伐来将成熟林进行加工,以木材和林产品的形式使其充分的发挥经济效益。同时采伐并不是盲目的进行,采伐时根据森林资源可再生的特点,通过采育结合来实现森林资源的更新,同时保护森林资源所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所以采伐如果在保护生态环境及森林经济效益的基础上进行的,那么就可以有效的实现森林的综合效益,推动林业的持续发展和利用,也可以充分的证明森林采伐和生态环境两者之间统一的关系。
2.森林采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合理的森林采伐对生态环境有着一定的保护作用,但通常情况下进行森林采伐时都会对生态环境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破坏作用。
2.1森林采伐对气候因子的影响
当进行森林采伐时,则于采伐的方式不同,其对于光照、温度和湿度的影响也会有明显的区别。当采伐时林地的光照则会由于采伐程度大小的不同而有所增强,同时地表温度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特别是当采用皆伐时,对照区变化得于最小,地表温差则会存在着较大的变化。而当林地进行采伐后,由于林木的减少,林地处于裸露的状态下,林地的湿度下降会较为明显,而由于太阳直射则会导致蒸发量增加的较快,这样就会对气候有一定的影响,使其向干燥方向发展。
2.2森林采伐对林地水分的影响
由于森林中的树木的树冠能够有效的减缓降雨的强度,使雨水降落于地面的速度减慢,就这使地表径流的形成有所减缓,减少了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而当森林采伐时,采伐后的林地,由于林木的减少,树冠的密集程度降低,这样对雨水的降落速度则起不到减缓的作用,导致地表径流的形成,这也是发生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同时也会不同程度的引发旱、涝灾害的发生。导致水土流失量多少则由于采伐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区别,皆伐导致土壤流失的量较大,择伐则要相对小一些。而在土壤流失过程中,土壤中大量的养分则会随着地表径流而被带走,这样则会导致林地土壤较为贫瘠,而采伐后林地枯枝落叶量变化也较为明显,枯枝落叶量明显增加,增加的顺序从高至低依次为对照区、择伐区和皆伐区。
2.3森林采伐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目前许多地区由于对森林采伐和开发的不合理,从而导致生态环境受到较大的影响,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呈不断下降趋势,树种较为单一,混交林不断的减少,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呈现不断减弱的趋势,导致生态系统的平衡性受到较大的影响,同时水土流失严重,使林木的生长受到较大的影响,而在大面积的皆伐后,群众开始进行全垦整地,开始进行农作物种植,这就更导致了森林生态环境的恶化。
3.建立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具体建议
3.1加强森林采伐限额管理
一是要认真抓好林木源头采伐的管理环节。实行伐前设计、伐中监督、伐后验收的伐区“三环节”管理是控制采伐消耗的关键措施。
二是要严格执行凭证作业制度。实行凭证采伐、凭证收购、凭证运输、凭证经营加工制度,是实施森林采伐限额管理的主要行政手段。
三是要有效控制农村燃料材消耗。大力发展薪炭林,巩固改灶节材成果,使用非木材燃料是最大限度地节约森林资源的有效手段。
3.2选择合理的采伐方式和集材方式
森林采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根据森林特点和经济条件的不同,产生了多种主伐方式。但基本上可分为皆伐、渐伐和择伐三大类。三者的基本区别在于同一个轮伐期内对成熟林木的采伐次数不同。由于每次采伐量的差别很大从而影响到为更新创造的环境条件和新林分年龄结构的差异。对森林生态环境影响最小是择伐,从生态角度上看择伐是最完善的采伐方式,使森林的三种效益达到最完美的结合。而在集材方式上则应尽量考虑选择对地表的破坏最轻微的全悬轻型索道集材方式,以最大限度地减轻水土流失。
3.3及時进行采伐迹地的森林更新
恢复森林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治本措施。森林采伐后必须马上进行森林更新和封山育林,而且及时补种,保证高成活率和保存率。采伐迹地要求当年采伐次年春季及时更新。通过集约措施加快森林抚育和管理,扭转抚育跟不上采伐,迹地更新多年欠帐的局面。同时对森林更新进行宏观规划,统筹安排,一方面改变单一的人工更新方式,选择择伐、渐伐方式,推广和促进天然更新,尽可能培育生态效能强的以阔叶树为主的天然混交林,以维持森林生态基础。另一方面改善单一的炼山清林方式,多营造阔叶树和混交林以及速生丰产林,设计合理的森林结构,尽快形成优越的森林环境,产生生态效益。
3.4实行森林分类经营
森林分类经营就是从森林同时具有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特点出发,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对森林的多种需要,充分发挥森林的三大效益,将森林分为商品林和生态公益林,并分别按其各自的特点和规律运营的一种新型的林业经营体制和发展模式。从我省目前的资金,技术力量以及分类经营的思想上看,分为三类比较符合我省的林情。兼顾商品林的利益与生态林的平衡,设置了缓冲区,增设兼融林。
4.结束语
森林资源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基础,而林业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性产业,所以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不仅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在进行森林采伐时,需要全哽的考虑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制定科学合理的采伐机制,以森林可再生性为其巨大变化基础,做好采伐与培育工作的衔接,从而减少采伐所给森林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影响,促进林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秦平书.森林抚育间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现代园艺,2012-01-25.
[2]胡小飞,陈伏生,葛刚.森林采伐对林地表层土壤主要特征及其生态过程的影响.土壤通报,2007-12-15.
[3]王淑华,南极月.森林采伐对五营气候的影响.黑龙江气象,2008-06-15.
【关键词】森林资源;采伐;生态环境;影响
0.前言
长期以来,我国林业都处于一种低糜的状态,发展落后于其他传统性行业。同时人们对林业产业发展和森林资源保护的认识还存在着误区,觉得两者是相互矛盾的,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林业的发展并不意识着是建立在对森林资源破坏的基础上的,林业发展过程中科学合理的对林业资源进行利用,这不仅有益于促进森林资源的增长,同时也拉动了林业经济的发展。而采伐管理是林业发展及森林资源培育的重要环节,所以建立科学合理的采伐机制是促进林业良性发展的重要基础。
1.森林采伐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森林生态系统中,森林和环境是互为统一的整体,同时二者又存在着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关系。林业的发展需要对森林资源进行利用,通过采伐来将成熟林进行加工,以木材和林产品的形式使其充分的发挥经济效益。同时采伐并不是盲目的进行,采伐时根据森林资源可再生的特点,通过采育结合来实现森林资源的更新,同时保护森林资源所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所以采伐如果在保护生态环境及森林经济效益的基础上进行的,那么就可以有效的实现森林的综合效益,推动林业的持续发展和利用,也可以充分的证明森林采伐和生态环境两者之间统一的关系。
2.森林采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合理的森林采伐对生态环境有着一定的保护作用,但通常情况下进行森林采伐时都会对生态环境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破坏作用。
2.1森林采伐对气候因子的影响
当进行森林采伐时,则于采伐的方式不同,其对于光照、温度和湿度的影响也会有明显的区别。当采伐时林地的光照则会由于采伐程度大小的不同而有所增强,同时地表温度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特别是当采用皆伐时,对照区变化得于最小,地表温差则会存在着较大的变化。而当林地进行采伐后,由于林木的减少,林地处于裸露的状态下,林地的湿度下降会较为明显,而由于太阳直射则会导致蒸发量增加的较快,这样就会对气候有一定的影响,使其向干燥方向发展。
2.2森林采伐对林地水分的影响
由于森林中的树木的树冠能够有效的减缓降雨的强度,使雨水降落于地面的速度减慢,就这使地表径流的形成有所减缓,减少了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而当森林采伐时,采伐后的林地,由于林木的减少,树冠的密集程度降低,这样对雨水的降落速度则起不到减缓的作用,导致地表径流的形成,这也是发生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同时也会不同程度的引发旱、涝灾害的发生。导致水土流失量多少则由于采伐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区别,皆伐导致土壤流失的量较大,择伐则要相对小一些。而在土壤流失过程中,土壤中大量的养分则会随着地表径流而被带走,这样则会导致林地土壤较为贫瘠,而采伐后林地枯枝落叶量变化也较为明显,枯枝落叶量明显增加,增加的顺序从高至低依次为对照区、择伐区和皆伐区。
2.3森林采伐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目前许多地区由于对森林采伐和开发的不合理,从而导致生态环境受到较大的影响,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呈不断下降趋势,树种较为单一,混交林不断的减少,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呈现不断减弱的趋势,导致生态系统的平衡性受到较大的影响,同时水土流失严重,使林木的生长受到较大的影响,而在大面积的皆伐后,群众开始进行全垦整地,开始进行农作物种植,这就更导致了森林生态环境的恶化。
3.建立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具体建议
3.1加强森林采伐限额管理
一是要认真抓好林木源头采伐的管理环节。实行伐前设计、伐中监督、伐后验收的伐区“三环节”管理是控制采伐消耗的关键措施。
二是要严格执行凭证作业制度。实行凭证采伐、凭证收购、凭证运输、凭证经营加工制度,是实施森林采伐限额管理的主要行政手段。
三是要有效控制农村燃料材消耗。大力发展薪炭林,巩固改灶节材成果,使用非木材燃料是最大限度地节约森林资源的有效手段。
3.2选择合理的采伐方式和集材方式
森林采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根据森林特点和经济条件的不同,产生了多种主伐方式。但基本上可分为皆伐、渐伐和择伐三大类。三者的基本区别在于同一个轮伐期内对成熟林木的采伐次数不同。由于每次采伐量的差别很大从而影响到为更新创造的环境条件和新林分年龄结构的差异。对森林生态环境影响最小是择伐,从生态角度上看择伐是最完善的采伐方式,使森林的三种效益达到最完美的结合。而在集材方式上则应尽量考虑选择对地表的破坏最轻微的全悬轻型索道集材方式,以最大限度地减轻水土流失。
3.3及時进行采伐迹地的森林更新
恢复森林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治本措施。森林采伐后必须马上进行森林更新和封山育林,而且及时补种,保证高成活率和保存率。采伐迹地要求当年采伐次年春季及时更新。通过集约措施加快森林抚育和管理,扭转抚育跟不上采伐,迹地更新多年欠帐的局面。同时对森林更新进行宏观规划,统筹安排,一方面改变单一的人工更新方式,选择择伐、渐伐方式,推广和促进天然更新,尽可能培育生态效能强的以阔叶树为主的天然混交林,以维持森林生态基础。另一方面改善单一的炼山清林方式,多营造阔叶树和混交林以及速生丰产林,设计合理的森林结构,尽快形成优越的森林环境,产生生态效益。
3.4实行森林分类经营
森林分类经营就是从森林同时具有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特点出发,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对森林的多种需要,充分发挥森林的三大效益,将森林分为商品林和生态公益林,并分别按其各自的特点和规律运营的一种新型的林业经营体制和发展模式。从我省目前的资金,技术力量以及分类经营的思想上看,分为三类比较符合我省的林情。兼顾商品林的利益与生态林的平衡,设置了缓冲区,增设兼融林。
4.结束语
森林资源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基础,而林业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性产业,所以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不仅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在进行森林采伐时,需要全哽的考虑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制定科学合理的采伐机制,以森林可再生性为其巨大变化基础,做好采伐与培育工作的衔接,从而减少采伐所给森林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影响,促进林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秦平书.森林抚育间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现代园艺,2012-01-25.
[2]胡小飞,陈伏生,葛刚.森林采伐对林地表层土壤主要特征及其生态过程的影响.土壤通报,2007-12-15.
[3]王淑华,南极月.森林采伐对五营气候的影响.黑龙江气象,2008-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