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传统的教师教育基本上是以大学为基地,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体系之中,基层教育单位在教师培养中的实质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得到基层政府的支持也相当有限,教师教育出现了供给与需求、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等严重问题。一方面,师范生实践技能薄弱,不关注基层教育,不了解基层教育;另一方面,基层教师也遇到学历提高、知识更新、职后培训、综合素质提高等难题。因此,以集团化培养为思路,通过大学与大学、大学与基层教育单位、基层政府建立长期巩固的合作伙伴关系,把各种资源纳入教师教育的各个环节中来,探索“合作培养”教师的模式和机制,是十分迫切并且必要的。
一、集团化思路推动教师教育创新的必要性
1、有利于教师教育办学体制的创新,增强办学活力。
集团化办学可打破条块分割的传统管理体制和办学模式,大力推进高师院校之间、高校与基础教育单位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合作办学,实现培养主体的市场化和多元化,增强办学活力,形成政府主导、依靠高校、充分发挥基础教育积极参与的多元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格局。建立与市场接轨的运行机制,贴近市场,与基础教育单位联合培养师范生,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开发的需求。
2、有利于教育资源的重组、整合和互补、共享,提高办学效益。
集团化的大空间办学形式为汇集名师、优化教师结构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机会,教师可以相互流通、互兼互聘,使人才优势得到充分展示,提高集团教学科研的整体水平;集团的就业实行统筹,可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拓展生源和就业渠道等等。集团化培养,既可以加强教师教育内部诸要素的融合,又可以进一步密切教师教育与自身以外的市场需求的联系,不断培植新的有利于教师教育发展的生长点,实现办学效益的最大化。
3、有利于加强专业建设和提高教学质量。
目前,高等师范学校在专业设置上大都门类较多,热门专业更是几乎遍及各个学校,专业设置小而全且力量分散,难以形成各自的优势和特色,也难以提高教学质量。集团化教师教育,一方面可以通过集团统筹,实现专业建设上的科学分工和相互推动,集团内的学校依据各自多年办学中形成的师资力量、实验实训条件、招生就业渠道等优势,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特色专业,并且做精、做强、做优,避免学校之间专业上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另一方面,集团还可以以教师教育学院为核心,组织若干学科或专业委员会,并吸收基层学校的参加,开展相关的教学、科研交流活动,发挥核心学校的主导、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提高集团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教师教育集团的组建
1、校际间资源重组、高师院校联合的结构型教师教育集团。
这类集团主要通过政府行政手段,对原有教师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后实现。联合主要在校际之间进行,既包括高师院校与高师院校之间,也包括高师院校与中师学校之间,基本没有中小学校的参与,组成后的集团呈现系列化、多层次、多专业的结构性特征。这类联合在教学过程许多方面可以实现高校与高校,高校与中师学校的贯通,在招生、专业设置及资源共享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
2、立足地区经济、与区域师资需求互动发展的区域型教师教育集团。
这类集团一般由区域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参与或牵头,将区域教师教育资源做一定整合后形成。这类集团与区域基础教育师资联系紧密。如根据区域发展要求制定教师教育发展规划,建立与区域急需基础教育师资对口的专业,培养的学生直接面向区域基础教育。建立区域政府对教师教育引导型的管理模式,搭建区域教师教育信息交流平台,提供动态的岗位需求信息,包括协助建立教育基金、助学基金等等。这类集团可建立区域内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相联合的师范生培养机制,如基层单位与高等教育建立供需联系,联合培养学生,高等学校为基础教育教师提供进修条件,基层单位为高师学生提供稳定的实习实践基地和最好的培训师资。
三、教师教育创新平台的建设
1、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与示范实习基地平台
实验区的基地建设为免费师范生提供稳定的实习、见习机会,使他们在实践中更加了解基础教育,热爱基础教育,为其成长为优秀教师和教育家奠定坚实基础。实验区既是学校的实习基地、实践基地、研究基地、服务基地,又可以成为国家教师教育改革和创新的试验田,真正实现学校与地方政府、大学与基层教育、城市与农村教育的互动,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最终达到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平衡城乡教育差距,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在推动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方面必将发挥重要的示范作用。
2、师范生职业能力训练平台
通过重点投入和重点建设,建成一批设施齐全,管理先进的师范生教学技能中心,初步构建在师范生技能训练中起支撑作用的职业培训平台,为师范生能力的提升奠定扎实的基础。如我校多年来坚持学生“五能三字一话”职业能力培训,“五能”是指:课堂教学能力、实践活动指导能力、班主任工作能力、教学研究能力、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三字”是指: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一话”是指:普通话。
3、教师教育网络学习平台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建成功能齐备、设施先进的教师教育网络系统、教学支持系统和一批在师范生培养中起重要作用的网络课程资源、网络辅助课程资源和优质自主学习资源。开展远程研修计划,经常利用远程研修和网络平台,进行网络教研和专题性远程研修。
4、教师教育教研平台
适应国家为基础教育培养优秀师资的要求,从学校实际出发,充分挖掘师范专业的优势和特色,建设一批具有明显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的特色专业建设点;加强重点课程、示范课程、精品课程建设;着力打造一批优质教材、精品教材。
【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 吉林】
一、集团化思路推动教师教育创新的必要性
1、有利于教师教育办学体制的创新,增强办学活力。
集团化办学可打破条块分割的传统管理体制和办学模式,大力推进高师院校之间、高校与基础教育单位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合作办学,实现培养主体的市场化和多元化,增强办学活力,形成政府主导、依靠高校、充分发挥基础教育积极参与的多元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格局。建立与市场接轨的运行机制,贴近市场,与基础教育单位联合培养师范生,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开发的需求。
2、有利于教育资源的重组、整合和互补、共享,提高办学效益。
集团化的大空间办学形式为汇集名师、优化教师结构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机会,教师可以相互流通、互兼互聘,使人才优势得到充分展示,提高集团教学科研的整体水平;集团的就业实行统筹,可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拓展生源和就业渠道等等。集团化培养,既可以加强教师教育内部诸要素的融合,又可以进一步密切教师教育与自身以外的市场需求的联系,不断培植新的有利于教师教育发展的生长点,实现办学效益的最大化。
3、有利于加强专业建设和提高教学质量。
目前,高等师范学校在专业设置上大都门类较多,热门专业更是几乎遍及各个学校,专业设置小而全且力量分散,难以形成各自的优势和特色,也难以提高教学质量。集团化教师教育,一方面可以通过集团统筹,实现专业建设上的科学分工和相互推动,集团内的学校依据各自多年办学中形成的师资力量、实验实训条件、招生就业渠道等优势,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特色专业,并且做精、做强、做优,避免学校之间专业上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另一方面,集团还可以以教师教育学院为核心,组织若干学科或专业委员会,并吸收基层学校的参加,开展相关的教学、科研交流活动,发挥核心学校的主导、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提高集团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教师教育集团的组建
1、校际间资源重组、高师院校联合的结构型教师教育集团。
这类集团主要通过政府行政手段,对原有教师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后实现。联合主要在校际之间进行,既包括高师院校与高师院校之间,也包括高师院校与中师学校之间,基本没有中小学校的参与,组成后的集团呈现系列化、多层次、多专业的结构性特征。这类联合在教学过程许多方面可以实现高校与高校,高校与中师学校的贯通,在招生、专业设置及资源共享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
2、立足地区经济、与区域师资需求互动发展的区域型教师教育集团。
这类集团一般由区域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参与或牵头,将区域教师教育资源做一定整合后形成。这类集团与区域基础教育师资联系紧密。如根据区域发展要求制定教师教育发展规划,建立与区域急需基础教育师资对口的专业,培养的学生直接面向区域基础教育。建立区域政府对教师教育引导型的管理模式,搭建区域教师教育信息交流平台,提供动态的岗位需求信息,包括协助建立教育基金、助学基金等等。这类集团可建立区域内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相联合的师范生培养机制,如基层单位与高等教育建立供需联系,联合培养学生,高等学校为基础教育教师提供进修条件,基层单位为高师学生提供稳定的实习实践基地和最好的培训师资。
三、教师教育创新平台的建设
1、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与示范实习基地平台
实验区的基地建设为免费师范生提供稳定的实习、见习机会,使他们在实践中更加了解基础教育,热爱基础教育,为其成长为优秀教师和教育家奠定坚实基础。实验区既是学校的实习基地、实践基地、研究基地、服务基地,又可以成为国家教师教育改革和创新的试验田,真正实现学校与地方政府、大学与基层教育、城市与农村教育的互动,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最终达到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平衡城乡教育差距,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在推动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方面必将发挥重要的示范作用。
2、师范生职业能力训练平台
通过重点投入和重点建设,建成一批设施齐全,管理先进的师范生教学技能中心,初步构建在师范生技能训练中起支撑作用的职业培训平台,为师范生能力的提升奠定扎实的基础。如我校多年来坚持学生“五能三字一话”职业能力培训,“五能”是指:课堂教学能力、实践活动指导能力、班主任工作能力、教学研究能力、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三字”是指: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一话”是指:普通话。
3、教师教育网络学习平台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建成功能齐备、设施先进的教师教育网络系统、教学支持系统和一批在师范生培养中起重要作用的网络课程资源、网络辅助课程资源和优质自主学习资源。开展远程研修计划,经常利用远程研修和网络平台,进行网络教研和专题性远程研修。
4、教师教育教研平台
适应国家为基础教育培养优秀师资的要求,从学校实际出发,充分挖掘师范专业的优势和特色,建设一批具有明显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的特色专业建设点;加强重点课程、示范课程、精品课程建设;着力打造一批优质教材、精品教材。
【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 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