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揭示了体育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其二者之间的联系,阐述了在体育教学中情感教育投入的方式、方法,并结合学生心理、生理的特点,简要阐述了体育教学与情感教育的关系、作用并提出了教学中的一些拙见。
[关键词] 学生 情感教育 体育教学
中国分类号:G633.96
体育教学与其它教学一样,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过程,但它不是简单的教与学的相互作用。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很有价值的“人际关系”,即老师与学生的相互关系。而在這种“人际关系”中,情感作为一种内动力,在老师与学生的相互作用中占着重要的地住。既然情感有着这么重要的地住,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应当如何去调动学生的情感和用自己的情感去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教学的目的?怎样在情感教学中完成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种师生的双边活动,把学生的过程情感(内动力)在体育教学中充分体现出来呢?这就是靠我们体育老师在教学中不断地研究、完善,才能充分的把情感调动起来,更加完善地完成教学任务。
在体育教学中应如何调动学生的情感来提高教学质量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诸方面着手进行:
一、要关爱学生
教师情感生活的核心是热爱学生。爱学生是教师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教师对学生的挚爱和期待,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和推动力,激发他们刻苦、顽强学习的精神。教师一方面要热爱学生,深入了解学生,高度信任和尊重学生;另一方面又要严格要求学生,坚定不移地要求和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前进,决不迁就和放任自流。
二、要培养学生爱好体育运动的情感
传授知识、运动技术和培养情感是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的三个方面。在体育教学中,应当让学生在教学和训练的过程中接受情感教育;做到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为此,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深入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教育因素,在制订教学目标的同时,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情感教育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寻找知识与情感的结合点,要讲清、讲透,让学生弄懂、弄通。
三、要与学生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 理解是重要因素。如果师生之间缺乏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就可能产生不必要的误会,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是尊重和理解学生的重要一环。
(2). 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取得学生的信任。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在课余时间尽可能多和学生交流、谈心,和学生交朋友,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消除一些心理障碍,从而激发其上体育课的积极性。
四、情感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课堂教学是一种形成师生心理关系的实践过程。良好的心理关系会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体育项目的特殊性——例如女生800米、男生1000米、等长距离跑,可提高学生的意志力和挫折忍受力,随着学生的意志力和挫折忍受力的增强,他们对复杂事情的分析会更全面,对挫折的情境会做好预见性思想准备,一旦出现挫折,会冷静分析,并会在激怒、苦闷的情况下进行情感的自我调节。任何教学活动的安排,都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内涵,融洽的师生关系常伴有积极的心境状态,学生愿意同教师进行交流,这样便于教师了解学生,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当学生对教师产生好感时,就会喜欢上体育课,接受教师的指导,有利于动作技术的掌握和提高他们的心理和生理素质。
五、课堂教学中情感投入的手段和方法
(1).给学生良好的形象
良好的形象包括内在和外在的形象。在内在形象上,要做到知识渊博、专业知识牢固、语言优美、气质佳等。作为一名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具备一桶水,教师的学科知识越全面、越丰富,学会上受益就越大;在外在形象上,有强健的体魄、精神饱满、教态自然大方、示范动作到位、准确,工作认真负责、积极向上、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积极享受的学习榜样;树立教师的威信,正确应用情感投入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增加教师的亲和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充分发挥“体优生”的带头作用
“体优生”本身素质较好,掌握动作快。对这些学生,教师要注意发挥他们的骨干作用,让他们多做示范,在分组练习时可让他们挡任组长,负责组织同学练习。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树立其威信,培养起其责任感,满足其表现欲,不但能促进“体优生”的学习成绩,还能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对教师组织教学工作也有很大帮助,从而可取得预期的良好教学效果。
(3).善于利用学生的表现欲
调皮的学生往往是体育成绩较好的,让他们多做示范,担任分组小组长,负责组织同学们练习,这样既满足了其表现欲,又能控制这些学生不遵守纪律,扰乱课堂等行为,同时还能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从而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六、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1).对外向型的学生,神经活动兴奋占优势,精力旺盛,反应快,易冲动,急于求成,持久性差,对这类学生应让他们多做表演性的动作,给同学树立榜样或担任小组长,让他们在每个组中起带头作用,调动其他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也动起来。
(2).对待性格内向的学生,可以用有力的手势,坚定的神情充分利用其勤思,情稳,意坚的良好心理素质,调动其积极性。
(3).对素质较差的学生,要多用欣赏的方式去观察学生的动作,多鼓励、多表扬、多肯定,少打击,适当降低要求,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对他们要耐心,态度要诚恳,要以满腔热情,生动的语言,标准优美的示范,丰富的表情唤起学生的激情,提高学习体育运动技术的兴趣。
七、结语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受到情的感染、爱的激励,美的享受,让他们在兴奋中发扬成绩,在微笑中认识不足,在激励与期待中增强信心,要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运用快乐教学,在快乐体育中提高自己在原有基础上的技术动作水平,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充分发挥情感因素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努力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真正达到教与学,师与生的和谐,最终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江百龙.《体育理论基础》.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年版
[2] 马启伟.《体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3] 夏崇德.《发展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 姚小琪.体育与情感教学.聊城师院教改新论,2000年
[5] 鲁志文.体育教学与情感教育.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
[关键词] 学生 情感教育 体育教学
中国分类号:G633.96
体育教学与其它教学一样,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过程,但它不是简单的教与学的相互作用。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很有价值的“人际关系”,即老师与学生的相互关系。而在這种“人际关系”中,情感作为一种内动力,在老师与学生的相互作用中占着重要的地住。既然情感有着这么重要的地住,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应当如何去调动学生的情感和用自己的情感去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教学的目的?怎样在情感教学中完成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种师生的双边活动,把学生的过程情感(内动力)在体育教学中充分体现出来呢?这就是靠我们体育老师在教学中不断地研究、完善,才能充分的把情感调动起来,更加完善地完成教学任务。
在体育教学中应如何调动学生的情感来提高教学质量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诸方面着手进行:
一、要关爱学生
教师情感生活的核心是热爱学生。爱学生是教师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教师对学生的挚爱和期待,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和推动力,激发他们刻苦、顽强学习的精神。教师一方面要热爱学生,深入了解学生,高度信任和尊重学生;另一方面又要严格要求学生,坚定不移地要求和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前进,决不迁就和放任自流。
二、要培养学生爱好体育运动的情感
传授知识、运动技术和培养情感是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的三个方面。在体育教学中,应当让学生在教学和训练的过程中接受情感教育;做到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为此,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深入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教育因素,在制订教学目标的同时,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情感教育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寻找知识与情感的结合点,要讲清、讲透,让学生弄懂、弄通。
三、要与学生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 理解是重要因素。如果师生之间缺乏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就可能产生不必要的误会,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是尊重和理解学生的重要一环。
(2). 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取得学生的信任。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在课余时间尽可能多和学生交流、谈心,和学生交朋友,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消除一些心理障碍,从而激发其上体育课的积极性。
四、情感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课堂教学是一种形成师生心理关系的实践过程。良好的心理关系会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体育项目的特殊性——例如女生800米、男生1000米、等长距离跑,可提高学生的意志力和挫折忍受力,随着学生的意志力和挫折忍受力的增强,他们对复杂事情的分析会更全面,对挫折的情境会做好预见性思想准备,一旦出现挫折,会冷静分析,并会在激怒、苦闷的情况下进行情感的自我调节。任何教学活动的安排,都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内涵,融洽的师生关系常伴有积极的心境状态,学生愿意同教师进行交流,这样便于教师了解学生,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当学生对教师产生好感时,就会喜欢上体育课,接受教师的指导,有利于动作技术的掌握和提高他们的心理和生理素质。
五、课堂教学中情感投入的手段和方法
(1).给学生良好的形象
良好的形象包括内在和外在的形象。在内在形象上,要做到知识渊博、专业知识牢固、语言优美、气质佳等。作为一名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具备一桶水,教师的学科知识越全面、越丰富,学会上受益就越大;在外在形象上,有强健的体魄、精神饱满、教态自然大方、示范动作到位、准确,工作认真负责、积极向上、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积极享受的学习榜样;树立教师的威信,正确应用情感投入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增加教师的亲和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充分发挥“体优生”的带头作用
“体优生”本身素质较好,掌握动作快。对这些学生,教师要注意发挥他们的骨干作用,让他们多做示范,在分组练习时可让他们挡任组长,负责组织同学练习。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树立其威信,培养起其责任感,满足其表现欲,不但能促进“体优生”的学习成绩,还能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对教师组织教学工作也有很大帮助,从而可取得预期的良好教学效果。
(3).善于利用学生的表现欲
调皮的学生往往是体育成绩较好的,让他们多做示范,担任分组小组长,负责组织同学们练习,这样既满足了其表现欲,又能控制这些学生不遵守纪律,扰乱课堂等行为,同时还能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从而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六、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1).对外向型的学生,神经活动兴奋占优势,精力旺盛,反应快,易冲动,急于求成,持久性差,对这类学生应让他们多做表演性的动作,给同学树立榜样或担任小组长,让他们在每个组中起带头作用,调动其他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也动起来。
(2).对待性格内向的学生,可以用有力的手势,坚定的神情充分利用其勤思,情稳,意坚的良好心理素质,调动其积极性。
(3).对素质较差的学生,要多用欣赏的方式去观察学生的动作,多鼓励、多表扬、多肯定,少打击,适当降低要求,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对他们要耐心,态度要诚恳,要以满腔热情,生动的语言,标准优美的示范,丰富的表情唤起学生的激情,提高学习体育运动技术的兴趣。
七、结语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受到情的感染、爱的激励,美的享受,让他们在兴奋中发扬成绩,在微笑中认识不足,在激励与期待中增强信心,要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运用快乐教学,在快乐体育中提高自己在原有基础上的技术动作水平,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充分发挥情感因素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努力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真正达到教与学,师与生的和谐,最终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江百龙.《体育理论基础》.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年版
[2] 马启伟.《体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3] 夏崇德.《发展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 姚小琪.体育与情感教学.聊城师院教改新论,2000年
[5] 鲁志文.体育教学与情感教育.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