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合作的关键是问题的提出,目的是在交流中提高合作的技巧,在方案的设置、收效上反馈,多元化合作是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初中化学 合作性学习 技巧问题设计
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要创造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充分交流与沟通的课堂,笔者认为要达到此目的,关键就在于构建一个能使学生相互作用的学习环境。学生间的合作探究能使他们取得更大的成就,更高的推理水平,形成相互间更良好的关系,也能使他们更好地接受不同的意见,具有更强的自尊心,更健康的心理。
合作性学习是体现伙伴学习关系的比较有效的学习方法。有人把合作学习理解为“小组讨论”,实际上合作学习所指远非“小组讨论”所能涵盖。从上世纪六十代开始,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就开始了对合作学习的系统研究,合作学习在国外早已成为一种被人们广泛认同的学习方法。在我们的化学课堂教学中,经常看到教师采用小组的形式讨论问题或进行试验,但有时并未观察到这种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发展上的优势所在。那么,到底是哪个环节的问题呢?
一、提出恰当的问题是教师组织合作学习的关键
进行合作学习的任务最好是中等难度的、有真实情景的、有挑战性的以及解决途径和结论不唯一的问题。太易的问题无需讨论,太难的问题小组讨论难以使个人在短时间内进行深入缜密的思考。真实情景有助于激发小组的兴趣,有挑战性的和解决途径和结论不唯一有助于更多的成员参与和获得成功感。给出的学习任务是否恰当,是教师设计这项教学活动的一个关键。例如,在进行氧气性质的学习中,可以探究的问题很多:与木炭的反应;与镁条的反应;与铁丝的反应。到底把哪个问题作为提供给小组的合作学习任务,这就需要教师精心地选择。一方面,教师要考虑选择认知目标的重点和难点;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充分考虑上面提到的对进行合作学习的任务要求。合作实验时实验方案的设计与交流评价,以及课后共同完成选择实验报告的活动中,难度要适中,问题要具有开放性,要体现认知目标和重点。
二、提供合作学习技巧的指导
学习任务明确了,是否能很好地完成以及是否能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还取决于小组成员获得积极的体验,还取决于小组成员间合理的分工与合作。教师要在考虑多元智能因素的基础上,给出明确的角色分工,帮助学生提高合作学习的技巧。例如,实验方案的设计,四人一组,教师可以建议一个人画装置图,一个人设计方案,一个人最后陈述,一个人控制时间并与其他小组交流,充当信使。本人发现这种分工对于小组进行化学实验设计活动是合理和有效的。
三、要参与小组活动并及时做出反馈
小组的活动需要从外界得到及时的反馈,需要有人分担困难和提供支持,需要有人分享快乐和给予赞赏和鼓励。那么及时在这方面参与程度直接影响着活动的进程和最终的结果。教师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中要善于调控,假如全班共有八个小组,教师要争取在一节课中让每一个小组至少获得一次和教师单独交流的机会;教师选择在哪些活动中与哪些小组交流,用多长时间交流等细节问题,需要教师兼顾学生不同的需要,更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揣摩。在交流评价的环节,如果时间有限只能使部分小组获得发表观点的机会,应多采用随机选取的方式,避免造成小组间机会不均等;另外还可以考虑在课外创造机会,比如在课后将小组合作完成的试验装置设计图或实验报告等成果在教室后面的学习园地展示等。在化学课堂中,无论是在学生分组试验还是设计装置图时,作为教师都应当努力融入学生的讨论中,作为伙伴分享同学们的发现,和同学们一起想办法,为同学们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帮助,在互动的过程中,师生双方都能感受到需要与被需要,分享与责任等很多积极美好的情感体验。
四、采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教学活动设计
如果使每一个同学在化学课堂中都能得到发展,在情感智能的各个方面均衡发展是关键问题。一些在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方面表现出众的同学在传统的课堂中始终占有优势,相对他们便出现了课堂中的弱势群体。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人的智能可以分八大类,每个人都可能有某方面的强项,如果我们能让教学活动设计尽可能地涵盖其中的多个方面,给每个学生以表现和发展他强项的机会,这样我们的教育就会成为一种扬长的教育。这样对培养学生的自信,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和乐趣至关重要。
在合作学习中,给出一个相对大的问题,有助于他们发挥各自的智能和团队精神,使每个成员都获得自信心和成功感。如在同学们进行小组合作实验时,你可以观察到他们自然的分工。肢体運动型的学生愿意动手实验,逻辑思维型的学生愿意解释推理,而语言型的学生则愿意最后陈述,一些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能力异常敏锐,总是能观察到别人注意不到的细节。
合作学习在化学课堂教学中也常常碰到各种问题和困惑。比如从单一节课来看,采用合作学习的课堂在认知容量上比不上传统的课堂,教学进度也不那么容易把握。但这对学生在提高化学学习兴趣及成绩方面有很大优势,在通过化学课堂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很有帮助。这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尝试、探讨研究和反思,使之更加完善。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初中化学 合作性学习 技巧问题设计
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要创造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充分交流与沟通的课堂,笔者认为要达到此目的,关键就在于构建一个能使学生相互作用的学习环境。学生间的合作探究能使他们取得更大的成就,更高的推理水平,形成相互间更良好的关系,也能使他们更好地接受不同的意见,具有更强的自尊心,更健康的心理。
合作性学习是体现伙伴学习关系的比较有效的学习方法。有人把合作学习理解为“小组讨论”,实际上合作学习所指远非“小组讨论”所能涵盖。从上世纪六十代开始,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就开始了对合作学习的系统研究,合作学习在国外早已成为一种被人们广泛认同的学习方法。在我们的化学课堂教学中,经常看到教师采用小组的形式讨论问题或进行试验,但有时并未观察到这种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发展上的优势所在。那么,到底是哪个环节的问题呢?
一、提出恰当的问题是教师组织合作学习的关键
进行合作学习的任务最好是中等难度的、有真实情景的、有挑战性的以及解决途径和结论不唯一的问题。太易的问题无需讨论,太难的问题小组讨论难以使个人在短时间内进行深入缜密的思考。真实情景有助于激发小组的兴趣,有挑战性的和解决途径和结论不唯一有助于更多的成员参与和获得成功感。给出的学习任务是否恰当,是教师设计这项教学活动的一个关键。例如,在进行氧气性质的学习中,可以探究的问题很多:与木炭的反应;与镁条的反应;与铁丝的反应。到底把哪个问题作为提供给小组的合作学习任务,这就需要教师精心地选择。一方面,教师要考虑选择认知目标的重点和难点;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充分考虑上面提到的对进行合作学习的任务要求。合作实验时实验方案的设计与交流评价,以及课后共同完成选择实验报告的活动中,难度要适中,问题要具有开放性,要体现认知目标和重点。
二、提供合作学习技巧的指导
学习任务明确了,是否能很好地完成以及是否能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还取决于小组成员获得积极的体验,还取决于小组成员间合理的分工与合作。教师要在考虑多元智能因素的基础上,给出明确的角色分工,帮助学生提高合作学习的技巧。例如,实验方案的设计,四人一组,教师可以建议一个人画装置图,一个人设计方案,一个人最后陈述,一个人控制时间并与其他小组交流,充当信使。本人发现这种分工对于小组进行化学实验设计活动是合理和有效的。
三、要参与小组活动并及时做出反馈
小组的活动需要从外界得到及时的反馈,需要有人分担困难和提供支持,需要有人分享快乐和给予赞赏和鼓励。那么及时在这方面参与程度直接影响着活动的进程和最终的结果。教师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中要善于调控,假如全班共有八个小组,教师要争取在一节课中让每一个小组至少获得一次和教师单独交流的机会;教师选择在哪些活动中与哪些小组交流,用多长时间交流等细节问题,需要教师兼顾学生不同的需要,更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揣摩。在交流评价的环节,如果时间有限只能使部分小组获得发表观点的机会,应多采用随机选取的方式,避免造成小组间机会不均等;另外还可以考虑在课外创造机会,比如在课后将小组合作完成的试验装置设计图或实验报告等成果在教室后面的学习园地展示等。在化学课堂中,无论是在学生分组试验还是设计装置图时,作为教师都应当努力融入学生的讨论中,作为伙伴分享同学们的发现,和同学们一起想办法,为同学们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帮助,在互动的过程中,师生双方都能感受到需要与被需要,分享与责任等很多积极美好的情感体验。
四、采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教学活动设计
如果使每一个同学在化学课堂中都能得到发展,在情感智能的各个方面均衡发展是关键问题。一些在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方面表现出众的同学在传统的课堂中始终占有优势,相对他们便出现了课堂中的弱势群体。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人的智能可以分八大类,每个人都可能有某方面的强项,如果我们能让教学活动设计尽可能地涵盖其中的多个方面,给每个学生以表现和发展他强项的机会,这样我们的教育就会成为一种扬长的教育。这样对培养学生的自信,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和乐趣至关重要。
在合作学习中,给出一个相对大的问题,有助于他们发挥各自的智能和团队精神,使每个成员都获得自信心和成功感。如在同学们进行小组合作实验时,你可以观察到他们自然的分工。肢体運动型的学生愿意动手实验,逻辑思维型的学生愿意解释推理,而语言型的学生则愿意最后陈述,一些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能力异常敏锐,总是能观察到别人注意不到的细节。
合作学习在化学课堂教学中也常常碰到各种问题和困惑。比如从单一节课来看,采用合作学习的课堂在认知容量上比不上传统的课堂,教学进度也不那么容易把握。但这对学生在提高化学学习兴趣及成绩方面有很大优势,在通过化学课堂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很有帮助。这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尝试、探讨研究和反思,使之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