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中自有青山在

来源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kkk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如熊培云所说:“偶尔走失,从未离开。没有比生活更古老的过去,也没有比生活更高远的未来。”“生存”与“生活”并不是一对悖论,恰恰相反,二者相依相存。如果把“生存”比作房舍,那么我相信“生活”一定是你推开半掩的窗后映入心灵的云白山青。
  “人类在谋生之上应该有一种爱美的生活,否则只算是他生命之夭折。”人之所以为人并成为万物之灵,是因为他们在觅食捕猎、交配繁衍等谋生程序之上,升华出了追求美的意识,“美”成为了天地间教化人性的那点灵明。加缪说过:“诞生到一个荒谬的世界上的人唯一真正的职责是活下去,是意识到自己的生命、自己的反抗、自己的自由。”追求愛美的生活,并不是无边无际的乌托邦,更不是看不到“眼前苟且”的“诗与远方”,而是始终信仰胸中的那片青山,于城市中谋生,却不使它蒙尘。
  犹记二战期间,德军驶着轰鸣的装甲车和坦克穿过壮阔的凯旋门,昂首于香榭丽舍大街的情景。法国战败,巴黎沦陷,可巴黎这片浪漫的土地滋养的人们,纵使被黑漆漆的枪口环绕,仍未放弃过对美丽生活的追求。国破的第二天,人们在巴黎街头互相赠送玫瑰花,互相给予希望和祝福,这才是生活应有的样子吧——从容,优雅,爱美令人动容,用玫瑰装点生命,达到的正是“一花一世界”的超卓境界,传递的是迷人且热忱的生活状态 。
  反观当下,在这经济繁荣、车水马龙的社会中,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地热爱生活呢?人们西装革履,挎着一尘不染的公文包,脚下步履匆匆,眉间愁云密布,穿梭于水泥森林之间,可能是一线大城市中最真实的写照。倘若人人都只盯着脚尖和眼下的烦琐,那么悬于美术馆墙上的笔走龙蛇、传世丹青又有谁去欣赏?倘若人人都为谋生煮鹤焚琴,那么又何来“晴空一鹤排云上”“大珠小珠落玉盘”?倘若人人都蝇营狗苟,疲于奔命,那么人类的进程怎能称得上是文明?
  《流沙河致何洁》文中写道:“学那拙技的鹪鹩,营巢蓬蒿之间,寄迹桑榆之上,栖不过一枝,飞不过半里……说具体些,我锯大木,你操缝纫,一生如此,毫无怨言。”美未必只存在于波涛汹涌的大江大河,更存在于细水长流涓涓不断的生活,去追求美追求生活吧,愿你胸中自有青山,此生辽阔高远 。
  简评
  这篇作文特点有三:一是观点辩证深刻;二是结构清晰完整;三是语言形象生动。
  就观点表达来说,作者明确指出二者间关系,进而点明自己的观点:“追求爱美的生活,并不是无边无际的乌托邦,更不是看不到‘眼前苟且’的‘诗与远方’,而是始终信仰胸中的那片青山,于城市中谋生,却不使它蒙尘。”进而谈美的生活是什么,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有并非空喊口号的独特见解:“美未必只存在于波涛汹涌的大江大河,更存在于细水长流涓涓不断的生活,去追求美追求生活吧,愿你胸中自有青山,此生辽阔高远。”
  就结构来说,此文结构清晰,逻辑层次分明。首段点破二者关系,第二段谈是什么,第三段以例证谈意义,第四段联系现实谈原因,第五段总结升华,形成了完整的段落层次,表意明确而令人印象深刻。
  就语言来说,文采斐然是其行文一大特色,熊培云、加缪、流沙河等名言信手拈来;第四段的连续反问,假设论证,语势强烈;思维逻辑严谨,“并不是……更不是……而是”“未必只存在……更存在……”等句式彰显了娴熟的思维能力。
  这篇作文得分为53分。
其他文献
在《聊斋志异》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之中,婴宁无疑特别受到蒲松龄的喜爱。她活泼天真,纯洁浪漫,“一笑能解千般愁”。这个可爱的女孩,每次读来都让人忍俊不禁、怡然忘忧。而小说中婴宁的人物形象塑造,得益于引入了较多的戏剧元素,尤其是人物活动舞台的巧妙搭建,从自然风物到人文景观,从独特季相到屋内陈设,从道具搭配到宾主方位,加上由色彩渲染的喜剧基调,每一个组合都合理和谐,妙到毫巅。  一、闹市的惊艳,郊野的重逢
期刊
纪伯伦曾言:“没有渡过黑暗之径,就无法看到尽头之光。”反观当下,许多专家提出了快乐教育的理念,但这并不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教育如同人生,应是一场缓慢受锤炼的修行。若没有沿途的坎坷,又何以体现成果的甘甜?  王小波在《黄金时代》中写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同理,学习也是一个需要历尽艰难、承受千锤万凿的过程,如几百年前心学大师王阳明在竹子前日复一日地格物致知,直到最后创立阳明心学,其过程之艰
期刊
翱至零口北,有畜鸡二十二者,七其雄十五其雌,且饮且啄而又狎乎人。翱甚乐之,遂掬粟投于地而呼之。有一雄鸡,人截其冠,貌若营群,望我而先来,见粟而长鸣,如命其众鸡。众鸡闻而曹奔于粟,既来而皆恶截冠雄鸡而击之,曳而逐出之,已而竞还啄其粟。日之暮,又二十一其群栖于楹之梁。截冠雄鸡又来,如慕侣将登于梁且栖焉,而仰望焉,而旋望焉,而小鸣焉,而大鸣焉,而延颈喔咿,其声甚悲焉,而遂去焉。至于庭中,直上有木,三十余
期刊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们遇见阳光雨露,遇见冬雪彩虹;我们也遇见微笑,遇见温情……每一刻,都有美好的遇见。你的生活中,有过怎样的遇见让你久久不能忘怀?  请以“最美的遇见”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立意积极向上, 写出真情实感,叙事符合逻辑,有细节,有描写,有思考,不少于800 字。  【写作指导】  这是2020年1月嘉兴市期末联考高一年级的作文题。写记叙文,是嘉兴市
期刊
编者按:本期选登的是浙江省平湖中学嘉木文学社指导老师和部分社员的作品。  在我看来,写作是人的基本生存方式之一,就如同思考、想象、言说、交流,也可以说,写作就是思考、想象、言说、交流。写作的过程经历特殊的生活体验,这种体验需要经过感官的知觉、情感的蒸泡与理智的参与。写作首先需要我们解放感官,学会凝视。学会凝视,就是对自己感興趣的事物进行全方位的细致观察。有了感官的全面参与,情感就会自然渗入,但是理
期刊
我穿过田野回家,正是仲夏时节。草地已经割完了,黑麦刚要动手收割。  这正是万紫千红、百花斗妍的季节:红的、白的、粉红的、芬芳而且毛茸茸的三叶草花,傲慢的延命菊花,乳白的、花蕊黄澄澄的、浓郁袭人的“爱不爱”花,甜蜜蜜的黄色的山芥花,亭亭玉立的、郁金香形状的、淡紫色的和白色的吊钟花,匍匐缠绕的豌豆花,黄的、红的、粉红的、淡紫的玲珑的山萝卜花,微微有点红晕的茸毛和微微有些愉快香味的车前草花,在青春时代向
期刊
《胡同文化》是汪曾祺先生为摄影集《胡同之没》所写的一篇序言。所谓序言,就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作者自己写的叫“自序”,一般用来说明作品的内容、写作缘由、经过、旨趣和特点;别人代写的序叫“代序”或“他序”,内容多是介绍和评论该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胡同文化》是一篇他序,但又不是一篇常规的他序,作者虽然对胡同的认识和情感与摄影集基本保持一致,但并未对作品进行详细介绍,仅在文章最后提及“看看这些
期刊
德国作家伯尔的《在桥边》,小说开头“我”自认为“是一个不可靠的人”,小说的结尾,主任统计员却拍着“我”的肩膀,说“我”是个“好人,很忠实、很可靠”。那么,“我”究竟可靠不可靠呢?  我们发现,从文本表面上看,“我是一个不可靠的人”。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对数人的这份差事并不热爱,在工作时有点“任性”:  ·有时故意少数一个人;当我发起怜悯来时,就送给他们几个。  ·当我恼火时,当我没有烟抽时,
期刊
【原题呈现】  一个名厨,烹调了一味菜,不至于使你不能尝。一幅名画,一支名曲,却有时使人莫名其妙地欣赏不到它的好处。它可以另有一天地,另有一境界,鼓舞你的精神,诱导你的心灵,愈走愈深入,愈升愈超卓。人类在谋生之上应该有一种爱美的生活,否则只算是他生命之夭折。  ——钱穆《湖上闲思录》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审题指导】  材料中以比喻论證的方式强调人类的心灵或精神不能
期刊
此去经年一别,自有平生相见平生欢。  望着眼前的千山万水,内心云海翻涌,沉默间终静止成画,无法被涂改地置于眼前,就像与往事间被锁上的心门。  《平生欢》描述的故事发生在一个靠江的小城镇雾江,邵然、李平义、陈臣、邱天、白杨、弹簧他们都生长于此,这里有一家大型国营工厂,父母一辈人都工作在这个大厂里。邵然他们上同一个子弟学校,住着厂里分配的房子,邻里相近,哪家有事其他家马上就知道。后来城镇渐渐发达了,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