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代社会造就了新一代青年的特质,社会变迁中的青年学生有着众多的困惑。教育必须以德为先,立德树人。德育工作者要注重与学生谈话的艺术,尤其是在个别教育的时候,必须以生为本,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向才能达到预期的谈话效果,培养出高素质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青年学生;立德树人;个别;教育艺术
过弱的文化陶冶,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思想底蕴不够;过重的功利导向,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受到影响。古人云:一言可兴邦,一言可误国,巧妙的个别教育可以成为学生前进道路上欢快的乐声、误入禁区的哨声、驱除苦闷的良药。
一、情境体验式教育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与学生谈话,要自然引入话题,不要给对方设置心理防线,因而对开场白的内容和语气及肢体语言均要认真考究。尤其是在与“特殊”学生谈话时,最好能创设情境。我校学生会在一次宿舍检查中,发现一个宿舍门上挂着一块牌子“检查人员不得留下脚印,否则后果自负”。学生会干部觉得很不尊重,就扣了这个宿舍的分数(评比条例中有不尊重检查人员扣分的规定)。谁知那宿舍学生群情激奋,说我们打扫得干干净净,为何还要扣分?并质问学生会干部,最后找到我们学生处讨说法。我在基本了解情况后一一与他们谈话,先找了写那块牌子的学生谈。我请她坐定,突然微笑着对她说“对了,请看看你身上是否有灰尘,先掸掸,然后再坐下,千万别弄脏我的椅子哦”。学生一脸愕然。在她起身莫名其妙转身看的时候,我说:“我这么要求你,你是不是感觉我不够尊重你?”学生答“是的”,我在肯定她们认真打扫宿舍精神可嘉的前提下,建议我们做个演示:我让她扮演检查人员,我做学生,用我校评弹表演专业的特点,学生特有的表演技巧,与她对话,让学生在这个情境表演中体会他人的感受。演完学生羞愧难当。最后我说“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学会尊重人”。最后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了扣分的事实,还主动向学生会干部道歉。也许我只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但这种情境演示的效果确实超过了说教。尊重他人是做人的基本前提。
二、从“心”开始,打开心结
学生做任何一件事,都有着的动机,都源自于一定的心理因素。我们要善于分析学生的心理,捕捉他们微妙的心理动态,帮学生找到真正解决问题的根源,做学生工作的老师,包括班主任不能仅做救人的消防员,更要做教游泳的教练员。我校的学生是初中毕业入学的五年制高职生,做任何事还处于似懂非懂阶段,貌似能够独自担当,其实脆弱有加。我校一个学生会干部,一向非常自律,责任心强,但在上个学期成绩急剧下降,精神面貌也不振,听说与一女生谈起了恋爱,且学生告知,在校园里还有比较亲密的举动。这绝对有悖于我校举办的“三文明”活动:做文明学生,建文明班级,创文明校园。谈恋爱虽然在校园里比较普遍,但我们不提倡,一担心影响学生的学业,二毕竟还是学生,没有能力去承担恋爱后的种种后果和责任。一天我把那个学生干部请到校园的一个凉亭,进行了一番促膝谈心。我避开他很敏感的恋爱问题,说到:进入高年级了,感觉你一下子长大成熟了许多,但我发现你心理压力很大?对吧?我猜想你既有来自学业的压力(我知道他很想考入我校传承班即有志于从事评弹表演专业的提高班,但他的专业成绩不是很拔尖),也有将来就业的担忧(他很想为家庭分担,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恐怕还有学生会工作上的不顺(他替学生反映一些问题,校方尚未落实)他没想到我这么了解他的心理,竟然失声痛哭起来。我安抚他稳定情绪后,说:“压力每个人都有,减压的办法很多,谈恋爱能起到减压的作用吗?也许一时能有点精神寄托,但事后又怕被老师知道,所以你的压力反而加大。是不是?”见我这样理解他,于是敞开心扉,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解开心结后的他笑容灿烂,与女同学的关系的处理得也很好。期末结束,以较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他心仪的传承班。从新时期学生工作实践看,只有想他们所思,解他们所难,从他们的“心”出发,才能引路青春,护航成长,教育学生才更有成效。
三、以生为本,尊重主体。
与学生交谈的目的是关心学生而不是指责学生,是想了解学生而不是批评学生,所以谈话过程中要学会倾听,尊重主体,当好忠实的听众。个别化教育,把每一个学生都看作是唯一的、不同的实体,应该受到不同的对待,因人而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老师的态度决定谈话的效果。老师不能觉得自己有经历、有经验,学生什么都不懂,一心就想教育学生;不能打断学生说话,只顾自己的说教;也不能边与学生谈话,边做其他事情,表现出漫不经心的神态。所有这些,都会让学生会觉得教师看不起自己,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从而出现心理上的自我封锁,也就达不到预期谈话效果。以热情诚恳的语态、亲切自然的语调、和颜悦色的表情,不仅会增强谈话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而且会使谈话的气氛和谐愉快,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因人而异,灵活把握。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德”者“得”也,有德之人必能得到一切。我们要正视当代青年新特质,关心学生的“心”动向。树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重的教育理念,真正实现技能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紧密结合,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性”与“人力”有机渗透、“做事”与“做人”高度统一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从而真正实现教育的真谛:将知识转化为智慧,使文化转化为品格。让文明积淀成人格,为学生的青春之路引领护航!
参考文献:
[1]南京中医药大学曾智教授的讲座《现代学生工作“心”理念》.
(作者单位:江蘇苏州评弹学校)
关键词:青年学生;立德树人;个别;教育艺术
过弱的文化陶冶,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思想底蕴不够;过重的功利导向,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受到影响。古人云:一言可兴邦,一言可误国,巧妙的个别教育可以成为学生前进道路上欢快的乐声、误入禁区的哨声、驱除苦闷的良药。
一、情境体验式教育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与学生谈话,要自然引入话题,不要给对方设置心理防线,因而对开场白的内容和语气及肢体语言均要认真考究。尤其是在与“特殊”学生谈话时,最好能创设情境。我校学生会在一次宿舍检查中,发现一个宿舍门上挂着一块牌子“检查人员不得留下脚印,否则后果自负”。学生会干部觉得很不尊重,就扣了这个宿舍的分数(评比条例中有不尊重检查人员扣分的规定)。谁知那宿舍学生群情激奋,说我们打扫得干干净净,为何还要扣分?并质问学生会干部,最后找到我们学生处讨说法。我在基本了解情况后一一与他们谈话,先找了写那块牌子的学生谈。我请她坐定,突然微笑着对她说“对了,请看看你身上是否有灰尘,先掸掸,然后再坐下,千万别弄脏我的椅子哦”。学生一脸愕然。在她起身莫名其妙转身看的时候,我说:“我这么要求你,你是不是感觉我不够尊重你?”学生答“是的”,我在肯定她们认真打扫宿舍精神可嘉的前提下,建议我们做个演示:我让她扮演检查人员,我做学生,用我校评弹表演专业的特点,学生特有的表演技巧,与她对话,让学生在这个情境表演中体会他人的感受。演完学生羞愧难当。最后我说“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学会尊重人”。最后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了扣分的事实,还主动向学生会干部道歉。也许我只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但这种情境演示的效果确实超过了说教。尊重他人是做人的基本前提。
二、从“心”开始,打开心结
学生做任何一件事,都有着的动机,都源自于一定的心理因素。我们要善于分析学生的心理,捕捉他们微妙的心理动态,帮学生找到真正解决问题的根源,做学生工作的老师,包括班主任不能仅做救人的消防员,更要做教游泳的教练员。我校的学生是初中毕业入学的五年制高职生,做任何事还处于似懂非懂阶段,貌似能够独自担当,其实脆弱有加。我校一个学生会干部,一向非常自律,责任心强,但在上个学期成绩急剧下降,精神面貌也不振,听说与一女生谈起了恋爱,且学生告知,在校园里还有比较亲密的举动。这绝对有悖于我校举办的“三文明”活动:做文明学生,建文明班级,创文明校园。谈恋爱虽然在校园里比较普遍,但我们不提倡,一担心影响学生的学业,二毕竟还是学生,没有能力去承担恋爱后的种种后果和责任。一天我把那个学生干部请到校园的一个凉亭,进行了一番促膝谈心。我避开他很敏感的恋爱问题,说到:进入高年级了,感觉你一下子长大成熟了许多,但我发现你心理压力很大?对吧?我猜想你既有来自学业的压力(我知道他很想考入我校传承班即有志于从事评弹表演专业的提高班,但他的专业成绩不是很拔尖),也有将来就业的担忧(他很想为家庭分担,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恐怕还有学生会工作上的不顺(他替学生反映一些问题,校方尚未落实)他没想到我这么了解他的心理,竟然失声痛哭起来。我安抚他稳定情绪后,说:“压力每个人都有,减压的办法很多,谈恋爱能起到减压的作用吗?也许一时能有点精神寄托,但事后又怕被老师知道,所以你的压力反而加大。是不是?”见我这样理解他,于是敞开心扉,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解开心结后的他笑容灿烂,与女同学的关系的处理得也很好。期末结束,以较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他心仪的传承班。从新时期学生工作实践看,只有想他们所思,解他们所难,从他们的“心”出发,才能引路青春,护航成长,教育学生才更有成效。
三、以生为本,尊重主体。
与学生交谈的目的是关心学生而不是指责学生,是想了解学生而不是批评学生,所以谈话过程中要学会倾听,尊重主体,当好忠实的听众。个别化教育,把每一个学生都看作是唯一的、不同的实体,应该受到不同的对待,因人而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老师的态度决定谈话的效果。老师不能觉得自己有经历、有经验,学生什么都不懂,一心就想教育学生;不能打断学生说话,只顾自己的说教;也不能边与学生谈话,边做其他事情,表现出漫不经心的神态。所有这些,都会让学生会觉得教师看不起自己,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从而出现心理上的自我封锁,也就达不到预期谈话效果。以热情诚恳的语态、亲切自然的语调、和颜悦色的表情,不仅会增强谈话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而且会使谈话的气氛和谐愉快,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因人而异,灵活把握。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德”者“得”也,有德之人必能得到一切。我们要正视当代青年新特质,关心学生的“心”动向。树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重的教育理念,真正实现技能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紧密结合,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性”与“人力”有机渗透、“做事”与“做人”高度统一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从而真正实现教育的真谛:将知识转化为智慧,使文化转化为品格。让文明积淀成人格,为学生的青春之路引领护航!
参考文献:
[1]南京中医药大学曾智教授的讲座《现代学生工作“心”理念》.
(作者单位:江蘇苏州评弹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