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扎土地 拥抱生活

来源 :时代名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h4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冬的北京,略显寒冷,而中国现代文学馆内却暖意融融。
  2015年11月5日,沈洋长篇小说《万物生》研讨会在这里举行,这是继上半年作家杨莉的报告文学在北京研讨之后,昭通作家的又一次高规格文学研讨会。与会专家用了三个多小时,以他们独到的眼光,对《万物生》进行了深度的“望闻问切”,对作品中优秀的地方给予了肯定,也对存在的不足给予了善意的批评。
  一个好的作家只有放下身段、深入到基层,才能写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和有泥土味的文学作品。作为一名“70后”的昭通作家,沈洋从2009年就开始深入昭通市昭阳区永丰镇三甲村体验生活,2012年被任命为永丰镇新农村建设工作队队长,一直持续到2014年初。在这5年里,他走村串户,遍访农家,成了村民们的朋友。2015年,他根据自己的经历和见闻,创作了反映新农村建设情况的长篇小说《万物生》,并由作家出版社推出。
  当天上午,中国作协创联部副主任邢春,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云南省作协副秘书长胡性能分别主持了研讨会。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中国艺术报、中国文化报、中华读书报、中国作家网、作家通讯、昭通日报、昭阳新闻中心等多家媒体关注了研讨会。
  白庚胜(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沈洋通过长期深入生活,获得了对农村发展的深切认识。长篇小说《万物生》写出了一个村庄在挣扎中蜕变的轨迹,张扬了中国农民百折不挠、敢于创造的拼搏精神。作者把工作队队长文雅琪的形象塑造得尤为生动、可信,她既理想又务实、既有原则又不死板,勇敢而智慧地与村民们一同面对村庄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重重困难,小说紧贴大地脉搏,富有生活趣味和时代气息,同时又有历史沧桑的纵深感,是一部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优秀作品。当然,这部小说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些部分的叙事节奏过于平稳、语言不够节制等。希望沈洋能以长篇小说《万物生》为新起点,克服不足,再接再厉,再创佳绩。也希望有更多的作家朋友深入基层生活,从广大群众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以优秀作品回报时代、奉献人民。
  `
  葛笑政(作家出版社社长):沈洋的作品是以一个叫文雅琪的工作队长走基层为主线来写的。大家都知道,现实农村题材其实非常不好写,具有很大的挑战性。既要通过作品表现出正能量,同时又要能对中国的现实有深刻的思考和批判,我觉得难度很大。而沈洋的小说《万物生》基本上做到了这一点。中国作协关注基层一线的作家,鼓励他们深入生活,创作出反映基层生活,反映农村生活的作品,会起到一个导向性的好作用。
  雷达(中国小说学会会长、著名评论家):作为长篇小说,《万物生》的结构独特而有特色,沈洋找到了一个很好的艺术的概括生活的路径,通过文雅琪这个下派干部,让读者知道了苹果村,伴随着爱情故事贯穿全文。作品是双线叙述,工作和爱情两条线,相互纠缠,展开的是两族的较量,是父辈甚至祖辈的恩怨在新一代摒弃前嫌,并且产生了爱情,这个概括绝对是文学的,不是流水帐。还有一系列的悬念,产业升级能否正常进行,苹果园的改造能否顺利,文雅琪他们的爱情是怎么萌发的,有没有基础,最后到不顾一切的后果,甚至与骨灰盒结婚,这些都会引起读者浓厚的阅读兴趣,很抓人。另外,作者在写作中,方言的写作非常生动,很善于抓特征。
  总体来说,这部小说是成功的,值得肯定,同时我也感觉到还是有点遗憾。小说在处理文雅琪与宗泽和康梦的爱情方面,显得弱了一些。不过,沈洋对艺术有很好的品质,很有潜力,相信他在下一部长篇小说的创作中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梁鸿鹰(《文艺报》总编):我觉得《万物生》这个作品原生性和生活的质感,都是非常强的,作者对生活的捕捉,源于对土地的深厚感情。我能看得出来,他小说里面描写的山山水水,都怀着对于这块土地深厚的感情,作者特意写到主人公的书架上摆的书,把昭通人的书全部植入了,他非常热爱这块土地,热切地关注着这块土地上发生的事。而当前也确实在我们的新农村建设当中,需要这样的新生力量。
  不足之处就是,第一,我觉得小说写得太密了,都是事,对人的心路历程描写和人物刻画还不够。第二,一共十六章,我觉得也没必要这么长,每段还可以更短一点。
  施战军(《人民文学》主编):沈洋的这部小说出了以后我又看了一遍,确实是有不少话要说,重要的是,这部长篇找到的架构很有意思,这个架构是什么呢,就是新的一代年轻人,这位文雅琪,她遇到她的心上人宗泽这个人,但是他们上几辈都像有世仇一样,对象都是宗家,他们这一家人,几辈人结下来的一种缘分,这个缘分也不是什么好缘分。整个小说的基本架构非常高明,长篇小说是需要一个东西支起来的,沈洋这一点找得准。只有好作家才能看到这个架构的。还有一个就是,它如何写这个旧时代的恩怨对新时代发生的作用,又要体现新时代人的担当,这个从精神层面讲,也是难度非常大的,沈洋在努力使这些东西形象化。
  当然沈洋还不算一个经验十分丰富的作家,处理这样的题材,对年轻的沈洋来说,困难不小。文雅琪怎么能够负担起这个细节来,宗泽在里面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在有仇的父辈,心爱的女人中间怎么纠结,这个写的还不够,处理得相对来说有点单薄,但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毕竟沈洋的写作之路还很长。
  胡殷红(中国作协办公厅主任):长篇小说《万物生》的叙事主线,是以选派青年干部文雅琪到乡村挂职碰撞一系列困难的故事来完成叙述的。应该说在结构作品时,作家特意抓住女性的生存状态来挖掘线索,是最容易接近社会矛盾本质的,作品对待女性的态度,标志着作家本人对社会有足够的认知度和识别度。
  沈洋的作品把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市场经济对农村生活的冲击的外部因素作为叙事内容,抓住了农村改革题材需要挖掘的关键地带。沈洋深入农村,和老百姓建立了感情,因此也积累了带着温度的素材,同时找到了适合这部小说接地气的语言,富有生活情趣和特点。
  王山(《中国作家》主编):就小说创作而言,我觉得新农村建设这个题材确实是一个非常难写的题材,很难把握,但沈洋把这个题材写得很成功,给人以希望。就深入生活而言,我觉得沈洋确实是一个身体力行的写作者,扎根人民,全身心地去拥抱生活。真正的非常具体的体察到了生活的真实,包括强拆的过程,写得活灵活现。   但我也非常坦白地说,我是注意到了小说有些扁平化的感觉。作为长篇小说来说,它毕竟是一个语言的艺术,是一个叙事的艺术,因此,写作中更要充分考虑人物和事件设置的合理性。
  徐忠志(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管委会副主任):中国作协组织定点深入生活,通过这个举措展现出《万物生》这样一个成果,令人欣喜。
  就作品本身来讲,文雅琪这个人物给我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这个人物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文雅琪的成长很令我兴奋,她的成长完全不是浅表化的,概念化的,她跟我们现在所有的通过读书就业的青年一样,非常具有普遍性。让人读了之后,这个人物确实是给人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我很欣赏沈洋的这种叙事风格,很朴实,有充分的写作的铺垫,也很流畅。但有的时候他习惯于用一种笔法,以后要引起注意。小说中还有一些细节问题,也还有斟酌的余地。
  王干(《小说选刊》副主编):沈洋这个小说,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作品,写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复杂性,艰难性。好的小说可能不是简单的,最简单的小说就是新闻报道,最复杂的小说就是《红楼梦》。所以我觉得《万物生》是有根的写作,因为有根,万物才能生起来。我们更应该鼓励这种有根的,能够接地气的,能够把大地的需要,人民的需要,文学的需要放到自己作品中的作品。
  杨晓升(《北京文学》杂志社社长兼执行主编):《万物生》应该说是一部主旋律的小说。纵观整本小说,我个人认为写的比较出彩的是第十章。这章无论是故事叙事,情节,场景,细节,人物心理活动等,都把握好了主线,这个写得很有水平。但小说总体上缺少对当代农村和当代现实生活复杂性的深入把握和思考,虽然对年轻的沈洋来说,太过苛刻,但相信他会在以后的创作中做的更好!
  顾建平(《长篇小说选刊》主编):《万物生》是一部直接全面呈现新农村建设的现实主义作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口号已经提出许多年了,但是社会公众对于什么是新农村的概念是很模糊的,这是第一次有人从新农村建设工作队,新农村指导员这个角度,直接去写新农村的建设,确实让人大开眼界。
  这部小说最成功的地方,是塑造了文雅琪建设新农村的这种英雄形象。文雅琪没有被机关所污染,但她又不同其他的知识女青年,她顾全大局不任性。小说把时代英雄这个角色放置在文雅琪这样的软弱的姑娘身上,人物得到了读者的认可,小说就成功了一半,剩下的就是情节描写了。作品不足的地方是,第一个没有充分写出新农村建设的复杂性。另外,就是小说的结尾稍稍欠妥,不太合乎情理。
  郭艳(鲁迅文学院教学部主任):首先,这部作品是一部特别有生活的作品,我特别赞赏。对于沈洋而言,这样的乡土写作,也必然面临着新挑战,是有难度和风险的。可以说,作者沈洋非常有勇气的挑战了这个关于新农村的题材。
  作为苦难时代长大的一些人,我们的青年作家,如何面对现实和历史,值得思考。如果建构好自己的长篇小说文本,你就必须要有前后双向的突破,这样才有可能对于当下复杂的中国现实,有着更为有力的表达。
  俞胜(《中国作家》文学编辑部副主任):《万物生》以优美的文字为当下农村题材小说塑造了一位充满正能量的女挂职干部形象,这是一大亮点。
  《万物生》人物关系盘根错节,苹果村村支书刘孝恩是文雅琪的表叔;村主任宗官员是主持镇政府工作的副镇长宗泽的父亲,宗官员家与文雅琪一家有两代“世仇”,宗泽后来又成为文雅琪的男友。小说的情节在充满张力的矛盾冲突中向前发展,跌宕起伏,故事性很强,好看、耐读。这些人物形象塑造得生动饱满,入木三分,展示了作者深刻扎实的艺术功底。《万物生》的意义还在于为人们打开了了解当下农村的一扇窗口。通过这扇窗口,人们看到,当下的农村出现了不少新的元素,呈现出一些新的动态。
  《万物生》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譬如,结尾部分宗泽不幸遇难后,文雅琪仍然决定与其举行婚礼,婚礼上,纸扎的宗泽能鞠躬能下跪的描写,都消弱了故事的真实性。文雅琪最后辞去鹤镇党委书记一职,也不大符合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显得作者是为了避免人物塑造上的高大全之嫌,在有意拉低这个人物的形象。另外,对其他挂职干部描写,只集中在有限的几次会场,在扎根农村建设和发展方面,着墨似嫌不足。但终归瑕不掩瑜,《万物生》是一部描写当下农村题材的优秀著作。
  刘琼(《人民日报》文艺理论评论室主编):《万物生》特征性非常强,是深入生活,来自于生活经验的作品。我认为,这是一个比田园牧歌更接近于当下现实的一个乡土文学作品。
  作品写到了各种各样的事例,写到了农村社会的现状,同时还写到农村社会经历的各种考验,这种考验有生态的,包括具体的生态,也有社会生态。他写出了新农村建设的走向,虽然我不知道这是否是准确的,但实际上我们体现的生态文明的东西,就是这样一个农村的文化的态势。
  不管怎么说,沈洋对于新生事物的判断,虽然有解读有反思,最后还是通过任务的结局和结论,给出了力量。跳过艺术性讲观赏性,我认为跟作者的经历有关,我想这个小说特别适合拍成电视剧。
  宗永平(《十月》编辑部主任):我试着换一个角度来讲,就是小说艺术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大伙都知道,中国现在面临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乡村的城市化。也有不少文学作品表达过这方面的内容,比如留守的状态,很多人都去了城里,使乡村呈现荒芜,应该说沈洋的《万物生》对当前农村状态的描写和把握是很到位很深刻的,有其独到的视角。但不足之处在于,小说结尾略显突然,他们为什么用遗像结婚,这是一个值得再思考和斟酌的问题。
  夏天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昭通市作协主席):非常高兴来北京参加沈洋的《万物生》研讨会,他在《万物生》作品里面,前半部写的那些事,实际上我一看就是他做的事,写的非常实在。后半部他写的苹果改造升级,是他的一个梦想,这在山区的地方是没有的。但是我觉得他把在村里做的工作和自己的生活体验结合起来,去表现两个梦想,一个是物质文明建设,一个就是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他还有一个更大的梦想,就是把那个地方变成一个非常富庶的,让老百姓都能幸福生活的地方。所以,我觉得这个作品的后半部分带有理想主义的色彩,写得更好一些。总之,他这部作品,我觉得是花了大力气的,因为他下去后非常扎实的工作,在体验生活方面做出了表率,是真正意义上的体验生活,也是扎根人民的写作。
  沈洋和我们昭通的很多青年作家一样,他有的是生活,缺少的是理论修养,或更广阔的视野,现在他正在向这个方面靠近,所以我相信他会写出更好的作品来的。
  宋家宏(云南大学教授、云南文学研究所所长、云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如何建设新农村?在这一过程中农村、农民、农业发展真正的需要是什么?上至各级政府,下至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队员,应该给予农村,给予农民哪些切实的帮助?在这一过程中,农村、农民将面临一些什么样的矛盾与冲突,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将要发生那些变化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沈洋以他的长篇小说《万物生》试图以自己的理解回答上述问题。
  沈洋尽管已经有一些长篇小说的创作经验,但是对长篇小说的艺术结构认识仍然有所不足。《万物生》的矛盾冲突组织不够合理,也就是结构线索的安排未能使小说呈现出波澜起伏的状态,小说有前轻后重之感。这其实反映了作者对这些冲突隐含的内容理解不够深入,对人物性格与心理把握也有所不足,有的甚至也是不敢更深入直面现实。
  潘灵(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副秘书长、《边疆文学》总编):沈洋的长篇小说《万物生》,就是这些年沈洋在深入生活的河流从中淘洗出的沙金。作为农民的儿子,是不可能对发生在身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运动熟视无睹的。农村艰难的蜕变过程,农村在城镇化进程中如何守住青山绿水和乡愁,坚守几千年形成的乡村文明,都是激发作者创作的动力。沈洋在《万物生》这部书写新农村建设的作品中,成功塑造了一个鲜活、生动、饱满的新农村建设工作队长的形象。这是沈洋心目中理想的新农村人物形象,摒弃性别因素,这个人物身上,有太多作者的影子。
  当然,沈洋的写作,还有稚拙之处,在长篇小说创作中,如何解决结构问题,如何从容驾驭几十万字,都是他今后要面临的问题。
  吕亚平(昭通市文联主席):作为一名下派到农村工作的文艺工作者,作家沈洋牢记宗旨,用心工作,用情体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仅以实际行动帮助村民办了很多实实在在的好事实事,还以饱满的热情,深情的笔触创作了长达三十余万字的长篇小说《万物生》,值得肯定。我们将会把今天会议的研讨成果带回昭通,总结经验,正视不足,拿出更切实有力的激励措施,鼓励昭通作家再接再厉,再创佳绩,为“昭通文学现象”和“昭通作家群”添砖加瓦,增光添彩。
  责任编辑:吴安臣
其他文献
近读段平与官玉华合著的《昂首名流·蔡金华小传》,感到很亲切,全书30余万字,不知不觉间就读完了。这得益于蔡金华的传奇经历,引人入胜,加之图文并茂,读来轻松自然。  就书而言,这是一本励志读物;就人而言,他是一个励志典范。  做 人  一个人的潜能是否得以充分开掘,与其本质有关,也与其生活环境有关。  出生于云南曲靖山区农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的蔡金华,到六岁上学时才第一次穿上裤子和鞋子。苦命的孩子早知
期刊
非常高兴来北京参加沈洋的《万物生》研讨会。沈洋是昭通作家群当中比较年轻的一位作者。他非常勤奋,因为工作的关系,我对他每一步成长的轨迹都非常熟悉。沈洋出生在昭通最边远的高寒山区大山包镇,那个地方非常艰苦,现在变成了旅游胜地。当时那个地方非常的贫穷,他最开始在那里教书,然后在非常艰苦的情况下,完成了他的文学梦。在那里教书的时候,他就创办了文学小报《山风》,那份小报办得比较正规。我认识他,就是他到昭通来
期刊
入刊理由  2016年1月29日—30日,2016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在海口召开。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对2015年全国旅游工作做了总结,并分析当前国际国内旅游发展形势,谋划“十三五”旅游发展思路,安排部署了2016年的工作。  2015年我国旅游业继续实现稳步增长  旅游概况:2015年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超过4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4.13万亿元。其中国内旅游人数达40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达3.4
期刊
2016年6月17日,第四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二十四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南博会”)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落下帷幕。记者从第4届南博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本次南博会共有海内外5000多家企业参加本届展会,约80万人次入场参观了商品展。南博会发挥了中国全面深化与南亚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国多边外交、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重要平台的作用,今年的展会规模进一步扩大,组织水平进一步提升,会期活动积极
期刊
入刊理由:夏天敏在乌蒙高原上土生土长,他在这片温厚的高原上奋斗着,拼搏着,承受着苦难与折磨,享受着幸福与快乐,他熟悉这里的一切,热爱着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更热爱着这片土地上纯朴善良的人们。在夏天敏眼中,歌颂哺育过自己这片坦荡的土地于自己而言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更有着一种抑制不住的激情。  读罢夏天敏的中篇小说《好大一对羊》,心情颇为沉重,有一种窒息感。小说的题材直逼现实,作者关注的是“扶贫”
期刊
建设现代农业,是农垦发展的方向。从农垦经济问世那天开始,农垦就被党和国家赋予了探索农业现代化道路、为农业和农村提供示范的历史使命。农垦是中国特殊国情下的一种重要的农业经营模式,具有发展经济、稳定社会、保卫边疆等多种功能,60多年来中国农垦业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对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默默奉献的农垦人积极探索示范带动农村建设现代农业的途径和方式,有力推动了中国特色
期刊
2016年6月12日,社会各界期待已久的第四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二十四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南博会”)在昆明开幕。  当晚,昆明以一场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视听盛宴—《高原音画》云南少数民族精品歌舞乐(以下简称《高原音画》)开门迎客。演出共分为穹宇之声、红土恩泽、人世乐象三个章节,以云南少数民族器乐演奏、原声演唱、多声部合唱与少数民族乐舞合成,表达云南各少数民族相互依存、融合发展的场景
期刊
入刊理由:陆良县坚持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擦亮蚕桑和蔬菜产业两张名片,巩固提升粮食、烤烟、畜牧、蚕桑、蔬菜、林果优势特色产业,建成六大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70万亩,形成了坝区、山区、半山区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化区域布局,高原特色农业快速发展。  陆良县位于云南省东部,曲靖市南部,县城距昆明市122km、曲靖市60km,总面积2018km2,坝区面积772km2,是云南第一大平坝,典型的农业大县。陆良辖7镇
期刊
在当今时代,环境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人类社会不只是进入了一个科技时代、信息时代,而且进入了一个环境时代。环境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一个重要竞争因素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成为现代文明的新内容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谁占领了环境保护的制高点,谁就争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先机。  七彩之南,是个山水奇异、地形独特、气候复杂、民族众多,极富神秘色彩的地方。  作为一块少有的生态绿洲,它的保护与
期刊
入刊理由  景洪市与缅甸山水相连,毗邻老挝、泰国、越南,位居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节点,是中国连接东南亚的最佳结合部和最便捷的水、陆、空通道的重要枢纽。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全面推进,今天的景洪,依靠地缘区位优势,打好雨林、傣乡、水韵、养生、沿边“5张牌”,全力建设绿色景洪、实力景洪、开放景洪、精品景洪、柔情景洪、幸福景洪,正奋力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路子,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挺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