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心学最早可追溯到孟子,乃汉儒一大学派,它突破了理学的藩篱,可与理学分庭抗礼。王阳明首提“心学”二字,自成一派。后学致力发扬王阳明心学,然而却越加背离其学说宗旨。心学发展到明末,多崇尚空谈而不践行,从而走入空想僵局,进入末流。在这种情况下,自当有学者对心学进行修正。
【关键词】:心学;王阳明;三次修正;阳明学派
“王学在万历、天启间,几已与禅宗打成一片。东林领袖顾宪成、高攀龙提倡格物,以救空谈之弊,算是第一次修正。刘宗周晚出,提倡慎独,以救放纵之弊,算是第二次修正。明清嬗代之际,王门下惟宗周一派独盛,学风已渐趋健实。清初讲学大师,中州有孙夏峰,关中有李二曲,东南则黄梨洲……大端皆宗阳明,而各有所修正。”[1]P45本文围绕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提出的王学在明末清初的“三次修正”进行论述,分析它们修正的不同及对心学产生的影响。
东林先生顾宪成、高攀龙以程朱理学调和王阳明心学,乃王学修正的重要代表,纠正了心学空谈的弊病。顾宪成与高攀龙的修正之路大体一致,他们融程朱理学于王阳明心学。顾宪成主要从三方面对王学进行修正,一是突显“理”;二是张“性”善;三是主德修。王阳学派以心为宗,认为“心即理”,这种主张有一定的进步性,使明末人对情欲有了正确的理解,打破了人欲和天理对立的观念。王阳明言心,将心作为判断是否的标准,在这一点上,顾宪成更强调“性”和“理”。顾宪成认为任何事都求心,过于片面,没有统一的尺度,获得的结果会不真实。心乃“无量之秤,无寸之尺”,“人往往凭一己之心,会或偏或驳”,在他看来以心为尺,不能得真,他反对王学过分强调心,但他并没有完全否决心。顾宪成反对的是脱离现实而空谈心,因此他对心学的修正主张以“性”为心。朱熹说“性即理”,顾宪成站在朱子的立场,以性为心,融朱、王之学,以朱子之学修正王阳明心学,折其衷,初正了王学末流的蹈空、玄虚之习。顾宪成不仅采用朱子“性即理”的说法,他还进一步继承程朱理学“主敬”的修养意识,他倡导“小心”说,所谓“小心”就是言行要谨慎,无放纵之举。此说反对轻视修养,主张要践德,目的是为了纠正王学末流的放纵、片面、不务实之举。顾宪成还反对王阳明的“知行统一”观,他提出“行在知前”,在此基础上最重要的是“反之于实”。心学末流空虚玄妙,实学继而兴起,顾宪成和高攀龙乃实学的代表,他们从不同程度修正了心学,两人用朱学调和王学,主张“经世致用”,这是他们修正王学的大体方向。顾宪成和高攀龙修正心学并不是对它的全盘否定,用程朱之学推翻王学,而是两者兼而收之。他们之所以对王学进行修正,是因为到了明末,王学末流片面强调“心”,一切随心而动,而忽视了道德的约束力,缺乏实践经验,从而陷入凌虚蹈空的僵局。朱学突出天理,而王学强调心,两者都不可只取片面,调和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能另辟蹊径,为心学注入新的生命力。
刘宗周提倡“慎独”是明末学者对王阳学派的第二次修正,以黄宗羲为代表,大体上沿着宗周的道路修正王学。刘宗周信奉心学,他以毕生之力完善心学,针对后学对心学的过度解读,他提倡“慎独”说,主张“工夫”。刘宗周提出“独者,物之本”,他把“独”作为宇宙的本原,而心的本体乃“意”,他用独特的眼光对以往的心学进行反思,坚持唯意志论,抛弃了心学以“心”为宗,而把“意”作为心的主宰,刘宗周之学匡救了明末王学的弊病。他所谓的“意”先天就具备好善,发展了孟子的“人性本善”,反对“无善无恶”之本。刘宗周提出“慎独”,希望能够通过道德修养纠正士风,以达自省,从而改善人心。刘宗周对心学的修正是从王学本身出发,转向唯物的道路。黄宗羲在刘宗周师的基础上,把“功夫”说加以发展,将理和气相融合,形成了自己的唯物主义。在此他对王阳明心学进行修正和发展,在王阳明提出的“心即理”的理念上,倡导“工夫本体论”,所谓“心无本体,工夫所至即本体”。黄宗羲强调工夫,有效地纠正了心学的虚无和空谈弊端。黄宗羲还发展了刘宗周的“慎独”说,他说:“慎独之学,即中和。”[2]黄宗羲还提出“格物”,寻求万物之理,其实就是寻求心之理,“心即理也,故於知格物之训”,寻求心之理,以心为本就是圣人之道。黄宗羲对王学最大的修正就是改变了后学对“致良知”的理解,真正的抓住“致”字,提出“致良知于事事物物,致字即是行字”。黄梨洲从后学病根处着手,结合“工夫”说,提倡知、行相结合,所谓“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心学不能空谈义理,必须依靠行,走实学的道路。黄宗羲认为后学并没有真正把王阳明的思想发挥出来,作为王阳明后学代表的王龙溪和钱德洪,钱重工夫,王重心,俩人都取一面而有失偏颇。黄宗羲也反对王龙溪说良知乃现成,他认为良知需要磨练,即提倡“工夫”。黄宗羲除了对王学本身进行修正外,他还将气的概念引入。传统的王学认为只有岿然不动和动静合一两种状态,而黄宗羲指出人心是永远在不停变化,世界上不存在一致之心。王阳明心学强调良知本体乃先天存在,因而忽视了工夫的作用,到了明末后学更加脱离实际。心学不仅要“知”还得有“行”,只有提倡“工夫”,做到知行统一,才能避免王学末流只谈心性而脱离实际。学与行统一的前提下,黄宗羲还强调人的修养,他说“天地以生物为心,仁也;其流行次序万变而不紊者,义也。仁是乾元,义是坤元,乾坤毁则无以为天地矣。故国之所以治,天下之所以平,舍仁义更无他道。”[3]学者不应该只谈心性,而应该注重自身修养,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黄宗羲在后学的修中,走的是向“实”的道路。他修正王学,引入气本论,提出要经世致用,下“工夫”,对王学有了新的诠释。李二曲和孙奇逢也属于第三次修正,他们和黄宗羲相同,以实学救治王学末流的虚空。李二曲认为陆学与心学各有所长,但他极力反对空虚玄谈。无论是黄宗羲还是李二曲、孙奇逢,他们都以己之力修正明末心学,以实为主,走的是“经世致用”的修正之路。
梁启超所论,一个有价值的学派,已经成立而且风行,断无骤然消灭之理,但到了末流,流弊当然相缘而生。继起的人,往往对该学派有所修正。顾宪成和高攀龙用程朱之学调和王阳明心学,刘宗周从王学本身出发,转向唯物。黄宗羲等人则用经世致用的实学包容心学。顾宪成、刘宗周、黄宗羲、李二曲、孙奇逢,他们都从不同角度对阳明学派进行修正,为王学末流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
[2] 黄宗羲,明儒学案[M],中华书局,2008
[3] 黄宗羲,黄宗羲全集[M],浙江古籍,2012
[4] 屠承先,阳明学派的本体功夫论[[J],中国社会科学,1990
[5] 蔡方鹿,刘宗周对理学的总结与批评[[J],河北大学学报,2011
[6] 张天杰,黄宗羲对刘宗周学术的继承及其师门护持之功[[J],中山大学学报,2014
[7] 姚才刚,道德理性精神的重建论顾宪成对王学的修正[[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8
【关键词】:心学;王阳明;三次修正;阳明学派
“王学在万历、天启间,几已与禅宗打成一片。东林领袖顾宪成、高攀龙提倡格物,以救空谈之弊,算是第一次修正。刘宗周晚出,提倡慎独,以救放纵之弊,算是第二次修正。明清嬗代之际,王门下惟宗周一派独盛,学风已渐趋健实。清初讲学大师,中州有孙夏峰,关中有李二曲,东南则黄梨洲……大端皆宗阳明,而各有所修正。”[1]P45本文围绕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提出的王学在明末清初的“三次修正”进行论述,分析它们修正的不同及对心学产生的影响。
东林先生顾宪成、高攀龙以程朱理学调和王阳明心学,乃王学修正的重要代表,纠正了心学空谈的弊病。顾宪成与高攀龙的修正之路大体一致,他们融程朱理学于王阳明心学。顾宪成主要从三方面对王学进行修正,一是突显“理”;二是张“性”善;三是主德修。王阳学派以心为宗,认为“心即理”,这种主张有一定的进步性,使明末人对情欲有了正确的理解,打破了人欲和天理对立的观念。王阳明言心,将心作为判断是否的标准,在这一点上,顾宪成更强调“性”和“理”。顾宪成认为任何事都求心,过于片面,没有统一的尺度,获得的结果会不真实。心乃“无量之秤,无寸之尺”,“人往往凭一己之心,会或偏或驳”,在他看来以心为尺,不能得真,他反对王学过分强调心,但他并没有完全否决心。顾宪成反对的是脱离现实而空谈心,因此他对心学的修正主张以“性”为心。朱熹说“性即理”,顾宪成站在朱子的立场,以性为心,融朱、王之学,以朱子之学修正王阳明心学,折其衷,初正了王学末流的蹈空、玄虚之习。顾宪成不仅采用朱子“性即理”的说法,他还进一步继承程朱理学“主敬”的修养意识,他倡导“小心”说,所谓“小心”就是言行要谨慎,无放纵之举。此说反对轻视修养,主张要践德,目的是为了纠正王学末流的放纵、片面、不务实之举。顾宪成还反对王阳明的“知行统一”观,他提出“行在知前”,在此基础上最重要的是“反之于实”。心学末流空虚玄妙,实学继而兴起,顾宪成和高攀龙乃实学的代表,他们从不同程度修正了心学,两人用朱学调和王学,主张“经世致用”,这是他们修正王学的大体方向。顾宪成和高攀龙修正心学并不是对它的全盘否定,用程朱之学推翻王学,而是两者兼而收之。他们之所以对王学进行修正,是因为到了明末,王学末流片面强调“心”,一切随心而动,而忽视了道德的约束力,缺乏实践经验,从而陷入凌虚蹈空的僵局。朱学突出天理,而王学强调心,两者都不可只取片面,调和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能另辟蹊径,为心学注入新的生命力。
刘宗周提倡“慎独”是明末学者对王阳学派的第二次修正,以黄宗羲为代表,大体上沿着宗周的道路修正王学。刘宗周信奉心学,他以毕生之力完善心学,针对后学对心学的过度解读,他提倡“慎独”说,主张“工夫”。刘宗周提出“独者,物之本”,他把“独”作为宇宙的本原,而心的本体乃“意”,他用独特的眼光对以往的心学进行反思,坚持唯意志论,抛弃了心学以“心”为宗,而把“意”作为心的主宰,刘宗周之学匡救了明末王学的弊病。他所谓的“意”先天就具备好善,发展了孟子的“人性本善”,反对“无善无恶”之本。刘宗周提出“慎独”,希望能够通过道德修养纠正士风,以达自省,从而改善人心。刘宗周对心学的修正是从王学本身出发,转向唯物的道路。黄宗羲在刘宗周师的基础上,把“功夫”说加以发展,将理和气相融合,形成了自己的唯物主义。在此他对王阳明心学进行修正和发展,在王阳明提出的“心即理”的理念上,倡导“工夫本体论”,所谓“心无本体,工夫所至即本体”。黄宗羲强调工夫,有效地纠正了心学的虚无和空谈弊端。黄宗羲还发展了刘宗周的“慎独”说,他说:“慎独之学,即中和。”[2]黄宗羲还提出“格物”,寻求万物之理,其实就是寻求心之理,“心即理也,故於知格物之训”,寻求心之理,以心为本就是圣人之道。黄宗羲对王学最大的修正就是改变了后学对“致良知”的理解,真正的抓住“致”字,提出“致良知于事事物物,致字即是行字”。黄梨洲从后学病根处着手,结合“工夫”说,提倡知、行相结合,所谓“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心学不能空谈义理,必须依靠行,走实学的道路。黄宗羲认为后学并没有真正把王阳明的思想发挥出来,作为王阳明后学代表的王龙溪和钱德洪,钱重工夫,王重心,俩人都取一面而有失偏颇。黄宗羲也反对王龙溪说良知乃现成,他认为良知需要磨练,即提倡“工夫”。黄宗羲除了对王学本身进行修正外,他还将气的概念引入。传统的王学认为只有岿然不动和动静合一两种状态,而黄宗羲指出人心是永远在不停变化,世界上不存在一致之心。王阳明心学强调良知本体乃先天存在,因而忽视了工夫的作用,到了明末后学更加脱离实际。心学不仅要“知”还得有“行”,只有提倡“工夫”,做到知行统一,才能避免王学末流只谈心性而脱离实际。学与行统一的前提下,黄宗羲还强调人的修养,他说“天地以生物为心,仁也;其流行次序万变而不紊者,义也。仁是乾元,义是坤元,乾坤毁则无以为天地矣。故国之所以治,天下之所以平,舍仁义更无他道。”[3]学者不应该只谈心性,而应该注重自身修养,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黄宗羲在后学的修中,走的是向“实”的道路。他修正王学,引入气本论,提出要经世致用,下“工夫”,对王学有了新的诠释。李二曲和孙奇逢也属于第三次修正,他们和黄宗羲相同,以实学救治王学末流的虚空。李二曲认为陆学与心学各有所长,但他极力反对空虚玄谈。无论是黄宗羲还是李二曲、孙奇逢,他们都以己之力修正明末心学,以实为主,走的是“经世致用”的修正之路。
梁启超所论,一个有价值的学派,已经成立而且风行,断无骤然消灭之理,但到了末流,流弊当然相缘而生。继起的人,往往对该学派有所修正。顾宪成和高攀龙用程朱之学调和王阳明心学,刘宗周从王学本身出发,转向唯物。黄宗羲等人则用经世致用的实学包容心学。顾宪成、刘宗周、黄宗羲、李二曲、孙奇逢,他们都从不同角度对阳明学派进行修正,为王学末流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
[2] 黄宗羲,明儒学案[M],中华书局,2008
[3] 黄宗羲,黄宗羲全集[M],浙江古籍,2012
[4] 屠承先,阳明学派的本体功夫论[[J],中国社会科学,1990
[5] 蔡方鹿,刘宗周对理学的总结与批评[[J],河北大学学报,2011
[6] 张天杰,黄宗羲对刘宗周学术的继承及其师门护持之功[[J],中山大学学报,2014
[7] 姚才刚,道德理性精神的重建论顾宪成对王学的修正[[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