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生作文写作指导之道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ajdofaie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背景分析
  《课程标准》强调“淡化文体意识,倡导自由表达,强调习作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由于我国应试教育模式对小学作文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依然因循着传统的从课前指导到学生习作再到最后的批改讲评的作文教学模式,实际上对小学生的创造力是一种不利影响,甚至对其创造性和主动性都是一种压抑。笔者根据个人从事小学语文教学三十余年的经验,深刻感受到传统的教学模式使作文课堂陷入了“高耗低效”的教学困境,极大地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那么,应该如何更好的培养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在作文中充分培养其个性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是目前每个小学语文教师都需要充分考虑到的问题。由此可见,改变传统作文教学的弊端,进行创造性教学策略研究对每一位语文教师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在这里,笔者将以一节作文活动课为案例,浅略揭示小学生作文写作指导问题的解决之道!
  二、教学主题
  记得那部经典的美国电影《春风化雨》中,一所压抑得令人窒息的高中,一群严厉刻板的老师,给孩子过多压力的家长。在这儿的孩子没有别的选择,像牵线木偶般,除了服从还是服从。个性与思想受到无情的抑制与束缚。直到他们遇到基廷老师才知道学习的过程可以变成一段快乐的旅程。基廷老师为了让学生们能够创作出更加优美的文章,让学生们到田野中,牧场上尽情的感受自然,甚至到阴冷潮湿的山洞中,站在课桌上,去感受;用不同的视角去观察我们似乎一成不变的世界。试想一下,没有兴趣,没有兴奋,没有投入,没有关注,那么写作的灵感又从何而来呢?笔者特意安排一次“吹画”的作文活动课,来激发同学们的创作激情和写作灵感!
  三、案例描述
  “吹画”是绘画中的一种,这种绘画形式主要是用嘴吹出纹理,然后还可以加上自己的一些小创意,这样的话同学们都比较感兴趣。正是由于不同颜色的颜料在同学们的嘴下通过吐气肆意的在纸上流动,线条并不刻意死板,反而灵动伸展,不仅能够充分激发同学们的想象力,更能通过整个活动过程,将他们喜欢的景物,动物淋漓尽致的跃然于纸上,对于其形成的细致过程也就能有了更为深刻的体会与感知。
  师:同学们!在开始上课前,老师要为大家展示一幅“名画”,大家一起来品评一下。
  (将教师事先准备好的自己创作的“吹画”作品向同学们进行展示。)
  生1:哇!老师,好美,这幅梅花图是哪位大师的作品啊?
  生2:是啊,老师,您买这幅画儿,一定花了很多钱吧?
  师:同学们都说错了,这幅画啊,既不是出自什么大师之手,也没有价值连城,其实啊,它是你们老师我的“大作”!
  生3:老师!您会画画啊?而且画得这么好!真厉害!
  师:这幅画真正的“玄机”之处在于它不是用笔画出来的,而是用嘴吹出来的!
  生4:老师,您会用嘴吹画?这怎么可能?
  (此时,所有学生都充满了期待与好奇,教师需要继续进行引导与展示)
  师:同学们想知道我是怎么“吹”出梅花的吗?那么大家要认真听,认真看!
  插入教师示范:在水瓶里调入颜料,双手或单手握瓶,让瓶子接近地面,瓶口朝下,稍微用力挤压瓶身,颜料就洒在整张铅画纸上,然后在需要的地方用嘴用力吹颜色,吹出形状。此时教师无需刻意追求图案形状。
  师:大家看看下面会出现什么?
  生5:老师,是菊花吗?
  生6:老师,是仙人掌?
  生7:老师,您画的是大山吗?
  师:同学们啊,说的都对,也都不对,你吹的像什么?转过来像什么?再吹一下又像什么?其实老师也没有拿准一定要画出什么,同学们只要有意识地先“吹”后“想”,再“吹”再“想”,这就需要大家手、眼、脑协调工作,然后你想要的就能跃然于纸上了,同学们想不想亲自试一试?
  生:想!
  插入教学指导:指导学生进行吹、洒成画的集体创作活动。(准备轻音乐)
  1.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同学可根据个人喜好选定创作主题。
  2.启发学生说说自己的创作思路,并引导他们围绕创作,主题大胆展开想像。
  3.确定主题,小组长分工,学生开始集体创作。
  4.以吹、洒为主,但需要时身边的用具均可用。
  (整个班级欢声笑语,同学们有的埋头思索,有的创作兴浓,但秩序井然。)
  学生创作完毕,教师组织各个小组同学进行创作展示,需要同学介绍创作主题,思路,创作意义,以及简述创作过程。此处,既能考察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训练对于整个活动过程的叙述描写,创作主题意义的升华。教师需要帮助同学们对于所创作的自然植物、动物、景观以及其他事物的描述,进行提炼加工,在语言,词汇的组织上进行推敲。
  最后,布置写作内容。可针对创作“吹画”的过程完成作文,亦可针对所创作的内容,主题进行写作,文体、内容可不加以可以规范,任凭学生发自内心的文学创作。
  四、案例结果
  同学们通过自身细致的观察,手、脑、心并用的创作,以及事后喷薄欲出的写作灵感,创作了多篇优秀的小学作文习作。有的针对本次“吹画”活动,完成了对于一次难忘经历的叙事描写;有的针对“吹画”所创作的内容景物,进行了静物描写;还有的针对创作灵感的形成,感悟大自然,以及世间事物的变化奇妙进行了感情的抒发。本次活动圆满成功!
  五、案例评析
  宋代大文豪苏轼主张“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如何才能使学生达到“胸藏万汇凭吞吐,笔力千钧任歙张”的境界,那么就要强调积累对于作文的重要性。作为教师应该好好引导学生享受整个积累的过程。叶圣陶先生指出:“作文的自然顺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着我,我有说话的愿望,便想倾吐,于是文章就诞生了。” 小学生还是十岁左右的孩子,对新鲜事物都比较好奇,低年级的教材大多图文并茂,充满了天真和浪漫,每一幅图画,在孩子们心中,都可能成为一个有趣的故事。陶行知先生讲,要打通接收信息的渠道,解放学生的大脑,让他们多想一想;解放学生的双手,让他们多做一做;解放学生的嘴巴,让他们多说一说;解放学生的眼睛,让他们多看一看;解放学生的空间,让他们多动一动。那么这就证明,精彩的选材几乎都是来自玩和生活的。玩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的权利,也是儿童健康发展的主要方式。让学生尽情地玩,开心地写,会使学生凭添许多写话的兴趣。
  根据本次活动课,笔者也得出如下浅薄的心得:尊重生活,激发学生创作灵感的生成;一形多义,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全员参与,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
其他文献
所谓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长期的通过反复的重复和不断的强化来引导学生逐渐养成一种不易更改的良好学习行为。习惯与智力不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依靠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培养而巩固下来。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曾说过:“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的确,良好的习惯能让人终身受益。在素质教育的呼声下,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成为各教育工作者积极探讨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而灵活、通俗的语文教学
期刊
【背景描述】  王某是一个有暴力倾向和极强逆反心理的孩子。课堂上,他我行我素,一旦被老师批评,他便破罐子破摔,和你对着干。如果他书桌里有垃圾,他就把垃圾随手一扔,哪个同学接到了,都要忍受。如果对他稍有反抗之意则会被他打三五次都不一定完事。家长如果来找,他会变本加厉。暴躁伤人事件屡屡发生,严重违反行为规范,他的行为引起了班上同学的极大反感和很多家长的强烈不满。他的出现就如一颗定时炸弹,可以搅乱你所有
期刊
2014年9月25日,庄浪一小柳校长一行来我校作教学研讨交流,随后,其同行的庄浪县乡土电视剧编导柳云霞为我校全体师生做了题为《坚持就会成功》的报告。按照学校安排,我主持并认真聆听了她打动人心的报告,受益匪浅,感慨良多。  从排电视剧这一想法的萌生再到剧本的出版,这一段路,每一步都举步维艰。  柳云霞,是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柳梁乡的一位农村妇女,她没读完初一就辍学了,现在面对她所编所导的电视剧,很难想
期刊
【摘 要】  高中语文十分重视诗歌教学,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使用新的教学方法是改变教学现状的关键。本文在传统情境教学法的基础上探索更符合诗歌教学实际的意境教学法,旨在点燃学生学习热情,让课堂教学更有效。  【关键词】  诗歌 课堂 意境教学   人教版的必修与选修教材共选50多篇诗歌,可见诗歌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语文教师为了传承传统文化,适应高考要求,不遗余力的认真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书。”由于学生年龄小,阅读量少,并且缺乏生活体验,阅览书籍往往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严重影响阅读的质量。因此,我们不能不深思: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纷繁复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成长。那么,如何提高小学
期刊
【摘 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快”俨然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标签,快餐式的文化理念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与发展悄无声息地渗透到我们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我就深有体会,无论是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还是观摩其他教师的阅读教学中,都时常有一种“火急火燎”“赶不上节拍”的紧迫感。教师如此,那么学生呢?只怕更是应接不暇。接下来,我从“慢艺术”的角度出发,就我们的小学语
期刊
阅读是学习语文的最好路径,而探究式阅读就是其中一种方式,从探究者角度出发,分为以教师为主体的探究式阅读,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阅读这两种模式,终级目的是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本,探索问题,发展能力。  一、以教师为主体的探究式阅读  在以教师为主的探究阅读教学中,探究式教学能否顺利有效地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探究的问题的设计。问题是探究式教学的起点。这是各学科实施探究式教学的一个大的前提,教师应
期刊
【摘 要】  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也要承担起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才能让传统文化回归语文教学,帮助学生真正从传统文化中滋养人格,培育健康的身心,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全面提升人文素养。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这五千年孕育的国学文化像一颗璀璨的明珠照耀着世界历史文化的长河,散发出夺目耀眼的光辉。可是,尽管我们有着如此取之不尽用
期刊
教学辛弃疾《清平乐·村居》时,为了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和探究精神,我突破了以往古诗文教学的思路,欲擒故纵,变老师的讲授为主,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寻找古诗词教学和现代文教学的契合点。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帮助学生弄清“乐(yuè)”“亡(wú)”等读音和“翁媪”“亡赖”等词义后,我便放手让学生自主吟读学习,感悟这首词的意境,在合作、探究中挖掘这首词的深刻内涵。  一、吟读中知晓“人物”和“地点”  
期刊
《摘星星》是一篇美文,文章的关键句是结尾句“春夜,真的很美很美”。我在教学此课的时候,着重挖掘文本美的内涵,让课堂美不胜收。  我从结尾入手,启发学生:“春夜,真的很美很美,那么,究竟美在什么地方呢?让我们一起读课文,然后说一说。”孩子们通过朗读和思考,发现了这样的美:  其一,景色美。淡淡的月色,闪闪的星星,凉凉的夜风,幽幽的花香,构成了淡雅、幽静、平和的自然之美。由此我们还可以看到自然之美映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