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背景
高三第二学期进入了二轮复习阶段,模拟试卷纷至沓来,看似张张是精品,不练不可,练而不评更不可,评而不精万不可。而这往往让二轮复习陷入到“以考代练”、“以练代讲”状态中。“考”“练”“讲”在高三最后阶段当然都是必不可少的,但如何“考”“练”“讲”是值得探究的,不应把这一过程理解成简单的机械的流水线操作;不应用一“代”字简单“代替”高三最后三个月关键段的复习,而应是绞尽脑汁的思考如何凭借“一发”来“带动”高三冲刺阶段的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案例描述
在本学期连续两次的周练后,笔者意识到复习处在机械重复中,学生考两个小时,教师集体阅七八个小时的卷,然后用三到四节课来评讲,费时费力,效果却不明显。
在第三次周练时做了调整。集体阅卷后花了一个多小时把本班同学的试卷看了一遍,发现了大致的问题所在,做到了心中有数。在文学类文本阅读《早餐》中,得分有差距的是11题“表达特色”题(4分)(得1、2、3、4分都有),得分普遍低的是13题“结构安排特色”题(6分)。11题是老题,看似万无一失题,但却没拿稳该题得分;13题是有些熟悉的新题(南京二模出现了),得分在0—2分间。于是我对一直以来文学类文本评讲的方法(整体把握文章,4道题目一一讲解)进行了调整。
首先由学生回顾小说题基本阅读法,由题目“早餐”入手,带动对情节的理解,旨在检查其在一轮复习时训练的小说阅读的基本方法掌握情况。然后重锤敲击11、13题。
(一)呈现11题评讲过程
11题讲解时请了一位得1分的同学和一位得2分的同学上黑板写出“表达特色”题的基本答题点,结果不出所料,得1分的同学丢掉了 “观察角度”与“语言特色”点;得2分的同学丢掉了“语言特色”点。看来失分的主要原因是一轮复习答题步骤已遗忘。然后师呈现此题及答案:
《早餐》:那是凌晨时分,东边的山峦仍是一片令人生厌的蓝黑色。但山背后却已晨曦微露,一抹淡红渲染着山峦的边缘。当这缕红光婀娜升空时,色泽越变越冷、越淡、越暗。当她接近无边天际时,就逐渐和漆黑夜空水乳交融了。
11.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独特的山区晨景,请分析其表现特色。(4分)
答案:从低到高(或由近及远),从视觉、内心感受等角度描写,运用比拟、比喻修辞手法,语言表达富有韵味。(评分建议:每点1分。)
答案呈现后,让学生自找失分点,两处:一、内心感受;二、语言表达富有韵味。
第一个失分点“内心感受”这一答案在景色描写中出现很意外,但意外又在情理中。我呈现了已做过的2010年江苏高考《溜索》:
万丈绝壁垂直而下,驮队原来就在这壁顶上。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一派森气。俯望怒江,蓦地心中一颤,再不敢向下看。
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5分)
答案:以壁顶为观察点,变换视角,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多方面描写,使人如临其境。
学生恍然大悟。
第二个失分点忽视语言特色,我再一次呈现2007高考题《麦天》:
答案:选取了麦天代表性事物;从视觉、听觉、嗅觉多角度描写,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富有韵味。
通过周练中出现的“表达特色”题,发现学生在常规题中依旧存在漏洞,漏洞发现后要用类题唤醒其记忆,尤其是典型的高考题,加深其印象。
(二)呈现13题评讲过程
先直接呈现13题题目及答案:
13.小说在结构安排上很有特色,请作简要说明。(4分)
答案:
①全文采用倒叙手法:开头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或答成“开头总领全文”亦可);后文予以叙述,介绍美事。
②主体按照双线推进:一条线为时间线——“凌晨时分”,“东边的天空这时已亮起来”,“阳光现在有了色彩”,“东方的天际这时正燃起一片火红的朝霞”;一条线为情感线——“令人生厌”,“全身立刻震颤一下”,“身上暖暖的”,“坚毅”。
13题是一道新题,在历年的江苏高考题中还未出现,所以平时的训练中没见过,学生感觉陌生,答案较为混乱,得分0—2分。但答案呈现后,学生立刻说似曾相识,我把两个星期前南京二模出现的这一题型呈现出:
《水乡戏台》:
简要分析本文的构思特色。(6分)
答案:①将叙写主体“戏台”放在地域、历史、文化的背景下描写;
②以“戏台”为贯穿全文的线索;
③结构上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由实入虚。
让学生把两道同类题目的答案进行比较,自己找出构思特色题的共性,学生很快找到了一点:涉及到线索(此时适时补充线索种类) ,但还有一点摸不清,我提醒点拨发现还有一点涉及到结构层次之间的关系(如总分、虚实、递进、抑扬),同时提醒还得注意文体特点,小说注意其情节特点。
学生略有所悟。此题让学生有所见识,遇到新题放平心态,同时及时补偿归纳,让其做到心中有数。
本节课重锤敲了两道,带着学生回顾了一类题目,以此加深学生印象,当然课后的补偿练习是必不可少的,课后布置了一轮资料上的一篇《收藏阳光》,四道题中有两道就是本节课重锤敲击的题型。
附补偿练习题目:《收藏阳光》:
2.第6自然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答案: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和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细腻、生动地写出了“老祖母们”梳理曾经收藏过的阳光以及收藏晚年阳光的幸福喜悦情景,巧妙地流露了对她们的热切赞美之情。(手法2分,好处2分)
3.文章在材料安排上有什么特色?(4分)
①文章以“收藏”(收藏阳光)为线索(2分)
②由表层到深层(或答由感性到理性)。(2分)
案例反思
面对高三大量的考前练习,切忌陷入到无尽的低效的题海中,应当根据复习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对练习进行讲评,不能“以练代讲”,尤其是到了二轮复习之时,简单机械的评讲结果是事倍功半。要想事半功倍,一定要最大限度地发挥练、讲的作用,用练习“带动”二轮的复习,“以练带讲”,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知识的梳理和技能的提高,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补缺,如挠痒般找准痒处。
如何将痒处找准,最大限度地发挥“考”“练”“讲”的效果,首先必须要做到学情的细致分析。一定要舍得花时间精力来评改学生练习,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如遗忘的知识点,遗漏的题型要做到细致分析,发现问题所在。
痒处发现后,要去“找”。不可喋喋不休抱怨批评学生遗忘太快甚至认为太笨,这符合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规律,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或许也就一两个星期的时间,学生对一道已做过的题目遗忘的只剩下点影子了,这时只有通过一次次复习再去巩固他们对这类题目的印象。
而在这一过程中,练带动的讲要想真正有效,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要有高屋建瓴的意识。能通过一道得分有缺失的练习题,带出一类题,巩固这一类题,要加强类题练习。俗话说“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要及时地对一类存在遗漏的点进行训练、达标、反馈、补偿,充分发挥“以练带讲”的作用。
当然只有这样并不能真正保证提高效果。还得充分发挥在“考”“练”“讲”过程中的主体——学生的作用。学生独立地练习、反思、总结必不可少。但在这三者中,学生不缺的可能只是反复“练习”,大部分的学生缺少反思和总结自己行之有效的解题方式与程序,学生被淹没在只管答出题目的题海训练中,解答出题目后对同类知识的比较、辨析和对方法、规律的总结、归纳被普遍地忽视。所以一定得引导学生“练中有思”,指导他们多思考、多归纳总结,充分发挥练的带动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处解决顽疾,在最后的攻坚战中获胜。
(作者单位 :南京市溧水区第二高级中学)
高三第二学期进入了二轮复习阶段,模拟试卷纷至沓来,看似张张是精品,不练不可,练而不评更不可,评而不精万不可。而这往往让二轮复习陷入到“以考代练”、“以练代讲”状态中。“考”“练”“讲”在高三最后阶段当然都是必不可少的,但如何“考”“练”“讲”是值得探究的,不应把这一过程理解成简单的机械的流水线操作;不应用一“代”字简单“代替”高三最后三个月关键段的复习,而应是绞尽脑汁的思考如何凭借“一发”来“带动”高三冲刺阶段的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案例描述
在本学期连续两次的周练后,笔者意识到复习处在机械重复中,学生考两个小时,教师集体阅七八个小时的卷,然后用三到四节课来评讲,费时费力,效果却不明显。
在第三次周练时做了调整。集体阅卷后花了一个多小时把本班同学的试卷看了一遍,发现了大致的问题所在,做到了心中有数。在文学类文本阅读《早餐》中,得分有差距的是11题“表达特色”题(4分)(得1、2、3、4分都有),得分普遍低的是13题“结构安排特色”题(6分)。11题是老题,看似万无一失题,但却没拿稳该题得分;13题是有些熟悉的新题(南京二模出现了),得分在0—2分间。于是我对一直以来文学类文本评讲的方法(整体把握文章,4道题目一一讲解)进行了调整。
首先由学生回顾小说题基本阅读法,由题目“早餐”入手,带动对情节的理解,旨在检查其在一轮复习时训练的小说阅读的基本方法掌握情况。然后重锤敲击11、13题。
(一)呈现11题评讲过程
11题讲解时请了一位得1分的同学和一位得2分的同学上黑板写出“表达特色”题的基本答题点,结果不出所料,得1分的同学丢掉了 “观察角度”与“语言特色”点;得2分的同学丢掉了“语言特色”点。看来失分的主要原因是一轮复习答题步骤已遗忘。然后师呈现此题及答案:
《早餐》:那是凌晨时分,东边的山峦仍是一片令人生厌的蓝黑色。但山背后却已晨曦微露,一抹淡红渲染着山峦的边缘。当这缕红光婀娜升空时,色泽越变越冷、越淡、越暗。当她接近无边天际时,就逐渐和漆黑夜空水乳交融了。
11.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独特的山区晨景,请分析其表现特色。(4分)
答案:从低到高(或由近及远),从视觉、内心感受等角度描写,运用比拟、比喻修辞手法,语言表达富有韵味。(评分建议:每点1分。)
答案呈现后,让学生自找失分点,两处:一、内心感受;二、语言表达富有韵味。
第一个失分点“内心感受”这一答案在景色描写中出现很意外,但意外又在情理中。我呈现了已做过的2010年江苏高考《溜索》:
万丈绝壁垂直而下,驮队原来就在这壁顶上。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一派森气。俯望怒江,蓦地心中一颤,再不敢向下看。
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5分)
答案:以壁顶为观察点,变换视角,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多方面描写,使人如临其境。
学生恍然大悟。
第二个失分点忽视语言特色,我再一次呈现2007高考题《麦天》:
答案:选取了麦天代表性事物;从视觉、听觉、嗅觉多角度描写,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富有韵味。
通过周练中出现的“表达特色”题,发现学生在常规题中依旧存在漏洞,漏洞发现后要用类题唤醒其记忆,尤其是典型的高考题,加深其印象。
(二)呈现13题评讲过程
先直接呈现13题题目及答案:
13.小说在结构安排上很有特色,请作简要说明。(4分)
答案:
①全文采用倒叙手法:开头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或答成“开头总领全文”亦可);后文予以叙述,介绍美事。
②主体按照双线推进:一条线为时间线——“凌晨时分”,“东边的天空这时已亮起来”,“阳光现在有了色彩”,“东方的天际这时正燃起一片火红的朝霞”;一条线为情感线——“令人生厌”,“全身立刻震颤一下”,“身上暖暖的”,“坚毅”。
13题是一道新题,在历年的江苏高考题中还未出现,所以平时的训练中没见过,学生感觉陌生,答案较为混乱,得分0—2分。但答案呈现后,学生立刻说似曾相识,我把两个星期前南京二模出现的这一题型呈现出:
《水乡戏台》:
简要分析本文的构思特色。(6分)
答案:①将叙写主体“戏台”放在地域、历史、文化的背景下描写;
②以“戏台”为贯穿全文的线索;
③结构上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由实入虚。
让学生把两道同类题目的答案进行比较,自己找出构思特色题的共性,学生很快找到了一点:涉及到线索(此时适时补充线索种类) ,但还有一点摸不清,我提醒点拨发现还有一点涉及到结构层次之间的关系(如总分、虚实、递进、抑扬),同时提醒还得注意文体特点,小说注意其情节特点。
学生略有所悟。此题让学生有所见识,遇到新题放平心态,同时及时补偿归纳,让其做到心中有数。
本节课重锤敲了两道,带着学生回顾了一类题目,以此加深学生印象,当然课后的补偿练习是必不可少的,课后布置了一轮资料上的一篇《收藏阳光》,四道题中有两道就是本节课重锤敲击的题型。
附补偿练习题目:《收藏阳光》:
2.第6自然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答案: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和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细腻、生动地写出了“老祖母们”梳理曾经收藏过的阳光以及收藏晚年阳光的幸福喜悦情景,巧妙地流露了对她们的热切赞美之情。(手法2分,好处2分)
3.文章在材料安排上有什么特色?(4分)
①文章以“收藏”(收藏阳光)为线索(2分)
②由表层到深层(或答由感性到理性)。(2分)
案例反思
面对高三大量的考前练习,切忌陷入到无尽的低效的题海中,应当根据复习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对练习进行讲评,不能“以练代讲”,尤其是到了二轮复习之时,简单机械的评讲结果是事倍功半。要想事半功倍,一定要最大限度地发挥练、讲的作用,用练习“带动”二轮的复习,“以练带讲”,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知识的梳理和技能的提高,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补缺,如挠痒般找准痒处。
如何将痒处找准,最大限度地发挥“考”“练”“讲”的效果,首先必须要做到学情的细致分析。一定要舍得花时间精力来评改学生练习,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如遗忘的知识点,遗漏的题型要做到细致分析,发现问题所在。
痒处发现后,要去“找”。不可喋喋不休抱怨批评学生遗忘太快甚至认为太笨,这符合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规律,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或许也就一两个星期的时间,学生对一道已做过的题目遗忘的只剩下点影子了,这时只有通过一次次复习再去巩固他们对这类题目的印象。
而在这一过程中,练带动的讲要想真正有效,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要有高屋建瓴的意识。能通过一道得分有缺失的练习题,带出一类题,巩固这一类题,要加强类题练习。俗话说“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要及时地对一类存在遗漏的点进行训练、达标、反馈、补偿,充分发挥“以练带讲”的作用。
当然只有这样并不能真正保证提高效果。还得充分发挥在“考”“练”“讲”过程中的主体——学生的作用。学生独立地练习、反思、总结必不可少。但在这三者中,学生不缺的可能只是反复“练习”,大部分的学生缺少反思和总结自己行之有效的解题方式与程序,学生被淹没在只管答出题目的题海训练中,解答出题目后对同类知识的比较、辨析和对方法、规律的总结、归纳被普遍地忽视。所以一定得引导学生“练中有思”,指导他们多思考、多归纳总结,充分发挥练的带动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处解决顽疾,在最后的攻坚战中获胜。
(作者单位 :南京市溧水区第二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