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民族地区的小学教学质量提高难的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当地教育改革发展的瓶颈。笔者在民族地区小学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已十年,通过多年的调查研究,对影响、制约民族地区小学教学质量提高的原因有了更深的认识。在此,对这些因素进行剖析,以便引起重视,为同行们提供借鉴,也为民族地区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教育质量 影响因素 解决策略
笔者在布依族聚居地区农村小学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已十年,经历了本地“两基”验收和国家督导检查,对当前影响民族地区的小学教学质量提高原因有个人的一些认识,现综述如下:
一、民族地区文化习俗因素对教育教学质量的影响
(一)民族风俗习惯对教学质量的影响
本地布依族的思想观念是相当落后的,重男轻女的思想严重影响了本地区的人才素质的提高。学生家长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视野较为狭窄,很多家庭根本就不重视女孩子的教育,很多女孩子在教育上缺乏良好的教育氛围支撑,这使得素质教育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行起来遇到很多困难。
其次,民族地区的传统节日较多,旧的习俗影响下,人们对节日过于倚重。例如笔者所在地区,布依族非常看重“四月八”、“六月六”、“七月半”等这些传统节日,这些又不是国家法定节日,学校不可能放假,有的家长就会让孩子请假回家过节,既耽误孩子的学习,又会培养学生不好的习惯。再说说本地区的婚俗,布依族每每出嫁一个女孩,都要请上兄弟姐妹,表兄表妹等等去“送亲”①,而且还要“坐三遭”②,而这些亲属当中,就有大部分是在校学生。这样一来,对正在上学的学生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民族地区自身的语言对教育质量提高的影响
笔者所在的学校布依族学生占绝大多数,当地人主要用布依语进行交流,学生也不例外,部分儿童在入学前没有用汉语和别人交流过,更不要说学习英语了。刚入学的儿童实际上是在重新学习一门口语,这对学生学习语文和英语产生严重的影响。再且,布依族儿童在说汉语时,容易受自身民族语言的影响。
(三)家长思想观念对提高教学质量的影响
由于民族地区学生家长知识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对子女教育重视不够,一些学生家长外出打工,每个月也能挣个两、三千元,务工回来则故意炫耀,一些孩子容易受负面的影响,甚至会产生读与不读书一个样的错误认识。
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影响
我县民族聚居区经济发展较为滞后,大多数学生家庭没有稳定的收入,靠传统的农耕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家庭的开支,于是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选择外出务工,使得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不断扩大。
三、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对民族地区的教育质量的影响
相比较而言,民族地区由于师资不足,专业教师极为紧缺,导致学校课程开设不全。笔者所在的学校,全校500多名学生,仅有1名音乐专业教师,1名体育专业教师,一名英语专业教师,美术专业教师没有。
四、提高民族地区教育教学质量解决策略
据前面所述,笔者认为,要提高民族地区的教育教学质量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学校注重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学生家长重教意识
民族地区有许多传统陋习,影响到学生在学校的正常学习,这需要学校统筹决策,用科学方式方法进行宣传教育,帮助学生家长纠正认识,全力保证孩子在学校正常学习。
(二) 政府注重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改善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办学条件
现在很多学校办学条件还跟不上要求,学校的设备不齐全。例如,笔者所在的小学,由于教师的缺编,导致“大班额”现象,有的班级人数多达70人,少的也有50人,全校近600名学生只有10个班。大班额的教学,给教师们带来了很大的负担,老师们无法因材施教,很好顾及每一位学生,造成了学生素质发展的参差不齐,严重影响本地区教育质量的提高。
(三) 不断完善民族地区的教育督导检查机制
民族地区很多边远学校,课程表形同虚设,音体美学科被挤占,学生片面发展。究其原因,除了专业教师紧缺等客观因素外,还有两个重要的原因:一是教育主管部门监管不到位,一些学校排课还有随意性现象,甚至还出现“两张课表”现象,应付检查的是一张课表,而真正执行的又是另一张课表;二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师功利主义思想作祟,教育教学中只抓语文、数学,不管其它学科的现象。因此在学校管理中要明确提出管理的奋斗目标,学校要真正把教学管理放在学校管理的中心地位,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安排和协调各项工作。重点提高学校各级领导的管理能力。比如针对学生学习受语言环境影响着一因素,学校应提出“进入校园内,请说普通话”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环境。并要求学生平时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还有在对班主任的要求管理中,应强调重视学生学习环境的养成教育。
(四) 不断打造高素质的小学教师专业队伍
落后民族地区的教师应具备不断与时俱进、终身学习的思想理念,成为拥有良好职业道德、精深专业知识、较强业务能力的新时期从教者,才适应民族地区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需求。要实现这些目标,应该搞好民族地区的教师学习培训工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教师培训上向民族地区教师倾斜。激发教师的自主学习意识,不断提高民族地区小学教师整体水平,从而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学质量,让少数民族地区涌现出更多的懂知识,懂文化,会做人,会做事的优秀人才。克服在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障碍,使民族地区拥有一个崭新的明天。
【注释】
①把出嫁的女孩子送到男方家。
②在男方家吃、住三天三夜才回家。
【参考文献】:
[1] 庄万禄,来仪. 民族地区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云南、 贵州、 四川三省为例,[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5)
[2]唐远志.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四月八[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02)
[3] 刘志春,王小红.优化班级管理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8(8)
[4] 谢鹏.当代优秀教育论文汇编[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290
[5] 陈孝彬,程凤春.学校管理专题[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6] 王致和.高等学校评估[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教育质量 影响因素 解决策略
笔者在布依族聚居地区农村小学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已十年,经历了本地“两基”验收和国家督导检查,对当前影响民族地区的小学教学质量提高原因有个人的一些认识,现综述如下:
一、民族地区文化习俗因素对教育教学质量的影响
(一)民族风俗习惯对教学质量的影响
本地布依族的思想观念是相当落后的,重男轻女的思想严重影响了本地区的人才素质的提高。学生家长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视野较为狭窄,很多家庭根本就不重视女孩子的教育,很多女孩子在教育上缺乏良好的教育氛围支撑,这使得素质教育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行起来遇到很多困难。
其次,民族地区的传统节日较多,旧的习俗影响下,人们对节日过于倚重。例如笔者所在地区,布依族非常看重“四月八”、“六月六”、“七月半”等这些传统节日,这些又不是国家法定节日,学校不可能放假,有的家长就会让孩子请假回家过节,既耽误孩子的学习,又会培养学生不好的习惯。再说说本地区的婚俗,布依族每每出嫁一个女孩,都要请上兄弟姐妹,表兄表妹等等去“送亲”①,而且还要“坐三遭”②,而这些亲属当中,就有大部分是在校学生。这样一来,对正在上学的学生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民族地区自身的语言对教育质量提高的影响
笔者所在的学校布依族学生占绝大多数,当地人主要用布依语进行交流,学生也不例外,部分儿童在入学前没有用汉语和别人交流过,更不要说学习英语了。刚入学的儿童实际上是在重新学习一门口语,这对学生学习语文和英语产生严重的影响。再且,布依族儿童在说汉语时,容易受自身民族语言的影响。
(三)家长思想观念对提高教学质量的影响
由于民族地区学生家长知识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对子女教育重视不够,一些学生家长外出打工,每个月也能挣个两、三千元,务工回来则故意炫耀,一些孩子容易受负面的影响,甚至会产生读与不读书一个样的错误认识。
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影响
我县民族聚居区经济发展较为滞后,大多数学生家庭没有稳定的收入,靠传统的农耕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家庭的开支,于是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选择外出务工,使得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不断扩大。
三、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对民族地区的教育质量的影响
相比较而言,民族地区由于师资不足,专业教师极为紧缺,导致学校课程开设不全。笔者所在的学校,全校500多名学生,仅有1名音乐专业教师,1名体育专业教师,一名英语专业教师,美术专业教师没有。
四、提高民族地区教育教学质量解决策略
据前面所述,笔者认为,要提高民族地区的教育教学质量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学校注重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学生家长重教意识
民族地区有许多传统陋习,影响到学生在学校的正常学习,这需要学校统筹决策,用科学方式方法进行宣传教育,帮助学生家长纠正认识,全力保证孩子在学校正常学习。
(二) 政府注重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改善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办学条件
现在很多学校办学条件还跟不上要求,学校的设备不齐全。例如,笔者所在的小学,由于教师的缺编,导致“大班额”现象,有的班级人数多达70人,少的也有50人,全校近600名学生只有10个班。大班额的教学,给教师们带来了很大的负担,老师们无法因材施教,很好顾及每一位学生,造成了学生素质发展的参差不齐,严重影响本地区教育质量的提高。
(三) 不断完善民族地区的教育督导检查机制
民族地区很多边远学校,课程表形同虚设,音体美学科被挤占,学生片面发展。究其原因,除了专业教师紧缺等客观因素外,还有两个重要的原因:一是教育主管部门监管不到位,一些学校排课还有随意性现象,甚至还出现“两张课表”现象,应付检查的是一张课表,而真正执行的又是另一张课表;二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师功利主义思想作祟,教育教学中只抓语文、数学,不管其它学科的现象。因此在学校管理中要明确提出管理的奋斗目标,学校要真正把教学管理放在学校管理的中心地位,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安排和协调各项工作。重点提高学校各级领导的管理能力。比如针对学生学习受语言环境影响着一因素,学校应提出“进入校园内,请说普通话”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环境。并要求学生平时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还有在对班主任的要求管理中,应强调重视学生学习环境的养成教育。
(四) 不断打造高素质的小学教师专业队伍
落后民族地区的教师应具备不断与时俱进、终身学习的思想理念,成为拥有良好职业道德、精深专业知识、较强业务能力的新时期从教者,才适应民族地区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需求。要实现这些目标,应该搞好民族地区的教师学习培训工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教师培训上向民族地区教师倾斜。激发教师的自主学习意识,不断提高民族地区小学教师整体水平,从而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学质量,让少数民族地区涌现出更多的懂知识,懂文化,会做人,会做事的优秀人才。克服在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障碍,使民族地区拥有一个崭新的明天。
【注释】
①把出嫁的女孩子送到男方家。
②在男方家吃、住三天三夜才回家。
【参考文献】:
[1] 庄万禄,来仪. 民族地区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云南、 贵州、 四川三省为例,[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5)
[2]唐远志.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四月八[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02)
[3] 刘志春,王小红.优化班级管理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8(8)
[4] 谢鹏.当代优秀教育论文汇编[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290
[5] 陈孝彬,程凤春.学校管理专题[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6] 王致和.高等学校评估[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