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二度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荣获文华表演奖,白玉兰主角奖。主工花旦、青衣、武旦。现为成都市川剧院常务副院长,
代表剧目:《白蛇传》《四川好人》《目连之母》《好女人·坏女人》《欲海狂潮》《红梅记》《打神》《打饼》等
“巧茹,你好!我非常想见见你。”
“请问有什么事吗?我最近比较忙,马上要外出演出。”
“没关系,我等你。我是一个外国人,想和你聊聊川剧。”
四年前,陈巧茹接到一个陌生来电。演出回来,两人在酒店大堂见了面,才惊讶地发现老先生已经80多岁,是外籍汉学家施舟人先生,世界级非遗专家,其夫人是南京大学的教授。当日,老先生介绍了一位国际基金会主席,说以后有什么需要可以联系他。第二日,陈巧茹带着老先生在宽窄巷子看了场川剧。临走时,老先生再三叮嘱:“巧茹,你一定要坚持下去,把川剧的精髓传承下去,这是一件积德的事情。”一个外国人竟然对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如此满怀敬仰,这深深地震撼了陈巧茹。彼时,她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在传承川剧的路上走了30年。
与川剧的不解之缘
说起这份坚守,那是“一种深到骨髓里的爱”。陈巧茹原名陈巧缘,出身梨园世家,从小在剧场舞台上长大,而后台就是她的家。每天一睁开眼睛,耳边传来的是阵阵唱戏声,日日婉转低回直至黑夜。五六岁起,她便跟着师兄师弟们翻转滚打,所以从小练就了非凡的童子功。
儿时的记忆仿佛就刻在脑海里,抹也抹不掉。记得演《秦香莲》的时候,陈巧茹在后台家里睡着了,前面有人喊“上场喽,上场喽”,她腾地一下从床上跳起来,飞奔跑到舞台上,眼睛滴溜溜地四处瞅,该和谁走呢?那时,一个嬢嬢牵着她的手,她跟着走,张口便唱了起来。陈巧茹说:“那些唱腔在脑海里熟得很,已经深入骨髓里头了。”
1983年,年仅16岁的她来到成都,师承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张光茹。拜师那会儿,老师下了一道令:20岁之前不能谈恋爱,不能化妆,不能烫发,要專心致志学戏。陈巧茹谨遵师命,每天跟随老师吃住在一起,在舞台上苦练戏,有时在床上也不忘学习。1983年—1993年拜师学艺这十年,一幕幕的过往让陈巧茹深深地感动着,她感受到了老师对川剧浓浓的爱与热情。1990年,老师张光茹被查出肺癌,在医院病床上一住就是三年,直到病逝。1991年底,陈巧茹要去香港演出《白蛇传》《鸳鸯谱》和《打饼》,临行前老师强打精神,指点她表演的某个动作,某个眼神。
不仅是恩师,还有叙永县川剧团的老师们。团里有个老师非常美,演了很多样板戏。然而到了四五十岁的时候,脸是黑的,长了很多斑,还有一颗很大的痣。为什么呢?因为涂在脸上的油彩是有钳的,天天画就浸到了皮肤里。陈巧茹说:“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她是最美的。她很爱我,她把最好的包包送给我。在父母辈演员身上,我看到了她们对传统艺术的酷爱,这些都是一种情感。”
一丝一缕的情,角角落落里的爱,陈巧茹爱极了川剧神奇的大舞台,爱极了那一身凤冠霞帔。所以,今天我们才能看见这位奇女子,从端庄的青衣,到娇艳的花旦,再到刚烈的武旦,甚至烈焰红唇下还能吐火变脸,就是这位被专家学者誉为“声、色、艺俱佳的文武全才”,一次次让川剧活跃在中国和世界的舞台。
30年坚守 磕磕绊绊走过
2016年6月2日,陈巧茹应三和集团邀请开一场讲座,题为《艺术鉴赏课之川剧的魅力》。她讲了3个多小时,企业高管们也听得津津有味。她不纯粹讲川剧,而是从自身三段经历说起:儿时接触川剧,“二度”获得梅花奖,带着川剧走出国门。事实上,陈巧茹丰富多彩的川剧人生和川剧命运的起伏息息相关。川剧振兴35年,她从事川剧30余载。这30年并非一帆风顺,期间有近10年的失落。
1979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中国大江南北,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随着西方文化纷纷涌入,中国传统文化却快速衰落,以致渐渐被国人遗忘。陈巧茹说:“1991年—2000年,是我最难坚持的岁月。”10年里,她游离在艺术与生存之间,一边是割舍不掉的川剧,一边是要努力谋生的现实。
1991年,成都太平洋百货开业,她在商场推广伊丽莎白雅顿,她甜美的长相吸引了很多客源,现场有人说“你好可爱”,还非要送一套洗发水给她。尽管卖的是化妆品,但这段经历大有用处,她开始知道每天如何保养皮肤,如何清洁皮肤。谈到为什么特别关注肌肤护理?她的理由是:“我特别喜欢美,我喜欢把戏剧舞台上的美带给观众。我那么爱戏曲,我希望我的爱能延续得更久一点。我不希望我四五十岁的时候,我的舞台形象就不美了。”
1995年,陈巧茹开了家服装店,雇了人手,卖休闲服、牛仔服。直到2000年,经济状况有所好转,她才抛开种种纷扰,潜心扑在戏曲上。尽管做的是营生事,她却从来舍不得买一个名牌包包,而更愿意把钱花在戏剧舞台上,花在戏曲服装上。她说:“人总要生活的。这十年,我什么都做过。但我从来没放弃过戏曲,我还是唱我的戏。也正是这十年,我找到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不舍与喜欢。”
机遇与挑战并存,文化冲击的背后酝酿着希望与生机,即不同国家之间文化交流的机会多了起来。1993年,陈巧茹一行带着川剧《白蛇传》等剧目到法国演出,走了30多个地区,演了38场。第一次看见水袖挥舞,法国人觉得好优美;再听了川剧高腔,更是欢喜得不得了,“好像是高山流水、天籁之音,怎么一会儿那么高,一会儿又回转到这么低。这就是我们传统的魅力。”2001年,陈巧茹第二次来到巴黎,出演《目连之母》。2011年,她又带着《红梅记》,一举拿下第五届巴黎中国戏曲节最高奖项“塞纳大奖”。12月3日那天,她按耐不住心中的澎湃,写下这段话:“当1小时50分的演出结束,一直沉静的剧场终于被点燃了,雷鸣般的掌声激烈有序,谢幕一次、两次、三次……最后直到第六次。观众一直不愿离去,争相上台与我们合影。我们也被这巨大的幸福所包围,感觉棒极了!我们成功了,经过我们艰苦的努力,我们做到了!我们又一次在巴黎这座文化艺术之都展示了我们的川剧艺术。”“有了文化自信,我才有这么大的底气,为川剧的魅力继续添砖加瓦,并心甘情愿地奉献自己的人生和精力。”是的,在最难熬的日子,在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碰撞中,陈巧茹守住了心底的喜爱,等来了川剧振兴的春天。 影响家人 影响国人 影响世界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作为国家非遗文化传承人,陈巧茹知道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她说:“一定要让我们的孩子有机会接触到传统文化,哪怕这一生,他就看过一部川剧,也有可能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对传统文化喜爱的种子。”
近五年,陈巧茹的身影时常穿梭于世界各地,时常走进幼儿园、中小学、大学,为孩子们开讲座、演川剧,这样的活动安排每年至少10次。每一次走进课堂,她都能感受到文化传承的巨大力量,不断地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反思。有一次,陈巧茹等人来到成都大学演出,在10分钟的互动环节,有位老教授手举得高高的,很是激动地说道:“我今天要向舞台上每位演出人员深深地鞠一躬。”这场演出拨动了他的心弦,激发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思考,老教授说:“在全球化、地球化的今天,很多中国人不知道我们的传统文化,不知道我们文化的根。但是,如果我们的孩子,未来的年轻人,依然不知道中国的根,那将是一件可怕的事。”老教授一席话同样触动了陈巧茹,原先她那对川剧“单一的喜爱”,开始变得更加宏大起来。
当川剧走出国门,走向美国、法国、西班牙、日本等国家,文化传承的力量更加显现。2016年5月23日,川剧快闪秀如一股涓涓清流,惊艳了美国好莱坞星光大道和环球影城的观众。当天,陈巧茹头顶太阳神鸟装饰,轻轻挥舞彩绸,唱起了《蓉城秋色》。老外觉得很有意思,叽里呱啦不知说着什么,陈巧茹依然迈着轻盈的步伐走来走去。在现场,儿子笑她:“妈妈,你太高冷了。人家想和你拍照,你都不理人家。”这是一段逗趣的插曲。
那次洛杉矶之行,陈巧茹还被邀请到加州大学做了一次讲座,那天她邂逅了久未谋面的同门师妹苏珊,洛杉矶加州大学孔子学院的院长。当天,音乐系、文学系、戏文系、美术系等各系主任齐聚一堂,听她唱《打神》。这么多重要的人物同时出现在这场讲座上,这从侧面印证了川剧的无限魅力,以及世界对川剧的认可。
抛开事业不说,陈巧茹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身边人。她的堂妹是家族里最早走出来的大学生,学的是理工科,从事的是建筑行业,但如今她追随陈巧茹的步伐,放弃了几十年的事业,投身于传承川剧的行列中来。堂妹说:“虽然之前我们不在同一个行业,但是我的成长无时无刻不受姐姐的影响。她排练的时候,我就坐在一边看。她的言谈举止自带一种范儿,一种真美的韵味。”巧的是,她的小女儿看了姨妈的戏以后,自此也爱上了川剧。
剧院同事的儿子五六岁起就爱看戏,经常在台下跟着台上的阿姨比划。但是,陈巧茹的儿子却不喜欢看戏,他喜欢迈克尔·杰克逊、Lady Gaga、水果姐。为了培养孩子对川剧的兴趣,陈巧茹便从儿子喜爱的绘画介入戏曲,找来穆桂英模型,让儿子模仿着画。儿子画了一个星期,沮丧地说道:“妈妈,戏曲太难了,太复杂,太细腻了,绒球要分红的、白的,朱袍分亮色、黄色,衣服上的花也各式各样。”儿子三年级的时候,陈巧茹带他看了厅堂版昆曲《牡丹亭》,当杜丽娘出来时,儿子惊呼:“哇!穿越了!”后来,又看了山西晋曲《大红灯笼高高挂》,里面有很多的现代舞美。陈巧茹问儿子:“你喜欢哪一个?”儿子说,喜欢厅堂版的《牡丹亭》。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陈巧茹便有意识地从文学、表演、服饰、舞美、灯光等各方面引导儿子的兴趣,除此之外,她还打算让他尝试设计今年的台历。
这就是文化传承,近至小家内部,远至大国天下,这种情怀漫漫地弥散开来,就像水滴石穿正酝酿着一股你我看不见的力量,而这股力量势必会丰盈我们的家,润泽我们的国。这一刻,我们大概明白了汉学家施舟人先生为什么将文化传承视为“一件积德的事情”。陳巧茹也明确表示,未来十年,她将继续跟着心走,去做这件有意义有价值,而她又热爱的事情。
代表剧目:《白蛇传》《四川好人》《目连之母》《好女人·坏女人》《欲海狂潮》《红梅记》《打神》《打饼》等
“巧茹,你好!我非常想见见你。”
“请问有什么事吗?我最近比较忙,马上要外出演出。”
“没关系,我等你。我是一个外国人,想和你聊聊川剧。”
四年前,陈巧茹接到一个陌生来电。演出回来,两人在酒店大堂见了面,才惊讶地发现老先生已经80多岁,是外籍汉学家施舟人先生,世界级非遗专家,其夫人是南京大学的教授。当日,老先生介绍了一位国际基金会主席,说以后有什么需要可以联系他。第二日,陈巧茹带着老先生在宽窄巷子看了场川剧。临走时,老先生再三叮嘱:“巧茹,你一定要坚持下去,把川剧的精髓传承下去,这是一件积德的事情。”一个外国人竟然对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如此满怀敬仰,这深深地震撼了陈巧茹。彼时,她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在传承川剧的路上走了30年。
与川剧的不解之缘
说起这份坚守,那是“一种深到骨髓里的爱”。陈巧茹原名陈巧缘,出身梨园世家,从小在剧场舞台上长大,而后台就是她的家。每天一睁开眼睛,耳边传来的是阵阵唱戏声,日日婉转低回直至黑夜。五六岁起,她便跟着师兄师弟们翻转滚打,所以从小练就了非凡的童子功。
儿时的记忆仿佛就刻在脑海里,抹也抹不掉。记得演《秦香莲》的时候,陈巧茹在后台家里睡着了,前面有人喊“上场喽,上场喽”,她腾地一下从床上跳起来,飞奔跑到舞台上,眼睛滴溜溜地四处瞅,该和谁走呢?那时,一个嬢嬢牵着她的手,她跟着走,张口便唱了起来。陈巧茹说:“那些唱腔在脑海里熟得很,已经深入骨髓里头了。”
1983年,年仅16岁的她来到成都,师承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张光茹。拜师那会儿,老师下了一道令:20岁之前不能谈恋爱,不能化妆,不能烫发,要專心致志学戏。陈巧茹谨遵师命,每天跟随老师吃住在一起,在舞台上苦练戏,有时在床上也不忘学习。1983年—1993年拜师学艺这十年,一幕幕的过往让陈巧茹深深地感动着,她感受到了老师对川剧浓浓的爱与热情。1990年,老师张光茹被查出肺癌,在医院病床上一住就是三年,直到病逝。1991年底,陈巧茹要去香港演出《白蛇传》《鸳鸯谱》和《打饼》,临行前老师强打精神,指点她表演的某个动作,某个眼神。
不仅是恩师,还有叙永县川剧团的老师们。团里有个老师非常美,演了很多样板戏。然而到了四五十岁的时候,脸是黑的,长了很多斑,还有一颗很大的痣。为什么呢?因为涂在脸上的油彩是有钳的,天天画就浸到了皮肤里。陈巧茹说:“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她是最美的。她很爱我,她把最好的包包送给我。在父母辈演员身上,我看到了她们对传统艺术的酷爱,这些都是一种情感。”
一丝一缕的情,角角落落里的爱,陈巧茹爱极了川剧神奇的大舞台,爱极了那一身凤冠霞帔。所以,今天我们才能看见这位奇女子,从端庄的青衣,到娇艳的花旦,再到刚烈的武旦,甚至烈焰红唇下还能吐火变脸,就是这位被专家学者誉为“声、色、艺俱佳的文武全才”,一次次让川剧活跃在中国和世界的舞台。
30年坚守 磕磕绊绊走过
2016年6月2日,陈巧茹应三和集团邀请开一场讲座,题为《艺术鉴赏课之川剧的魅力》。她讲了3个多小时,企业高管们也听得津津有味。她不纯粹讲川剧,而是从自身三段经历说起:儿时接触川剧,“二度”获得梅花奖,带着川剧走出国门。事实上,陈巧茹丰富多彩的川剧人生和川剧命运的起伏息息相关。川剧振兴35年,她从事川剧30余载。这30年并非一帆风顺,期间有近10年的失落。
1979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中国大江南北,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随着西方文化纷纷涌入,中国传统文化却快速衰落,以致渐渐被国人遗忘。陈巧茹说:“1991年—2000年,是我最难坚持的岁月。”10年里,她游离在艺术与生存之间,一边是割舍不掉的川剧,一边是要努力谋生的现实。
1991年,成都太平洋百货开业,她在商场推广伊丽莎白雅顿,她甜美的长相吸引了很多客源,现场有人说“你好可爱”,还非要送一套洗发水给她。尽管卖的是化妆品,但这段经历大有用处,她开始知道每天如何保养皮肤,如何清洁皮肤。谈到为什么特别关注肌肤护理?她的理由是:“我特别喜欢美,我喜欢把戏剧舞台上的美带给观众。我那么爱戏曲,我希望我的爱能延续得更久一点。我不希望我四五十岁的时候,我的舞台形象就不美了。”
1995年,陈巧茹开了家服装店,雇了人手,卖休闲服、牛仔服。直到2000年,经济状况有所好转,她才抛开种种纷扰,潜心扑在戏曲上。尽管做的是营生事,她却从来舍不得买一个名牌包包,而更愿意把钱花在戏剧舞台上,花在戏曲服装上。她说:“人总要生活的。这十年,我什么都做过。但我从来没放弃过戏曲,我还是唱我的戏。也正是这十年,我找到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不舍与喜欢。”
机遇与挑战并存,文化冲击的背后酝酿着希望与生机,即不同国家之间文化交流的机会多了起来。1993年,陈巧茹一行带着川剧《白蛇传》等剧目到法国演出,走了30多个地区,演了38场。第一次看见水袖挥舞,法国人觉得好优美;再听了川剧高腔,更是欢喜得不得了,“好像是高山流水、天籁之音,怎么一会儿那么高,一会儿又回转到这么低。这就是我们传统的魅力。”2001年,陈巧茹第二次来到巴黎,出演《目连之母》。2011年,她又带着《红梅记》,一举拿下第五届巴黎中国戏曲节最高奖项“塞纳大奖”。12月3日那天,她按耐不住心中的澎湃,写下这段话:“当1小时50分的演出结束,一直沉静的剧场终于被点燃了,雷鸣般的掌声激烈有序,谢幕一次、两次、三次……最后直到第六次。观众一直不愿离去,争相上台与我们合影。我们也被这巨大的幸福所包围,感觉棒极了!我们成功了,经过我们艰苦的努力,我们做到了!我们又一次在巴黎这座文化艺术之都展示了我们的川剧艺术。”“有了文化自信,我才有这么大的底气,为川剧的魅力继续添砖加瓦,并心甘情愿地奉献自己的人生和精力。”是的,在最难熬的日子,在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碰撞中,陈巧茹守住了心底的喜爱,等来了川剧振兴的春天。 影响家人 影响国人 影响世界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作为国家非遗文化传承人,陈巧茹知道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她说:“一定要让我们的孩子有机会接触到传统文化,哪怕这一生,他就看过一部川剧,也有可能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对传统文化喜爱的种子。”
近五年,陈巧茹的身影时常穿梭于世界各地,时常走进幼儿园、中小学、大学,为孩子们开讲座、演川剧,这样的活动安排每年至少10次。每一次走进课堂,她都能感受到文化传承的巨大力量,不断地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反思。有一次,陈巧茹等人来到成都大学演出,在10分钟的互动环节,有位老教授手举得高高的,很是激动地说道:“我今天要向舞台上每位演出人员深深地鞠一躬。”这场演出拨动了他的心弦,激发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思考,老教授说:“在全球化、地球化的今天,很多中国人不知道我们的传统文化,不知道我们文化的根。但是,如果我们的孩子,未来的年轻人,依然不知道中国的根,那将是一件可怕的事。”老教授一席话同样触动了陈巧茹,原先她那对川剧“单一的喜爱”,开始变得更加宏大起来。
当川剧走出国门,走向美国、法国、西班牙、日本等国家,文化传承的力量更加显现。2016年5月23日,川剧快闪秀如一股涓涓清流,惊艳了美国好莱坞星光大道和环球影城的观众。当天,陈巧茹头顶太阳神鸟装饰,轻轻挥舞彩绸,唱起了《蓉城秋色》。老外觉得很有意思,叽里呱啦不知说着什么,陈巧茹依然迈着轻盈的步伐走来走去。在现场,儿子笑她:“妈妈,你太高冷了。人家想和你拍照,你都不理人家。”这是一段逗趣的插曲。
那次洛杉矶之行,陈巧茹还被邀请到加州大学做了一次讲座,那天她邂逅了久未谋面的同门师妹苏珊,洛杉矶加州大学孔子学院的院长。当天,音乐系、文学系、戏文系、美术系等各系主任齐聚一堂,听她唱《打神》。这么多重要的人物同时出现在这场讲座上,这从侧面印证了川剧的无限魅力,以及世界对川剧的认可。
抛开事业不说,陈巧茹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身边人。她的堂妹是家族里最早走出来的大学生,学的是理工科,从事的是建筑行业,但如今她追随陈巧茹的步伐,放弃了几十年的事业,投身于传承川剧的行列中来。堂妹说:“虽然之前我们不在同一个行业,但是我的成长无时无刻不受姐姐的影响。她排练的时候,我就坐在一边看。她的言谈举止自带一种范儿,一种真美的韵味。”巧的是,她的小女儿看了姨妈的戏以后,自此也爱上了川剧。
剧院同事的儿子五六岁起就爱看戏,经常在台下跟着台上的阿姨比划。但是,陈巧茹的儿子却不喜欢看戏,他喜欢迈克尔·杰克逊、Lady Gaga、水果姐。为了培养孩子对川剧的兴趣,陈巧茹便从儿子喜爱的绘画介入戏曲,找来穆桂英模型,让儿子模仿着画。儿子画了一个星期,沮丧地说道:“妈妈,戏曲太难了,太复杂,太细腻了,绒球要分红的、白的,朱袍分亮色、黄色,衣服上的花也各式各样。”儿子三年级的时候,陈巧茹带他看了厅堂版昆曲《牡丹亭》,当杜丽娘出来时,儿子惊呼:“哇!穿越了!”后来,又看了山西晋曲《大红灯笼高高挂》,里面有很多的现代舞美。陈巧茹问儿子:“你喜欢哪一个?”儿子说,喜欢厅堂版的《牡丹亭》。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陈巧茹便有意识地从文学、表演、服饰、舞美、灯光等各方面引导儿子的兴趣,除此之外,她还打算让他尝试设计今年的台历。
这就是文化传承,近至小家内部,远至大国天下,这种情怀漫漫地弥散开来,就像水滴石穿正酝酿着一股你我看不见的力量,而这股力量势必会丰盈我们的家,润泽我们的国。这一刻,我们大概明白了汉学家施舟人先生为什么将文化传承视为“一件积德的事情”。陳巧茹也明确表示,未来十年,她将继续跟着心走,去做这件有意义有价值,而她又热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