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部由中央电视台与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联合投资,万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制,改编自同名小说的二十集电视连续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将全部拍摄完成。为了加快制作进度,该剧总导演韩刚先期从乌克兰回国,投入紧张地剪辑工作当中。
为什么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问世数十载后,仍然有人看好它,不惜斥巨资将其改编为电视剧?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走访了正忙于剪辑工作的该剧总导演韩刚。
韩导说:“我们看好《钢》这部小说不是因它的文学魅力,也不是它引人入胜的故事,而是作品中蕴含着的人的精神力量和人生价值、人生哲理,它的意义超越了国家、民族和历史。有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改革开放后的1982年,大学生们最喜欢的中外作品,《钢》位居第三;89年团中央评选的10本“人生的路标”畅销书中,《钢》名列第一。尽管小说在我国发行了近五十年,影响了几代人,但它现今在青年读者中仍占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这就是我们看好这个题材的重要原因。”
“《钢》虽有很多乌克兰籍演职员参加拍摄,但仍是由中国导演、摄影等组成的主创班子,会不会把它拍成一部中国味的电视剧呢?”记者问。
“不是中国味的,”韩导肯定地回答,“我们从莫斯科请来了一个很棒的编剧阿列克修改剧本,他是俄罗斯当前著名的小说家和编剧,有生活、懂历史、懂电影语言,他为剧本所做的如历史风貌、语言风格和艺术表现形式等方面的把握都非常成功,而且我们又在故事背景地完成全部拍摄,我们的制作肯定是原汁原味的。”
记者又问:“你们改编的电视剧与原著相比有多大的不同?”
韩导:“为了体现‘更真实,更客观,更深刻和更完整’的改编原则,在尽量保留原著精神的前提下,对小说做了较大改动。比如人物,我们塑造了坚强的、可爱的、反思的、英雄的保尔。在故事的前半部大量增加了保尔和冬尼娅的戏,为了体现冬娅以后的人生理想和人性关怀,还把冬尼娅父亲的职业改为医生。增加了保尔的军旅生活。对战争时期的内容做了补充和丰富……”
“现在的《钢》与前苏联拍摄过的同名作品又有那些不同?”
韩导说:“前苏联拍过3个版本,第一个版本是57年拍摄,当时为了配合斯大林的政治需要,突出了修铁路,最后一个是77年版。应该承认,每个版本都是配合当代政治主题的改编,当然也包括我们的版本在内,但是我们的改编应该是‘更真实,更客观,更完整’的,我们的政治主题是:和平时期,为了发展经济和推动社会进步,我们仍要激励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主题永远也不过时。”
“能不能说你们的改编是最成功的?”
韩导说:“不能说是最成功,但我们的改编是更成功的,跟以前相比我们拥有更宽松的创作环境,更丰富多样的制作技巧和一个超常的艺术载体。”
“一般电视剧的特点是节奏比较慢但内容更丰富,你们的电视剧有什么特点?”记者问。
韩导说:“我们的电视剧虽故事容量大,但节奏快,每集的容量是一般国产电视剧的一倍,因此更符合现代人的欣赏口味。”韩导又说:“前些时候,我们把粗剪的片子给乌克兰人看,没想到反响非常热烈,他们非常激动,‘保尔’流着泪说,没想到中国导演能拍出这么好的电视剧,这样的水平在当前的乌克兰还没有。阿列克的评价则是:把握准确,节奏快,情节紧张。”
记者问:“你估计《钢》在国内播出时观众会有何种反应?”
“应该受到欢迎,在中老年龄层特别是知识分子层中应该有认同感,这是他们非常熟悉的题材。年轻人应该感到新鲜,真实,有故事,又有品味,因为我们的制作定位就是针对当代年轻人的,他们应该喜欢。我们要做成一部电视剧精品,不辜负小说崇拜者对我们的期望。”
“听说《钢》在乌克兰历时四个月的拍摄才完成十多集,是什么原因呢?”
韩导说:“这里有与外籍人员相互沟通和配合方面的问题,也有制片经验方面的问题。尽管遇到很多困难,但是我们终于克服困难完成了拍摄任务。”
“你对乌克兰演员的表演有什么评价?”
韩导说:“他们的表演都很棒,素质很高,将来播出时你们会看到他们的精彩演出。”
“你作为一个东方导演指导他们演戏会不会有配合上的问题?”记者问。
“没问题,”韩导肯定地说,“因为我们是内行,虽然语言不同,但电影语言是相通的。”
韩导最后说:“前不久,我国著名编剧李准对我国投资拍摄《钢》有过一个高度评价,他说:这是中国第一次改拍外国名著,是中国导演第一次全部使用外国演员且全部在国外拍摄,此次创作是空前的、非常大胆和有意义的尝试,这说明我国的影视创作实力大大增强了。”
李老此言不假,据介绍,电视剧《钢》尚在未完成之际,就被很多国家看好,目前已有美国、德国、俄罗斯、波兰等国家与投资人接洽了购买意向。以上事实足以证明现在我国的影视人完全有能力通过国际间优势互补、强强合作把一个国际化的题材推向全世界。
为什么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问世数十载后,仍然有人看好它,不惜斥巨资将其改编为电视剧?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走访了正忙于剪辑工作的该剧总导演韩刚。
韩导说:“我们看好《钢》这部小说不是因它的文学魅力,也不是它引人入胜的故事,而是作品中蕴含着的人的精神力量和人生价值、人生哲理,它的意义超越了国家、民族和历史。有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改革开放后的1982年,大学生们最喜欢的中外作品,《钢》位居第三;89年团中央评选的10本“人生的路标”畅销书中,《钢》名列第一。尽管小说在我国发行了近五十年,影响了几代人,但它现今在青年读者中仍占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这就是我们看好这个题材的重要原因。”
“《钢》虽有很多乌克兰籍演职员参加拍摄,但仍是由中国导演、摄影等组成的主创班子,会不会把它拍成一部中国味的电视剧呢?”记者问。
“不是中国味的,”韩导肯定地回答,“我们从莫斯科请来了一个很棒的编剧阿列克修改剧本,他是俄罗斯当前著名的小说家和编剧,有生活、懂历史、懂电影语言,他为剧本所做的如历史风貌、语言风格和艺术表现形式等方面的把握都非常成功,而且我们又在故事背景地完成全部拍摄,我们的制作肯定是原汁原味的。”
记者又问:“你们改编的电视剧与原著相比有多大的不同?”
韩导:“为了体现‘更真实,更客观,更深刻和更完整’的改编原则,在尽量保留原著精神的前提下,对小说做了较大改动。比如人物,我们塑造了坚强的、可爱的、反思的、英雄的保尔。在故事的前半部大量增加了保尔和冬尼娅的戏,为了体现冬娅以后的人生理想和人性关怀,还把冬尼娅父亲的职业改为医生。增加了保尔的军旅生活。对战争时期的内容做了补充和丰富……”
“现在的《钢》与前苏联拍摄过的同名作品又有那些不同?”
韩导说:“前苏联拍过3个版本,第一个版本是57年拍摄,当时为了配合斯大林的政治需要,突出了修铁路,最后一个是77年版。应该承认,每个版本都是配合当代政治主题的改编,当然也包括我们的版本在内,但是我们的改编应该是‘更真实,更客观,更完整’的,我们的政治主题是:和平时期,为了发展经济和推动社会进步,我们仍要激励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主题永远也不过时。”
“能不能说你们的改编是最成功的?”
韩导说:“不能说是最成功,但我们的改编是更成功的,跟以前相比我们拥有更宽松的创作环境,更丰富多样的制作技巧和一个超常的艺术载体。”
“一般电视剧的特点是节奏比较慢但内容更丰富,你们的电视剧有什么特点?”记者问。
韩导说:“我们的电视剧虽故事容量大,但节奏快,每集的容量是一般国产电视剧的一倍,因此更符合现代人的欣赏口味。”韩导又说:“前些时候,我们把粗剪的片子给乌克兰人看,没想到反响非常热烈,他们非常激动,‘保尔’流着泪说,没想到中国导演能拍出这么好的电视剧,这样的水平在当前的乌克兰还没有。阿列克的评价则是:把握准确,节奏快,情节紧张。”
记者问:“你估计《钢》在国内播出时观众会有何种反应?”
“应该受到欢迎,在中老年龄层特别是知识分子层中应该有认同感,这是他们非常熟悉的题材。年轻人应该感到新鲜,真实,有故事,又有品味,因为我们的制作定位就是针对当代年轻人的,他们应该喜欢。我们要做成一部电视剧精品,不辜负小说崇拜者对我们的期望。”
“听说《钢》在乌克兰历时四个月的拍摄才完成十多集,是什么原因呢?”
韩导说:“这里有与外籍人员相互沟通和配合方面的问题,也有制片经验方面的问题。尽管遇到很多困难,但是我们终于克服困难完成了拍摄任务。”
“你对乌克兰演员的表演有什么评价?”
韩导说:“他们的表演都很棒,素质很高,将来播出时你们会看到他们的精彩演出。”
“你作为一个东方导演指导他们演戏会不会有配合上的问题?”记者问。
“没问题,”韩导肯定地说,“因为我们是内行,虽然语言不同,但电影语言是相通的。”
韩导最后说:“前不久,我国著名编剧李准对我国投资拍摄《钢》有过一个高度评价,他说:这是中国第一次改拍外国名著,是中国导演第一次全部使用外国演员且全部在国外拍摄,此次创作是空前的、非常大胆和有意义的尝试,这说明我国的影视创作实力大大增强了。”
李老此言不假,据介绍,电视剧《钢》尚在未完成之际,就被很多国家看好,目前已有美国、德国、俄罗斯、波兰等国家与投资人接洽了购买意向。以上事实足以证明现在我国的影视人完全有能力通过国际间优势互补、强强合作把一个国际化的题材推向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