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赉诏”辨误

来源 :辞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g0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云:"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1]这是说文献经过多次传写刊刻后文字容易产生讹误,其中还包含了文字产生错误的最主要的方式:形近而误.后世因循误字而强为之解,便颇有点郢书燕说之味.今见<汉语大词典>"赉"字下所收"赉诏"一词当即此类.
其他文献
《汉语大词典》释“肝花”为“肝脏”,举例有《西游记》七十五回:“(大圣)在肚里撒起酒风来,不住的支架子,跌四平,踢飞脚,抓住肝花打秋千,竖蜻蜓,翻根头乱转。”《醒世姻缘传》二十八回
文章从编纂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两个方面对《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的增补部分进行了综合评述.认为其特点主要体现在收词具有及时性、倾向性、求真性、系统性等,释文简单
文章介绍了<字统>的编纂体例和特点,认为<字统>收字重视活的语言,释义通俗明白,反映了当时语言发展的实际情况,与<玉篇>同为南北朝辞书中的双璧.
不走面面俱到、重复普通基础知识的传统"概论"式的老路,从争议聚焦处着笔,在论辩中阐发独树一帜的理论见解,是<导论>之区别于一般概论的突出特色.<导论>认为,辞典是微观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