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的语言积累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在探究、领悟过程中,增强了语言的认识和记忆,对内容进行了深入地理解和感悟,促进了语言能力的发展。背诵能使学生对那些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留下深刻印象,逐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熟读和背诵便是完成语言强化的必由之路。拓展使语言的积累空间超越文本所限。使得学生的语言积累更为丰富。
  关键词:自主探究;语言积累;思维习惯;理解感悟
  
  语文教学中“有丰富的语言积累”是重要的目标之一,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培养学生科学有效地积累语言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必须依赖我们在课堂上的习惯养成。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对语文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还要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课堂上,引导学生在优美的篇章中体味、品赏,在激情中背诵、感悟,不仅可以积累大量的语言资料,更能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因此,没有语言的积累,难有语文能力的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一直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自主探究,对文章强化朗读、熟读、背诵,利用教材进行适当的拓展,这些都促进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有效地积累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做了如下探索。
  
  一、自主探究课文,促进学生对语言的自我积累
  
  语言积累不只是语言的识记巩固,它一般要经历理解、感悟、鉴赏、记忆等复杂过程。鉴于语言积累的复杂过程,在课堂教学中笔者特别注重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自主探究,注重学生对内容的领悟。我发现,学生在探究、领悟过程中,增强了对语言的认识和记忆,从而使过去教师指定学生必须记忆的一些好词佳句,成为学生自愿记忆的内容。同时,由于学生对这些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理解和感悟,其记忆效果明显高于死记硬背。多数学生还能将一些好词佳句运用在语言表达上,促进了自己语言能力的发展。
  如在教学《春》这篇课文时,笔者改变了过去激情慷慨的讲解,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让学生通过多次的阅读去感受春的美景。学生在自我阅读中由“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进入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想象,进入了勃勃生机的春天的梦境,他们梦中的春因个人的不同认识而披上了极富个性的光彩。通过探究交流使这印象逐渐的立体,对春的认识由模糊渐向清晰。在对春天美景的认识和想象中,那些优美的词句与学生思维中的具体景象一一合映,使得学生看到春的景色就不自觉地高诵起相关的词文段落。我们还用担心那些优美的词句没有被学生所积累吗?这样的积累是深达学生内心的,其产生的记忆是难以磨灭的,它产生的影响在学生的习作中也体现了出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强化熟读背诵,在背诵中积累语言
  
  背诵是传统语文教学的一个成功经验。现在所选的课文语言都是经过锤炼的、规范的书面语言。背诵能使学生对那些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留下深刻印象,逐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语文课堂教学要抓语言,语言教学要抓语感,语感教学要抓诵读。要使自己对语言的运用不假思索、得心应手,必须对语言文字作千百次的重复,才能使语言文字的规律、含义、情味等在头脑中固定下来。熟读和背诵便是完成语言强化的必由之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实践证明,传统的读和背,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记忆力,更能让学生吸收和积累语言材料。古人为学,一开始只是读、背,头脑里只不过装满了死的语言材料。书读得多了,背得熟了,学生对书中的文与道似懂非懂,想说又不知怎样说,教师才开始讲解。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经过一定的时间,就会产生如朱熹所说的豁然贯通的效果,既领悟了道,也掌握了文,头脑中那堆死的语言材料一下子活了。这种读书方法看起来非常笨拙落后,其实,这正是符合汉语特点教学的高妙之处。很多专家都痛心于语文课堂很少听到琅琅书声,一些范文佳作,虽经语文教师口干舌燥地讲析,但仍有学生不能熟读课文。强调熟读背诵,就是要学生不能浅尝辄止,而应把握实质,将范文中的语句化为已有。为此,对所学课文,笔者要求所教初一学生有选择地尽量多背,或记住大意复述课文,不仅如此,笔者还根据现有教材,增加一些诗文或优美片断,鼓励学生熟读背诵。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积累了语言,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三、利用教材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了语言积累的空间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材只是书面的东西,所承载的信息是有限的。那么,在课堂教学中,仅仅着眼于一篇课文的教学,仅仅在一篇课文中寻找积累点是无法满足学生对语言的积累的。因而,在教学中笔者总是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使语言的积累空间超越课文所限。这不仅使学生的语言积累更为丰富,还培养了学生“举一反三”的思维习惯,为日后的自我学习增强了能力。例如笔者在教学古诗《钱塘湖春行》一文时,没有将教学停止于对诗句的理解,而是在学生领会诗的大意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所知道的形容春景的词语和描写江南春景的诗句,结果学生兴趣盎然。通过集体交流,同学们认识理解了许多好词佳句,丰富了自己的语言积累。这样,在一篇课文的教学中就可以联系到同一类的语言材料,进行共同记忆。使学生的积累空间得以延伸,所积累的材料有了归类的记忆而更为深刻。同时,学生从已知的语言经验中进一步了解了江南春景,对诗文意境的了解又上了一个层次。
  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我们在教学时应立于教材之上,将对学生的语言积累融合于教学之中,利用教材抓住拓展积累的时机,使学生所积累的知识层面更为丰富和深刻。
其他文献
新课程改革倡导发展性评价。顾名思义,所谓发展性学生评价就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学生评价理念和评价体系。它具有诊断与调节功能,也就是通过评价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从而调整自己的发展计划。而在传统的一张试卷作依据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下部分学生被“诊断”为“差生”,逐渐形成了对自己没信心,对数学学习没兴趣的“学困生”。而且作为学生包括所谓的“差生”对“以成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德育,教师应精选教材内容,精心组织教学材料,深入挖掘教材中有关德育的实例,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悟道德的冲突,并做出正
在初中德育课程中运用问题导向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思考思想品德的价值和意义,这是初中德育课程在教学方式上的创新。对问题导向引入初中德育课程的研究,可以增强
教育必须注入新的教育理念,以尽快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做了精讲巧练教学模式的尝试,深感运用这一教学模式,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容易,45分钟教学效果良好。精讲巧练教学模式是教师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教材的内容,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设计和充分发挥多媒体等现代化的助学手段,由传统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导与学”模式的转变的一种新的教学体验。这一教学模式主要
深化学科德育是学校教育科学化的必然路径,是传统文化传承的历史抉择,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政治要求,是服务地方发展的时代呼唤,是符合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蠡口中学通过不断整合
所谓生态德育,是在生态伦理学指导下的一种研究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教育活动。主要是指教育者(教师)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点出发,引导受教育者(学生)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为了人类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形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提高思想觉悟并养成文明行为的习惯。  过去,许多学科的教师都错误地认为,德育只是学校德育部门、政治课教师
小学生对学习英语大多怀有好奇、兴奋、期待的心情,但如果学习内容太难或太容易都会使孩子感到乏味,更导致他们注意力不集中。如何使课堂学习变得丰富多彩、以便使儿童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内容上是小学英语教师的重要任务。英语儿歌以其浅显的语言、具体可感的形象、自然和谐的音韵、富于动作性在启发小学生兴趣、增强记忆、降低学习难度、减轻学习负担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英语儿歌的种类    一般说来,英语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