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音乐杂志》BBC Music Magazine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m870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霍洛维茨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在他的成功后面,也有长时期离开音乐舞台的人生低落阶段。霍洛维茨于1989年11月5日逝世后,世人对他有很高的评价,许多媒体引用了英国评论家内维尔·卡达斯(Neville Cardus)的赞语:“迄今为止最伟大的钢琴家。”但对霍洛维茨褒贬不一的说法也一直存在,钢琴大师里赫特就曾称他是“头脑简单的伟大钢琴家”。而作为一个男人,他又被认为性格古怪、傲慢而又愚蠢无趣。霍洛维茨是结了婚的,但众所周知他有同性恋倾向。霍洛维茨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钢琴家只有三类,同性恋、犹太人和水平拙劣者。”而他自己正属于前两类。当他在1933年秋宣布自己准备结婚时,了解他的亲友们都感到诧异,而这新娘还是托斯卡尼尼的女儿万达。面对阿图尔·鲁宾斯坦同样的惊讶,霍洛维茨坦言:“对于女性我不知该做些什么。”这段婚姻虽然一直维持到霍洛维茨去世,而且他们还有一个女儿,实际上两人早已分居,其间还爆出了万达与霍洛维茨的弟子钢琴家拜伦·贾尼斯(Byron Janis)的绯闻。失去万达是霍洛维茨的不幸,他也接受过同性恋心理治疗。虽然人们都认为霍洛维茨是个同性恋者,但并没有关于他在这方面行为的具体记载,所以也可以说霍洛维茨是与钢琴结了婚。“如果人们知道霍洛维茨在钢琴上表达的是什么,也许不会再让他上台演出。”美国钢琴家威廉·卡佩尔如是说。但无论如何,霍洛维茨在全世界受到欢迎。1989年11月1日他最后一次录音,四天后逝世。
  新发现的梅西安的钢琴曲《阿尔卑斯山啭鸟》(La fauvette passerinette)2013年11月将由钢琴家彼得·希尔在英国首次演出。这首十五分钟的乐曲写于1961年,作曲手法类似梅西安以钢琴来表现各种鸟鸣声的著名套曲《鸟》(Catalogue d’oiseaux)。数年前,希尔为了准备演奏《鸟》,赴巴黎研究这部作品的原始版本,在梅西安档案的一批影印件中意外发现了《阿尔卑斯山啭鸟》的手稿,乐谱下端还有作曲家所留“抄谱”字样,因此可确定该曲已经完成。这首乐曲中对鸟鸣声的描绘比较简单,据研究,很可能是作曲家当时因另有管弦乐作品委约而终止了该曲的进一步创作。
  今年值世界著名的西方古代音乐演奏团体——英国古乐学会(Academy of Ancient Music)成立四十周年。该团体由指挥家、羽管键琴演奏家克里斯托弗·霍格伍德于1973年创立,学会名称来源于1726年创立的伦敦声乐、器乐作品表演和研究协会,专门致力于早期音乐的演奏。英国古乐学会是当代古乐演奏的先驱。最初他们认为早期音乐曲目没有必要反复地演奏,但当他们演奏了巴赫、海顿、莫扎特之后发觉这些音乐之间其实区别很大,从而受到启发。1981年,学会推出了莫扎特交响曲全集,结果在音乐世界引起轰动,要知道莫扎特的音乐是人们心中的圣地,以新的演释方式获得认可实属不易。首战告捷,Decca公司立即对他们委以重任,学会为了扩大曲目,专门向音乐学家咨询,请来了在诠释古乐方面有经验的贾普·施罗德(Jaap Schroder)领导乐队,可谓前途一片光明。霍格伍德表示:有些作曲家是由于现代古乐的演奏才为人所知。排练拉莫及其他法国巴洛克时期作曲家的乐队作品,所需时间比一般曲目要多得多;而且随着人们欣赏要求的提高,演奏像亨德尔歌剧这样的剧目,不使用古乐器是不行的。如今,这个乐团已经访问过许多国家(2011年曾来上海在上海音乐厅演奏《勃兰登堡协奏曲》),录制了大量高水准的唱片,也获得过许多大奖,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有代表性的古乐演奏团之一。现有古代音乐作品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在现任音乐总监理查德·埃加(Richard Egarr)的领导下,英国古乐学会正努力做到将每一部作品都演奏得更好。
其他文献
秉承“普及古典音乐,传播剧院文化”的宗旨,上海汉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邀请这位优秀的中国青年小提琴演奏家参与“2013-2014走进大剧院——汉唐文化国际音乐年”。作为“中国与世界”系列演出主题板块中的一位演奏家,黄蒙拉将用精湛的演奏技巧为音乐爱好者们带来“乐器皇后”小提琴的丰富表现力,也从中国青年音乐家的角度解读西方古典音乐。  作为一位自小习琴的演奏家,古典音乐、剧院文化对黄蒙拉有怎样的影响?他对
期刊
津卡·米拉诺夫原名津卡·昆奇(Zinka Kunc),1906年5月17日出生于克罗地亚的首都萨格勒布一个多子女的家庭,她是九个孩子中的第八个。由于各种原因日后只有大哥鲍茨达(Bozidar Kunc)和她长大成人。鲍茨达是这个家庭里最早学习音乐的孩子,后来他成了一位作曲家。受大哥的感染和影响,津卡也从小就爱上了音乐。她喜欢唱歌,有着一副得天独厚的好嗓子。大哥成了她走上音乐之路的启蒙老师,在他的指
期刊
1956年8月5日至16日,莫斯科举行了全苏运动大会。按常例,全国性大型活动必定要摄制一部文献纪录片以资存念。这次的片名也已定下,叫做《在运动大会的日子里》,不过总导演却很担心,因为他去年看过一场田径赛,当时看台上居然只有零零落落的几十个人,现在要制作一部运动会的纪录片,会有观众走进电影院吗?当时的苏联观众都喜欢电影歌曲,在全国传唱的也多半是电影歌曲,那么为了吸引观众,不如插入一些动听的电影歌曲?
期刊
包括Proms在内的英国的音乐会一般提前半年就可以订票。在我确定好来英国的时间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订购Proms音乐会的门票。遗憾的是,我还是错过了本届Proms中的多场特别值得看的演出,除了在我抵达英国之前就已经上演的音乐会版《尼伯龙根的指环》(巴伦博伊姆与柏林国家歌剧院)、《唐豪瑟》《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以及哈丁指挥马勒室内乐团演出的舒曼《第二交响曲》和西贝柳斯《第七交响曲》等音乐会之外,有多场
期刊
2014年5月,“2013-2014走进大剧院——汉唐文化国际音乐年”将以“汉唐文化国际音乐年公益演出季”的形式,首次登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的舞台,并在上海大剧院为广大爱乐者带来维塔利·比萨连科和埃玛纽埃尔·塞松的演出。这两场音乐会将分别以大剧场八十元、中剧场六十元的公益票价进行售票。  以上海城市为依托并以春天这一季节为寄托的“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音乐节。它不仅是上海音乐文
期刊
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的唱片我早有收藏,但看到他们的现场却是在2009年的上海大剧院。记得当时第一场音乐会是马勒《第一交响曲》,听下来总觉得差一口气,力道不够;第二场布鲁克纳我就缺席了。2014年,乐团再次访沪演出,地点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3月14日、15日两场音乐会,分别演奏马勒《第七交响曲》和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肖五”是最爱,逢现场必听,“马七”应该是国外名团大陆首演,也是期待已久。
期刊
国家大剧院五月音乐节是一个室内乐品牌,每年初夏,这个“高大上”的艺术品牌都会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和小剧场拉开帷幕。在半个多月的时间里,一连十几场顶级水平的音乐会被来自世界各地的室内乐名团演释得精彩纷呈。2014年的五月音乐节被冠以“完全莫扎特”主题,从开幕式音乐会到闭幕式音乐会,其间贯穿着“以莫扎特为核心”的乐团、演奏家和曲目。不过,有几场音乐会则不尽然,但相对的“独立性”和看点仍然很多(比如嘉兰古
期刊
朝气蓬勃,活力四射  德国科隆爱乐乐团是今年第一个访华的一流乐团。这个乐团2007年在中国举行过巡演,2010年又受邀与科隆歌剧院一起,在上海世博会期间演出了瓦格纳的全本《尼伯龙根的指环》。此次他们携单簧管大师萨宾娜·梅耶,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举行了音乐会,演奏了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和理查·施特劳斯的《阿尔卑斯山交响曲》。  萨宾娜·梅耶曾经多次访华,她真是难得的大师,演奏时,她与单簧管完全
期刊
“王者”归来:波士顿交响乐团的风采  时隔三十五年再访中国的波士顿交响乐团最为令人期待。我依然清晰地记得1979年小泽征尔率领波士顿交响乐团首次访沪的情景。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小泽征尔在音乐会的前一天带领着乐团诸多音乐家来到上海音乐学院进行艺术交流。那时的小泽征尔风华正茂,艺术事业如日中天。由于他出生在中国的沈阳,一直对中国非常友好,又是一个执掌世界顶尖乐团的日本指挥家,所以他的到来让上音的莘莘学
期刊
考入中央音乐学院的山西娃  初闻郭雅志这个名字还是在给中国民乐家吴彤做采访之时。我问吴彤还有哪位在西方的民乐大家值得一访,他坚定地报出这个名字,并帮助我联系上了正在美国波士顿钻研爵士乐的郭雅志。“民乐家学习爵士乐?”光是这点就点燃了我的好奇心,并开始收集有关这位民乐家的资料:山西出生,中央音乐学院唢呐专业老师,在纽约得过Pro Musicis的管乐比赛大奖,香港中乐团唢呐首席,创办了香港唢呐协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