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研究,对于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成为广泛关注的问题。以小学数学课堂为切入点,深入探讨数学课堂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首先对错误资源的相关概念做出解释,其次对错误资源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最后在综合考虑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错误资源;有效利用
课堂教学中,对于孩子的错误,以成人的视角加以界定,并一棍子打死的方式显然不够科学。随着现代建构主义心理学和数学研究的深入,有人提出:“从现实的错误类型中可清楚地看出,很多错误是有规律的而不是偶然的。从学习者身上观察到的一系列错误表明,错误不是教给的,而是学习者构造了自己特有的概念与程式造成的。”本文中的错误资源是指在数学课堂中学生发生偏差或失误,并通过双边互动,在集体“识错”“思错”和“纠错”的过程中生成的课程资源。
一、错误资源有效利用的重要性
(一)预防错误的定势,加深理解知识与技能
学生认知上存在的定势负迁移,教师若合理引导,学生自然水到渠成。经历错误后,再出现类似问题时,就会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不至于落入原有经验知识的圈套中,有效避免定势的负向影响,学生势必能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加快新技能的获得。
(二)扩展学生的思维,促进解题思路多样化
学生的错误,很多时候是新思路的苗头未完全展露,或出现思维断层,错误因此产生。启发学生在原有的错误上改造,是突破了原有思维模式,属于创新思维。这使问题解决的方法更为多元,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对学生学习数学大有助益。
(三)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主动性和自主性
学生的错误如果加以利用,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在问题情景中形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不仅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而且会在学习中收获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
(四)保护学生的自尊,塑造健全的人格品质
学生发现自身的错误时,常表现出羞愧紧张,教师要营造宽松的氛围,以包容的态度来接受学生的错误。黑格尔曾说过“错误本身乃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环节”,出错是学生的一种权利。合适的评价能使学生走出因错误产生挫败感的阴霾,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后续的学习。
二、提高错误资源利用率的对策
(一)从评价的角度来讲,教师可采用延时评价
面对学生的错误,采用延时评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能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与爱护,也恰好为错误资源的转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氛围,能让学生在更为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内思考体验,感受错误的魅力。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翁,课堂也因此成了灵动、生动、活泼的课堂。
(二)从巩固的方式来讲,教师可使用变式训练
在错误之后进行变式训练,是巩固学习成果的点睛之笔。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时常常漏洞百出,这是知识点的混淆造成的。有智慧的教师善于利用变式训练,帮助学生拨开迷雾,回归知识的本质。四年级学习运算定律时,C老师出示一道练习题:34-16 14=?,学生受到负向迁移的影响,自然将16和14凑整,马上得出答案是4。教师发现有错,可引导全班发现:在加减混合的题目中,如果不能使用简便算法,就要遵循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C老师又展示了两道题:0.9 0.1-0.9 0.1=?;500÷25×4=?两道有迷惑性的题目,考验学生能否通过类比,抓住本质,从而灵活运用刚才所学的方式方法。通过变式训练,不仅学生深化了对运算定律的理解,训练了做题的方式方法,老师还将错误资源利用的有效性加以放大,可谓一举多得。
(三)从解决的形式来讲,教师可采用学生同伴纠错
以笔者的实际课堂教学为例,六年级上册圆单元中的一道练习:在长7cm、宽3cm的长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半圆。一位学生认为最大的半圆的圆心落在长上,是半径3.5cm的半圆,笔者马上让台下另一名学生上台画出半径是3.5cm的半圆,如图所示。这时候这位学生迟疑了,在座的学生也马上发现这个半圆不符合要求。这时候在座的学生继续思考,进一步提出半径1.5cm和半径是3cm的答案,台上的学生分别板演,如图后两种结果。这时所有学生豁然开朗,一致认为半径是3cm才是最佳答案。笔者对题目稍作调整,将条件改成长为5cm、宽为3cm,学生陷入自我思考的漩涡中,但这一回通过画草图的方式,他们很快得出结果。后续全班再一次集体研究发现在长方形中画半圆的规律。这条规律对学生来说是很有意义的,而更有意义的地方则是体现在这个纠错完善、概括归纳的学习过程中。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一方面,能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更主动地参与到纠错中,在思考和交流中,学生不仅能学习到基本的知识技能,还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收获了成功的体验,学习成果相当显著;另一方面,在识错、纠错、改错的错误资源利用过程中,课堂氛围融洽,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和谐,生成性的课堂显得更富有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葛红喜.探究“小错误”,发展“大思維”:例谈小学数学课堂错误资源化策略构建[J].小学数学教学参考,2014(2):88.
[2]郑毓信.数学教育的现代发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88,133.
[3]Paul Ernest.数学教育哲学[M].齐建华,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28.
[4]沈瑞祥.让课堂“差错”价值最大化[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2):11.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错误资源;有效利用
课堂教学中,对于孩子的错误,以成人的视角加以界定,并一棍子打死的方式显然不够科学。随着现代建构主义心理学和数学研究的深入,有人提出:“从现实的错误类型中可清楚地看出,很多错误是有规律的而不是偶然的。从学习者身上观察到的一系列错误表明,错误不是教给的,而是学习者构造了自己特有的概念与程式造成的。”本文中的错误资源是指在数学课堂中学生发生偏差或失误,并通过双边互动,在集体“识错”“思错”和“纠错”的过程中生成的课程资源。
一、错误资源有效利用的重要性
(一)预防错误的定势,加深理解知识与技能
学生认知上存在的定势负迁移,教师若合理引导,学生自然水到渠成。经历错误后,再出现类似问题时,就会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不至于落入原有经验知识的圈套中,有效避免定势的负向影响,学生势必能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加快新技能的获得。
(二)扩展学生的思维,促进解题思路多样化
学生的错误,很多时候是新思路的苗头未完全展露,或出现思维断层,错误因此产生。启发学生在原有的错误上改造,是突破了原有思维模式,属于创新思维。这使问题解决的方法更为多元,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对学生学习数学大有助益。
(三)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主动性和自主性
学生的错误如果加以利用,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在问题情景中形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不仅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而且会在学习中收获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
(四)保护学生的自尊,塑造健全的人格品质
学生发现自身的错误时,常表现出羞愧紧张,教师要营造宽松的氛围,以包容的态度来接受学生的错误。黑格尔曾说过“错误本身乃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环节”,出错是学生的一种权利。合适的评价能使学生走出因错误产生挫败感的阴霾,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后续的学习。
二、提高错误资源利用率的对策
(一)从评价的角度来讲,教师可采用延时评价
面对学生的错误,采用延时评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能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与爱护,也恰好为错误资源的转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氛围,能让学生在更为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内思考体验,感受错误的魅力。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翁,课堂也因此成了灵动、生动、活泼的课堂。
(二)从巩固的方式来讲,教师可使用变式训练
在错误之后进行变式训练,是巩固学习成果的点睛之笔。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时常常漏洞百出,这是知识点的混淆造成的。有智慧的教师善于利用变式训练,帮助学生拨开迷雾,回归知识的本质。四年级学习运算定律时,C老师出示一道练习题:34-16 14=?,学生受到负向迁移的影响,自然将16和14凑整,马上得出答案是4。教师发现有错,可引导全班发现:在加减混合的题目中,如果不能使用简便算法,就要遵循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C老师又展示了两道题:0.9 0.1-0.9 0.1=?;500÷25×4=?两道有迷惑性的题目,考验学生能否通过类比,抓住本质,从而灵活运用刚才所学的方式方法。通过变式训练,不仅学生深化了对运算定律的理解,训练了做题的方式方法,老师还将错误资源利用的有效性加以放大,可谓一举多得。
(三)从解决的形式来讲,教师可采用学生同伴纠错
以笔者的实际课堂教学为例,六年级上册圆单元中的一道练习:在长7cm、宽3cm的长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半圆。一位学生认为最大的半圆的圆心落在长上,是半径3.5cm的半圆,笔者马上让台下另一名学生上台画出半径是3.5cm的半圆,如图所示。这时候这位学生迟疑了,在座的学生也马上发现这个半圆不符合要求。这时候在座的学生继续思考,进一步提出半径1.5cm和半径是3cm的答案,台上的学生分别板演,如图后两种结果。这时所有学生豁然开朗,一致认为半径是3cm才是最佳答案。笔者对题目稍作调整,将条件改成长为5cm、宽为3cm,学生陷入自我思考的漩涡中,但这一回通过画草图的方式,他们很快得出结果。后续全班再一次集体研究发现在长方形中画半圆的规律。这条规律对学生来说是很有意义的,而更有意义的地方则是体现在这个纠错完善、概括归纳的学习过程中。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一方面,能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更主动地参与到纠错中,在思考和交流中,学生不仅能学习到基本的知识技能,还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收获了成功的体验,学习成果相当显著;另一方面,在识错、纠错、改错的错误资源利用过程中,课堂氛围融洽,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和谐,生成性的课堂显得更富有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葛红喜.探究“小错误”,发展“大思維”:例谈小学数学课堂错误资源化策略构建[J].小学数学教学参考,2014(2):88.
[2]郑毓信.数学教育的现代发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88,133.
[3]Paul Ernest.数学教育哲学[M].齐建华,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28.
[4]沈瑞祥.让课堂“差错”价值最大化[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