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范仲淹毕生奔波仕途,当过朝官,当过地方官,当过副相,当过边将,起起落落。“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宋史·范仲淹传》)他曾试图革新政治,却终于赍志以殁。他实践着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抱负,却没等到“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时候。
范仲淹的刚直敢言之气影响着有宋一代士风。韩琦说范仲淹“以王佐之才,遇不世之主。竭忠尽瘁,知无不为,故由小官擢谏任。危言鲠论,建明规益,身虽可绌,义则难夺,天下正人之路,始公辟之。”(《范文正公奏议序》)《宋史·忠义传序》也称范仲淹“士大夫忠义之气,至于五季,变化殆尽”,至及范仲淹诸贤“以直言谠论于朝,于是缙绅知以名节相高、廉耻相尚,尽去五季之陋矣。”此后的苏轼以直言谠论于朝,形于诗,未尝不受到范仲淹的影,苏轼在《范文正公集序》中便称“自以在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在范仲淹“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的感召和推动下,“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
范仲淹是一个敢于犯言直谏的好官,他阻止群臣给过太后过大寿,在丁母忧期间依旧上书言事,弹劾权臣吕夷简,在范仲淹看来,忠诚并不是服从于君主,而是有一颗公正的心。
不以一心之戚而忘天下之忧
天圣四年(1026年),范仲淹38岁,母亲谢氏去世,他明知“居亲之丧,上书言事,逾越典礼”的礼法,也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取笑天下”,却在服丧期间向朝廷上了一篇长达万言的《上执政书》,议论国事之艰,要求实行变革:
某居亲之丧,上书言事,逾越典礼,取笑天下,岂欲动圣贤之知,为身名之计乎?某谓居丧越礼,有诛无赦,岂足动圣贤之知耶?洲亲安之时,官小禄薄,今亲亡矣,纵使异日授一美衣,对一盛撰,尚当泣感风树,忧畏无穷。岂今几筵之下,可为身名之计乎?不然,何急急于言哉?盖闻忠孝者,天下之大本也。其孝不逮矣,忠可忘乎?此所以冒哀上书言国家事,不以一心之戚而忘天下之忧,庶乎四海灵长见太平。况今圣人当天,四贤同德,此千百年中言事之秋也。然圣贤之朝,岂资下士之补益乎?盖古之圣贤以当芜之谈而成大美者,多矣!
今朝廷久无忧矣,夭下久太平矣,兵久费用矣,士曾未教矣,中外方奢侈矣,百姓反困穷矣。朝廷无忧则苦言难入,天下久平则倚伏可畏,兵之费用则武备不坚,士曾未教则贤材不充,中外奢侈则国用无度,百姓困穷则天下无恩,苦言难入则国听不聪矣,贤材不充则名器或假于人矣,国用无度则民力已竭矣,天下无恩则邦本不固矣。
范仲淹之所以如此居丧言事而又无隐无讪,他自己说得明白:“冒哀上书言国家事,不以一心之戚而忘天下之忧,庶乎四海生灵长见太平。”
杀其身,有益于君则为之
天圣七年(1029年),范仲淹41岁,垂帘已久的刘太后想在冬至接受朝拜大礼,届时将由宋仁宗率文武百官为太后上寿。范仲淹闻讯后,上疏犯言直谏:
天子有事亲之道,无为臣之礼;有南面之位,无北面之仪。若奉亲于内,行家人礼可也,今顾与百官同列,亏君体,损主威,不可为后世法。
他不仅不给太后祝寿,要求太后把政权还给仁宗。范仲淹的这些言行吓到了爱惜羽毛的晏殊,晏殊把范仲淹叫去责难了一顿,说你怎么可以这么草率鲁莽,范仲淹就给晏殊写了一封长信:“事君有犯无隐,有谏无讪。杀其身,有益于君则为之。”在这封信中,范仲淹公然申明,他不明哲保身的“循吏”,而是要“发必危言,立必危行”,以“致君于无过,致民于无怨”,使“政教不坠,祸患不起,太平之下,浩然无忧”。范仲淹这些言论触怒了狼子野心的刘太后,刘太后把范仲淹逐出朝廷,贬为河中府通判。
正待臣事,余敢不勉
景佑二年(1035年),范仲淹47岁,范仲淹上书弹劫宰相无恶不作的吕夷简,并作《帝王好尚论》《选贤任能论》《近名论》《推委臣下论》,指责朝廷。吕夷简私下指使他人以“待制,侍臣,非口舌之任”,譏讽范仲淹“越职言事”,而范仲淹却理直气壮地说:“论思,正待臣事,余敢不勉。”范仲淹被贬饶州。范仲淹与吕夷简之间的这场政争,震惊朝野,甚至“灶间老婢,亦为惊怪”(王阔之《泥水燕谈录》卷二),在士大夫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范仲淹被贬,任集贤校理的王质以被引为仲淹的同党为荣,当时士论的倾向可见一斑;蔡襄《四发一不肖》诗发行额高,传播很广,舆论对他们的同情亦深。当时团结在范仲淹周围的是一伙30岁左右由科举入仕的新进,大都职清而位卑,故对当日形势体认深切,颇有大志改革,表现出了进取自强的作风,而对吕夷简这样深于世,陷害老官僚,他们既不服他培植党羽、联络宫廷和政敌的手腕,也不赞成他墨守陈规,“以姑息为安”,更不屑于他“苟有利其私,虽败天下事而无所顾”的人格。大臣要求宋仁宗广开言路,反对罢逐直言敢谏之士,苏舜钦于景佑三年(1036年)和宝元元年(1038年)一再上书,大声疾呼,矛头所向,直指宰相吕夷简:“……大臣壅蔽陛下聪明,杜塞忠良之口,不惟亏损朝廷大政,实亦自取覆亡之道。夫纳善进贤,宰相之事,蔽君自任,未或不亡。今谏官、御史,又多出其门,但多希旨,即取好官。多士盈庭,嚓不得语。陛下拱深宫之内,何由得闻天下之务乎?”同时,还为被贬逐的范仲淹鸣不平。苏舜钦的这两道奏章,喊出了改革弊政的心声,在朝廷上产生了振聋发聩的良好作用,为庆历新政的实现作出了重要贡献。朱熹说,“本朝忠义之风,却是自范文正作成起来也”,“士大夫以面折廷争为职”。
范仲淹极力推崇所谓“犯颜直谏”和“从谏如流”的政治局面。他认为:“臣不兴谏,则君道有亏,君不从谏,则臣心莫泻。……君之德也,贵纳谏而温恭。”(《范文正公集》别集卷二《从谏如流疏》)在处理君臣关系上,他把直言敢谏视作表达臣子忠节的主要方式,所谓“建一育哉,亦忠臣之分也”。他认为“雷霆日有犯,始可报君亲”(《出守相庐七绝》),又说自己“所可荐于君者,惟忠言耳”。作为人臣,就应该直言君主的过失,只要有益于君,虽杀身而无悔。其“儒者报国,以言为先”的人格,冲击了宋初以来保守政风,同时也体现了他要用实际行动弘扬儒家人格精神,振奋士风的忠忱和决心。古人说“言为心声”(扬雄《法言》),我们与范仲淹生不同时,无缘相逢,我们依然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这位千年以前的政治家仿佛站在我们面前,风神高迈,血肉饱满。正是我们心目中敬慕的“仁人”。
范仲淹的刚直敢言之气影响着有宋一代士风。韩琦说范仲淹“以王佐之才,遇不世之主。竭忠尽瘁,知无不为,故由小官擢谏任。危言鲠论,建明规益,身虽可绌,义则难夺,天下正人之路,始公辟之。”(《范文正公奏议序》)《宋史·忠义传序》也称范仲淹“士大夫忠义之气,至于五季,变化殆尽”,至及范仲淹诸贤“以直言谠论于朝,于是缙绅知以名节相高、廉耻相尚,尽去五季之陋矣。”此后的苏轼以直言谠论于朝,形于诗,未尝不受到范仲淹的影,苏轼在《范文正公集序》中便称“自以在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在范仲淹“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的感召和推动下,“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
范仲淹是一个敢于犯言直谏的好官,他阻止群臣给过太后过大寿,在丁母忧期间依旧上书言事,弹劾权臣吕夷简,在范仲淹看来,忠诚并不是服从于君主,而是有一颗公正的心。
不以一心之戚而忘天下之忧
天圣四年(1026年),范仲淹38岁,母亲谢氏去世,他明知“居亲之丧,上书言事,逾越典礼”的礼法,也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取笑天下”,却在服丧期间向朝廷上了一篇长达万言的《上执政书》,议论国事之艰,要求实行变革:
某居亲之丧,上书言事,逾越典礼,取笑天下,岂欲动圣贤之知,为身名之计乎?某谓居丧越礼,有诛无赦,岂足动圣贤之知耶?洲亲安之时,官小禄薄,今亲亡矣,纵使异日授一美衣,对一盛撰,尚当泣感风树,忧畏无穷。岂今几筵之下,可为身名之计乎?不然,何急急于言哉?盖闻忠孝者,天下之大本也。其孝不逮矣,忠可忘乎?此所以冒哀上书言国家事,不以一心之戚而忘天下之忧,庶乎四海灵长见太平。况今圣人当天,四贤同德,此千百年中言事之秋也。然圣贤之朝,岂资下士之补益乎?盖古之圣贤以当芜之谈而成大美者,多矣!
今朝廷久无忧矣,夭下久太平矣,兵久费用矣,士曾未教矣,中外方奢侈矣,百姓反困穷矣。朝廷无忧则苦言难入,天下久平则倚伏可畏,兵之费用则武备不坚,士曾未教则贤材不充,中外奢侈则国用无度,百姓困穷则天下无恩,苦言难入则国听不聪矣,贤材不充则名器或假于人矣,国用无度则民力已竭矣,天下无恩则邦本不固矣。
范仲淹之所以如此居丧言事而又无隐无讪,他自己说得明白:“冒哀上书言国家事,不以一心之戚而忘天下之忧,庶乎四海生灵长见太平。”
杀其身,有益于君则为之
天圣七年(1029年),范仲淹41岁,垂帘已久的刘太后想在冬至接受朝拜大礼,届时将由宋仁宗率文武百官为太后上寿。范仲淹闻讯后,上疏犯言直谏:
天子有事亲之道,无为臣之礼;有南面之位,无北面之仪。若奉亲于内,行家人礼可也,今顾与百官同列,亏君体,损主威,不可为后世法。
他不仅不给太后祝寿,要求太后把政权还给仁宗。范仲淹的这些言行吓到了爱惜羽毛的晏殊,晏殊把范仲淹叫去责难了一顿,说你怎么可以这么草率鲁莽,范仲淹就给晏殊写了一封长信:“事君有犯无隐,有谏无讪。杀其身,有益于君则为之。”在这封信中,范仲淹公然申明,他不明哲保身的“循吏”,而是要“发必危言,立必危行”,以“致君于无过,致民于无怨”,使“政教不坠,祸患不起,太平之下,浩然无忧”。范仲淹这些言论触怒了狼子野心的刘太后,刘太后把范仲淹逐出朝廷,贬为河中府通判。
正待臣事,余敢不勉
景佑二年(1035年),范仲淹47岁,范仲淹上书弹劫宰相无恶不作的吕夷简,并作《帝王好尚论》《选贤任能论》《近名论》《推委臣下论》,指责朝廷。吕夷简私下指使他人以“待制,侍臣,非口舌之任”,譏讽范仲淹“越职言事”,而范仲淹却理直气壮地说:“论思,正待臣事,余敢不勉。”范仲淹被贬饶州。范仲淹与吕夷简之间的这场政争,震惊朝野,甚至“灶间老婢,亦为惊怪”(王阔之《泥水燕谈录》卷二),在士大夫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范仲淹被贬,任集贤校理的王质以被引为仲淹的同党为荣,当时士论的倾向可见一斑;蔡襄《四发一不肖》诗发行额高,传播很广,舆论对他们的同情亦深。当时团结在范仲淹周围的是一伙30岁左右由科举入仕的新进,大都职清而位卑,故对当日形势体认深切,颇有大志改革,表现出了进取自强的作风,而对吕夷简这样深于世,陷害老官僚,他们既不服他培植党羽、联络宫廷和政敌的手腕,也不赞成他墨守陈规,“以姑息为安”,更不屑于他“苟有利其私,虽败天下事而无所顾”的人格。大臣要求宋仁宗广开言路,反对罢逐直言敢谏之士,苏舜钦于景佑三年(1036年)和宝元元年(1038年)一再上书,大声疾呼,矛头所向,直指宰相吕夷简:“……大臣壅蔽陛下聪明,杜塞忠良之口,不惟亏损朝廷大政,实亦自取覆亡之道。夫纳善进贤,宰相之事,蔽君自任,未或不亡。今谏官、御史,又多出其门,但多希旨,即取好官。多士盈庭,嚓不得语。陛下拱深宫之内,何由得闻天下之务乎?”同时,还为被贬逐的范仲淹鸣不平。苏舜钦的这两道奏章,喊出了改革弊政的心声,在朝廷上产生了振聋发聩的良好作用,为庆历新政的实现作出了重要贡献。朱熹说,“本朝忠义之风,却是自范文正作成起来也”,“士大夫以面折廷争为职”。
范仲淹极力推崇所谓“犯颜直谏”和“从谏如流”的政治局面。他认为:“臣不兴谏,则君道有亏,君不从谏,则臣心莫泻。……君之德也,贵纳谏而温恭。”(《范文正公集》别集卷二《从谏如流疏》)在处理君臣关系上,他把直言敢谏视作表达臣子忠节的主要方式,所谓“建一育哉,亦忠臣之分也”。他认为“雷霆日有犯,始可报君亲”(《出守相庐七绝》),又说自己“所可荐于君者,惟忠言耳”。作为人臣,就应该直言君主的过失,只要有益于君,虽杀身而无悔。其“儒者报国,以言为先”的人格,冲击了宋初以来保守政风,同时也体现了他要用实际行动弘扬儒家人格精神,振奋士风的忠忱和决心。古人说“言为心声”(扬雄《法言》),我们与范仲淹生不同时,无缘相逢,我们依然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这位千年以前的政治家仿佛站在我们面前,风神高迈,血肉饱满。正是我们心目中敬慕的“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