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者报国 以言为先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_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范仲淹毕生奔波仕途,当过朝官,当过地方官,当过副相,当过边将,起起落落。“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宋史·范仲淹传》)他曾试图革新政治,却终于赍志以殁。他实践着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抱负,却没等到“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时候。


  范仲淹的刚直敢言之气影响着有宋一代士风。韩琦说范仲淹“以王佐之才,遇不世之主。竭忠尽瘁,知无不为,故由小官擢谏任。危言鲠论,建明规益,身虽可绌,义则难夺,天下正人之路,始公辟之。”(《范文正公奏议序》)《宋史·忠义传序》也称范仲淹“士大夫忠义之气,至于五季,变化殆尽”,至及范仲淹诸贤“以直言谠论于朝,于是缙绅知以名节相高、廉耻相尚,尽去五季之陋矣。”此后的苏轼以直言谠论于朝,形于诗,未尝不受到范仲淹的影,苏轼在《范文正公集序》中便称“自以在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在范仲淹“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的感召和推动下,“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
  范仲淹是一个敢于犯言直谏的好官,他阻止群臣给过太后过大寿,在丁母忧期间依旧上书言事,弹劾权臣吕夷简,在范仲淹看来,忠诚并不是服从于君主,而是有一颗公正的心。
  不以一心之戚而忘天下之忧
  天圣四年(1026年),范仲淹38岁,母亲谢氏去世,他明知“居亲之丧,上书言事,逾越典礼”的礼法,也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取笑天下”,却在服丧期间向朝廷上了一篇长达万言的《上执政书》,议论国事之艰,要求实行变革:
  某居亲之丧,上书言事,逾越典礼,取笑天下,岂欲动圣贤之知,为身名之计乎?某谓居丧越礼,有诛无赦,岂足动圣贤之知耶?洲亲安之时,官小禄薄,今亲亡矣,纵使异日授一美衣,对一盛撰,尚当泣感风树,忧畏无穷。岂今几筵之下,可为身名之计乎?不然,何急急于言哉?盖闻忠孝者,天下之大本也。其孝不逮矣,忠可忘乎?此所以冒哀上书言国家事,不以一心之戚而忘天下之忧,庶乎四海灵长见太平。况今圣人当天,四贤同德,此千百年中言事之秋也。然圣贤之朝,岂资下士之补益乎?盖古之圣贤以当芜之谈而成大美者,多矣!
  今朝廷久无忧矣,夭下久太平矣,兵久费用矣,士曾未教矣,中外方奢侈矣,百姓反困穷矣。朝廷无忧则苦言难入,天下久平则倚伏可畏,兵之费用则武备不坚,士曾未教则贤材不充,中外奢侈则国用无度,百姓困穷则天下无恩,苦言难入则国听不聪矣,贤材不充则名器或假于人矣,国用无度则民力已竭矣,天下无恩则邦本不固矣。
  范仲淹之所以如此居丧言事而又无隐无讪,他自己说得明白:“冒哀上书言国家事,不以一心之戚而忘天下之忧,庶乎四海生灵长见太平。”
  杀其身,有益于君则为之
  天圣七年(1029年),范仲淹41岁,垂帘已久的刘太后想在冬至接受朝拜大礼,届时将由宋仁宗率文武百官为太后上寿。范仲淹闻讯后,上疏犯言直谏:
  天子有事亲之道,无为臣之礼;有南面之位,无北面之仪。若奉亲于内,行家人礼可也,今顾与百官同列,亏君体,损主威,不可为后世法。


  他不仅不给太后祝寿,要求太后把政权还给仁宗。范仲淹的这些言行吓到了爱惜羽毛的晏殊,晏殊把范仲淹叫去责难了一顿,说你怎么可以这么草率鲁莽,范仲淹就给晏殊写了一封长信:“事君有犯无隐,有谏无讪。杀其身,有益于君则为之。”在这封信中,范仲淹公然申明,他不明哲保身的“循吏”,而是要“发必危言,立必危行”,以“致君于无过,致民于无怨”,使“政教不坠,祸患不起,太平之下,浩然无忧”。范仲淹这些言论触怒了狼子野心的刘太后,刘太后把范仲淹逐出朝廷,贬为河中府通判。
  正待臣事,余敢不勉
  景佑二年(1035年),范仲淹47岁,范仲淹上书弹劫宰相无恶不作的吕夷简,并作《帝王好尚论》《选贤任能论》《近名论》《推委臣下论》,指责朝廷。吕夷简私下指使他人以“待制,侍臣,非口舌之任”,譏讽范仲淹“越职言事”,而范仲淹却理直气壮地说:“论思,正待臣事,余敢不勉。”范仲淹被贬饶州。范仲淹与吕夷简之间的这场政争,震惊朝野,甚至“灶间老婢,亦为惊怪”(王阔之《泥水燕谈录》卷二),在士大夫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范仲淹被贬,任集贤校理的王质以被引为仲淹的同党为荣,当时士论的倾向可见一斑;蔡襄《四发一不肖》诗发行额高,传播很广,舆论对他们的同情亦深。当时团结在范仲淹周围的是一伙30岁左右由科举入仕的新进,大都职清而位卑,故对当日形势体认深切,颇有大志改革,表现出了进取自强的作风,而对吕夷简这样深于世,陷害老官僚,他们既不服他培植党羽、联络宫廷和政敌的手腕,也不赞成他墨守陈规,“以姑息为安”,更不屑于他“苟有利其私,虽败天下事而无所顾”的人格。大臣要求宋仁宗广开言路,反对罢逐直言敢谏之士,苏舜钦于景佑三年(1036年)和宝元元年(1038年)一再上书,大声疾呼,矛头所向,直指宰相吕夷简:“……大臣壅蔽陛下聪明,杜塞忠良之口,不惟亏损朝廷大政,实亦自取覆亡之道。夫纳善进贤,宰相之事,蔽君自任,未或不亡。今谏官、御史,又多出其门,但多希旨,即取好官。多士盈庭,嚓不得语。陛下拱深宫之内,何由得闻天下之务乎?”同时,还为被贬逐的范仲淹鸣不平。苏舜钦的这两道奏章,喊出了改革弊政的心声,在朝廷上产生了振聋发聩的良好作用,为庆历新政的实现作出了重要贡献。朱熹说,“本朝忠义之风,却是自范文正作成起来也”,“士大夫以面折廷争为职”。


  范仲淹极力推崇所谓“犯颜直谏”和“从谏如流”的政治局面。他认为:“臣不兴谏,则君道有亏,君不从谏,则臣心莫泻。……君之德也,贵纳谏而温恭。”(《范文正公集》别集卷二《从谏如流疏》)在处理君臣关系上,他把直言敢谏视作表达臣子忠节的主要方式,所谓“建一育哉,亦忠臣之分也”。他认为“雷霆日有犯,始可报君亲”(《出守相庐七绝》),又说自己“所可荐于君者,惟忠言耳”。作为人臣,就应该直言君主的过失,只要有益于君,虽杀身而无悔。其“儒者报国,以言为先”的人格,冲击了宋初以来保守政风,同时也体现了他要用实际行动弘扬儒家人格精神,振奋士风的忠忱和决心。古人说“言为心声”(扬雄《法言》),我们与范仲淹生不同时,无缘相逢,我们依然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这位千年以前的政治家仿佛站在我们面前,风神高迈,血肉饱满。正是我们心目中敬慕的“仁人”。
其他文献
这个问题似乎是人人都当留意的,无须解释。但是在什么时候的人最要求解决这个问题呢?这在青年时代,尤其较优秀的,愈觉这种寻求的急切。我在中学时即如此,有几个朋友也如此。后来到北大,那边有几个同学也如此。都是感觉烦闷,因而发生种种奇异的思想,甚至自杀。恐怕这边诸位中或者也许有这样的。所以把这个问题略说一下。  大约要说这个问题,与生理心理方面很有关系。一个人身体发育将要完全的时候,不知不觉有种种不宁贴(
期刊
正是丹桂飘香的季节,是酿桂花酒的好日子。  图省事的,可将树上的桂花采集,暴晒一两日,打几斤白酒浸泡封存,十天半月后,即可开瓶饮用。其色淡黄,其味淡香,轻酌慢饮,别有风味。  讲究的人家,选仲秋时节盛开的金桂作原料,用糯米配制酿造,土封在陶瓷酒瓮中。等开封之时,香从坛出,沁人心脾,直让人未饮先醉。米酒陈酿而成的桂花酒,色泽金黄,芳香浓郁,且酸甜可口,是佐餐之佳品。  中医认为,桂花味辛性温,泡酒饮
期刊
不近中年的人,是很难体悟到秋天的美的。  所谓少年不识愁滋味,孩童们大多喜欢夏、冬两季。就像7岁的小女儿说的那样:“夏天可以大口吃冰激凌,可以穿裙子,冬天能打雪仗,堆雪人!”是啊,火热的夏天迎合火热的年纪。所以会有年轻气盛,血气方刚,初生牛犊不怕虎。  春天呢?有“春水碧如天,画船听雨眠”,有“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是古代诗中最柔情的字眼,也是诗人最爱大肆泼墨的主题。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
期刊
商鞅变法把秦国从一个边远地区的充满危机的弱国,一下子变成了超级大国,战国七雄之首,并且终于完成了统一中国的伟大事业。  但是,商鞅变法也存在着严重的局限和致命的问题。  在先秦诸子中,由于孟子最强烈地主张仁者无敌,道德至上,甚至要求“善战者服上刑”,谁最能打仗,就判谁死刑,这种要求自然太离谱。因此司马迁批评他迂腐,不识时务,不能说没有道理。但另一方面,孟子又最关注民生问题,又是最务实的思想家。从这
期刊
他是胶东历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是双山张氏九世祖,他与张居正、戚继光、董其昌等同朝为官,是戚继光的儿女亲家,官至大理寺卿,位居九卿,从一品。去世后明万历皇帝“加赐祭葬”,耗费巨资在莱阳旌旗山之南划地两千亩为其修筑规模恢弘明清罕见的“御祭陵园”,并谥号“节愍”。在任期间多任职贫瘠艰险、积弊重多之地,而且都能做出惊人政绩。  他是张梦鲤,他曾亲自率军击溃10万虏军的进攻,威震诸虏间。他还发明了威震敌
期刊
再退一层言之,学文学也并不定是在做学问。只应说我们是在求消遣,把人生中间有些业余时间和精神来放在那一面。我劝大家多把余闲在文学方面去用心,尤其是中国诗。我们能读诗,是很有价值的。我还要回到前边提及林黛玉所说如何学作诗的话。要是我们喜欢读诗,拿起《杜工部集》,挑自己喜欢的写下一百首,常常读,虽不能如黛玉对那个丫鬟所说,那样一年工夫就会作诗了。在我想,下了这功夫,并不一定要作诗,作好诗,可是若作出诗来
期刊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庐山的丘壑纵横、峰峦起伏在李白笔下多姿多貌,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皆有不同的风景与模样。王国维说:以我观物,便即著我之色彩。英雄词人辛弃疾,将群山喻为万马回旋,谢家子弟,相如车骑,太史公文章。还有这句: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远望,层层叠叠的山,有的像美人头上的簪子,有的像女子头上螺旋形的发髻。如此形象!活画出自然中的奔放与婉约之美。  用厚而黑的发髻形容山
期刊
苏轼所生活的时代是一个产生巨人的时代,是文化最发达的时代。公元十一世纪中叶,经历过晚唐长期的战乱,宋王朝建立之后就致力于文化复兴,经过了将近100年的时代积累,逐渐产生了一大批文化巨人。王国维先生在《宋代之金石学》里面有一段话,“天水一朝人智之活动与文化之多方面,前之汉唐,后之元明,皆所不逮也”。陈寅恪先生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由此可见,这两位著名国学大师都不约
期刊
五台山高僧,华严座主103岁梦参长老,于2017农历丁酉年十月初十安详示寂。“假使热铁轮,在汝顶上旋,终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人生入狱三十三年道心坚定如磐石,爱国爱教,戒行精严。慈悲处世,讲筵不绝。色身无常,功德圆满。梦参长老曾说,他是因梦出家。别人的梦境往往可能是假,他的人生梦境总是成真。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每当我一个举动要做什么,都会在梦中有启示。正是“无我无人观自在,非空非色见
期刊
文艺的对象,文学的题材,应该是人,应该是时时在行动中的人,应该是处在各种各样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的人,这已经成了常识,无须再加说明了。但一般人往往把描写人仅仅看做是文学的一种手段,一种工具;如季摩菲耶夫在《文学原理》中这样说:“人的描写是艺术家反映整体现实所使用的工具”。这就是说,艺术家的目的,艺术家的任务,是在反映“整体现实”,他之所以要描写人,不过是为了达到他要反映“整体现实”的目的,完成他要反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