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如何为孩子选择兴趣班

来源 :中华家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yl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兴趣班的“广泛撒网”之特点,正好符合学龄前儿童兴趣爱好广泛,一腔热情什么都想尝试的特点。在孩子的特长未定型之前,他们的求知欲探索欲都极其旺盛,乐于尝试不同的东西。

孩子学什么不能“拍脑门”决定


  国内很多父母给孩子报兴趣班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有个特长,而在德国,学龄前的兴趣班,重在激发兴趣,而不是培养特长,因此兴趣班的设置上也具备着“广泛撒网”的特点。
  比如,我给我的女儿悠悠报的针对3-5岁孩子的创意舞蹈班,它并不专注于某一种舞蹈,老师会在课上放不同类型的音乐,然后带着孩子跳不同风格的舞蹈,甚至会有很多即兴表演。孩子们在舞蹈课上领略到的是,原来不同音乐可以搭配不同舞蹈形式,原来身体的四肢只要动起来,竟然有无限种排列组合方式!
  我相信,并不是每个孩子都喜欢芭蕾舞,但不喜欢芭蕾舞,不代表也不喜欢爵士舞现代舞,不能仅因为孩子不喜欢芭蕾舞这一项,就立刻否定孩子对舞蹈的潜在喜爱。在尝试和探索多种舞蹈可能性的过程中,孩子才有机会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
  我给悠悠报的早期音乐启蒙班也属于这种形式,从两岁起悠悠一直在音乐学校上适合小宝宝的“音乐园”,现在她长大了,需要更深一步的音乐启蒙,所以老师推荐我们进阶到适合三岁以上的早期音乐启蒙班。
  在这个针对3-6岁的早期音乐启蒙班里,孩子们会接受更专业的节奏训练和学习基本乐理知识,学校更是为孩子们安排了“乐器旋转木马”项目,让孩子们有机会每个月深入接触一种乐器,一年下来就积累了对12种乐器的认识和了解。
  我想经过如此三年音乐启蒙之后,等到了六岁,孩子有无音乐天赋,对学习音樂到底感不感兴趣,想学哪一种乐器,都应该有了较为清晰的答案。届时老师也会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和兴趣,给出继续深造某一种乐器的具体建议。
  总之,在德国,孩子学哪种乐器,并不是家长随便拍脑门决定的,而是经过几年的音乐启蒙和广泛尝试,在老师的专业建议下,孩子逐渐认清自己喜欢并适合的乐器。

6岁前的教育重点是区分特长班和兴趣班


  除了舞蹈和音乐,在其他兴趣培养方面,德国也极少有针对学龄前儿童的特长班,有的只是从玩开始的兴趣班。




  想学某一项运动?从一岁开始就可以上运动课,走平衡木、爬梯子、跳蹦床、荡吊环等等都是在培养孩子对运动的热爱和对身体的掌控能力——这是日后任何一项专业运动都需要的基本运动素养。
  想学游泳?其实在真正学游泳之前还有许多准备工作可做。婴儿时期就可以带孩子去亲子游泳,虽然孩子没有学习游泳姿势,但每一次在水中的嬉闹,都让孩子对水少了一分恐惧,多了一分熟悉。水性也就这样在玩水中慢慢形成了。
  孩子天然拥有学习和成长的欲望,寓教于乐的兴趣班,极少有孩子不愿意去上。相反,孩子对某个爱好的兴趣也就这样被潜移默化地激发出来了。
  家长在这个阶段的任务,不是急于帮孩子选定某项特长并有所专攻,而是将时间花在帮孩子发掘和培养兴趣爱好上,让孩子尝试尽可能多的东西。在孩子确定对某样东西有持续的兴趣和热情之前,就先凭空替孩子定下学习某项特长的目标,违背了兴趣班的初衷,结果可能是失望而归。

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兴趣


  发掘和培养兴趣爱好的过程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甚至到10岁、12岁才确定下来都有可能,中间会走很多弯路,但弯路不是白走的。任何一项兴趣爱好,孩子没有试过,就无从知道自己是否真正喜欢。我们要给予孩子充分尝试的机会和选择的权利,也要坦然接受孩子最终的不喜欢。
  有很多东西乍一听觉得很有趣,可真正接触了才发现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样,学着学着就没兴趣了。这一点相信很多人在报大学专业时深有感触,我们当年选专业的时候,抱着每个大学写有几百个专业名字和代码的厚厚册子,翻来翻去,最后仅凭那些听起来“高大上”的专业名字就选定了专业,结果等进了大学才发现学的内容和“高大上”的专业名字相差甚远,完全不是自己想象的那回事。
  有的人大学换了几个专业,有的人工作换了几个领域,才终于找到自己喜欢并能一直专注的事业——能找到喜欢的事情并能以此为生的人总归是幸运的。也有的人一直待在不喜欢的工作岗位不敢变动,因为变动的代价太大,上有老下有小,承担不了风险—一这是长大成人的无奈。
  儿童的优势就在于,他们有的是时间,多的是选择!成人的那些顾虑孩子不需要有,孩子“换专业”的机会成本也极其小,何不趁小的时候多尝试?越早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以后少走的弯路就越少。不喜欢就不喜欢了,再换别的尝试又怎样?尝得多了,才能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说不定尝了一圈下来,最后发现自己还是最喜炊妈妈当初报的钢琴班呢?!

坚持还是放弃是个伪命题


  总有人问,给孩子报的兴趣班不想学了,是该要求孩子坚持,还是任其放弃?这个问题肯定没有标准答案,父母之外的人不可能随随便便给出建议,而需要综合考察一系列问题才能做出决定:
  我们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给孩子报的兴趣班?
  是父母决定的,还是孩子自己感兴趣的?
  孩子当前多大?处在学习的哪个阶段?
  兴趣班内容本身真的符合
  儿童的发展规律吗?老师的
  教学方法是寓教于乐吗?
  孩子为什么不想学了?
  是畏难受打击了?是懒?
  是没有天赋?有其他更
  感兴趣的爱好?
  还是反感老师的教学方法?
  学龄前儿童今天喜欢画画,明天喜欢跳舞,后天喜欢游泳,大后天喜欢钢琴是符合年龄特征的正常现象,当然也可能同时喜欢i文四个项目。没有必要在孩子未真正确定兴趣方向之前就强逼孩子将一个兴趣爱好坚持到底——除非你想把孩子打造成郎朗那样的专业级人才。
  有的父母一到孩子四岁了就给买昂贵的钢琴,报钢琴班,孩子弹不好还得承受指责,可是在那之前你有为孩子做过音乐熏陶和节奏感训练吗?有让孩子感受过钢琴的魅力吗?孩子对钢琴的兴趣和对音乐的感知力不是一蹴而就的。
  还有的人不想让孩子放弃就因为钢琴已经买了,不弹就浪费了。为什么要拿昂贵的钢琴绑架孩子?比昂贵的钢琴更宝贵的是孩子对音乐、对弹琴的兴趣。在孩子眼里,几百块和几万块的钢琴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何不从小先买个电子琴让孩子弹着玩玩,等到孩子表现出对练琴的坚定决心和持续热情后再送他/她一架钢琴以示鼓励?
  给悠悠报舞蹈班,也是因为近几个月我观察到她表现出了对跳舞的兴趣,经常一个人一边唱着歌,一边对着镜子跳,这样的现象持续了几个月,确定她对跳舞有兴趣,我才终于给她报了创意舞蹈班。
  我想,若几个月后她说她不想去了,我会鼓励她再坚持一两个月,坚持过后如果她仍不想上我也不会强求,那咱们就再试试别的兴趣班吧,舞台剧、攀岩、游泳、骑马、滑雪……还有那么多等着她去尝试,总有她喜欢的!
  当然放弃也不一定是永久的,孩子的兴趣变化很快,说不定一年之后她又喜欢上舞蹈班了呢?时刻关注孩子的状态和兴趣点,为孩子提供相应的活动,保护孩子的兴趣和学习欲,比盲目要求孩子坚持到底更重要。
  学龄前的兴趣班广泛撒网是一个由多至少,逐步认清自我的过程。有选择的自由,才有坚持可言。被迫的坚持不算坚持,顶多只算服从罢了。
  李茜(悠悠妈)现居德国,对中西方文化与教育差异有深入的观察和独到见解,已出版《跟着德国妈妈学育儿》一书。
其他文献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根据课堂需要,适当引入一些课外资料,形成相对集中的“信息源”,这对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发展阅读能力,促进语文学习都是大有裨益的。  那么,如何正确认识语文阅读教学之中的课外资料引入,更好地为语文阅读教学服务,实现课堂教学的有序性、高效性,就成了当下亟待解决的一项课题。基于此,本文结合具体课例来探讨引入课外资料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功能。  一、资料引入为课内精读服务  在文本细读的
期刊
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言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学生的周末作业除有巩固课内知识、技能的功能外,还要社会化、生活化,而不只是简单、机械的操练。《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我们学校是一所全寄宿制学校,封闭式的管理不利于学生了解社会,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因此,周末在家的时间,充分利用生活资源,从社会实践
期刊
当今教育强调要构建“以能力为中心”的语文教学。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它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而构成语言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搜集、感受、探究、想象、创新等能力。《新课标》指出:“学生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课标》指出的搜
期刊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小说,越是伟大的小说,它可以展开和阐释的空间就越大。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个意思。它提供的信息量非常丰富,而且这些信息结构复杂,含义丰富,展开空间很大。因此,我们在读《红楼梦》的时候,对《红楼梦》的人物思想、艺术的理解,会产生很多不同的看法。我所谈《红楼梦》的人物,都是我自己的想法,可能很多朋友自己也读了《红楼梦》,他的想法也和我不一样,这很正常,因
期刊
语文教育应当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课堂教学与生活的结合,将学生的潜力发展放在首位。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当思考,学生迫切需要的东西是什么,教学活动是否调动了他们所有的感官。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总是注重理性分析,而忽视学生自身的直觉体验和创造性。其实,语文教学中,实现学生个性心理自我构建的有效途径,就是体验。  “体验”就是认知主体对认知对象的感同身受的体味和体悟。按德国心理学家、美学家立普斯的说法,它
期刊
在过去的时代,儒家所谓“五经”被尊奉到吓人的地步。对于这些典籍,历来有两种不同的排列次第。一种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另一种是“《易》、《书》、《诗》、《礼》、(《乐》)、《春秋》”。前一种排列方法盛行于西汉以前,一般被认为是“今文”经学家的意见;后一种方法出现于西汉后期,一般被认为是“古文”经学家的意见。在这里,后一种排列次序看起来似乎更合理些,因为它是根据当
期刊
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不能满堂问,而要重视主问的预设,这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了。那么,如何才能巧妙预设主问,真正达到“一问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呢?  一、依据文题预设主问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它或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或揭示文章主题。依据文题来预设主问题,往往能抓住教学的重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智取生辰纲》一课,我们可以这样设问:谁“智取”?文中哪些方面能表现出“智”?围绕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去读课文
期刊
一、佳作展示的意义  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说: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课标》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实际的作文教学状况,却始终不尽如人意。作文成了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害怕、厌恶写作文”是学生的普遍心理。据
期刊
新《课标》在作文方面改变了以往的提法,低年级叫做写话,中高年级叫做习作,明确了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从整体上降低了作文的要求。而在现实作文教学中,许多教师把儿童当做“准成人”来看待,小学作文教学要求一直高于课标的标准,严重地脱离了儿童的认知水平,学生对作文产生了恐惧心理,失去了写作的兴趣。那该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我认为:教师在教授作文时必须以儿童的眼光
期刊
每天放学,学生最关心的一句话是:“老师,今天的作业是什么?”回到家,家长挂在口头上的一句话是:“你又干什么,作业做完了吗?”很多学生到家就是写作业,或者到补习班写作业。我们每天吃了饭散步,七点多了经常碰到小学生从补习班回家,他们还没有吃饭。素质教育推广十年了,可学生的作业负担越减越不轻,学生近视越来越多,学生的身体素质并不乐观,这与学生作业过多是有必然联系的。在此,笔者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对小学生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