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佳作展示的意义
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说: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课标》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实际的作文教学状况,却始终不尽如人意。作文成了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害怕、厌恶写作文”是学生的普遍心理。据我在本班作的口头调查:很怕、有点怕写作文的学生高达80%,对他们而言,写作文是件苦差事,为了交差,他们不得不绞尽脑汁,使尽浑身解数凑字数。这种心理定式从一开始就制约了学生的思维,因而对作文的恐惧心理越来越强烈,在这种情况下写出来的作文质量必定不佳。经统计分析,学生的作文问题大体可分为如下几种:1.篇幅短小。2.缺乏真情实感。3.表达不准确。4.作文模式化,缺乏个性。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失去作文兴趣,固化了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呢?我归结为以下几点:1.学生的第二课堂严重匮乏。2.作文时缺乏激情投入。3.教師指导方法不当。4.学生缺乏成就感。
针对以上情况,我进行了一些思考。目前的学生主要缺乏的是阅读量和生活体验,在没有这二者的前提下,一味地让学生去写作,去创新,去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谈何容易!学生在这样的“压制”下,只能出现上述情形。那么对于现代初中生的作文,是不是就没有办法了呢?其实要说学生完全没有生活经历,那也是不正确的,学生也是人,他们也生活在现实当中,也有自己独到的体验、思考和情感,只是他们的体验、思考和情感未能与当今的考试和老师的指定作文很好地接轨,他们的积累毫无用武之地。这就需要老师去打开学生的那扇作文之门。
一个人要做一件事情,事先必然要有一个动机,有了动机,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学生心里对什么感兴趣,什么才能刺激他们产生写作的动机?这是我们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每个人都有被别人肯定的需要,学生尤其如此,让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让别的学生对他们的作品进行适当的评价,必然会让他们的这种需要得到满足,在满足的同时,学生便会更加努力地去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当然在展示学生作品的时候,也需要一定的技巧。
二、佳作展示的方式
1.课堂多媒体投影展示:将学生的作品打成电子稿投影在屏幕上或用实物直接投影学生的作品。这样学生可以很直观地欣赏展示的作品并进行评价。
2.张贴展示:将学生的作品张贴在班级某个固定的地方,作品的末尾要有教师的点评,并留出一定的空白处,以便让其他同学写上自己的评价。这样做比之上一种方式在时间上可能占有一些优势。
3.小组内展示:将学生分成若干个作文小组,让组内的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之前设计小组评价表格,并进行必要的评价指导。这样学生的评价才能规范化,有针对性。
4.同桌或师生之间展示:对于一些性格比较内向或特殊的学生,可以考虑让他们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交流。教师事先可以有目的地准备一些材料或自己定的“下水”文章,到时和预定的学生交流。
三、佳作展示的技巧
由于课堂上时间有限,不可能无限制地进行展示,这就需要综合地考虑,展示什么?怎么展示?另外由于学生的写作水平参差不齐,无目的、无准备地展示,只会浪费时间和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展示的时候需要讲究一定的技巧。
1.优美语段或语句的展示
如《心弦上的梦思》:
轻轻地推开窗,阳光雀跃着毫不客气地涌进来,空气中顿时弥漫着阳光般的味道。透过红色的枫叶,思绪穿梭在时空的隧道,思索着人生成功的关键,秋风拂过面颊,我不禁有所感悟,也许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刘禹锡所说的“直与天地争春日”的百折不挠的志气吧。
岁月在时光的飘荡中延续,曾经的一切都渐渐散落了,散落在逝去的流水中,余下的是曾经的满天花飞,以及满天花飞背后的一段真实存在。曾经的成王败寇在遥远的天边向世界诉说旧梦,那或许是因为他们的坚定志气,或许是他们一百次地跌倒后一百零一次地爬起来,成就了他们辉煌的事业;那或许是软弱的心态,或许是碰壁之后的退缩让他们与成功失之交臂,空留幽幽的叹息……
这些内容的展示可以让学生进行收集和模仿,且时间短,见效快,便于操作。
2.结合时代的影子,影射社会热点话题的句子和思想的展示
如2012年各地高考作文题中,新《课标》全国卷的“举手之劳”(船主与油漆工),北京卷“火车巡逻员的故事”,广东卷“你想生活的时代”,上海卷“被舍弃的微光”,天津卷“清水还是浊水”,重庆卷“拯救冷库工人”,四川卷“手握一滴水”,浙江卷“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山东卷“孙中山箴言”,湖北卷“科技的利与弊”,江苏卷“忧与爱”,江西卷“你拥有什么”,辽宁卷“大隐隐于‘乐’”,福建卷“人生中的赛跑”,湖南卷“一只伸出的手”,安徽卷“梯子不用时请横着放”等。
3.行文思路的展示
有些学生材料倒是有不少,只是苦于没有很好的写作思路,因而出现了写作瓶颈,这就需要对他们的思路进行点拨。如展示一些常见的写作思路:
(1)情境再现
看到文题中提供的情境,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引发对某段相同经历的回忆和感受,可以以回忆经过为主,也可以夹叙夹议。
例1:
5岁那年的儿童节,天气炎热,我和妈妈去买菜,市场里有卖小鸡的,圆滚滚的身子,金黄色的小嘴,毛茸茸的羽毛,别提多可爱了,于是我央求妈妈给我买了一只。
接下来写自己如何照顾小鸡,怎样幼稚地用香皂给小鸡洗澡,小鸡死掉后多么伤心的故事,最后写出:
而今的我已经不再拥有儿童节了,我是多么的不舍,但我相信,童年的儿童节会成为我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例2: 灰色,往往暗含着一种悲伤,让人想要抱头痛哭,那一年的儿童节正是如此。似乎还在一个欢度“六·一”的梦中,似乎各种各样新奇、好玩的东西还摆在我面前时,妈妈叫醒了我:“快起床,一会去上课,我给你报的数学班今天不歇。还有下午去上作文课,晚上家教来讲英语。”我的天啊!老妈,今天是儿童节!我极不情愿地起了床,一步一步向学校挪去。在煎熬中,儿童节过去了。上天,求求你,下一次我要金色的儿童节,我要快乐。
这两篇文章同是对过去儿童节经历的回忆,同一情境下,经历不同,感受不同,文章所表达的中心也不同。
(2)由情境引发感想
例3:
在儿童节那天,我再也不会去索取那些精美的玩具,而是和父母一起散步、聊天、打球,放松心情。因为我已经明白了:父母为了我们生活舒适,不辞劳苦地努力工作,我们不应该去索取,更应该去回报。在儿童节那天,我再也不会去商场肆意地消费,而是把钱捐给大山里贫困的孩子,让他们可以上学,受到良好的教育。因为我已经明白了:我们生活在如此好的环境中,不能忘记了那些可怜的孩子,要帮助他们摆脱困境。
这种写作方式是通过对比,表达对情境中所提问题的看法和自己的主张。
(3)根据情境设计理想中渴望的经历
例4:
再给我一个儿童节,我会陪伴你们——灾区的孩子们。你们失去了亲人,失去了美好的学校,失去了美好的家园。我会带去同胞的祝福,安慰你们,鼓励你们。我会与你们玩耍,把丰富的知识教给你们,让你们走出哭泣与无奈,孤独与迷惘。再给我一个儿童节,我会陪伴你们。
这种形式是通过在所给情境中选取关键词语,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
4.写作疑问或探讨的展示
学生的困惑具体有这么几种表现:
(1)无特点描绘。比如写《我们的校园》,教室都是“宽敞明亮”,师生都是“朝气蓬勃”,写妈妈就用“慈爱”,写爸爸就用“严厉”,大雨就用“倾盆”,花就用“美丽”等。
(2)简单模仿。比如学了《猫》一课,于是在作文中无论兔子还是小狗、羊等,均是“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亮,尾巴美丽,动作敏捷轻快”一类。
(3)引用面窄。引用名人名言或是格言,翻来覆去总是耳熟能详的几句,缺少更多的积累。如“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成功在于勤奋”“失败乃成功之母”等等使用频率极高,而生活中便可触及的谚语俗话则引用很少,唐诗宋词或文学名著中的传世名句更是几乎绝迹。
(4)无物之文。所谓“无物之文”,是指有的作文内容空洞,言之无物,以刻板的印象代替新鲜的生活,以现成的理论代替生动的实践,不能在文章中留下时代脉搏跳动的声音;还表现在学生在语言运用及文字写作上能力差,即使七拼八凑,仍旧艰涩难懂。
(5)无我之文。“无我之文”就是没有学生个人独立思考和真情实感的文章。学生常常为了追求文章的“高尚”主题“戴着镣铐跳舞”,从而失却了自己的个性语言。这类文章中,往往为文造情,代社会立论,以共性取代个性,以教条取代思考,没有坦诚的真我,只有虚空的假我,动辄以“我们”自居,却缺乏了自我的眼光与思考。这种文章仅仅是他人的一种传声筒而已。
5.同事异旨的展示
如《假如我有一支神笔》,第1篇:
假如我有一支神笔,我会画出许多抗震物资,把它们送到灾民手里,让灾区人民安定下来。假如我有一支神笔,我会把死去的人又画活,让他们和家人团聚。假如我有一支神笔,我会画出好多安全的房子,让灾区人民回家。
第2篇:
小马良用他的神笔为穷人做了许多事情,我很敬佩他。假如我也有一支神笔的话,我也会帮人们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我首先到边远的贫困山村去画几所面积很大的现代化学校、住房、医院等,让农村那些失学的小朋友,像我们一样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学习。让那些无家可归的人们搬进新居,还可以免费去医院治病。我还要画一种能让死去的人复活的药,让那些死去的烈士们和死去的“非典”病人重返人间,因为他们的亲人很想念他们,如果他们复活了,他们的亲人就不用过那种悲伤的日子了。我还要画一种能消灭“非典”的疫苗,没有患“非典”的人,打了这种疫苗能预防“非典”,得了“非典”的人,注射上这种疫苗,会治好他们的病。让所有的人都没有悲伤,没有烦恼,生活得快乐幸福。
我多么希望我能有一支神笔啊!那我就能实现我的这些愿望了。
6.不同体裁的展示
(1)微型小说。微型小说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以描写、叙事为主,可以在文章中加入虚构的成分,有利于构思。微型小说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出人意料的结局、表现主题的含蓄性、主旨的深刻性、内容的可读性等优势,让人一见便生好感。
(2)戏剧。戏剧也是常见的一种文学体裁,要求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中考话题作文采用戏剧形式作文,一般宜采用独幕话剧,主要以对话形式展开,描写和叙述很少,甚至可以不要。人物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要求相对集中,场景变化少,人物塑造不多,单求鲜活。如果采用多幕剧的形式,可以把不同时间、地点发生的事件巧妙地组织到一起。戏剧体文章结构较自由,便于借剧中人物之口来表达作者的观点。
(3)寓言。寓言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叙事性很强的文学体裁,篇幅短小,内容往往是虚构的、荒诞的,而主题往往是深刻的,富于哲理性的。有些考生作文时表现较深刻、带有劝诫性的主题,可以采用寓言这种体裁。
(4)童話。科幻童话是把科学幻想和童话故事、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一种文学体裁,是以科学为依据,用幻想来描述科学事实的童话故事。科幻童话既有很强的科学性、知识性,又有很强的幻想性、虚构性。这种文学体裁要借助形象思维写出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人物、环境气氛,来展示科学的未来面貌。 (5)神话。神话原意指反映古代人民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并通过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形式来表现的故事。这里所说的神话是指我们当代人模拟古代神话,借助传说中的神仙人物来反映现实或讽刺现实的文学作品,它与古代神话有很大区别,古代神话对现实生活所做的艺术加工往往是不自觉的。运用神话的形式来述说故事,在高考作文中出现已有些时日。
(6)日记。日记是广大初中学生非常熟悉的一种写作体裁。日记体作文既可以是单篇日记,也可以由几则日记组成来表达一个主题。结构形式比较灵活,每篇日记之间不要求有严格的逻辑衔接,表达也比较自由,叙述、描写、议论可以随意穿插,便于作者表情达意或者阐述自己的观点主张。
(7)书信。书信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实用文体,不少考生用来写话题作文。书信体作文除了要符合书信格式外,正文部分谋篇布局相对灵活,表达方式可以采用叙事、描写、抒情、议论,还可以采用讨论的形式;内容方面可以写一件事,也可以写多件事,甚至可以讨论问题。因为书信体作文一般用来与别人交流沟通,所以便于抒發感情。书信体作文跟日记体作文类似,既可以是一封信构成一篇文章,也可以是几封短信组成一篇文章,表达一个主题。在书信体话题作文的写作实践中,已出现了“两地书”形式的书信体话题作文,这些信不再是一方写给另一方的单向交流的书信,而是双方交叉着相互写来进行思想感情的沟通与交流。
(8) 说明书。说明书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应用文,多用来说明、描述某种事物或方法。说明书这种文体优势很多,比如:叙述语言具有客观性,适合于表达客观事实;文章条理性强,使主题内容的表达更为鲜明,让读者一目了然。
(9)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是中学生应该掌握的一种常见应用文体,在理科课程的学习中应用得比较多。
(10)童话。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常见的一种体裁,内容往往含有很多幻想、想象、夸张的成分,多采用拟人的写法,主人公大都是动物、植物或其他事物,充满着童趣。童话虽然写的是想象,但折射的是现实,具有强烈的虚构性,选材范围很广,时空调度自由,驰骋想象的空间很大,便于表达作者自己的愿望或观点。采用这种形式写作,可以避免一般记叙文的简单记叙和一般议论文的枯燥说理,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11)故事新编。故事新编是写作话题作文的一种形式新颖、内容有趣的实用文学体裁。这种体裁的文章,一般是借助大家熟悉的文学作品或者历史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来充当文章的主人公,借这些人物形象的言行来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情感或者观点主张。这种文体取材范围很广,给人的感觉既熟悉又新奇,而且时空限制比较少。
(12)辩论稿。辩论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交流形式,辩论稿是一种常用的文体,我们也可利用来写话题作文。辩论稿的写作除了主持人的发言外,辩论双方一般采取一对一的对话形式,结构比较自由灵活,不必在文章内部的过渡和衔接上下很多的功夫,语言简明,以阐明事理为主,对文笔要求不是很高。
四、总结与思考
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这样说过:“展则新,不展则腐;变则活,不变则板。”初中阶段的作文训练也是如此,只有时时处处将创新意识贯彻到写作中,才有可能写出内容和形式俱佳的作文。“每一部具有独创性的艺术作品,如同它的内容是具体的独特的‘这一个’一样,它的形式也是具体的独特的‘这一个’。”这是美学的基本原理。我们倡导文章展示,并不是追求简单地展和单纯地看,而是为了丰富学生的写作资源和生活感悟,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把学生内在的写作瓶颈突破。写作指导的路很长,很坎坷,需要我们花很多的时间去探索。
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说: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课标》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实际的作文教学状况,却始终不尽如人意。作文成了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害怕、厌恶写作文”是学生的普遍心理。据我在本班作的口头调查:很怕、有点怕写作文的学生高达80%,对他们而言,写作文是件苦差事,为了交差,他们不得不绞尽脑汁,使尽浑身解数凑字数。这种心理定式从一开始就制约了学生的思维,因而对作文的恐惧心理越来越强烈,在这种情况下写出来的作文质量必定不佳。经统计分析,学生的作文问题大体可分为如下几种:1.篇幅短小。2.缺乏真情实感。3.表达不准确。4.作文模式化,缺乏个性。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失去作文兴趣,固化了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呢?我归结为以下几点:1.学生的第二课堂严重匮乏。2.作文时缺乏激情投入。3.教師指导方法不当。4.学生缺乏成就感。
针对以上情况,我进行了一些思考。目前的学生主要缺乏的是阅读量和生活体验,在没有这二者的前提下,一味地让学生去写作,去创新,去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谈何容易!学生在这样的“压制”下,只能出现上述情形。那么对于现代初中生的作文,是不是就没有办法了呢?其实要说学生完全没有生活经历,那也是不正确的,学生也是人,他们也生活在现实当中,也有自己独到的体验、思考和情感,只是他们的体验、思考和情感未能与当今的考试和老师的指定作文很好地接轨,他们的积累毫无用武之地。这就需要老师去打开学生的那扇作文之门。
一个人要做一件事情,事先必然要有一个动机,有了动机,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学生心里对什么感兴趣,什么才能刺激他们产生写作的动机?这是我们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每个人都有被别人肯定的需要,学生尤其如此,让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让别的学生对他们的作品进行适当的评价,必然会让他们的这种需要得到满足,在满足的同时,学生便会更加努力地去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当然在展示学生作品的时候,也需要一定的技巧。
二、佳作展示的方式
1.课堂多媒体投影展示:将学生的作品打成电子稿投影在屏幕上或用实物直接投影学生的作品。这样学生可以很直观地欣赏展示的作品并进行评价。
2.张贴展示:将学生的作品张贴在班级某个固定的地方,作品的末尾要有教师的点评,并留出一定的空白处,以便让其他同学写上自己的评价。这样做比之上一种方式在时间上可能占有一些优势。
3.小组内展示:将学生分成若干个作文小组,让组内的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之前设计小组评价表格,并进行必要的评价指导。这样学生的评价才能规范化,有针对性。
4.同桌或师生之间展示:对于一些性格比较内向或特殊的学生,可以考虑让他们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交流。教师事先可以有目的地准备一些材料或自己定的“下水”文章,到时和预定的学生交流。
三、佳作展示的技巧
由于课堂上时间有限,不可能无限制地进行展示,这就需要综合地考虑,展示什么?怎么展示?另外由于学生的写作水平参差不齐,无目的、无准备地展示,只会浪费时间和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展示的时候需要讲究一定的技巧。
1.优美语段或语句的展示
如《心弦上的梦思》:
轻轻地推开窗,阳光雀跃着毫不客气地涌进来,空气中顿时弥漫着阳光般的味道。透过红色的枫叶,思绪穿梭在时空的隧道,思索着人生成功的关键,秋风拂过面颊,我不禁有所感悟,也许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刘禹锡所说的“直与天地争春日”的百折不挠的志气吧。
岁月在时光的飘荡中延续,曾经的一切都渐渐散落了,散落在逝去的流水中,余下的是曾经的满天花飞,以及满天花飞背后的一段真实存在。曾经的成王败寇在遥远的天边向世界诉说旧梦,那或许是因为他们的坚定志气,或许是他们一百次地跌倒后一百零一次地爬起来,成就了他们辉煌的事业;那或许是软弱的心态,或许是碰壁之后的退缩让他们与成功失之交臂,空留幽幽的叹息……
这些内容的展示可以让学生进行收集和模仿,且时间短,见效快,便于操作。
2.结合时代的影子,影射社会热点话题的句子和思想的展示
如2012年各地高考作文题中,新《课标》全国卷的“举手之劳”(船主与油漆工),北京卷“火车巡逻员的故事”,广东卷“你想生活的时代”,上海卷“被舍弃的微光”,天津卷“清水还是浊水”,重庆卷“拯救冷库工人”,四川卷“手握一滴水”,浙江卷“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山东卷“孙中山箴言”,湖北卷“科技的利与弊”,江苏卷“忧与爱”,江西卷“你拥有什么”,辽宁卷“大隐隐于‘乐’”,福建卷“人生中的赛跑”,湖南卷“一只伸出的手”,安徽卷“梯子不用时请横着放”等。
3.行文思路的展示
有些学生材料倒是有不少,只是苦于没有很好的写作思路,因而出现了写作瓶颈,这就需要对他们的思路进行点拨。如展示一些常见的写作思路:
(1)情境再现
看到文题中提供的情境,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引发对某段相同经历的回忆和感受,可以以回忆经过为主,也可以夹叙夹议。
例1:
5岁那年的儿童节,天气炎热,我和妈妈去买菜,市场里有卖小鸡的,圆滚滚的身子,金黄色的小嘴,毛茸茸的羽毛,别提多可爱了,于是我央求妈妈给我买了一只。
接下来写自己如何照顾小鸡,怎样幼稚地用香皂给小鸡洗澡,小鸡死掉后多么伤心的故事,最后写出:
而今的我已经不再拥有儿童节了,我是多么的不舍,但我相信,童年的儿童节会成为我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例2: 灰色,往往暗含着一种悲伤,让人想要抱头痛哭,那一年的儿童节正是如此。似乎还在一个欢度“六·一”的梦中,似乎各种各样新奇、好玩的东西还摆在我面前时,妈妈叫醒了我:“快起床,一会去上课,我给你报的数学班今天不歇。还有下午去上作文课,晚上家教来讲英语。”我的天啊!老妈,今天是儿童节!我极不情愿地起了床,一步一步向学校挪去。在煎熬中,儿童节过去了。上天,求求你,下一次我要金色的儿童节,我要快乐。
这两篇文章同是对过去儿童节经历的回忆,同一情境下,经历不同,感受不同,文章所表达的中心也不同。
(2)由情境引发感想
例3:
在儿童节那天,我再也不会去索取那些精美的玩具,而是和父母一起散步、聊天、打球,放松心情。因为我已经明白了:父母为了我们生活舒适,不辞劳苦地努力工作,我们不应该去索取,更应该去回报。在儿童节那天,我再也不会去商场肆意地消费,而是把钱捐给大山里贫困的孩子,让他们可以上学,受到良好的教育。因为我已经明白了:我们生活在如此好的环境中,不能忘记了那些可怜的孩子,要帮助他们摆脱困境。
这种写作方式是通过对比,表达对情境中所提问题的看法和自己的主张。
(3)根据情境设计理想中渴望的经历
例4:
再给我一个儿童节,我会陪伴你们——灾区的孩子们。你们失去了亲人,失去了美好的学校,失去了美好的家园。我会带去同胞的祝福,安慰你们,鼓励你们。我会与你们玩耍,把丰富的知识教给你们,让你们走出哭泣与无奈,孤独与迷惘。再给我一个儿童节,我会陪伴你们。
这种形式是通过在所给情境中选取关键词语,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
4.写作疑问或探讨的展示
学生的困惑具体有这么几种表现:
(1)无特点描绘。比如写《我们的校园》,教室都是“宽敞明亮”,师生都是“朝气蓬勃”,写妈妈就用“慈爱”,写爸爸就用“严厉”,大雨就用“倾盆”,花就用“美丽”等。
(2)简单模仿。比如学了《猫》一课,于是在作文中无论兔子还是小狗、羊等,均是“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亮,尾巴美丽,动作敏捷轻快”一类。
(3)引用面窄。引用名人名言或是格言,翻来覆去总是耳熟能详的几句,缺少更多的积累。如“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成功在于勤奋”“失败乃成功之母”等等使用频率极高,而生活中便可触及的谚语俗话则引用很少,唐诗宋词或文学名著中的传世名句更是几乎绝迹。
(4)无物之文。所谓“无物之文”,是指有的作文内容空洞,言之无物,以刻板的印象代替新鲜的生活,以现成的理论代替生动的实践,不能在文章中留下时代脉搏跳动的声音;还表现在学生在语言运用及文字写作上能力差,即使七拼八凑,仍旧艰涩难懂。
(5)无我之文。“无我之文”就是没有学生个人独立思考和真情实感的文章。学生常常为了追求文章的“高尚”主题“戴着镣铐跳舞”,从而失却了自己的个性语言。这类文章中,往往为文造情,代社会立论,以共性取代个性,以教条取代思考,没有坦诚的真我,只有虚空的假我,动辄以“我们”自居,却缺乏了自我的眼光与思考。这种文章仅仅是他人的一种传声筒而已。
5.同事异旨的展示
如《假如我有一支神笔》,第1篇:
假如我有一支神笔,我会画出许多抗震物资,把它们送到灾民手里,让灾区人民安定下来。假如我有一支神笔,我会把死去的人又画活,让他们和家人团聚。假如我有一支神笔,我会画出好多安全的房子,让灾区人民回家。
第2篇:
小马良用他的神笔为穷人做了许多事情,我很敬佩他。假如我也有一支神笔的话,我也会帮人们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我首先到边远的贫困山村去画几所面积很大的现代化学校、住房、医院等,让农村那些失学的小朋友,像我们一样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学习。让那些无家可归的人们搬进新居,还可以免费去医院治病。我还要画一种能让死去的人复活的药,让那些死去的烈士们和死去的“非典”病人重返人间,因为他们的亲人很想念他们,如果他们复活了,他们的亲人就不用过那种悲伤的日子了。我还要画一种能消灭“非典”的疫苗,没有患“非典”的人,打了这种疫苗能预防“非典”,得了“非典”的人,注射上这种疫苗,会治好他们的病。让所有的人都没有悲伤,没有烦恼,生活得快乐幸福。
我多么希望我能有一支神笔啊!那我就能实现我的这些愿望了。
6.不同体裁的展示
(1)微型小说。微型小说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以描写、叙事为主,可以在文章中加入虚构的成分,有利于构思。微型小说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出人意料的结局、表现主题的含蓄性、主旨的深刻性、内容的可读性等优势,让人一见便生好感。
(2)戏剧。戏剧也是常见的一种文学体裁,要求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中考话题作文采用戏剧形式作文,一般宜采用独幕话剧,主要以对话形式展开,描写和叙述很少,甚至可以不要。人物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要求相对集中,场景变化少,人物塑造不多,单求鲜活。如果采用多幕剧的形式,可以把不同时间、地点发生的事件巧妙地组织到一起。戏剧体文章结构较自由,便于借剧中人物之口来表达作者的观点。
(3)寓言。寓言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叙事性很强的文学体裁,篇幅短小,内容往往是虚构的、荒诞的,而主题往往是深刻的,富于哲理性的。有些考生作文时表现较深刻、带有劝诫性的主题,可以采用寓言这种体裁。
(4)童話。科幻童话是把科学幻想和童话故事、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一种文学体裁,是以科学为依据,用幻想来描述科学事实的童话故事。科幻童话既有很强的科学性、知识性,又有很强的幻想性、虚构性。这种文学体裁要借助形象思维写出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人物、环境气氛,来展示科学的未来面貌。 (5)神话。神话原意指反映古代人民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并通过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形式来表现的故事。这里所说的神话是指我们当代人模拟古代神话,借助传说中的神仙人物来反映现实或讽刺现实的文学作品,它与古代神话有很大区别,古代神话对现实生活所做的艺术加工往往是不自觉的。运用神话的形式来述说故事,在高考作文中出现已有些时日。
(6)日记。日记是广大初中学生非常熟悉的一种写作体裁。日记体作文既可以是单篇日记,也可以由几则日记组成来表达一个主题。结构形式比较灵活,每篇日记之间不要求有严格的逻辑衔接,表达也比较自由,叙述、描写、议论可以随意穿插,便于作者表情达意或者阐述自己的观点主张。
(7)书信。书信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实用文体,不少考生用来写话题作文。书信体作文除了要符合书信格式外,正文部分谋篇布局相对灵活,表达方式可以采用叙事、描写、抒情、议论,还可以采用讨论的形式;内容方面可以写一件事,也可以写多件事,甚至可以讨论问题。因为书信体作文一般用来与别人交流沟通,所以便于抒發感情。书信体作文跟日记体作文类似,既可以是一封信构成一篇文章,也可以是几封短信组成一篇文章,表达一个主题。在书信体话题作文的写作实践中,已出现了“两地书”形式的书信体话题作文,这些信不再是一方写给另一方的单向交流的书信,而是双方交叉着相互写来进行思想感情的沟通与交流。
(8) 说明书。说明书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应用文,多用来说明、描述某种事物或方法。说明书这种文体优势很多,比如:叙述语言具有客观性,适合于表达客观事实;文章条理性强,使主题内容的表达更为鲜明,让读者一目了然。
(9)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是中学生应该掌握的一种常见应用文体,在理科课程的学习中应用得比较多。
(10)童话。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常见的一种体裁,内容往往含有很多幻想、想象、夸张的成分,多采用拟人的写法,主人公大都是动物、植物或其他事物,充满着童趣。童话虽然写的是想象,但折射的是现实,具有强烈的虚构性,选材范围很广,时空调度自由,驰骋想象的空间很大,便于表达作者自己的愿望或观点。采用这种形式写作,可以避免一般记叙文的简单记叙和一般议论文的枯燥说理,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11)故事新编。故事新编是写作话题作文的一种形式新颖、内容有趣的实用文学体裁。这种体裁的文章,一般是借助大家熟悉的文学作品或者历史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来充当文章的主人公,借这些人物形象的言行来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情感或者观点主张。这种文体取材范围很广,给人的感觉既熟悉又新奇,而且时空限制比较少。
(12)辩论稿。辩论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交流形式,辩论稿是一种常用的文体,我们也可利用来写话题作文。辩论稿的写作除了主持人的发言外,辩论双方一般采取一对一的对话形式,结构比较自由灵活,不必在文章内部的过渡和衔接上下很多的功夫,语言简明,以阐明事理为主,对文笔要求不是很高。
四、总结与思考
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这样说过:“展则新,不展则腐;变则活,不变则板。”初中阶段的作文训练也是如此,只有时时处处将创新意识贯彻到写作中,才有可能写出内容和形式俱佳的作文。“每一部具有独创性的艺术作品,如同它的内容是具体的独特的‘这一个’一样,它的形式也是具体的独特的‘这一个’。”这是美学的基本原理。我们倡导文章展示,并不是追求简单地展和单纯地看,而是为了丰富学生的写作资源和生活感悟,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把学生内在的写作瓶颈突破。写作指导的路很长,很坎坷,需要我们花很多的时间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