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应善于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快乐因子”,力求教学内容新颖,教学方法灵活,教学形式活泼,使课堂教学兴趣盎然,引人入胜。由于学生的求知欲和乐学情绪已充分调动起来,因此,在学习新知的整个过程中,大家都是心情欢畅,兴趣浓厚,在教学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数学;快乐;教学
快乐教学是师生在融洽的关系中,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法和学法,使学生学习知识,增强能力,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一种教育思想。而数学教学是一门具有抽象性、逻辑严密性的学科,如何使快乐教育思想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确有难度。但是只要细心挖掘,努力钻研,还是有实施途径的。
1 挖掘教材,情境激趣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深入钻研教材是每位教师教学的必要阶段,也是关键阶段。作为数学这门学科,学生普遍感觉到枯燥、抽象。那么教师可以挖掘教材中使学生乐学的因素,激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概念的兴趣,达到乐学的效果。比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这一节课时,教师课前准备好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容器模型,课堂上让学生自己用水或沙去动手操作,教师组织、协作,学生得出结论: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1/3。本节课就是让学生把抽象的体积概念,通过动手操作,由抽象变具体、形象,既易于接受,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 以生为本,因人激趣
快乐教学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探究者。那么,教师必须掌握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即爱好、性格、习惯等,可以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师生站在同一平台上,使学生人格受到尊重,个性得到发展。比如,在对学生进行练习题设计时,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练习题。在進行分数、百分数应用练习题的设计时,对学习好的学生可设计较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让他们跳一跳摘到桃子,激发他们钻研复杂应用题的兴趣。对学习较差的学生可设计一般性应用题,不挫伤他们钻研应用题的积极性。使各类学生得到提高,每类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全体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同时达到乐学的目的。
3 问题教学,设疑激趣
一堂好的数学课,应当是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问题”这样一个循环不断、周而复始,向更高层次发展的过程。学生只有在这样的情境中,才能兴趣陡增,勇于探索。比如,在教学1/2与l/3比较大小时,先比较2与3的大小,教师再提出1/2和1/3谁大谁小的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分析、研讨,教师让学生把大小相等的两个纸片分别平均分成2份和3份,拿出每一份比较,学生很快得出l/2大于1/3,解决了问题。最后归纳总结出分子相同、分母不同的真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结课时,再提出3个以上真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是什么?起到了课已完而意未尽新疑未解的境界,为下一节课打好基础。
4 切入生活,应用激趣
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这是我们经常对数学与生活两者关系的精辟论述。可见,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把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学生既学到了知识、技能,又喜闻乐见。我们的数学教学就不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时时处处充满着生活气息的。比如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教师可让学生扮演成售货员,学生之间互相购物。既轻松愉快,又学到了知识,课堂气氛活跃,个个勇于参与,知识在玩耍中得到掌握,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得到培养。
5 激发兴趣,学生乐学
数学教学中实施“快乐教学”,关键是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唤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兴趣是学习行为驱动系统中最活跃,最强烈的心理因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主要是靠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课堂教学结构,通过数学知识本身激发。因此,应善于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快乐因子”,力求教学内容新颖,教学方法灵活,教学形式活泼,使课堂教学兴趣盎然,引人入胜。由于学生的求知欲和乐学情绪已充分调动起来,因此,在学习新知的整个过程中,大家都是心情欢畅,兴趣浓厚,在教学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6 设计新颖,学生爱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活动及变化规律,组织恰到好处的教学设计,也是实施“快乐教学”的关键所在。教师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既要深入研究学生现有的能力水平特点,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又要以适当难度的教学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多向性和独创性,让学生知道“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力求教学设计新颖,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寓教于乐。如在教学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训练,教师宣布:为了解市场经济,今天请大家来当某公司的经理,同学们立即跃跃欲试,教师随即出示题目:“华丰公司某天上午售出了两件商品各得300元,已知其中一件赚了25%,另一件则是亏了25%,问卖出两件商品,是亏还是赚?”同学们经计算,有的答是亏,有的说是赚,有的则说是平本,那么到底谁的答案才正确呢?这时老师便运用百分数应用题的知识:300(1+25%)=240元(其中一件的原价),300(1-25%)=400元(另一件的原价)400+240=640(原价和)3002=600(现价和)由此可见是亏了,这种生意不能再经营下去了,于是老师表扬了那些答案正确的同学,“经理”当得好。通过例子,使学生懂得数学知识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明确了学习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更加爱学数学。
【关键词】数学;快乐;教学
快乐教学是师生在融洽的关系中,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法和学法,使学生学习知识,增强能力,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一种教育思想。而数学教学是一门具有抽象性、逻辑严密性的学科,如何使快乐教育思想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确有难度。但是只要细心挖掘,努力钻研,还是有实施途径的。
1 挖掘教材,情境激趣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深入钻研教材是每位教师教学的必要阶段,也是关键阶段。作为数学这门学科,学生普遍感觉到枯燥、抽象。那么教师可以挖掘教材中使学生乐学的因素,激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概念的兴趣,达到乐学的效果。比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这一节课时,教师课前准备好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容器模型,课堂上让学生自己用水或沙去动手操作,教师组织、协作,学生得出结论: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1/3。本节课就是让学生把抽象的体积概念,通过动手操作,由抽象变具体、形象,既易于接受,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 以生为本,因人激趣
快乐教学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探究者。那么,教师必须掌握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即爱好、性格、习惯等,可以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师生站在同一平台上,使学生人格受到尊重,个性得到发展。比如,在对学生进行练习题设计时,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练习题。在進行分数、百分数应用练习题的设计时,对学习好的学生可设计较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让他们跳一跳摘到桃子,激发他们钻研复杂应用题的兴趣。对学习较差的学生可设计一般性应用题,不挫伤他们钻研应用题的积极性。使各类学生得到提高,每类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全体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同时达到乐学的目的。
3 问题教学,设疑激趣
一堂好的数学课,应当是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问题”这样一个循环不断、周而复始,向更高层次发展的过程。学生只有在这样的情境中,才能兴趣陡增,勇于探索。比如,在教学1/2与l/3比较大小时,先比较2与3的大小,教师再提出1/2和1/3谁大谁小的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分析、研讨,教师让学生把大小相等的两个纸片分别平均分成2份和3份,拿出每一份比较,学生很快得出l/2大于1/3,解决了问题。最后归纳总结出分子相同、分母不同的真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结课时,再提出3个以上真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是什么?起到了课已完而意未尽新疑未解的境界,为下一节课打好基础。
4 切入生活,应用激趣
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这是我们经常对数学与生活两者关系的精辟论述。可见,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把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学生既学到了知识、技能,又喜闻乐见。我们的数学教学就不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时时处处充满着生活气息的。比如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教师可让学生扮演成售货员,学生之间互相购物。既轻松愉快,又学到了知识,课堂气氛活跃,个个勇于参与,知识在玩耍中得到掌握,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得到培养。
5 激发兴趣,学生乐学
数学教学中实施“快乐教学”,关键是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唤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兴趣是学习行为驱动系统中最活跃,最强烈的心理因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主要是靠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课堂教学结构,通过数学知识本身激发。因此,应善于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快乐因子”,力求教学内容新颖,教学方法灵活,教学形式活泼,使课堂教学兴趣盎然,引人入胜。由于学生的求知欲和乐学情绪已充分调动起来,因此,在学习新知的整个过程中,大家都是心情欢畅,兴趣浓厚,在教学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6 设计新颖,学生爱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活动及变化规律,组织恰到好处的教学设计,也是实施“快乐教学”的关键所在。教师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既要深入研究学生现有的能力水平特点,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又要以适当难度的教学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多向性和独创性,让学生知道“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力求教学设计新颖,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寓教于乐。如在教学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训练,教师宣布:为了解市场经济,今天请大家来当某公司的经理,同学们立即跃跃欲试,教师随即出示题目:“华丰公司某天上午售出了两件商品各得300元,已知其中一件赚了25%,另一件则是亏了25%,问卖出两件商品,是亏还是赚?”同学们经计算,有的答是亏,有的说是赚,有的则说是平本,那么到底谁的答案才正确呢?这时老师便运用百分数应用题的知识:300(1+25%)=240元(其中一件的原价),300(1-25%)=400元(另一件的原价)400+240=640(原价和)3002=600(现价和)由此可见是亏了,这种生意不能再经营下去了,于是老师表扬了那些答案正确的同学,“经理”当得好。通过例子,使学生懂得数学知识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明确了学习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更加爱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