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科学课堂中提高学生科学德育素养是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重要部分,本文围绕着课标,结合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蒸发》一课,展开了"生活切入,学会观察;实验为根,培养观察方法;生活融入,提升观察创造力"三方面的探索,研究科学指导方法中培养观察力在科学课堂的应用,力求在科学课堂中通过德育教育的渗透,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均衡人才。在《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中指出,德育范畴包括“初步的科学世界观、初步的科学方法、初步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初步的科学规范和公德、初步的公民科学价值观”五个方面。对于科学方法的指导,在科学课堂教学中一直有渗透,在《蒸发》一课中,除了让孩子们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还进行了科学方法的德育渗透。以生活为根,通过观察方法的指导与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下面以我执教的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蒸发》一课为例,探索德育中科学方法在科学学科的实践应用。
一、“生活”切入,学会观察
1.游戏互动,训练观察:良好的观察能力是科学探究的必备素养,在科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提高科学素养的重要目标。在《蒸发》一课的课前活动中,我们设计了“火眼金睛找不同”的小游戏,通过小比赛的形式,提高孩子们的观察能力。
2.生活实例,学会观察:在训练观察力的小游戏后,老师用生活中的实例教给孩子怎样观察。以生活实践为本,老师介绍自己在家里做小实验时,用了“在这十五天里老师耐心地持续地观察”这样的语言来为孩子们做示范。引导孩子们学会耐心观察的好习惯,使孩子们意识到持续观察的重要性。同时,老师抛出问题“这杯水在这十五天里发生了什么变化”,引导孩子观察水的变化而不是杯子等其他物体。接着出示一杯水在十五天里变化的过程图片,让孩子们用对比观察的方法发现不同,找出水的变化。虽然每张图片的变化不明显,但是孩子们都能发现水越来越少了,观察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这一系列的过程让孩子们在学会观察的同时,感受到观察带来的乐趣,提升了课堂的趣味性。
二、“实验”为根,培养观察方法
1.具体指导观察方法:观察的过程有时是瞬间的,有时需要漫长的等待,在这个过程中,观察时的耐心与恒心显得格外重要。四年级的孩子在10-11周岁左右,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是在研究的过程中容易失去耐心。《蒸发》一课中的第一个活动是“探究水在蒸发时会吸收周围的热量”,这个实验需要孩子们耐心地持续地观察。为了培养孩子们的耐心,保证实验的效率,我们教研组经过商讨,决定让孩子们集体来做实验,先明确观察点,让孩子们知道应该观察什么,再由老师计时并给予孩子们相应的引导,用安静的氛围和语言提醒的方式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专心地投入到实验中来,安静地耐心地观察。教学片断:(略) 通过实验后的交流,每个小组都观察到了温度计液柱下降的变化,并且捕捉到了每一个细微的变化,从而发现真理。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对比观察的过程,温度计液柱实验前和实验后的对比观察,发现“液柱在不断下降”。同时,引导孩子们初步养成耐心持续观察的好习惯,使孩子们意识到持续观察的重要性。有了对比观察与持续观察的方法指导以及两个环节的训练,孩子们基本掌握了观察方法,为下一环节小组合作观察实验打下基础。
2.学会迁移运用:对于科学方法的指导,在科学课堂教学中一直有渗透,在《蒸发》一课中,除了让孩子们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还应该让学生掌握设计对比实验的方法,并且会设计简单的对比实验,进行对比观察。为此,在验证“提高温度可以加快水的蒸发”实验中,在孩子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孩子总结出对比实验的特点,学会应用对比观察的方法进行探究。
教学片断:(略) 在接下来两个小实验的设计中,孩子们能根据学到的方法自主设计对比实验,进行对比观察,初步掌握科学方法及应用。
三、“生活”融入,提升观察创造力
一切的科学研究都离不开生活,都应该为生活服务。为了让孩子们能体验到科学与生活的密不可分的关系,我在教学设计中尽量贴近生活。用“洗海澡”的生活体验提出问题,在学习探究后,再利用学到的知识解释“为什么夏天在海里或河里洗完澡出来会觉得冷”。环节中的首尾呼应,从猜测到用学到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現象,孩子们能感受到科学与生活的关系。从生活入手,利用“水洗的校服怎样干得更快”帮助孩子们从生活中找到加快蒸发的方法。教学片断:(略) 激发学生的观察创造力也是促进孩子观察提升的重要方面,“自制空调机”“神奇的花盆冰箱”等小发明的出现,让孩子们从创造的角度去观察事物。孩子们通过观察“自制空调机”的构造,用科学知识来解释“自制空调机”的原理,学会从创造的角度进行观察。“神奇的花盆冰箱”的制作过程用图片展示,让孩子们在观察图片的过程中思考、创造,融入“生活”,提升观察创造力。
在科学课堂中,教师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德育教育是必要的,但教育教学中不能误入歧途。科学课并不是专门的德育课,教师应准确把握科学课程安排学习的价值,挖掘科学课在课程设置里所蕴含的德育内容,将德育内容自然融入科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不能生搬硬套,使科学课失去“科学”的味道。渗透的德育内容要依据科学课的教授内容去自然渗透,做到恰当有度、水到渠成、润物无声,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熏陶情感,培养良好品德。
下面以我执教的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蒸发》一课为例,探索德育中科学方法在科学学科的实践应用。
一、“生活”切入,学会观察
1.游戏互动,训练观察:良好的观察能力是科学探究的必备素养,在科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提高科学素养的重要目标。在《蒸发》一课的课前活动中,我们设计了“火眼金睛找不同”的小游戏,通过小比赛的形式,提高孩子们的观察能力。
2.生活实例,学会观察:在训练观察力的小游戏后,老师用生活中的实例教给孩子怎样观察。以生活实践为本,老师介绍自己在家里做小实验时,用了“在这十五天里老师耐心地持续地观察”这样的语言来为孩子们做示范。引导孩子们学会耐心观察的好习惯,使孩子们意识到持续观察的重要性。同时,老师抛出问题“这杯水在这十五天里发生了什么变化”,引导孩子观察水的变化而不是杯子等其他物体。接着出示一杯水在十五天里变化的过程图片,让孩子们用对比观察的方法发现不同,找出水的变化。虽然每张图片的变化不明显,但是孩子们都能发现水越来越少了,观察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这一系列的过程让孩子们在学会观察的同时,感受到观察带来的乐趣,提升了课堂的趣味性。
二、“实验”为根,培养观察方法
1.具体指导观察方法:观察的过程有时是瞬间的,有时需要漫长的等待,在这个过程中,观察时的耐心与恒心显得格外重要。四年级的孩子在10-11周岁左右,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是在研究的过程中容易失去耐心。《蒸发》一课中的第一个活动是“探究水在蒸发时会吸收周围的热量”,这个实验需要孩子们耐心地持续地观察。为了培养孩子们的耐心,保证实验的效率,我们教研组经过商讨,决定让孩子们集体来做实验,先明确观察点,让孩子们知道应该观察什么,再由老师计时并给予孩子们相应的引导,用安静的氛围和语言提醒的方式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专心地投入到实验中来,安静地耐心地观察。教学片断:(略) 通过实验后的交流,每个小组都观察到了温度计液柱下降的变化,并且捕捉到了每一个细微的变化,从而发现真理。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对比观察的过程,温度计液柱实验前和实验后的对比观察,发现“液柱在不断下降”。同时,引导孩子们初步养成耐心持续观察的好习惯,使孩子们意识到持续观察的重要性。有了对比观察与持续观察的方法指导以及两个环节的训练,孩子们基本掌握了观察方法,为下一环节小组合作观察实验打下基础。
2.学会迁移运用:对于科学方法的指导,在科学课堂教学中一直有渗透,在《蒸发》一课中,除了让孩子们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还应该让学生掌握设计对比实验的方法,并且会设计简单的对比实验,进行对比观察。为此,在验证“提高温度可以加快水的蒸发”实验中,在孩子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孩子总结出对比实验的特点,学会应用对比观察的方法进行探究。
教学片断:(略) 在接下来两个小实验的设计中,孩子们能根据学到的方法自主设计对比实验,进行对比观察,初步掌握科学方法及应用。
三、“生活”融入,提升观察创造力
一切的科学研究都离不开生活,都应该为生活服务。为了让孩子们能体验到科学与生活的密不可分的关系,我在教学设计中尽量贴近生活。用“洗海澡”的生活体验提出问题,在学习探究后,再利用学到的知识解释“为什么夏天在海里或河里洗完澡出来会觉得冷”。环节中的首尾呼应,从猜测到用学到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現象,孩子们能感受到科学与生活的关系。从生活入手,利用“水洗的校服怎样干得更快”帮助孩子们从生活中找到加快蒸发的方法。教学片断:(略) 激发学生的观察创造力也是促进孩子观察提升的重要方面,“自制空调机”“神奇的花盆冰箱”等小发明的出现,让孩子们从创造的角度去观察事物。孩子们通过观察“自制空调机”的构造,用科学知识来解释“自制空调机”的原理,学会从创造的角度进行观察。“神奇的花盆冰箱”的制作过程用图片展示,让孩子们在观察图片的过程中思考、创造,融入“生活”,提升观察创造力。
在科学课堂中,教师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德育教育是必要的,但教育教学中不能误入歧途。科学课并不是专门的德育课,教师应准确把握科学课程安排学习的价值,挖掘科学课在课程设置里所蕴含的德育内容,将德育内容自然融入科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不能生搬硬套,使科学课失去“科学”的味道。渗透的德育内容要依据科学课的教授内容去自然渗透,做到恰当有度、水到渠成、润物无声,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熏陶情感,培养良好品德。